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宜居是乡村振兴的关键

2019-11-17方言

当代贵州 2019年26期
关键词:人居宜居污水

文_方言

消除城乡差别,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关键看两点:一是城里人愿意到乡村去;二是当地人愿意留在农村。如何才能做到“愿意去”和“愿意留”?生态宜居是关键。

生态宜居包含了“生态”与“宜居”两个互相并列的概念。其中,“生态”指自然资源保护和农业环境突出问题综合治理。“宜居”包含四个方面的内容:改善基础设施,水电气路房是宜居最基本的条件,是农村实现“愿意去”和“愿意留”的物质前提;提供农业生态产品和服务,让民众享有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健全农村公共服务,教育、医疗、卫生是居民应享受的最基本的公共服务;保障社会秩序和谐,宜居不仅要考虑物质生活的丰富,也要关注居住环境是否使人心情舒畅。

长期以来,国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居住环境,特别是2006年开展新农村建设以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但由于历史欠账太多,城乡基础设施依然存在较大差距,特别是地区间的差距更大。我国现有51万个村,分属2万多个镇和1.2万个乡,镇辖村与乡辖村以及老区、边区、民族地区所辖村的差异明显。如农村饮水安全、公路交通、通讯方面,乡辖村庄分别低于镇辖村10个百分点、18个百分点、15个百分点。农村垃圾污水处理更是农村人居环境的短板。一是农村垃圾处理水平较低;二是污水处理成为农村环境治理的凹地。2017年全国有生活污水集中处理或部分集中处理的村为17.4%,中部、西部为12%,东北地区仅为7.8%,农村改厕更是难点。这些情况表明,要实现农村生态宜居,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无疑是重中之重。为此,2018年国务院出台了《农村人居环境三年整治行动方案》,提出了6个治理目标,即生活垃圾、厕所粪污、生活污水、村容村貌、村庄规划治理、建管机制,并根据东中西部以及农村、城郊等不同类型,分别提出了要求和治理目标。

在工作层面上,推进生态宜居要以“清脏、治乱、增绿”六字为抓手(清脏即清理垃圾污水;治乱即治理农村乱建乱盖房;增绿即乡村生态修复),做好四件实事。一是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和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二是加强农村生产生活污水治理。对于流入河道的田间污水,要实施田间拦截工程,加强河道疏浚清淤,南方河网地区要加强水田排放水监测,通过工程措施和生态措施,抑制富养化物的生成。三是实施厕所革命,必须在粪污处理方面采用新技术,以缓解农村实现现代生活方式后带来的用水压力。四是提高乡村生态质量。乡村生态质量的具体表现为山要青、田要绿、林要密、河要畅、水要蓄、地要湿、湖要连。尽管近些年通过大规模植树造林扩大了国土绿化面积,生态环境大为改善,但是我国仍是一个缺林少绿、生态产品短缺的国家,人均森林面积为世界人均1/4,人均森林蓄积只有世界人均1/7,森林质量还有待于提高,退耕还林、还草、还湿(湿地)涵养水源等任务十分艰巨。

生态环境的修复和农村环境的整治是一个系统工程,也是久久为功的过程。必须抱着功成不必在我的决心,一任接着一任干,才能取得成效。

中国地域面积大,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各不相同,收入差异不可避免,但是居民享受的公共服务应该是均等的。生态宜居的本质是为农村提供与城市相同的公共服务,缩小城乡差距,这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应有之义和必然要求。

猜你喜欢

人居宜居污水
最美城市“绿化带”
污水厂设计与工艺选择研究
产品力时代,保利发展控股全面进阶健康美好人居
相约天然氧吧 感受宜居“金匮”
污水罐坍塌
基于熵值法的四大直辖市宜居性评价研究
基于熵值法的四大直辖市宜居性评价研究
二氧化氯消毒在城北污水厂中应用
最宜居的多元文化之城——多伦多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
——《中国人居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