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收入分配差距:现状、原因和对策研究
2019-11-17
当前我国的经济正在从数量型增长转变为质量型增长模式,这为调节居民收入分配结构,缩小贫富差距提供了机遇。本文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间、地区间和行业间的居民收入分配差距进行了简述,然后指出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制度约束的人口流动、与地区经济状况不匹配的区域发展战略、不合理的税收结构,以及贸易自由化都是推高居民收入不平等的重要因素。在此基础上,本文认为,我国未来需要注重维持经济增长和收入结构调整的平衡,在短期内设计合适的转移支付政策以避免贫富差距的进一步恶化,同时辅之以结构性的货币政策以稳定经济增长;在中长期内,推动要素市,场改革和供给侧改革齐头并进,缩小居民的收入分配差距。从长远来看,利用财产税和教育均等化“双管齐下”的方式遏制财富不平等,确保代际间收入分配结构的流动性,从而保证中国经济的长治久安。
我国收入分配差距的发展历史
(一)城乡居民的收入分配差距
1978年至2016年间,我国居民的收入分配差距主要展现出如下趋势。从宏观上来看,国民总收入中农村居民的收入份额始终低于总人口中农民的份额,这意味着农村居民在总体的收入分配中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从微观角度来看,我国城镇及农村内部的收入分配差距都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但城乡间的收入差距明显升高。通过计算城乡内部和城乡间的收入分配差距对总体的贡献率发现,城乡间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是造成总体居民收入不平等情况的主要因素。此外,城乡居民收入的两极分化程度亦呈上升趋势,穷者极穷、富者极富、中产阶级缺失所产生的马太效应已经对我国农村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构成了一定的威胁。
(二)区域间的收入分配差距
区域间的收入分配差距是需要关注的另一个重要指标,它受到各地区的发展战略以及地方政府财政政策的影响,反过来又会影响这些政策的制定。在2008年以前,我国四大经济区域的收入分配差距的变化不尽相同,但2008年后都趋于下降。其中,东部地区的基尼系数总体呈下降趋势;中部地区经历了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东北地区的基尼系数在2000年有较大上升,其后走势与东部地区基本类似;西部地区的基尼系数最高,尽管在2008年后有较明显的下降趋势,但绝对值依然远高于其它三个地区,这意味着西部地区收入不平等的状况最为严重。
(三)行业间的收入差距
行业间的收入不平等同样是影响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重要因素之一。在1990至2008年间,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行业间的收入差距也在不断扩大。到了2008年后,行业间的收入差距有所缩小,收入不平等的现象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遏制。然而2015年后,行业间的收入分配差距又有回升的迹象。从三大产业结构的角度来看,从1990年开始产业间的收入分配差距不断上升,在2008年达到峰值,此后逐渐下降;相比于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内部的收入分配差距更为严重;在2008年以前,产业间的收入差距对居民总体的收入分配差距的贡献度最大,但是2008年后,产业内部的收入差距成为影响总体收入不平等的主要因素。
中国收入分配差距演变的原因探究
(一)人口流动对收入分配演变的影响
人口的大规模流动是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特征之一。从经济学理论的角度来看,人口流动对城乡间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影响是复杂的。尽管居民从农村迁移向城市的大趋势有助于缩小城乡间的收入不平等,但个体异质性和劳动力市场摩擦等扰动所导致的自选择效应都会倾向于提高城乡间的收入分配差距。最终的结果取决于这两种效应的相对强弱。
本文发现,2000至2008年间我国农村内部收入分配差距缩小,但城乡间收入不平等程度扩大,这意味着在这一阶段,农民的自选择效应效应占据主导;而农民工群体依然属于农村人口,因而他们进城务工并获得的高工资有助于缩小农村内部的差距。2008年后,随着进城务工的农民工规模的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农民获得了更高的收入,人口流动效应逐渐占据了上风,城乡间的收入分配差距得以缩小。
(二)区域发展战略对地区收入分配差距的影响探究
