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情境下的组织任务环境特征研究

2019-11-17周曦曦

现代管理科学 2019年10期
关键词:大数据

摘要:互联网情境下,组织任务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但现有研究中缺乏对这些变化的系统思考。鉴于此,文章首先对传统工业时代组织任务环境的主要特征在互联网情境下的适用性进行分析,然后对互联网情境下组织任务环境的特征进行提炼,归纳出技术开放性、需求互动性、竞争不确定性和制度模糊性四个维度,构建了互联网情境下组织任务环境的研究框架。

关键词:组织任务环境;传统工业时代;互联网情境;大数据

一、 引言

组织任务环境是组织活动的重要外部影响因素,这已被众多管理理论和实践所证实。传统工业时代,组织任务环境特征被概括为“包容性、动态性、复杂性”,并形成了系统的测量指标。时至今日,大部分理论和实证研究仍沿袭以上研究成果。然而,当人类社会进入互联网时代,组织任务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传统工业时代关于组织任务环境的研究成果逐渐暴露出局限性。

环境包容性指组织外部环境中资源的丰富程度。传统工业时代,资源主要包括实物、资本、人力资源,地域分布集中,专有性极高,通过要素市场进行流动,其价值通过交易过程体现。互联网情境下,数据成为组织活动的最重要资源,而数据具有低成本存储、可重复使用和快速移动的属性,其价值由企业对资源的利用情况而非交易过程决定。因此,互联网情境下环境包容性极强,企业的资源约束由其对资源的利用能力而非对资源的获取能力所决定。环境动态性指环境中难以预测的变化。传统工业时代,环境动态性是以行业变化趋势作为考察对象,而进入互联网时代,跨界经营成为常态,组织是在以虚拟网络化、平台化为结构特征的商业生态系统中开展活动,环境的动态性表现不再囿于行业变化,而反映整体价值网络的变动情况。环境复杂性指组织活动的异质性和范围。传统工业时代,组织只需考虑一个系统环境中影响因果判断的要素数量及彼此联系的复杂程度,环境复杂性的实质是“系统复杂性”;互联网情境下,组织活动的范围扩展为价值空间,组织需要考虑网络环境中影响因果判断的要素数量、彼此之间联系的属性与动态变化,环境复杂性的实质转变为“空间复杂性”。由此可见,如继续沿用传统工业时代的组织任务环境特征及其测量指标体系开展互联网情境下的组织研究,适用性不够和针对性不强的问题不可避免。

鉴于此,有必要对互联网情境下组织任务环境的特征表现进行重新思考和系统提炼,基于时代特点构建出组织任务环境特征的新的研究框架。

二、 传统工业时代的组织任務环境特征

1. 概念界定。组织任务环境的定义最早由Dill(1958)提出,界定为环境中与组织目标设定和实现相关的部分,是会令组织做出反应的外界刺激因素;构成要素包括:客户、供应商、竞争者和规范性团体。Starbuck(1976)将任务环境定义为与组织发生互动的外界因素,并将组织和环境之间的关系按照互动直接性和信息来源主客观性两种标准进行了分类。Osborn和Hunt(1976)认为,组织任务环境包含组织为了生存和发展必须与之互动的各种因素,包括顾客、特定的供应商、投资者等。Dess和Beard(1984)将任务环境定义为与组织发生竞争和合作关系的各种因素,包含在给定产业中发生资源交易的所有组织。提出,资源市场上的全部供应商、全部竞争者以及全部潜在客户都应该被包括在环境要素群中,但应剔除“规范性团体”而加入行业任务环境。Castrogiovanni(1991)提出了环境分层理论,将组织任务环境解释为包含开展利用各种特定资源(资源池)的各种活动(子环境)的各个相互关联的组织,包括特定客户、供应商、投资者等。

2. 维度特征。任务环境是多维度的,在探究任务环境对企业的影响时必须有选择性地研究那些最重要的维度。Thompson(1967)将任务环境划分为两个维度:异质性(同质性)与稳定性(动态性),分别反映环境中的要素的相似程度和变化的程度与可预测性;Child(1972)增加了一个环境吝啬程度(Illiberality);Mintzberg(1979)将任务环境划分为复杂性、稳定性和敌对性;Aldrich(1979)提出了六个重要维度:容量、稳定—不稳定、动荡、同质性—异质性、集中—分散、领域一致性—不一致性。Dess和Beard(1984)将该六个维度精简为三个:包容性、动态性和复杂性,该三维度观点被认为是以往研究观点的集大成者。

