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狠下功夫提升农村基层党建水平

2019-11-18辽阳县吉洞峪满族乡党委书记王罡

共产党员(辽宁) 2019年10期
关键词:下功夫农村基层着力

文/辽阳县吉洞峪满族乡党委书记 王罡

“根深方能叶茂,本固才会枝荣。”我们党的工作重心在基层、执政基础在基层、活力源泉在基层。《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 (以下简称《条例》)的实施,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为我们抓好基层党建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给出了方法。通过学习贯彻《条例》,结合我乡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的工作实际,有几点体会和认识。

着力在明责任、理思路上下功夫。《条例》明确了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经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乡村治理的重点任务;提出了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党员队伍建设的明确要求。按照《条例》的要求,我们树立了“抓好党建工作是最大政绩”的理念。由于基层党组织工作中还存在着能力不足、办法不多、效果不佳的问题。需要我们要善于站在全局谋篇布局,坚持责任落在平常、工作抓在日常、压力传导在经常。着力构建“设置合理、覆盖全面”的组织体系,“相互配套、务实管用”的制度体系,“基层需要、群众欢迎”的党建载体,“职能清晰、任务具体”的责任体系,“主体明确、方法科学”的考评体系。把这些工作做好了,推动基层党建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就有了底气和章法。

着力在抓重点、带全局上下功夫。《条例》把坚持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地位不动摇作为一条红线贯穿始终。“班子强不强,要看领头羊。”首先要加强党支部带头人队伍建设,把返乡创业青年、优秀退役军人等充实到班子,提升党支部的政治引领力,带领群众共同致富。其次要抓好村级民主政治建设。突出村党组织的领导地位,坚持“四议一审两公开”制度,围绕群众反映比较集中的问题,突出抓好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确保权力运行公开、透明。第三要抓好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群众最讲实惠,谁能给群众办实事,他们就拥护谁、支持谁。如果村里没钱,群众也就没了指望,关键时候党支部也就很难一呼百应。村集体经济薄弱是制约党支部标准化建设的瓶颈问题,也是阻碍乡村振兴的难点问题。因此,我们要带领党支部盘活集体资产,拓宽集体经济收入渠道,引导各村因地制宜、千方百计增加集体收入,保证党支部有能力、有实力为群众办事。

着力在抓亮点、创品牌上下功夫。抓亮点,能够起到“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的引领示范作用,是提高工作水平的有效方法。目前,我们还存在抓亮点数量不多、成绩不大、影响不广的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大抓亮点、创品牌的力度。不仅要善于创新,结合中心工作和乡镇党建工作实际,选准党建突破点,抓好党委书记项目工程建设。而且要善于总结,随时注意发现、挖掘和总结、推广已经形成的好经验、好做法。更要善于抓典型。按照“选得出、立得住、推得开”的要求,努力发现典型、培育典型,使先进典型具有坚实的群众基础,让先进典型可敬、可学、可比。

着力在抓制度、建机制上下功夫。《条例》作为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基本法规,为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夯实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提供了重要制度保证。在贯彻落实过程中,把制度规定转化为基层党建工作的具体实践,需要健全完善相应的工作机制。健全联述机制,党支部书记就抓党组织建设情况向乡镇党委进行专项述职;健全联评机制,定期组织基层党员群众进行综合评议,结果纳入党建考核体系;健全联考机制,将抓基层组织建设情况纳入村级领导班子考核内容。要建立健全服务群众的长效机制。大力推行便民服务制度和网格化管理工作模式,进一步发挥强化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作用,让党员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的成效。要建立健全创先争优的长效机制,进一步完善党员承诺践诺制度、党支部达标升级长效机制等制度,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猜你喜欢

下功夫农村基层着力
着力谱写侨务新篇章
历史制度主义视域下中国农村基层民主的制度变迁
南川:“特”字上下功夫 “同”字上做文章
最简单的字最难写
“四个着力”让人大履职更出彩
从“三有青年”到六个“下功夫”谈新时代青年人才培养
提高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质量
2016有付出,就会有收获
不断强化责任意识 着力提高办理实效
凉山彝区贫困农村基层治理创新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