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迟退休的就业效应及对策探析
2019-11-17杨璟
杨 璟
[提 要]延迟退休是近年来备受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一方面,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劳动年龄就业人口数减少,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养老金支付差距仍然较大。随着人口预期寿命的不断增长,延迟退休已成为解决相关问题的必然选择;另一方面,多数人已经习惯了现有的退休制度,一旦实施延迟退休,部分社会成员必将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通过探讨延迟退休的就业效应,分析与延迟退休相关的影响就业因素,提出延迟退休相关的政策建议,以消除延迟退休对就业的负面影响。
2018年我国大陆13.95亿人口中,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2.49亿人,占总人口的17.9%;65岁以上人口有1.67亿人,占总人口比例的11.9%,处于老龄化不断加深的阶段。据预计,2020年,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将达到2.48亿,其中8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3067万人;2025年,60岁及以上人口将达到3亿,我国将成为超级老龄化国家。
在老龄化态势不可逆转的情况下,延迟退休年龄对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将产生重大影响。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研究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十三五”规划建议“出台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延迟退休年龄作为一项复杂的社会经济政策,关系到国家、用人单位、个人等各方责任和切身利益。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是否能增进社会福利;是否有利人力资本优化;是否能确保养老保险基金可持续;是否能减轻企业和财政负担,促进经济增长等问题,都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一、延迟退休的就业效应分析
(一)延迟退休对劳动力市场的挤出效应影响就业
延迟退休将通过增加劳动人口而影响市场的劳动力供给。当退休年龄延迟时,一部分本应退出劳动力市场的劳动者仍留在市场中。加上原本应该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劳动人口,这就增加了劳动力市场的供应。当劳动力市场供给因延迟退休增加时,就会产生挤出效应。一方面,应该退休的老员工暂时不退休,从而占据新员工进入的位置;另一方面,公司的人力资本得到充分利用,从而减少了对新员工的需求。这种挤出效应也反映了延迟退休政策的外部效应和负面影响,也是大多数人理解的延迟退休对就业的影响。
除了劳动者个人,站在企业的角度,延迟退休会增加企业缴纳社会保险的压力。由于员工退休年龄延迟,企业仍须依法继续为延迟退休员工缴纳社会保险,这样就增加企业缴纳社会保险的负担,从而出现部分企业通过各种渠道逃避缴纳各项费用的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不仅会影响社保基金的稳定,甚至会威胁到社会的稳定与经济的健康发展。显然,挤出效应和企业逃避缴费只能导致劳动力市场延迟退休政策的短期均衡。
如果我们从长期和全面的角度来看,延迟退休增加的劳动者在为社会生产付出劳动代价增加收入时,他们也会增加消费产品和社会服务,为社会增加财富作出贡献。由此可见,延迟退休既会形成占用劳动力的挤出效应,也能产生促进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吸纳更多劳动者就业的收入效应。延迟退休在劳动力市场中的作用将体现在这两种效应影响的净效应上。当挤出效应大于收入效应时,延迟退休将会形成失业增加而影响社会的稳定;当收入效应大于挤出效应时,延迟退休将会增加就业而促进社会稳定和经济的健康发展。
除此之外,延迟退休对不同群体中劳动者来说,也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对于那些在机关政府或企事业单位工作的管理劳动者来说,延迟退休固然会对劳动力市场中新兴劳动力带来一定的挤出效应,但对于这些管理劳动者自身来说,除了延长工作年限之外,并没有其它特别的负面影响。而对于从事体力劳动者,延迟退休不仅仅增加了他们的工作年限,增加社保的缴纳年限,同时也增加了他们领取社保的风险。在人均寿命不断延长的大趋势下,底层劳动者由于工作环境差,劳动时间长、强度大,对身体的各项机能都会有较大的伤害,所以,延迟退休会相对减少他们的晚年休闲时光。
