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冷人心热,助学暖心窝

2019-11-18张树甲刘杰

中国火炬 2019年7期
关键词:贫困学生助学普通高中

张树甲 刘杰

根河,

中国最冷的城市。

这座北方的边疆小城,

谱写了一曲热人肺腑的助学之歌。

内蒙古根河市位于大兴安岭北段西坡,极端低温-58℃,是中国最冷的城市,素有“中国冷极”之称。在这最冷的城市,却涌动着感人的助学热,社会各界和根河市第二中学对贫困学生资助的深情厚谊,暖人心窝。

一、完善学生资助机构,健全资助制度

根河市第二中学现有22个教学班,在校学生890多人,每年都有不少困难家庭的新生入学。

学校关工委与校资助中心结合实际,采取有效措施健全资助制度。一是加强组织机构建设。学校专门成立学生资助管理机构,由校长(校关工委主任)担任学校资助领导小组组长,副校长为副组长,教导处主任、副主任和各班主任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助学服务中心,负责信息报送、资金和档案管理等日常工作。学校每学期都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明确分工,为学校困难学生资助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几年来,学校关工委筹集社会各界助学资金58.83万元。资助贫困学生223人(其中,被资助的贫困学生考上大学的21人)。

二是加强资助制度建设。为确保各项学生资助工作顺利开展,学校坚持每年暑期进行一次制度修订,不断完善《根河二中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资助工作实施案》《根河二中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管理暂行办法》《贫困学生档案管理制度》等。通过以上规章制度的完善与补充,学校学生资助制度更加系统,为开展学生资助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加大宣传力度,扩大捐助范围

一是采取多种方式,把惠民政策宣传到位。学校关工委采取多种形式,利用“学生资助政策宣传月”,加大对国家资助政策的宣传力度。学校对资助的名额、补助标准、办理程序、享受对象的条件以及相关要求,通过教职工会议、全校学生大会、班会等形式进行广泛宣传,让每一位教职员工、学生和家长都吃透相关政策和有关规定,确保资助工作阳光操作。还充分利用宣传栏、广播站、集会、网站、告家长书等各种媒介,大力宣传国家关于建立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国家资助制度这一惠民政策,使其深入人心、家喻户晓,使广大学生和家长都有知晓受助的权利。

二是扩大捐助范围,切实解决捐助学生的实际困难。校关工委领导每年都把学校需要捐助困难学生情况向各级领导及时反映汇报,并向社会广泛宣传,得到了全社会大力资助。据不完全统计,区外助学:“国酒茅台·国之栋梁希望工程圆梦行动大型公益助学活动”每年都进行资助,资助金额达11.5万元。海南银磬实业有限公司一次就捐助8万元。“河套酒业百万义卖圆梦大学”公益活动,新华发行社等单位也都纷纷捐助。天津中材节能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刘春燕、驻得镇山东黄金集团刘总经理等个人积极捐助。自治区以外单位和个人共捐助学款25.3万元。区内助学:自治区内共青团内蒙古希望工程圆梦大学行动”公益助学活动一次就捐助3.5万元,呼和浩特市委政研室程丹丹个人对贫困学生高一(2)班彭僮、高一(1)班扬玥两位同学进行点对点精准帮扶,从高一帮扶到高中毕业,彭僮考上天津理工大学,扬玥考上中国刑事警察学院。呼伦贝尔山金矿业有限公司一次捐助4万元,呼伦贝尔“发达集团”“河套酒业百万义卖圆梦大学”公益活动、中国平安希望奖学金以及呼伦贝尔市宋市长、朝阳基金会宋秉捷经理等单位和个人还捐助11.4万元。根河市境内各单位和个人利用本地优势,新学期开始都纷纷到学校主动资助,形成了帮扶助困,奉献爱心,关爱学子的良好风气,共捐助学款40余万元。市政府对学校也非常重视,近几年下拨助学款206.6万元。由于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捐助活动,几年来共捐助助学资金265万余元,救助了贫困学生达1200余人,真正解决了困难学生就学难的实际问题。

三、做好困难学生认定,健全管理体系

困难家庭学生认定是落实好国家普通高中贫困学生资助政策的重要一环,必须做到精准认定、精准帮扶。

一是做好困难学生认定。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由专人负责,学校关工委积极参与,严格按照《根河二中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资助工作实施案》《根河二中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管理暂行办法》执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每学年进行一次。家庭经济困难认定要以学生本人及家庭所能筹集到的资金确实难以支付在校学习期间的学习费用为基本依据,参照本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以学生家庭人均收入为基础,综合考虑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日常消费情况确定。对资助对象的确定,各班不搞平均分配,杜绝优亲厚友,不搞轮流享受,做好宣传、认定、公示,让评审在阳光下操作。以班级为单位,组成由班主任、学生代表等参加的认定评议小组,受理学生申请,评审认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适当范围内公示后报年级审核。年级初审后,报由学校领导班子和校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负责人组成的评审领导小组评审确定,并将评审结果在校园进行不少于5个工作日的公示。公示无异议后才认定。学校每学年定期对全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一次资格复查,还不定期随机抽选一定比例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通过信件、电话、实地走访等方式进行核实,确保被资助学生的真实性,真正达到精准资助。

二是完善管理体系,建好困难学生档案。学校为助学中心提供必要的办公场所和办公设备,指定专人负责,统一要求对贫困学生建档立卡。建立专门档案,将学生申请表、受理结果、汇总表、会议记录、助学金发放凭证和表册等资料集中整理分年度归档备查。同时要求各班班主任随时收集贫困生信息档案,并明确规定,对所有享受补助的贫困学生都必须是从已经建立了贫困学生档案的数据库中筛选评定。

四、助资金发放的同时,强化政策宣传与育人教育

严格做好发放工作,做好贫困学生生活补助发放签到工作,规范操作程序,做好痕迹管理,并拍照留念做好档案资料保存,坚决做到政策不打折扣,不截留、不挪用助学资金。做到应发尽发,确保第一时间将每学期贫困生助学资金发放到位 (打入学生监护人一卡通账户)。

学校非常重视政策宣传和育人教育。每次社会为贫困学生捐助时,都搞一个隆重的捐助仪式,一方面激发被捐助学生的感恩意识,另一方面也让学生们感受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党的温暖,使之努力学习,报效祖国。同时学校关工委和资助中心还积极开展以诚信教育、感恩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为主题的育人教育,建立学生诚信档案。每年组织开展文明诚信教育月活动,对毕业生进行感恩教育,每年不定期地对学生进行一次心理健康普查,这几项活动大大增强经济困难学生对母校的情感,提高了学生诚信意识和感恩意识。

猜你喜欢

贫困学生助学普通高中
内黄县举办第四届 “村干部爱心助学,圆学子梦”金秋助学活动
普通高中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与实践
高中:普通与特色同步发展
陕西全省教师结对帮扶贫困学生
巧设新授课助学单激活学生的深度学习
教育部要求各地防止建设大规模普通高中
五环节助学教学设计案例
南明区离休干部党支部慰问嘉润学校贫困学生
澳门爱心人士吴少芬、释会明等赴兴仁县看望贫困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