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两会人物志》专题报道之三张冬云代表:立足本职便是履职

2019-11-17祁彪

民主与法制 2019年10期
关键词:宣城市宣城绿色

本社记者 祁彪

从政法院校毕业生到地级市安徽省宣城市市长,从一名人民公仆到一名全国人大代表,张冬云走过了一段不平凡的道路。

2018年,宣城入选“2018美丽山水城市”,也是当年安徽省唯一获此殊荣的城市。

此外,宣城市以打造绿色生态文明城市为基础,积极发展绿色旅游产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造优异的营商环境,走出了一条新时期城市发展的特色之路。

在今年的两会上,张冬云带来了多份与民生、经济、生态等息息相关的议案和建议。作为一名法律专业出身的地方行政主官,张冬云不但谈到了对于今年两会热点之一的外商投资法的切身感受,还从自身工作展望了这一法律对于今后宣城发展产生的助力。

修法建议被吸纳

2019年3月10日上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安徽代表团举行全体会议,审议外商投资法(草案),张冬云的发言格外引人关注。

张冬云首先谈到了对于外商投资法的感受:“这次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外商投资法,完全符合宪法和立法法的规定,体现和坚持了外商投资法基础性法律的定位;法律制定的过程,体现了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外商投资法草案从2011年开展修法研究,历时8年、数易其稿、精雕细琢。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专门听取了国务院关于外商投资法草案的汇报;去年年底和今年年初,全国人大常委会两次对草案进行了审议,并在中国人大网全文公布草案征求公众意见,时间为60天。这都体现了全国人大常委会科学立法、民主立法的精神。”

讲到此处,张冬云还回忆了他对草案提出修改建议并被吸纳的经历:“在今年2月中旬省人大常委会组织的集中研讨培训会上,我基于宪法第107条的规定,对草案二次审议稿第4页第18条提出修改建议,将原来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可以在法定权限内制定外商投资政策’,修改为‘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的规定,在法定权限内制定外商投资促进和便利化政策措施’。从这次草案看,对我的修改建议进行了吸纳。宪法第107条规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经济、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事业……等行政工作……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执行本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决议和上级国家行政机关的决定和命令,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行政工作。’基于此,建议将第20页第23条中‘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制定涉及外商投资的规范性文件’,修改为‘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制定涉及外商投资的规范性文件’。另外,建议将第18页的第6条‘在中国境内进行投资活动的外国投资者、外商投资企业,应当遵守中国法律法规,不得危害中国国家安全、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修改为‘在中国境内进行投资活动的外商投资企业及其他外国投资者,应当遵守中国法律法规,不得危害中国国家安全、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因为根据第16页第2条的规定,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投资者不是并列关系,而是包含关系。”

以法治为保障打造绿色宣城

作为地级市市长,能够在立法过程中提出专业的修改建议并被吸纳实属不易,而这与张冬云的法律科班出身密不可分。

1987年,张冬云毕业于华东政法学院法律系法学、犯罪学专业,此后在安徽省公安系统、政法委都有过任职经历。

这些经历让张冬云在地方工作,仍旧能够以法治理念引领一地发展,这与当下“全面依法治国、法治政府建设”等大环境不谋而合。

近年来,宣城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自觉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要求,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把生态保护作为科学发展的“生命线”,大力实施“生态立市”战略,不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经济发展,让绿色成为高质量发展的主色调,积极探索走出一条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共赢”的绿色发展之路。

张冬云表示,建设生态文明是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革命性变革,需要制度和法治作保障。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宣城始终坚持依法行政,加强制度体系建设和创新,以制度之力夯实生态文明建设之基。专门发文明确生态文明与环保委员会42个成员单位116项环境保护职责,建立日常工作机构和议事决策工作制度,健全考核指标体系与考核办法,建立共同参与的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工作机制,以“零容忍”态度严肃查处违规违纪行为,逐步构建起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的完整责任链条。近年来,在全省率先推进林长制、河长制和湖长制,建立了以党政领导负责制为核心的市、县、乡、村四级林长制体系,并探索实行民间林长、民间河长制度,进一步构建起责任明确、协调有序、监管严格、保护有力、持续发展的林业保护发展责任体系。