(二)延迟退休导致劳动者的收入变化而影响就业
从莫迪利亚尼的生命周期理论分析来看,劳动者可分为青年、中年和老年。在年轻人刚刚进入工作岗位时,他们的收入水平低,属于低收入阶层。但是,由于预计未来他们的收入会增加,也需要更多的产品和服务来满足他们自己的消费需求和个人发展需求,因此,在青年阶段,人们的消费支出将大于收入而形成负债。进入中年阶段,劳动者的收入将继续增加并超过消费。在这个阶段,一方面,劳动者将在满足自己的消费后使用部分收入用来偿还以前的债务;另一方面,部分收入将用于为后来的退休储蓄养老金。老年退休后,劳动者的收入将大幅下降。在这一阶段,老年劳动者的一部分消费来自中年的储蓄。
延迟退休政策将延长劳动者中年时期,增加了劳动者的收入。而作为消费者,收入增长也将导致他们对产品服务需求增加,从而使企业扩大对需求产品服务的生产规模,最终促进就业增长。另一方面,中国没有完全实施个人账户模式,延迟退休也将减轻在职劳动者对退休人员退休金的负担,使在职劳动者有更多的金钱用于消费。因此,延迟退休政策将增加劳动者作为社会消费者对社会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从而导致生产规模的增加,从而增加就业。
(三)延迟退休使企业成本变化而影响就业
从企业人力资源成本方面分析,延迟退休政策将影响人力资源成本,从而对促进就业也有积极作用。主要是因为企业是中国养老金缴纳的主体之一,延迟退休将会增加现有职工的工作年限,虽然增加了社会保险的缴纳时间,但缴费率将大幅下降,总体用工成本下降了,并将减少退休人员领取养老金的年数。从整体上来说,企业支付养老金的负担将减少,企业就有更多的资源用于扩大生产,从而促进就业。
延迟退休也与资本的有机构成是密切相关的。如果劳动力要素成本低而资本要素成本高,市场将会选择劳动力而不是选择资本。相反,如果劳动力要素成本高于资本要素成本,市场将倾向于选择资本而不是劳动力。由于雇主不能改变严格的法定社会保障水平,于是他们就会选择使用资本而放弃劳动力。这将导致部分劳动力被排除在生产过程之外,导致就业率下降和失业率上升。近年来,德国等一些欧洲国家失业率居高不下,原因之一就是包括刚性的养老保险在内的高福利导致劳动力成本居高不下形成的。
二、影响延迟退休就业效果的因素分析
影响就业的因素很多,但延迟退休的效应更多与劳动力市场供求、经济运行、通货膨胀、产业结构等因素相关。
(一)劳动力市场供求
从某种意义上说,劳动力因素也应是市场上自由流动的一种特殊商品,也会遵循市场规律。如果劳动力需求超过供给,可能会出现充分就业;如果劳动力需求小于供给,可能会出现高失业率。为了检验影响就业的因素,劳动力市场的均衡是必须考虑的一部分。在劳动力市场供过于求的情况下,延迟退休会加剧失业现象的发生;在劳动力市场供不应求的情况下,延迟退休会弥补空缺,实现更高层次的充分就业。
(二)经济运行
经济运行也是影响就业的重要因素之一。当经济运行良好,社会需求不断扩大时,发展高质量经济可以创造更多就业机会,从而减少失业。相反,当经济运行持续低迷不景气时,很多企业将缩减产量而导致失业增加。奥肯定律已经解释过,每增加2%的GDP,失业率就会下降1%。它反映了经济增长与就业之间的相关关系,即经济持续增长时,它将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并导致失业率下降,这也就表明了经济增长与失业率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当经济运行状况良好时,将会掩盖延迟退休带来的负面就业效应,反之,则会加剧延迟退休带来的负面效应。
(三)通货膨胀
新西兰经济学家威廉·菲利普斯在《1861-1957年英国失业和货币工资变动率之间的关系》一文中,首次提出了著名的菲利普斯曲线。1960年,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和索洛进一步提出了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存在交替关系,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之间此消彼长。因此,政府可以运用较高的通货膨胀率来换取较低的失业率,实行扩张性的经济政策;也可以运用较高的失业率来换取较低的通货膨胀率,实行紧缩性的经济政策。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延迟退休的负面就业效应有可能被放大。
(四)产业结构
