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70年社会体制变迁研究
2019-11-17丁元竹江汛清
文/丁元竹 江汛清
社会体制究其本质而言乃是一种社会关系模式。社会中的人们以利益格局为核心,以公共利益为纽带,以公共领域为范围,来构筑社会的基本秩序,编织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模式,进而形成了所谓的社会体制。社会体制的功能是促使社会开展日常活动,形成社会基本氛围,应对社会冲突,促进社会和谐。社会体制既是社会秩序的基础,也是激发社会活力的核心制度。
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的社会体制模式
(一)以公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为主体的利益格局
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52年,中国还没有接受前苏联的计划经济模式。在这一阶段,经济主要由政府主导,但也存在市场经济,有国营的,也有民营的。朝鲜战争结束后,毛泽东的认识发生了重大变化,提出“中国内部的主要矛盾是工人阶级与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1955年,毛泽东掀起了“社会主义高潮”,在个体农民逐步被消灭的同时,私人工商业也失去了继续存在的环境和基础。
从1955年到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前,国家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成为国民经济的唯一基础。在这一时期,经周恩来审阅,国家计委颁布了关于第一个五年计划执行情况和十五年远景计划及第二个五年计划基本任务的报告。在这份报告中,提出了国家在过渡时期的总任务:要在1967年以前完成国家对工业的技术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工业化,完成对农业的改造,基本上完成对运输业的技术改造;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消灭产生阶级的根源,消灭阶级;消灭失业和贫困,使人民生活实现富裕,建成社会主义社会。
(二)以户籍制度为核心的城乡分隔分治的社会关系模式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的户籍制度并没有后来那么多的附加意义,仅仅是作为人口统计的一种基本方式。到1958年,则逐步颁布实施了有关户籍管理的行政条例,把一个国家的人口通过制度安排摆放在两个不同的空间。在这个时期,户籍制度是一种利益格局,它赋予了人们不同的权利,城市户口和农村户口的含金量存在天壤之别;户籍制度也是一种公共空间,它将整个国家分成了城市和乡村,在改革开放以前,农民只能在农村地区谋取生计,被限定在特定的空间结构中;户籍制度还是一种社会空间,它具有把人限制在特定地域的能力,使得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和人口流动受到阻滞。
(三)被行政化和单位化渗透的社会空间
这个时期的社会管理体制基本上是与计划经济相适应的。最为典型的例子是类似改革开放前后分布在边远地区的一些大型国有企业,这些企业除了没有自己的火化厂外,几乎拥有各类教育、医疗机构以及为吸纳本企业职工子女就业的第三产业。在这样的企业里,公共利益与企业利益结合在一起,企业也就是公共空间本身。在农村则实行政社合一制度,通过户籍制度、粮票、口粮制度以及其他体制机制管控,农民的财产权、劳动权和产品支配权都受到了约束。
改革开放以来构建与市场体制和新技术革命相适应的社会体制的探索
(一)在市场经济体制基础上重构社会关系模式
改革开放开始后,国家开始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制度和经济建设道路,以公有制为基础、多种所有制并存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和完善。第六个五年计划的最大特点是体现了改革开放后经济建设指导方针的转变,要求在研究和安排计划顺序时,首先考虑改善人民生活,把民生问题摆在重要位置;第七个和第八个五年计划则把人民生活、社会保障、教育事业、精神文明、环境保护等有关国计民生的发展任务和目标列入了发展计划。虽然从经济发展角度看,第八个五年计划以前的发展计划基本上属于赶超型发展战略,客观上促使某些时期出现经济过热现象,但从政治高度看,它对加快经济发展、提高综合国力和中国的国际地位具有重要作用,是实现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三步走”战略思想的必要举措。在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国家第九个五年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更加成熟,可以说它是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任务和目标更深刻、更全面、更成熟的认识,其显著特点之一就是更加重视经济与社会、人类与环境和资源之间的协调关系和和谐发展。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先是从计划经济体制中“外化”出来一个市场体制,当时人们称之为“双轨制”,随着对计划体制改革的深入,新的社会体制逐步形成。