张冬云介绍,绿色生活方式是绿色发展重要的实践途径,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一方面,宣城加快市政公用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不断加强环境综合整治,优化人居环境。同时,成功推进和解决旧城改造历史遗留问题。宣城北门旧城改造项目是安徽省最大的棚户区改造工程,也是安徽旧城改造史上最大的民生工程,规划开发用地64万平方米,是宣城城区四分之一区域面积。另一方面,宣城积极引导百姓在衣、食、住、行、游等方面遵循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要求的生活方式,开展绿色系列创建(绿色家庭、绿色社区、绿色机关、绿色学校等)活动,构建全民参与的绿色行动体系,唤起大众的社会责任意识,让保护环境成为一种自觉,让绿色生活成为一种习惯。

据了解,自2011年、2016年先后启动国家生态市、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创建以来,宣城市实现了国家生态县全覆盖,创成国家级生态乡镇55个、生态村6个。2017年9月,被原环保部正式命名首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这不仅是安徽全省唯一,也使宣城成为地级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全国9个标杆样板之一。此外,宣城入选全国12个2018美丽山水城市,系安徽省唯一。同时,绩溪县和旌德县分别被命名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和“两山”实践创新基地,生态文明建设获得“满堂彩”。

谱写“三农”工作新篇章

“生态环境也是生产力;要发展,就要让绿色成为高质量发展的主色调。从宣城实践看,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工作的强化,不仅没有制约经济高质量发展,反而起到了有力的促进作用。”张冬云说。

在打造绿色生态文明城市的基础上,宣城市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二十字”总要求,精心谋划、扎实推进,新时代“三农”工作取得良好成效。

“宣城市农业正在加快转型发展步伐,大力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全市共有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98个(国家级6个)、省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17家、国家级林业重点龙头企业6家、省农业产业化示范联合体33个、工商注册农民合作社3410家、家庭农场6919个、省级以上示范合作社102个、示范家庭农场167个。”张冬云介绍说。

此外,宣城市全面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大力实施美丽乡村建设“整市推进”行动计划,全市建设县级以上中心村433个,占比71.33%。认真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实现全市行政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理全覆盖,乡镇政府驻地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超过50%,改造近7万户非卫生厕所。深入推进河长制,出台湖长制实施意见,建立市、县、乡、村四级湖长组织体系。推进林长制,落实生态护林员4613名,建成全国首个县级林长制智慧信息管理平台。秸秆综合利用率90.6%,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82.4%。

据了解,宣城市的精准扶贫工作也在扎实开展。2014年识别建档立卡贫困村109个、贫困人口8.94万人,目前所有贫困村均已出列,全市仅剩1578人未脱贫。产业扶贫发展到村产业项目734个,投入2.16亿元;发展到户产业项目104639个,投入7.33亿元。在全省率先实施农村贫困人口疾病保障“5090”工程,全面落实“先诊疗后付费”和“门诊、住院一站式结算”,实现贫困人口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全覆盖。推进义务教育控辍保学,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适龄子女无一因贫辍学。统筹做好非贫困村贫困户和困难群众帮扶工作,探索建立防范返贫机制。

将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当作“自家人”

张冬云介绍,民营经济在宣城一直占有重要地位,既是全市经济增长的主力军、改革创新的主阵地、就业创业的主渠道,也是全市社会财富的创造者、社会进步的引领者。目前,宣城市民营经济发展现状,可以简要概况为“三大三不可”:一是占比大、地位不可或缺。二是贡献大、作用不可替代。三是潜力大、前景不可估量。2018年,全市实现民营经济增加值超900亿元,比上年增长10%,占全市GDP比重达到69.2%。同时,民营企业税收占全部财政收入的65%,民营企业就业人数占全市从业人员81%以上,工业企业中民营工业企业占比达98%。民营企业拥有省级以上名牌产品、著名商标和中国驰名商标总数、省级专精特新企业数量、省级产业集群专业镇数量均居全省前列。可以说,民营经济是推动宣城发展的“主力军”、财政收入的“主来源”、就业创业的“主渠道”。