我国不同地区的收入分配差距主要源于各省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而各省的发展水平由与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央和地方政府所推出的发展战略息息相关。就区域内部而言,如果发展战略适应了本区域的产业结构、要素禀赋等特征,则同一区域的不同省份间的收入分配差距会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型”曲线。就区域间的相对发展情况而言,如果四大区域都制定并执行了合适的发展战略,则他们的发展状况和人均收入将会有条件地趋同,这就意味着地区间的收入分配差距会不断缩小。由此可见,可以把区域发展战略作为评价各经济区域发展状况及收入分配情况的核心变量。
本文对我国四大经济区域的发展战略指标进行量化,并分析其对地区收入分配的影响。结果显示,东部地区的产业结构大转型和中部地区的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很好地匹配了本地区的产业结构特征,因而在提高本区域经济水平的同时,促进了区域内部各省间收入分配差距的缩小。但东北地区和西部地区的工业赶超战略并没有很好地契合本地区的产业结构,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本地区的发展,拉大了区域间和区域内的收入分配差距。
(三)税收制度对收入分配差距的影响
税收政策作为一种结构型政策,一直是各国政府调节收入分配结构的重要手段。当且仅当税率随着居民的收入增加而提高时,才可以做到对低收入者少征税,对高收入者多征税,缩小居民的收入分配差距。然而,如果税收工具有累退的特征,即税率随着居民的收入降低而提高时,则会恶化收入分配结构。按照税收负担是否能转嫁,可以把税收种类分为直接税和间接税。通常而言,直接税的征税对象较为明确,税收负担很难转嫁,因而属于累进税。间接税则具有较明显的累退性,不仅无助于调节收入结构,反而会提高居民的收入分配差距。
我国整体的税收结构中具有累退特征的间接税占比较大,削弱了税收对于收入分配差距的调节功能。此外,具有明显累进性特征的个人所得税尽管在一定程度上优化了收入分配结构,但由于占比较低以及税制设计不合理等问题,调节效应有限。当前,提高个税起征点的呼声越来越高,但历次税改的教训告诉我们,提高个税起征点会因为削弱收入分配的纵向公平效应而降低个税对收入分配的调节功能。相比而言,修改税率等级可以通过提高横向公平效应而优化收入分配结构,因此未来应当提升个人所得税在总税收收入中的比重,并进一步优化税率等级的设置。
(四)贸易自由化对收入分配的影响研究
根据H-O理论,不同国家的比较优势使得国际贸易成为可能。发达国家的比较优势是资本,发展中国家是劳动力,因此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输出资本密集型产品,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这会导致发达国家提高对资本的需求,降低对劳动力的需求,造成工人的失业,扩大社会的贫富差距。发展中国家则相反,大量劳动密集型行业的兴起会提高对于劳动力,提高劳动者的工资收入,进而缩小贫富差距。然而也有学者指出,当考虑产品质量和行业异质性等因素时,贸易自由化也可能导致发展中国家的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扩大。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国际贸易一直是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引擎之一。本文发现,贸易自由化引起的关税下降显著提升了居民的收入不平等程度。这意味着,在行业异质性和劳动力市场粘性等因素的作用下,贸易自由化在提升我国经济增速的同时,也加剧了我国居民的贫富差距。在2008年前,出口行业蓬勃发展,来自国际市场的源源不断的需求使得出口企业相对于其它企业提供更高的工资,因而产业内和产业间的收入分配差距上升。2008年后,受到美国次贷危机以及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冲击,西方世界普遍陷入衰退的泥潭,外部需求的急剧下降对出口行业形成严重的打击,因而由行业异质性造成的收入差距得以缩小,收入不平等的趋势开始逆转。
调整我国居民收入分配结构的建议
(一)以转移支付为主要工具保证短期内收入分配差距不扩大
财政转移支付与居民的收入分配息息相关,既是收入二次分配的重要模式,也是财政非市场性再分配作用的集中表现。居民的收入分配差距是结构性问题,要从根源上进行改革是一项较为漫长的工作。考虑到转移支付具有实施对象明确、外部时滞较短、“对症下药”等优点,因此本文认为,我国应当把转移支付政策作为短期内调节居民收入分配的最主要的工具。未来转移支付政策的设计应该侧重于如下几个方面。首先,提高对于居民收入统计的范围和精确性,按照收入水平和收入来源对不同的收入群体进行细分。其次,对不同的群体执行差异化的政策,加大对于最低收入部分人群的补助。再次,转移支付的补助方式应当多元化。在给低收入家庭提供货币补助的同时,还可以为其提供免费的教育培训,以提高其人力资本,进而提高收入水平;或者积极向失业家庭提供各类招聘信息,帮助减少摩擦性失业等。最后,提高转移支付政策执行的透明度,并完善监管体制,提高政策的执行效率。
(二)避免使用全面扩张的货币政策来“保增长”
货币政策在刺激经济增长的同时,也会对居民的收入分配结构产生较为复杂的影响。一方面,货币政策会通过改变通胀率和名义利率对各个分项收入产生影响,并且最终的影响程度取决于居民的名义工资粘性、资产配置结构和收入构成状况。另一个方面,就整体经济而言,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会提高通胀率并降低失业率,使得可以获得工资性收入的群体更多,因而居民的收入分配差距会倾向于缩小。最终货币政策对收入分配差距的影响取决于这两种效应的相对大小。