例如,原有的计划体制下并没有社会保障制度,只有国有企业职工、机关工作人员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享受社会福利设计。20世纪80年代的农村改革、企业改革造成了人口流动和企业职工分流,承担这些流动人口和下岗职工的社会保障任务自然就成了社会保障体制建设的使命。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国的社会保障体制逐步建设起来了,在这个过程中,教育体制及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也逐步提上议程。在经历了教育和医疗产业化的阵痛之后,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被提上议程,目的是建立一个政府负责制度安排的公共领域,把基本公共服务作为一项制度提供给13亿人民。从计划经济下的社会事业到教育和医疗产业化再到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其目的就是要使社会体制改革与社会主义市场化改革的目标相适应。
(二)从社会事业到基本公共服务:公共空间和社会空间的新布局
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一个日益庞大复杂的社会领域逐步发展起来,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教育、社会福利等社会事业开始兴起。社会事业的起步最初是从教育和医疗卫生的产业化探索入手的,到21世纪的头几年开始转向以公共服务为基础的探索,表现出中国社会事业逐步找到了发展的方向感,不再局限于在具体的社会事业领域进行建设,而是从更高层次来认识社会事业的本质属性。基于税收财政、个人缴纳和个人积极参与等方式形成的社会事业是发展过程中的利益调整,这也是从利益格局讨论社会体制的因由。社会各项事业在设施和设备投入的基础上形成了公共空间,这是人们社会生活、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基础性设施。最初它们是在市场、政府和社会之间形成的,说得更确切些,是在政府和市场之间的博弈中形成的。在这个博弈过程中,社会领域不断扩大。
经过40多年的改革开放,整个社会已经出现了整体性和结构性的变迁。改革开放初期的以户籍制度为基础、以单位制为核心的社会管理体制和以科教文卫体为主体的带有计划色彩的社会事业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整个社会结构、治理模式、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格局;就整个世界而言,19世纪后期出现的社会保障体系和20世纪出现的福利国家,使过去一百年的社会建设呈现出新的局面,这也是20世纪人类为之自豪也为之困惑的一项体制机制建设。自豪是因为它大大缓解了资本与劳动的关系;困惑是因为随着人口增加、老龄化和人们对福利要求的不断提高,这项体制机制的持续性如何保障。近年来出现的各种新情况和新问题,以及方兴未艾的科技革命,带来了深刻的社会变革,表明不管是西方社会还是东方社会抑或其他社会,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有的具有共性,有的具有自己的特性和特色。社会研究要对国际国内的发展变化有一个新的系统性理论视角。必须超越对单独的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环境、军事问题的思考,综合经济、社会、价值、模式等整体化思维的变迁和变局,进行全方位的思考。这个过程将是一个新知识的研究、探索和生产的过程,也是一个对西方各种学说进行反思和对中国发展进行总结和评估并行的过程:中国依然需要继续学习和借鉴,更要敢于抛弃书本,最重要的是要深入现实,从社会体制的深层次探索那些成功的案例。
(三)网络环境下的社会关系新模式
中国已经进入互联网时代,即便是在遥远的边疆地区,也可以看到拿着手机交流信息、查阅文献、进行娱乐的人们。互联网对不同年龄段的社会群体会有不同的意义,年轻一代自出生就生活在互联网世界之中,形成了新的接触和交流习惯。对于年轻一代来说,网络环境也许才是真正的现实。由于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单个技术和单个个体从孤岛中走出来,以协作的方式创建交互空间,例如智能城市、智能社区、智能组织,在这些自组织形式内部,单个个体是可以形成便利的社区、社会、组织内部的协作关系的。智能空间在其组织内部具有开放性、连通性、协调性、智能性。智能社区会通过其成员的互动再造社区组织方式,人们可以通过社区在线活动讨论有关事项和解决社区问题,进而开展面对面的交流和互动,进一步塑造社区成员之间的社会关系模式。
结语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逐步形成了国有企业、集体企业以及农村集体经济为基本特征的利益格局,以城市公务人员为主体的社会福利制度所塑造的公共利益和公共空间,在户籍制度分割下形成的新的社会空间和社会关系模式。在这个阶段,社会空间得到了巨大拓展,社会关系模式发生了深刻变化。而自改革开放以来,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的改革,逐步形成了一个以公有制为基础、多种所有制并存的利益格局;随着农村改革和企业改革的深入,以社会保障体制改革为先导的公共服务体系改革和创新,以及随之而来的人口流动,大大改变了公共空间结构和社会空间结构,带来了人与人关系的深刻变革,形成了新的社会关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