1940年,克拉克(ColinClark)在《经济进步的条件》一书中,以威廉·配第(WilliamPetty)的研究为基础,提出随着经济的发展,劳动力首先由第一次产业向第二次产业转移,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便从第一次产业、第二次产业向第三次产业流动,并逐步形成劳动力产业分布格局:第一次产业劳动力将减少,第二次、第三次产业劳动力将增加。这一著名的克拉克定理反映了一个国家的工业变革趋势,即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的逐步过渡,乃至第三产业。如今,第三产业的发展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结构是否优化和综合国力水平高低的重要组成部分。之所以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主要原因是第三产业的发展空间较大,创造岗位较多,在吸纳劳动力就业方面的作用明显优于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在以第三产业为主的产业结构中,延迟退休所带来的劳动力市场挤出效应将被削弱,新业态能够吸引大量年轻劳动力;而在以第一、第二产业为主的产业结构中,延迟退休可能在短时间内产生较大的负面效应。
三、减少延迟退休对就业负效应的影响
从长期宏观发展方面来看,延迟退休政策总体可以增加在职劳动年龄人口数量,降低老年人口的抚养比。因此,对社会就业没有明显的负面影响,甚至可能会促进就业。然而,从短期来看,由于劳动力供给的增加和收入效应的滞后,延迟退休政策的挤出效应大于收入效应,从而导致中国随着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养老金的负担将越来越大。在这个过程中,制定相关的政策和措施非常重要。这些政策和措施与延迟退休政策能否顺利实施,人民生活是否受到影响密切相关。
(一)坚持利益均衡,确保社会稳定
退休政策与其他政策不一样。首先,它是与政府、企业及员工相关的社会利益和政策改革措施的再分配。其次,其影响范围不仅仅包括劳动年龄人口,还覆盖了全体国民。年轻人会担心延迟退休政策会占用他们自己的就业空间,老人会担心他们的退休金是否正常发放。在这方面,法国的延迟退休做法可以作为中国实施延迟退休政策的参考与借鉴。早在2010年,法国萨科齐政府就实施了延迟退休的新政策。根据其新的退休政策,法国政府将退休年龄每年延长4个月,到2018年,由当时的60岁延长到62岁,同时提高养老金缴纳率。此举引发了法国社会的大规模动荡,并在六周内发生了五次大规模罢工。在罢工和游行的人群中,包括相当数量的年轻学生。罢工的原因主要是人们普遍认为延迟退休将会导致就业形势更加恶化。
虽然我国的政治制度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证延迟退休政策改革顺利推行,但是要想使得这一政策在基层可以真正贯彻落实,就必须考虑人民群众的想法,走群众路线。在延迟退休政策实施之前,政府工作的重点应是民意调查及相关政策的解释。针对延迟退休政策对就业的影响,有关部门应做出相关研究和解释,以使政策更具说服力。与此同时,在过渡期间,政府还应进行民意调查,并根据民意调查不断调整政策。
(二)循序渐进推进,兼顾男女同龄
尽管延迟退休政策从长期宏观层面对就业没有不利影响,还可以促进就业情况的改善,但从短期微观视角来看,延迟退休政策实际上相对会减少年轻人的就业岗位和机会。与此同时,在职工人,尤其是即将进入退休年龄的工人,本可享受更长年限的养老金,而由于延迟退休就需要有一定的调整适应期。因此,在实施推行延迟退休政策时,就不能过于仓促草率,而应逐步分阶段实施,并针对不同群体分别推行延迟退休政策。
逐步推行分阶段延迟退休,根据不同的人群将退休年龄推迟几个月,并在一定时间内达到规定的退休年龄。这种退休方式具有显而易见的优势。一方面,它可以在短期内最大限度地减少退休延迟,缓解对当前挤占年轻人就业岗位的影响;另一方面,它不会引起退休人员的反对。对于那些即将退休的人来说,工作超过几个月在心理上是可以接受的。从世界经验来看,许多国家采取了逐步延迟退休政策。德国和美国分别花了17年和15年时间,才将退休年龄从65岁延迟到67岁,而法国也计划用15年的时间,逐步将退休年龄从60岁延迟到62岁。
男女劳动者相同年龄退休,已经成为确定男女退休年龄的主要趋势。根据这一趋势,中国可以实施延迟的女性退休政策,将男女退休年龄拉平。由于目前的中国女性退休年龄比男性早5年,因此女性延迟退休年龄的比例设定可以为男性延迟退休年龄的两倍,这样男女将同时达到最终延迟退休的年龄。
最重要的是确定延迟退休年度的范围。虽然从短期就业影响和社会舆论的角度来看,延迟退休进度越慢越好。然而,退休的缓慢延迟不利于解决深度社会老龄化和养老金赤字的问题。因此,在确定延迟退休的进度上,政府需要全面对就业、民意、养老金运营状况、人口结构等进行综合考量,选择确定一个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案,并通过五年过渡期,找到一个平衡的退休计划。
(三)区分不同对象,实行弹性退休
