APP下载

领导干部要有大格局

2019-11-18安华秀国

共产党员(辽宁) 2019年19期
关键词:眼界格局领导

文/安华 秀国

习近平主席今年初在回应意大利众议长菲科提问时说“我将无我,不负人民”。这是何等的胸襟和气度、境界和担当。这种无我,心里始终装着人民,人民至上的宏大格局,为各级领导干部树立了标杆。我们都应自觉对标对表,找准人生方位,做一个有大格局的人。

格是人格境界,局是胸怀视野,格局就是人生的眼界和气魄,也是看待人生的态度和方法,是思考问题的层次和高度,从根本上讲,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的体现。格局决定结局。格局高低,往往决定一个人能走多远、行多稳,干多大的事、挑多重的担子,而且走得越远,站位越高,越能体会格局的重要性。

“谋大事者首重格局”,格局大,天地宽。历史无数次告诉我们,但凡能够成大事者,往往拥有大格局。在井冈山革命斗争时期,毛泽东同志曾在黄洋界哨口问一个战士,从这里你能看到哪儿?战士回答,能看到江西和湖南。毛泽东同志却说,站在井冈山,还要看到全中国、看到全世界。正是有这样的大格局,中国共产党人才会团结带领人民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唯有格局大者,才能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有机统一;才能拥有开阔的眼界,运筹帷幄而不固步自封;才能抓住本质、看到主流,作出科学判断和决策;才能胸襟宽广,有着容人、容事、容言、容错的雅量,处事公心,不会为虚名私利扭曲变形;才能心里有底、胸中有数,遇事处变不惊、沉着应对,做到“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

然而,现实中有的人一切以自我为中心,只算小账而不算大账,缺乏对党、对国家、对人民的真挚情感;有的目光短浅、后知后觉,缺乏对大势的敏锐判断和把握;有的爱惜羽毛,附庸苟且,缺乏起码的人格;有的没有定力,心浮气躁、随波逐流、人云亦云。“心底无私天地宽”,格局小,说到底是因为私心重,不消除心底的“小我”,如何成就“大我”?更谈不上“无我”。只有心里装的是国家、民族和人民,才会有崇高的理想信念,人生的舞台才会宽广无限,生命之花也必定绚丽灿烂。

大格局不是与生俱来,更不会凭空产生,也不是一天练成的。领导干部的格局不会随着党龄的增加而自然提高,也不会随着职务的升迁而自然提高。锤炼大格局的过程,就是人生不断升华的过程,必须终生努力。一是要加强学习。要认真学习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增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特别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自觉用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还要不断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学习古代先贤的立德修身之道、家国情怀、担当精神和气节风骨,为成就大格局提供基本遵循。二是要勤于实践。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行之。领导干部要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在改革发展的主战场、维护稳定的第一线、服务群众的最前沿砥砺品质、提高本领,并从实践中拓宽眼界视野、体悟为民情怀。三是要勇于担当。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心中有大局,脚下路自宽。要努力把党中央的决策部署转化为生动鲜活的实践,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四是要自我改造。共产党人干事创业、律己用权,要的正是忘记得与失、不计功与名的党性修为。领导干部要不断改造主观世界,加强党性修养、加强品格陶冶。要时刻用党章、用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有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的精神,襟怀坦白,用人公道、做事正派,保持清清爽爽的上下级关系和同志关系,决不能因为圈子所限而给人生设限。

猜你喜欢

眼界格局领导
第1-3届冬季青年奥运会竞技格局分析
金湖县为侨服务“小切口”打开“大格局”
构建新发展格局,农村大有作为
“秦岭之巅”真的高不可攀?——不,关键在于思维融入“大格局”
2016重要领导变更
大看眼界
不能比领导帅
领导去哪儿了
眼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