环境包容性指环境中的资源充裕程度。现有研究反映包容性的主要指标有:行业平均投资回报率、行业平均净资产收益率;行业平均销售利润率;人员数量;政府基金水平;以行业销售增长率、价值增值、边际成本价格和行业内公司及雇员总数量等指标构成的综合指数;行业综合销售增长率;行业销售与利润的比率变化;行业销售增长率;市场需求变化。

环境动态性指环境中难以预测的变化,分为两个维度:稳定性,测量指标包括,销售额、边际成本价格、雇员数量、技术、价值增值;也可以直接考察市场份额的变化来衡量稳定性,快速的变化意味着高度的不稳定。动荡,测量指标包括,其它行业每单位产值变化对特定行业的影响、其它行业产值变化对特定行业产值的影响、中间市场定位和投资周转率。

环境复杂性涉及到影响组织决策的要素和成分的数量和异质性或分散性程度,包含两个维度:异质—同质、集中—分散。测量“异质—同质”的指标包括:某特定行业的原材料供给的行业集中程度、某特定行业产出产品的集中程度、专业化比重等;测量“集中—分散”的指标与测量“稳定—不稳定”的指标相同。也有研究用环境中影响组织决策的要素的数量和种类作为衡量环境复杂性的依据。

三、 传统工业时代的组织任务环境特征在互联网情境下的适用性

1. 包容性(Munificence)。环境包容性含义因实体资源的新发展和数字资源的加入受到挑战。首先,资源的数量与种类增加。发达的计算和通信技术提升了交易环境的透明度、减少了信息不对称和市场失灵,有助于资源的交换、联系、整合,这意味着会有更多数量和种类的新资源的产生。第二,实体资源由分散分布转变为跨界分布。信息快速生产与传播,资源不再受到原有的行业、区位、国别等的限制,同类资源因信息不对称、地域优势和资产专有性等原因形成的垄断被打破,实体资源突破了边界,表现为跨界性分布。第三,数字资源产生。数字资源具有可重复编辑、可重复编程且易于存储和随时调用的特点,因而属于非竞争性资源,且具有与产品隔离的属性,资源价值取决于对资源的挖掘和利用,而不是资源交易过程。由以上分析可知,互联网情境下环境呈现出极高的包容性,而大部分企业仍然面临严重的资源约束,证明资源利用而非资源获取成为了关键因素。

测量指标在互联网情境下不再适用。传统工业时代的环境包容性测量指标多涉及行業性指标,互联网情境下多为跨行业企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也很难划分到具体的行业类别中;同时,多为以盈利为前提的结果性指标,而互联网情境下,新创企业数量增多,这些企业尤其是互联网企业并不以结果性指标来衡量绩效表现。

2. 动态性(Dynamism)。环境动态性因互联网情境下“行业”概念的模糊化而遭到挑战。传统工业时代,稳定—不稳定和动荡都是以行业为边界进行考察的,而互联网情境下,跨界经营成为常态,组织活动不再囿于单一行业,而是在商业生态系统中开展业务活动,构建价值网络及价值空间,因而环境动态性的典型表现不是行业的稳定性与动荡,而是整体价值网络的变动情况。组织任务环境变化的特点由阶段性的结果转变为瞬时接近结果的过程。大数据使组织任务环境短暂的稳态被打破,转变为瞬息万变的极度不稳定的状态,引导企业将关注点从静态的“结果(成功/失败)”转移到每一分、每一秒接近成功/失败的动态变化中。

测量指标也受到了挑战。数字经济时代的企业有很大部分是互联网企业或创业企业,提供虚拟性的产品或服务,且很难在短期内有明显的财务绩效表现,而测量环境动态性的指标或是以企业的财务业绩表现为前提,或是以企业提供的实体性的产品和服务为前提,这与互联网情境下企业的行业和生命周期特点严重不符。