“2018年,宣城市认真贯彻落实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真正将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当作‘自家人’,把服务民营经济发展当作‘自家事’,多措并举,全力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张冬云说。

据了解,宣城市在着力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方面下足了功夫。完善商事制度改革,实施“多证合一”改革。开展企业简易注销登记改革,实现“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全覆盖。实行市场主体住所(经营场所)登记“申报承诺+清单管理制”,允许“一址多照”“一照多址”、集群注册,加快全市众创空间建设。

“我们还从着力减轻企业负担、着力‘打造四新经济’、着力优化发展环境等方面下足了功夫。为坚决落实中央和省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各项决策部署,宣城市将拿出最大的决心、最好的态度、最实的举措,聚力实施‘六大行动’,即创新驱动行动、产业集聚行动、智能制造行动、质量品牌行动、绿色发展行动、大企业培育行动,促进民营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增强民营企业创新力、竞争力和民营经济发展活力、综合实力,力争5年培育百亿企业3至5家、50亿企业4至6家。”张冬云说。

抓住历史机遇期 实现跨越式发展

“随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宣城的发展进入了历史机遇期。宣城要牢牢抓住这一重要机遇,实现自身跨越式发展,同时为安徽承接产业转移、加快与长三角融合发展贡献力量。”张冬云说。

张冬云表示,独有的地理区位、历史文化、自然资源,让宣城一直以来都是连接安徽与沪苏浙的桥头堡。一方面,宣城是安徽唯一既与江苏又与浙江交界的省辖市,地缘相近、人文相亲,与沪苏浙融合发展具备先天优势;另一方面,宣城交通便捷,文化包容,同时拥有良好的产业基础,更是坐拥丰富的油气矿产资源、生态资源、农产品资源,与沪苏浙融合发展具备互补优势。

近年来,在安徽与沪苏浙融合发展的进程中,宣城以东向发展为着眼点,作出了“对标沪苏浙、争当排头兵”的工作部署,践行“目标往东看,步子靠东迈,身子朝东挤,位次向东排”,取得了抢眼的发展成绩。

据了解,随着高铁、高速公路、普通公路等交通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宣城与上海、杭州、南京将实现“一个半小时生活圈”;2018年,宣城加入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和G60科创走廊;2019年,宣城开工建设的重大项目中,有6成以上来自沪苏浙。得益于深度融合,2018年宣城GDP在安徽省内和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城市中均前移1位,工业增加值、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幅均位居省内前列。

张冬云表示,下一步,宣城将咬定青山不放松,保持定力、脚踏实地,推进与沪苏浙融合发展的工作。要在思想观念上与三地等高对标,要敢于确立发展目标、锚定标杆。要有“打扫环境好迎客”的理念,让客商感受到宣城的发展潜力。要练好内功,展示与先发地区对标的实力,要提供公平的营商环境和强有力的法制保障。要做好配套服务,在80后甚至90后成为创业主力的环境下,提供优质的教育、医疗、人居等软环境配套尤为重要。要更好地、更有效地利用宣城的绿色资源、文化资源、空间资源,实现错位发展,要让大家一提及宣城,就能想到这里的绿水青山、绿色农产品和清新空气。

2019年宣城确定了G D P同比增长8.0%以上的目标,在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各项指标稳步提升的背景下,宣城有信心实现这一目标。

猜你喜欢

宣城市宣城绿色
司尔特宣城公司举行消防演练
绿色低碳
《宣城小镇》
关于宣城市国省干线公路桥梁定期检查的几点认识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基于GIS的宣城市地质灾害等级预报预警系统
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司法局五星司法所
宣城以外看宣城
宣城市蔬菜流通环节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再造绿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