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媒时代下深度报道初探

2019-11-17张雅薇

新闻前哨 2019年8期
关键词:智媒选题传统媒体

◎张雅薇

媒介技术的革新带来了整个传媒业的变化,这也使得新闻从业人员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以往被当做传统媒体同新媒体竞争的“杀手锏”的深度报道,也呈现出适应新媒体形态和新技术特性的一面。然而,笔者认为,在社会化媒体形成的“碎片化”阅读的趋势下,深度报道无论在何时何地都应有其存在的价值,只是它必然要受到媒介环境的影响,从而使得其含义产生新的变化,新旧媒体在深度报道上的方法也将相应产生新变化。

一、智媒时代下深度报道的含义

深度报道的历史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的西方,当时是以“解释性报道”的形式出现的。到了60年代的美国,深度报道开始引起广泛关注。而在我国,拉开中国深度报道大幕的是“渤海二号”翻沉报道,开新时期舆论监督之先河。1980年7月22日,《人民日报》和《工人日报》同时披露了该事故。报道被认为是批评性新闻的重大突破,走的是实事求是的路子,以舆论监督推动了民主和法制建设。深度报道最早开始被人们重视和使用是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当时在《中国青年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甚至是《人民日报》这样中央的主流大报的编排中,深度报道受到高度认可并得以持续发展。这批报道,将解释性报道与调查性报道溶于一炉并以前者为主,为1987年赢得了中国新闻界的“深度报道之年”之誉。接下来是1989年到1992年近三年的低潮期,而后以《南方周末》为代表的纸媒,以及央视的“焦点访谈”、“新闻调查”等开始大放异彩。

智媒时代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我们“看新闻”和“写新闻”方式的变化。在“看新闻”上,VR/AR等技术的发展将为用户带来更加临场化的体验;在“写新闻”上,机器新闻写作、新闻无人机、网络视频直播、VR/AR直播等新技术丰富了新闻报道的方式,突破了传统新闻报道地理位置上的局限,使得新闻采写更加便捷。此外,基于大数据、传感器等技术的发展,信息生产得以更加精确和个性化,用户获取信息则更加趋向“私人订制”。

媒介技术的发展必然会对深度报道的含义和方法产生影响。在媒体日益智能化的时代,深度报道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都将可能重构。2016年12月,“百度新闻”手机APP推出的“聊新闻”的功能即是对深度报道的挑战。“聊新闻”通过聊天的方式,可以较为精准地回答关于新闻要素的提问,几回合对话后新闻事件的前后过程都能清晰地显现。其工作原理是通过人工智能,把某一时间的相关新闻汇聚,再运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把核心信息整理成百字左右的“聊天内容”,从而满足各类读者的需求。这样的新闻报道方式既能满足读者更加深层次而又精确的内容需求,也可以增强新闻报道的互动性。其实在2016年2月,国外的数据新闻网站Quartz就已最先推出类似的新闻应用,此后,《华尔街日报》、CNN、Buzzfeed等新旧媒体也都有尝试。

深层次而又精准的信息输出,这是深度报道吗?一方面,其通过对大量新闻数据的“学习”对新闻事件有清晰的脉络,能基本反映其全貌,而且随着技术的进步可能会呈现得更为清晰;另一方面,其一问一答的模式以及“瘦身”后的内容又与微博的“碎片化阅读”无异。技术的发展绝不会停留在百度“聊新闻”的水平,“深度报道”的含义必然在智媒时代发生变化,因而必须重新审视深度报道的定义。

选题更具开放性

传统媒体时代,媒体掌握着新闻信息的来源,其来源相对单一,选题标准也相对明晰,其深度报道大都倾向于选择时政新闻,或当下发生的重大事件。而在智媒时代,我们进入了“万物皆媒”的状态,所有人和物的传授关系都是双向的,既是传播者又是接受者。因此,智媒时代的信息来源更加多样,选题也更加多元。这就要求记者在深度报道的选题上,能兼顾更多来源和多元信息,更具开放性。

目前,仅从微博的舆论场来看,热点事件的讨论往往是声讨和声援并存,但往往很多热点随着当事人的“退场”就开始逐渐冷却,网民带着模棱两可或者自认为明晰的“事实真相”就去追随下一个热点了。在智媒时代,一方面庞杂信息使得网民面对网络事件难以适从,部分网民既想拥有独立判断的能力,但也难免不被牵着鼻子走;另一方面,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使用使得媒体具备了分析网络庞杂数据的能力。因此,笔者认为,深度报道也应该多涉及网络上的舆论热点事件,尽量在纷繁复杂,普通网民难以辨别真相和是非的舆论场中还原事情的真相,揭露事态发展的内在规律。

