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国际国内规则:中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70年
2019-11-17赵龙跃
文/赵龙跃
全面统筹国际国内规则、维护并争取全球治理的制度性权力,既是我国新时代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出发点,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选择。本文从“统筹国际国内规则”视角出发,将我国70年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历程初步分为积极探索、主动引入、学习应用和参与引领四个重要阶段。
统筹国际国内规则:理清中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核心线索
当今世界国际组织与区域性组织交叉重叠,国际协定与区域、超区域协定同时存在,全球经济治理日趋碎片化和复杂化,全球经济治理体系面临严峻挑战。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不仅仅局限于经济的发展,还有全球经济治理机制和国际规则的创新。面对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动,我国“统筹国际国内规则”的战略思想,成为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核心路径,这是在强调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基础上,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的重大创新。
(一)统筹国际国内规则是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核心
国际经济规则的制定主体和法律效力都有别于国内规则,重要国际经济规则制定的竞争反映了国家之间实力的博弈,体现了它们在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中地位的转变。主权国家在融入全球经济秩序、实现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一方面要改革限制自身发展的国际、国内规则,另一方面还需要利用和制定促进自身发展的国内和国际规则。因此,国家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过程也是其国内规则与国际规则互动与协调的过程,是一个被规则约束和制定规则的过程,是国际规则国内化以及国内规则国际化的过程。大国之间的战略博弈,已不限于市场规模竞争和技术优势竞争,更多的是制度设计竞争和规则制定竞争。国际经济规则与国家之间的权力分布和利益分配密切相关,各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过程中的权力较量是以争夺规则制定主导权为载体的,把握规则才能全面把握全球经济治理的权力博弈,从而兼顾各方利益诉求,实现高效治理。统筹国际国内规则成为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核心,只有很好地把握这一核心,才能有效参与全球经济治理。
(二)统筹国际国内规则是我国发展的历史经验和现实需要
统筹国际国内规则包括国际规则国内化和国内规则国际化两个方面,已经成为新时代中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战略路径。国家在融入世界经济秩序过程中,离不开对国际规则的参考学习和吸收转化。改革开放40年,中国坚持“以开放促改革”,学习研究借鉴高标准的国际规则范本,根据参与国际经济活动的需要调整国内经济法规和治理机制,在国际规则国内化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特别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中国更加系统地学习国际规则,主动与国际规则接轨,借助争端解决机制,应对贸易摩擦,维护合法权益;同时参考借鉴国际经济规则来制定和修订国内经济法规,调整完善国内经济制度。但是在参与国际规则制定、国内规则国际化方面相对滞后。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除了要继续坚持以开放促改革,提高国际规则国内化效率效益之外,还要积极实践以改革促开放,提升我国国内规则国际化的能力。
(三)中国参与国际规则制定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
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加强和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不断深入,国际社会对于中国参与国际规则制定和全球经济治理的态度也在不断变化。国际社会一方面希望中国积极参与国际规则制定,为改革完善全球经济治理做出更大的贡献;另一方面对于中国参与国际规则制定也存有疑虑,担心中国规则能否适应国际社会的需求。部分是误解和歪曲,甚至是别有用心,制造各种中国威胁论,将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简单地理解为中国的“马歇尔计划”,甚至将中国给予发展中国家的贷款援助歪曲为“债务陷阱外交”等等。部分是怀疑和担心,对中国独特的政治经济体制存在疑虑。还有部分认为中国国内规则尚不完善,对中国方案的透明性和开放性也存在质疑;而且怀疑中国仍然是发展中国家,是否有能力和实力主导国际规则制定、提供足够的公共产品。
探索引入学习引领:中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70年重大历程
回顾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我国发展历程中的几个关键节点可以发现,中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几个鲜明阶段正好体现了中国在统筹国际国内规则方面的角色演变过程。
(一)初登世界舞台,积极探索国际规则(1949—1978)
新中国成立初期,面对复杂而又严峻的国内和国际形势,我国准确把握自身国情和世界发展大势,把中国的命运和前途与广大发展中国家命运结合起来,积极探索国际规则,努力发挥中国在国际治理中的作用。1971年我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并与绝大多数国家建立外交关系,在西方国家主导的国际秩序中实现了从被孤立排挤到逐步被承认接纳的重要转变,彻底改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我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以后,不仅在外交上取得重大突破,正式登上国际舞台,而且还将联合国从作为美国等西方国家控制称霸的工具,转变为第三世界国家伸张正义的舞台。