为了评价我国货币政策对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影响,本文考察了货币政策对于城镇和农村内部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以及城乡间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影响,发现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在带来我国经济繁荣的同时,也为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埋下了隐患。在未来,政府应当避免走“以宽松促增长”的老路,谨慎使用“大水漫灌”式的货币政策。而是应该坚持以稳健为主的货币政策,在短期内使用定向降准、PSL等结构性货币政策支持特定部门,把货币政策作为辅助结构调整,而非拉动GDP增长率的政策工具。
(三)提高资源的流动性,改变规模性收入分配结构
资源配置的有效性不仅会影响经济增长的效率,同时也会影响经济增长的质量。在我国,资源错配的现象较为严重,这不仅降低了中国经济的增长潜力,而且对于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也难辞其咎。仅凭转移支付这种二次分配的政策并不能从根源上改变我国居民收入分配的格局,而是应该从根源出发,修正造成资源错配的各类市场扭曲。在劳动力市场上,从短期来看,可以首先建立起全国联网的社会保障系统,使得流动人口在非户籍所在地也可以享受与本地居民相同的社会保障服务;从长期来看,调整现行的户籍政策,放松对于长期在城镇以及高收入地区的流动人口的落户条件,这样有助于促进城乡间和地区间居民收入的趋同。此外,改革学区房政策,推进教育资源的均等化,让流动人口的随行子女也能享受到与本地居民子女同等的教育条件,这样有助于提高其人力资本积累,防止收入分配差距的代际传递。在资本市场上,一方面要大力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另一方面应进一步完善银行业的准入、退出和监管机制,培育一批针对中小型民营企业进行贷款的地方性银行,解决民营企业的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只要这些改革能够顺利推进,那么扭曲资源配置的因素将越来越少,资源会遵循边际收益原则在各部门自由流动。长期来看,必然有利于缩小城乡间、地区间和行业间的收入分配差距。
(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功能性收入分配结构
2015年,中央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概念,其核心在于矫正供需结构错配和要素配置扭曲,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促进要素流动和优化配置,实现更高水平的供需平衡。截至2017年末,随着“三去一降一补”的顺利推进,供给侧改革已进入攻坚阶段。我们认为,供给侧改革有助于缩小规模性收入分配差距,从根本上改变我国居民收入分配不公的格局。不论淘汰落后产能,降低国有企业杠杆率,还是降低企业的交易成本,都是为了后续推动整体的经济结构的变革埋下伏笔。从第二产业内部来看,降低低端、落后产业的占比,培养高端和高附加值的制造业有助于提升资本和劳动力的使用效率,从而提高要素收入;从行业间来看,逐渐降低第二产业在经济中所占比重,提高服务业占比有助于改变当前资本的收入份额偏高而劳动力收入份额较低的格局,从源头上修正功能性收入分配不公。因此,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才是解决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的根本之道。
(五)推行财产税和教育均等化,打破收入不平等和财富不平等的双向传导机制
居民的财富不平等与收入不平等息息相关,财富分布结构甚至比收入分配结构更为重要。这是因为收入是流量,可以相对容易地被调查、统计和调整;但财富是存量,不仅在统计上存在困难,而且由于存量的调整较为困难和缓慢,因此财富不平等一旦形成就很难改变。因此,居民的财富分布状况同样值得我们引起重视。可惜的是,国内外的现有研究大多集中于对于收入不平等的讨论,对于财富分布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
对于我国而言,目前财富不平等的现象愈发严重。因此,我们不仅应当重视收入不平等,还需要采取措施遏制财富不平等。一方面,尽快出台并推广财产税。与个人所得税类似,财产税具有明显的累进特征,有助于缩小居民的财富不平等。考虑到我国居民的财产分布不均主要体现在房产上,因此当务之急是尽快出台可以有效缩小财富分布差距的房产税,遏制住财富不均等的扩大趋势,并在未来设计符合我国国情的遗产税和赠予税等。另一方面,促进全国范围内的教育均等化。自古以来,教育就是不同阶级间最坚实的桥梁。只有让所有收入阶层的子女都有机会接受相同质量的教育,才能为低收入家庭的孩子积累更高的人力资本创造条件,让他们有机会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提高收入,改变现有的收入分配结构。因此,我国应该双管齐下,采用征收遗产税和推行教育均等化的方法避免收入分配与财富分配的反馈机制的形成,从而确保国家的长治久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