3. 复杂性(Complexity)。环境复杂性由价值系统复杂性转变为价值空间复杂性。首先,组织决策所需考虑的因素的数量和种类几何倍数增加。决策信息可能来自私人数据、公共数据、冗余数据、社群数据以及半结构化数据,这些数据具有分散、去中心化和准确性低的特点,增强了组织获取和处理信息的难度。其次,组织决策所需考虑的因素之间的依赖高度增加。海量公共数据、私有数据和半结构化数据在不同行业和部门之间转移和分析,增强了市场对于信息服务时效性和准确性的依赖;海量非结构化信息利用微博、推特、网站、博客等社会媒体传播,使原有的公司之间隔离的知识、Know-how等专有资产的外溢性增强,同时,大数据还深刻影响着社会和经济领域政策制定和研究活动,进一步增加了企业决策的难度。

测量指标因行业模糊性、价值载体的变化受到挑战。该测量指标具有两个特点:行业性、专有性。互联网情境下,除了行业模糊性以外,企业用以价值实现的载体也发生了变化,不再是产品和服务,而是以产品和服务为载体的“价值主张”,由涉及到质量、绩效或属性方面的多重层面的约定利益所构成的集合。因此,它体现为综合性而非专有性。

综上所述,传统工业时代的组织任务环境特征在互联网情境下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挑战。因此,有必要对组织任务环境的研究进行进一步情境化,结合时代特点对环境特征进行重新思考与系统研究。

四、 互联网情境下的组织任务环境特征

互联网情境下,宏观环境和聚合环境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作为下层环境的组织任务环境必然也展现出新的特征。我们以Dill(1958)和Castrogiovanni(1991)的研究成果为依据,将互联网情境下的组织任务环境分为技术环境、需求环境、竞争环境和制度环境四个子环境,并分别对每个子环境的典型特征进行提炼,以此构建互联网情境下的组织任务环境特征框架。

1. 技术开放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伴随着互联网基因的技术开源、技术免费和技术共享。互联网由开源技术(代码)支撑,具有随意组合、任意联通的属性,使得一切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技术都天然具备不同程度的开放性特征。同时,互联网情境下,大量与互联网有关的技术是免费或以极低成本共享的,通过“在线”的方式实现互联网技术资源的无边界流动,从而使技术环境表现出突出的开放性。第二,技术引领的资源整体表现出突出的开放性。数字技术的应用使不同的价值创造主体能够借助不同的价值主张建立起互动关系,从而使数字资源能够产生于隶属于不同生态系统的价值主体之间的互动活动中;以“大智移云”为代表的数字技术的发展推动资源突破了传统工业时代的壁垒,表现为开放分布、虚拟互联。

2. 需求互动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用户能够对企业价值主张施加间接影响。借助互联网技术手段,不同的用户个体因共同的功能和情感需求构建网络“社群”,一方面将自身需求进行泛网络化的实时表达,另一方面与特定企业建立长期密切的互动关系。第一种互动方式能够将用户对产品服务效用的评估结果进行泛网络化的实时反馈,从而帮助企业发现行业现有技术水平与用户需求之间的不匹配,藉此发现新的商业机会,推动突破式创新;第二种互动方式能够使特定企业和用户的关系成为一个不断循环往复的交互过程,从而帮助特定企业精准把握用户需求,不断更新产品和服务。第二,用户直接参与企业价值创造过程。用户通过用户创新、用户创业等方式,实现与企业和其他用户频繁、深入互动,完成价值创造和价值实现。此时,客户成为企业重要的资源提供者和价值创造者,需求的高度差异化成为企业价值创造的源泉。

3. 竞争不确定性。互联网情境下,竞争不确定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竞合成为普遍现象。竞合,指互联网情境下,活动参与者之间竞争和合作关系同时并存相互作用的情形。企业可能不存在完全意义上的竞争者或合作者,两者边界十分模糊,从而竞争表现出突出的不确定性。第二,竞争表现出高度无规律性。大数据和工业物联网的发展正在改变企业的商业模式,改变竞争基础。竞争领域,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升维打击与降维打击并存的现象:一方面,规模经济被范围经济与大规模定制生产替代,中小企业尤其是创业企业实现了传统工业时代无法想象的针对“巨无霸”的升维打击;另一方面,成熟企业借助资本优势、技术优势、平台优势和市场优势,凭借数字创新等新的价值创造活动,成为价值星系的“恒星”企业,通过网络协同和商业智能手段,实现对其他个体企业的降维打击。