延迟退休政策涵盖所有劳动者,包括高风险和高强度的体力劳动者,以及在办公室工作的各类专业技术人员。他们工作的行业不同,身体和精神状况也各有不同。因此,在推行延迟退休政策实施时,有必要针对不同群体分析具体情况,而不是盲目笼统采用“一刀切”的方法。不同行业的老年职工对年轻职工的替代效应也不同。从就业角度看,还有必要推动分行业的延迟退休政策。对于那些高科技产业等替代品较弱的行业,延迟退休将不会在短期内对年轻人就业产生重大影响,这些行业可以采取更为灵活的方式来加速提高退休年龄。对于那些替代性较强产业,可能会在短期内对年轻人就业产生重大影响,可以放慢延迟退休的进程,尽量减少对年轻人就业的影响。
同时,根据具体情况,退休年龄不能是静态、机械、僵化的。在当前中国经济多元化、劳动者需求多样化的情况下,灵活的弹性退休政策将是更合适的政策。在退休年龄问题上,要因人而异,我们不必坚持每个人都必须在达到一定年龄后退休,但可以通过养老保险奖惩机制加以调控。对于那些提前退休的人,就可以减少退休金金额。对于担任重要职位的关键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视贡献大小可以增加养老金数额,以鼓励他们多做贡献延迟退休。鉴于中国劳动者受教育年龄的不断增加,也可以根据劳动者不同受教育年限引入双轨退休。退休可以在指定的年龄或在满足工作年限的同时实现,从而弥补了高级知识分子由于较长的受教育年限而使工作年限缩短的事实,最终导致他们为社会贡献时间缩短,形成人力资源的浪费。
(四)改善工作环境,加大休闲保障力度
除影响就业外,劳动者的保护力度和休闲保障体制的落后,也是阻碍延迟退休政策的因素。职工反对推迟退休主要是因为工作环境不好,压力太大,导致自己没有工作的意愿,难以接受更高的退休年龄。因此,建议政府在延迟退休政策实施之前,要进一步加大对职工休闲保障的保护力度。政府可以通过改善环境和保障劳动权利、增加工资、实施带薪休假等来消除职工对工作保护和休闲保障的抱怨和不满。目前中国的工资增长速度水平普遍跟不上物价和房价的涨速,且劳动福利保障也没有跟上,所以,在延迟退休政策正式实施之前,政府需要花大力气解决这些问题,才能更好地让职工自愿接受延迟退休。
(五)加强推迟退休政策的全方位配套措施
从长期宏观发展来看,延迟退休政策的实施将对整体就业产生积极影响,但大家更关心这一政策短期内对就业的负面影响。而分阶段渐进式延迟退休可以缓解政策实施短期内对就业的冲击。此外,在实施政策时必须采取更多相应的配套措施,以顺利解决延迟退休对短期内就业的影响。
1.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警惕经济金融危机。在中国经济体制和结构转型不断加速的进程中,经济增长必将与就业有关联。当前失业率之所以能维持在稳定水平,是与稳定增长的GDP有关。事实上,在完全市场经济中,只有稳定的GDP增长才是就业稳定的主要原因。从经典经济模型中可以看到,经济不景气不稳定可能导致完全挤出效应而严重影响就业稳定。因此,要想在短期内消除延迟退休对就业造成的负面影响,只有加快经济建设,促进经济平稳增长才是硬道理。如果经济出现危机,或持续低迷,实施延迟退休政策,不仅不能在缓解人口老龄化危机中发挥作用,还将形成更严峻的就业形势。因此,在实施延迟退休政策时,政府必须高度警惕经济和金融危机,以防延迟退休后养老金难以可持续。
2.优化产业结构,大力推进第三产业发展。延迟退休的实施,将不可避免地在短期内对青年人的就业产生影响。有研究分析和实践表明,第三产业在增加岗位、吸纳就业等方面是最具潜力和发展空间的。因此,加快经济转型,优化产业结构升级换代,全面促进第三产业发展,才是应对延迟退休对短期就业负面影响的关键举措。
3.积极鼓励年轻人创新创业,并大力支持老年人再就业。建议相关政府部门扩大全体劳动者的就业渠道。对于年轻劳动者尤其是大学毕业生和年轻职工,政府可以出台更多相关的激励措施来鼓励他们积极创新创业。因为创新和创业不仅可为经济的发展带来更多的活力,促进新的经济增长,也可以解决自身的就业问题。创新创业既能创造更多就业机会以吸纳就业,也可以在推动就业稳定增长方面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延迟退休政策在对年轻人就业产生影响的同时,也影响了那些年轻有劳动能力的接近退休年龄的中老年人。与年轻人相比,他们的就业能力和学习能力仍有一定差距,鼓励和帮助这些老年人就业,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一方面,对他们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技能培训,帮助这些老年人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另一方面,要在企事业单位和劳动者之间建立一个良好的信息平台,帮助老年人和单位进行人职匹配,并为他们积极创造就业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