(二)融入国际秩序,主动引入国际规则(1978—2001)
从改革开放到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我国进一步融入国际秩序、学习熟悉并主动引入国际规则的重要时期。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基于对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全面总结,把广泛融入国际社会作为实现我国现代化的重要途径,紧随全球化的时代步伐,从探索国际规则转变为主动引入国际规则,赢得了发展的战略机遇期,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飞跃。1986年7月,中国正式提出恢复关税与贸易总协定(GATT)原始缔约国的申请,并全程参加了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的谈判,签署了1994年达成的最后文本。通过参与乌拉圭回合谈判,中国更加全面地了解了关贸总协定及其国际经贸规则的新动向,并根据有关国际规则及时调整国内规则,为对接世界贸易组织规则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深化改革开放,学习应用国际规则(2001—2012)
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我国进入了深化改革开放、系统接轨和学习应用国际规则的新阶段。以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为节点,这一新阶段经历了从2001年至2008年的履行入世承诺和从2008年至2012年的后金融危机两个阶段。中国加入WTO后,积极履行入世承诺,逐步开放国内货物和服务贸易市场,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切实推动贸易便利化;坚持与全球贸易伙伴互利合作、共谋发展;根据国际经贸往来需求,不断研究修改和完善相应的国内法律法规和管理体制,由此逐步建立起一个基本符合WTO原则和市场经济要求的统一、公正、透明的国内规则制度体系,为接轨高标准国际规则打下了坚实的法律根基。2008年金融危机推动中国进入全球经济治理的核心,中国全球治理意识发生转变,参与引领全球治理体系改革的主动性显著增强。
(四)引领国际治理,参与制定国际规则(2012年至今)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不仅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建设新型国际关系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一系列全球治理新思想、新理念,而且组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成功举办G20杭州峰会,引领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为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注入新的活力。G20杭州峰会首次全面阐释中国的全球经济治理观,首次把创新作为核心成果,首次把发展议题置于全球宏观政策协调的突出位置,首次形成全球多边投资规则框架,首次发布气候变化问题主席声明,首次把绿色金融列入二十国集团议程,在二十国集团发展史上留下了深刻的中国印记。
构建全面开放新格局:中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卓著贡献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在深化改革开放和全面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理念,在理论上为全球经济治理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在实践上积极采取自主开放措施、多次下调进口关税、削减贸易壁垒、扩大市场开放;持续放宽外资市场准入、全面实施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推动全球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发展;拓宽自贸区试点建设、构建全面开放新格局、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加速由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向规则等制度型开放的转变,为进一步改革完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建设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和共赢的世界经济做出巨大贡献。
(一)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高质量推进“一带一路”建设
“一带一路”倡议是我国参与全球开放合作、改革完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推动各国携手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有效路径。第一,落实“一带一路”倡议,稳定世界经济增长。截至2018年底,我国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货物贸易总额累计超过6万亿美元,对外直接投资超过900亿美元,为促进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发挥重要作用。第二,组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促进亚洲经济合作。亚投行通过在亚洲区域投资合作项目,带动了基础设施升级和互联互通,推动了亚洲经济体持续增长和社会民生改善。第三,创立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增进南南合作关系。与传统的多边开发银行相比,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在份额设置、成员投票权和具体运作等方面更加平等高效,是现今多边金融机构体系中能够充分保障发展中国家话语权的金融机构。
(二)积极采取自主开放措施,推动全球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发展