4. 制度模糊性。制度模糊性,指未清楚界定的制度,或制度中未清楚界定的部分。传统工业时代,制度模糊性仅见于产权制度领域,但互联网情境下,制度模糊性扩展到一般性制度安排。制度模糊性的主要表现包括:制度条款包含宏大或抽象的描述;在制度条款中使用未定义清楚的程度分类;可能冲突的表述;诉诸于未来某一时间才能确定的环境信息;需要分割而未分割的集体性的权利义务。制度模糊性可以通过“变通”或“制度创业”加以利用,为某一参与方谋取利益,但两者都需要综合利用诸如政治资源、技术资源、组织资源、网络资源等企业内外部资源,因而不适用于受到严重资源约束往往只能通过“资源拼凑”的方式开展业务活动的企业。另一方面,对现有制度安排的多种解释使企业活动面对的风险更高,追求同质性从而获得合法性的难度更大,从而增加企业获得合法性的难度与风险。由此可见,制度模糊性是影响互联网情境下企业获得合法性的重要制约因素。

五、 研究总结

互聯网情境下,组织任务环境发生了重大改变,而现有研究大多未考虑组织任务环境的时代特征,存在适用性和针对性不足的问题。鉴于此,首先对于传统工业时代的组织任务环境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梳理与回顾,发现“包容性”“动态性”“复杂性”三维度特征的研究成果获得了最为广泛的认可与应用。由此,认为应该重点考察该三维度特征在互联网情境下的适用性,以此为突破口开展情境化的研究。研究发现,环境包容性因传统实体资源的新变化和数字资源的加入而受到挑战,环境动态性因互联网情境下“行业”概念的模糊化和结果性指标的不适用而遭到挑战,环境复杂性由价值系统复杂性转变为价值空间复杂性,因此,该三维度特征在互联网时代均遭遇了情境化挑战。接下来,将互联网情境下组织任务环境分为技术环境、需求环境、竞争环境和制度环境四个子环境,并分别归纳了各个子环境的典型特征:技术开放性、需求互动性、竞争不确定性、制度模糊性,构建了一个互联网情境下组织任务环境特征分析的基本框架。本研究是对以Dess和Beard为代表的传统工业时代组织任务环境的继承和发展,是关于组织任务环境的情境化研究,希望能给互联网情境下的战略和组织研究提供一般性参考。

参考文献:

[1] Dess G G, Beard D W.Dimensions of Organi- zational Task Environments[J].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1984,29(1):52-73.

[2] Adner R.Ecosystem as Structure:An Actionable Construct for Strategy[J].Journal of Man- agement,2017,43(1):39-58.

[3] Henfridsson O, Nandhakumar J, Scarbrough H, et al.Recombination in the Open-ended Value Landscape of Digital Innovation[J].Information and Organization,2018,28(2):89- 100.

[4] Amit R, Han X.Value Creation through Novel Resource Configurations in a Digitally Enabled World[J].Strategic Entrepreneurship Journal,2017,11(3):228-242.

[5] Teece D J.Profiting from Innovation in the Digital Economy:Enabling Technologies, Stan- dards, and Licensing Models in The Wireless World[J].Research Policy,2018,47(8):1391- 1399.

[6] Priem, R L, Li s, Carr J C.Insights and New Directions from Demand-Side Approaches to Technology Innovation, Entrepreneurship, and Strategic Management Research[J].Journal of Management,2012,38(1):346-374.

作者简介:周曦曦(1983-),女,汉族,河南省泌阳县人,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博士生,高级经济师,研究方向:创业管理、商业模式。

收稿日期:2019-07-06。

猜你喜欢

大数据
基于在线教育的大数据研究
“互联网+”农产品物流业的大数据策略研究
大数据时代新闻的新变化探究
浅谈大数据在出版业的应用
“互联网+”对传统图书出版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大数据环境下基于移动客户端的传统媒体转型思路
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城市建设研究
数据+舆情:南方报业创新转型提高服务能力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