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作家朱瘦菊曾在无锡办农场
2019-11-17袁光李冲
文>>>袁光 李冲
朱瘦菊,上海人,著名小说家、剧作家,电影人,1925年组建大中华百合影片公司,任总经理兼编导,开创了我国无声电影到有声电影的先河,阮玲玉就是该公司演员之一。他以“海上说梦人”为笔名撰写的《歇浦潮》成为传世经典,被誉为“民国时代的《红楼梦》”。
无论是电影还是文学方面,他的艺术成就都已成为国内外专家学者关注的重点。这样一位艺术大师和无锡曾有一段不解之缘——朱瘦菊晚年曾在无锡度过数年,在东山创办农场,种果树,却受尽困顿。也是在无锡,他留下的绝笔之作《述上海影戏公司创立经过》为研究中国旧上海早期电影公司聚合演化提供了可靠的背景资料。
《歇浦潮》道尽十里洋场众生相
朱瘦菊的《歇浦潮》在上海《新申报》连载5年之久,描写了旧上海十里洋场众生相。1921年5月出版全书,轰动一时,并被誉为当时最出色、最畅销的作品。
无锡市民间蓝印花布博物馆馆长陆瑞兴研究朱瘦菊数十年,搜集了诸多与朱瘦菊相关的珍贵史料。几年前,陆瑞兴把朱瘦菊生前的30多张珍贵历史照片和21页手稿全部捐赠给了无锡市档案馆。陆瑞兴说:“这些不同版本的《歇浦潮》《新歇浦潮》都是我通过各种途径得到的。”他介绍,朱瘦菊写的主要作品中,呈现出各色人物,不仅场景逼真,在挖掘人性卑劣方面,也很透彻入骨。
海外文学研究者夏济安曾高度评价《歇浦潮》“美不胜收”。作者写作的目的正如鲁迅《中国小说史略》所说,“以抉摘社会弊恶自命”。该书写成后,朱瘦菊又续作《新歇浦潮》,两书都在社会上产生了不小影响。张爱玲在一次小说座谈会上曾说,自己是看着这部作品慢慢走上写作道路的。
朱瘦菊无锡“故居”如何被发现
陆瑞兴曾租借无锡东山山脚下一片土地,用于蓝印花布的规模化生产。当时位于钱荣路57号的东山上有一处西式洋房结构的废弃建筑,据说始建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文革”前为梅园茶果场场部,后一直废弃闲置。2001年,他向梅园茶果场租借下这里的废弃建筑物,翻修后作为民间蓝印花布的艺术陈列室。之后,陆瑞兴在偶然查询资料时,了解到这处西式洋房竟是著名电影人朱瘦菊先生的无锡故居。于是,陆瑞兴自筹100万元重修庄园,按照史料记载还原了朱瘦菊办公或写作的地方。出于对艺术大师的崇敬之心,陆瑞兴开始收集和研究朱瘦菊的相关资料,并在此挂牌成立了“朱瘦菊纪念馆”。
朱瘦菊到无锡办农场种桃林
1949年上海《申报》的一篇报道,号召文人不能疏于劳作,要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很多文人响应号召投入到体力劳动中,朱瘦菊到了无锡。
1949年11月13日的上海《亦报》刊有短文《朱瘦菊无锡办农场》——
十五年前的大中华百合电影公司总经理朱瘦菊,此人在三十年前,为一小说家,笔名海上说梦人,著述甚富。近年来晚境欠佳,解放前已成为老一辈剧作家中硕果仅存的一个。解放后不久,无锡太湖滨仁慈疗养院因业务收歇,登报招请农场人才,朱瘦菊去函应征。疗养院的主任正是与文化有关的商人陈步洲。二人谈得投机,当即合作推行农场业务……
当时舆论认为,文化人下乡办农场,是很好的工作体验,并赞扬朱瘦菊能远离都市,亲事耕耘,是值得其他文化人学习的。
“当时陈步洲的疗养院附近有四十亩左右的地,两人想承包下来,享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情怀。”陆瑞兴说,当时朱瘦菊没有钱,便将上海的名为“愚园”的洋房变卖掉,凑钱到无锡来植种桃林。然而,桃林并非当年种当年结果,朱瘦菊也因此过了几年苦日子。“当时,他与小儿子朱文钟在这里进行桃园建设,住在钱荣路57号的民国建筑中。”
档案资料中记载,朱瘦菊父子在此住了6年,因桃园缺少劳动力,朱瘦菊又将一个外甥请来做帮手。后来,朱瘦菊搬到无锡的大池路附近居住,因再无资金投入,最后迁往武汉定居。
在无锡写下绝笔之作
朱瘦菊在无锡居住的时间里,趁着果实未成熟之时,也写过一些文章,其中关于电影艺术的绝笔之作——《述上海影戏公司创立经过》的手稿,由于被发稿公司退回未开封,而完整保存下来。
陆瑞兴介绍,从开始搜集朱瘦菊研究资料起,他便留心各种拍卖会、旧书市场以及网上的各种信息。2007年,他花上万元拍买到朱瘦菊的这一手稿。“手稿的全稿信笺计20页,挂号信封一枚。”陆瑞兴介绍,手稿是投递给北京西单舍饭寺《中国电影杂志》编辑部的,挂号信发出的地点是“无锡荣巷大池路东口”,邮资为一角五分钱,信封上有两个邮戳,寄出地与收件地各有一枚,时间在1957年8月1日至8月7日之间。由此确定,《述上海影戏公司创立经过》手稿,是朱瘦菊在1957年8月之前在无锡完成的,寄出地刚好是在无锡的住处附近。该手稿为研究中国旧上海早期电影公司聚合演化提供了可靠的背景资料,是朱瘦菊在无锡生活的一个重要证明,也是他留下的唯一珍贵墨迹。陆瑞兴影印扫描了这份手稿,并通过网络与朱瘦菊在海内外的后裔取得联系,最后手稿回到了朱瘦菊的后人手中。
朱瘦菊的文学、电影艺术成就是一笔巨大的现代文化遗产,对于拓展无锡城市文化内涵并展开相关研究、开发、利用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