内容更具互动性

有人认为,像“聊新闻”这样的模式,由于它分次并且“瘦身”后发出,类似于“碎片化阅读”,所以它肯定不是深度报道。事实上,这种观点是认定了这样一个事实,即只有长篇幅才是深度报道。其实不然,深度报道不应受篇幅长短的限制,而是应尽量深刻还原事情的真相。姚文元在1988年就提出,深度报道主要是内容问题,凡是触及了新闻事件本质的报道,都应被认为是深度报道,不管写作形式是消息、通讯、调查报告,或者是“四不像”,不论是单篇报道,或者是连续、系列、组合式。[4]他认为,无论是什么形式,只要是触及了新闻事件的本质,那就是深度报道。

笔者认为,在智媒时代,深度报道应不拘泥于形式,而更具互动性。不妨设想一下,某APP利用人工智能程序收集网络数据,通过处理呈现事件的来龙去脉,读者和各方信息源可以自行填充数据,人工智能再与人合作筛选这些信息,进一步充实内容,从而更加清晰地还原新闻事件的本质,如此反复,真相也会越来越浮出水面。

二、智媒时代下深度报道的方法初探

彭兰提出,“未来理想的新闻写作,将是人的能力与人工智能的结合。”笔者认为,在智媒时代,深度报道既是坚守人文价值的新闻报道方式之一,也是真正达到人机合作的新闻生产方式的最佳结合点。无论新旧媒体,深度报道都会有其生存和发展的空间。新旧媒体应根据其特性,对人工智能的数据和算法合理利用,方能使深度报道在智媒时代落地生根。

1.传统媒体深度报道也应智能化

相对于新媒体,传统媒体在深度报道上占据权威性、公信力强等优势,然而,新媒体乃至智能化媒体对传统媒体形成了巨大的冲击。尽管在资金和技术上相对缺乏,但传统媒体的转型必须要更加智能化。在深度报道上,结合新的技术也将大有可为。人工智能对于传统媒体来说即是挑战也是机遇。

在深度报道上,一方面,传统媒体可以通过人工智能,充分挖掘数据源,然后通过算法的设计以获得更准确的分析,并预测未来的结果。另一方面,人工智能可以解决新闻记者的主观性感受、相关性和因果性的混淆导致的似是而非的结论,从而提高深度报道的深度和质量。

但是,这两方面还可能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前者可能会存在算法识别不力,信息核查不准确等问题,从而可能导致假新闻的出现;而后者也有可能解决了新闻记者主观性的问题,而散失了温度,或者说欠缺语言功力。因此,这就需要新闻从业人员与人工智能合作进行进一步处理、分析和加工。

2.新媒体也需要深度报道

深度报道虽然诞生于传统媒体,但也绝非传统媒体的专利。相对于传统媒体,新媒体或者说智能化媒体拥有明显的技术优势。新媒体在深度报道上下功夫,一方面可以满足受众多元化的阅读需求,另一方面也能够提升品牌影响力,实现媒体社会价值。新媒体在深度报道时,应更加注重“可视化”、“数据化”、“交互性”,同时也应该做到“深度与形式”,“数据与本质”和“选题与用户需求”等方面并重。

可视化。新媒体可以容纳视频、语音、图片、文字等多种形式的素材,而在VR/AR,新闻无人机等智能化的技术到来后,新媒体的表现形式则更加多样。但在目前,VR/AR技术还只是在网络直播领域有所涉及,新闻无人机也少见媒体在深度报道领域使用。新媒体从业人员应该利用这些智能化技术,以创新的报道形式让读者更加深入的理解新闻,而不仅仅局限于传统媒体的“长篇大论”;同时,新媒体从业人员也应该谨防形式的陷阱,过分追逐形式的创新而置 “深度”于不顾,将报道浮于表面。

数据化。人工智能的核心就是数据,在智媒时代,新媒体的深度报道应该要运用大数据技术,将以往很难统计分析出来的数据加以运用,从而增强深度报道的客观性和权威性。此外,运用大数据技术还可以引导新闻线索的发现、驱动新闻深度或广度的延伸、提炼与揭示新闻内在规律,甚至可以借助机器分析对内容的传播效果进行预判,从而决定写作角度与风格。但是,目前新媒体在数据的运用还稍显薄弱,即使运用了数据也仅仅是呈现和描述,缺乏对新闻事件本质的描述。因此,新媒体从业人员也要做到“数据”和“本质”并重。

交互性。自媒体时代用户地位的提升,新媒体应该更加考虑用户的需求。此外,由于深度报道需要揭露事情的本质,需要多方求证,因此,智媒时代的深度报道应该更加考虑其交互性。通过媒体与用户的沟通,既增加用户的参与感,又能使深度报道进一步深化。智媒时代下,新媒体应打造互动平台,策划互动选题,做到“选题”与“满足用户需求”并重。

猜你喜欢

智媒选题传统媒体
智媒时代新媒体副刊的出路在哪里?——以封面新闻人文副刊为例
智媒时代,新技术如何为新闻报道赋能——新华社AI合成主播在新媒体报道中的运用效果分析
智媒时代新闻行业面临的挑战与对策研究
传统媒体为什么要包装自己的“网红”
“智媒高速”在天津高速公路服务区的应用设计
传统媒体在新形势下如何实现突围
五问传统媒体:你以为熬过寒冬就是春天吗?
传统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