第一,多次下调进口关税,彰显消除贸易壁垒决心。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我国不仅按照入世承诺,大幅度削减进口关税,而且积极采取自主开放措施,多次下调关税,平均关税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时期的15.3%降低到了目前的7.5%。第二,持续放宽外资市场准入,促进外商投资环境不断优化。首先是全面实施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不仅增强投资环境的开放性、透明性和规范性,而且开放范围更加广泛;其次是外商投资有效保障,2020年开始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最后是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建立和完善外商投资促进机制,创造更有吸引力的投资环境。
(三)构建全面开放新格局,加速由流动型开放向制度型开放的转变
第一,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创造良好营商和创新环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不仅是维护内外资企业合法权益的需要,更是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第二,拓宽自贸区试点建设,对接更高的国际标准。2019年,我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增加到18个,分别以各地的战略定位和地方特色开展差别化探索。第三,加快构建高标准自贸区网络,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作为世界贸易组织的重要成员之一,中国不仅坚定地支持多边贸易体制、推进世界贸易组织的改革与完善,而且在WTO的框架内,积极推动双边和区域贸易协定谈判,不断提高贸易与投资便利化水平。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开创中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新局面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积极参与国际规则制定与全球经济治理,在引领全球治理理念的根本变革、开创全球经济治理的伟大实践两个方面都做出重大贡献。今后我国应以深化“一带一路”为战略路径、以完善WTO多边贸易体制为重要突破口、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目标的总体战略布局,深入统筹国际国内规则,利用国内规则变革推动国际规则重构,在进一步提升我国国际规则制定话语权的同时,引领国际规则体系向更公平更合理的方向转变。
(一)以落实“一带一路”倡议为路径,不断提升国际影响力凝聚力
“一带一路”倡议的核心是“五通”,即政策沟通、贸易畅通、设施联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五通”是一个科学的整体,既是平行的,又是有顺序的。第一,坚持以“政策沟通”为基础,推进沿线各国达成高层次政策交流和制度建设合作,在更大范围内推进互信互敬。第二,以“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为手段,基础设施建设为先行,加快向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领域扩展,并以资金融通为投资和贸易注入血液,推动全球经济治理体制的改革与完善。第三,以“民心相通”为最高目标,密切人文交流,推动文学、艺术、教育、卫生、体育、旅游事业,促进多元文化的交流与共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二)以完善WTO多边贸易体制为突破,推动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
近年来单边主义和霸凌主义对世界经济造成严重威胁,多边贸易体制面临严峻挑战,国际社会希望我国发挥更大作用。第一,坚定维护多边贸易体制,积极推动WTO的改革与完善,采取积极举措加强中美政策对话,将精力更多地集中到引领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国际经济秩序重塑上来,利用多边机制引领中美经贸关系健康发展。第二,积极构建全面开放新格局,为全球经济注入新活力,一方面要以新格局思维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包括加大推进自由贸易试验区试点扩展、深化创新,探索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为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新格局提供试验田;另一方面,还需加快突破推进区域自由贸易协定谈判过程中面临的瓶颈,在自由贸易协定的布局主动性、跨区域程度、议题涵盖范围、规则标准高度上争取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三)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目标,积极重塑全球治理新秩序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我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最高统领,关键在于全方位、深层次的切实行动。第一,坚定遵循“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核心内涵,引领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第二,坚定秉持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原则,把构建“新型国际关系”落实到我国国际合作工作的方方面面,充分发挥多边机制作用,在多边框架下进行充分的磋商和谈判,以合法、正义的做法取信于国际社会。
70年砥砺前行,70年成就辉煌。中国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对内深化改革开放,坚持“五位一体”发展观,构建全面对外开放新格局;对外坚持以落实“一带一路”倡议为路径、以推动WTO多边贸易体制改革为突破、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最高目标,加快推进从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向规则等制度型开放的转变,全面提升中国统筹国际国内规则、有效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能力与水平,为改革完善全球治理体系、促进世界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