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通神,毫厘之间雕刻人生
2019-11-16肖旸
肖旸
【大国工匠】
杨洋,“杨氏微雕”第四代传承人,安徽省民间文化传承人,2019年度“江淮杰出工匠”。她是迄今为止中国从事精微艺术作品创作的最年轻的女性。
“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
在不满一寸的桃核上,雕刻了5个人、8扇窗,船篷、船桨、炉子、茶壶、手卷、念珠等物品样样齐全,还有34个字。古文名篇《核舟记》描写的,正是中国微雕艺术史上的经典之作。
今天,我们要采访的主人公就是微雕艺术的当代传人,一位刀尖上的“舞者”,一颗微雕界冉冉升起的新星——“杨氏微雕”第四代传承人杨洋。
微雕也称牙雕、微刻,是雕刻技法的一门分支。它以刀代笔,以“微”为特征,以“精”为标准,博采书法、绘画、篆刻等艺术之长,集“书、画、雕”三妙而相映成趣。
作为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品中最为精细微小的一种,微雕可以在玉石、珍珠、翡翠、紫砂制品、竹片,甚至直径不足1毫米的头发上进行雕刻,并且要用放大镜或显微镜才能看到镂刻的内容。
经过上万年的发展,明朝末期,中国微雕艺术进入了全盛时期。微雕被称为“鬼工技”,意思是技通鬼神,巧夺天工,非凡人之力可达。
近代,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安徽蚌埠的“杨氏微雕”已沿袭百余年。它传承古代“鬼工技”和中国传统书画,讲究精、微,创新刀具,研发新品,在继承的基础上创造了现代微雕艺术的高峰,成为微雕绝技,有记载的传承谱系为杨长宝、杨大可、杨其鹏、杨洋四代人。
“杨氏微雕”是通过家传身授来传承的超视觉艺术。杨洋的祖父杨大可,中国著名微雕艺术家,“杨氏微雕”的一代宗师。父亲杨其鹏的微雕作品,小中见大,气象万千,以书法见长。
师承父辈的杨洋,成为“杨氏微雕”第四代传承人。自三歲起,她就开始苦练基本功,学习书法、绘画和篆刻,因为她坚信“要把艺术呈现出来,就必须有艺术的功底”。
大约五岁时,杨洋开始跟随祖父学习微雕。祖父创作时,杨洋就在一旁好奇地看着,不敢出声。
“当时我太小,一方面害怕打扰祖父创作,另一方面,我更害怕祖父严厉的眼神……”
老一辈传承技艺都是以师傅带徒弟的方式进行。虽然杨洋是女孩,但并没有娇生惯养,相反,为了雕刻,她经常弄得满手伤痕。即便如此,她从小到大也没有得到过师长一句赞美。
“我当时很不开心。但是后来长大了,我才知道,严师出高徒,长辈们的爱,是放在心里的。”
上中学之后,父亲给她树立了榜样。父亲的工作台上永远摆着新材料,而她也经常把玩父亲丢下的边角料。最初,她刻的雕像有手指头大小。琢磨了几年,等到中学毕业时,她已经能雕绿豆大小的雕像了。
从一开始的好奇,到耳濡目染,杨洋发现自己对微雕的喜欢是与生俱来的,好似融在骨血里那般亲切。
十七岁那年,杨洋雕刻的《仕女图》在第二届中国雕刻艺术展上亮相并获奖,从此在雕刻界崭露头角。
杨洋的这一亮相,真是技惊四座。她雕刻的仕女形象逼真,笔触细腻,表现出女性特有的审美情趣。傅抱石之女傅益瑶曾为她亲笔题签“心如洋洋大川,手得纤纤神韵”。
杨洋的最新作品《童子放风筝》《福寿康宁》等获得了“玉龙奖”金奖。“玉龙奖”作为当代中国玉雕行业重要的评选活动之一,以其专业性和权威性,已经成为中国海派玉雕艺术产业的风向标。
一块小小的玉石、珍珠,在细细打磨、反复雕刻之后,便成了珍宝。在浮躁的尘世里只做精细活,杨氏几代人对微雕艺术的热爱与坚持,赋予了微雕艺术作品一种温润而恒久的力量。
但是,随着时代发展,杨洋逐渐意识到,“杨氏微雕”专注于艺术,力求做“精品”,但缺少商品意识,作品难以走入寻常百姓家。
因此,她决心从自己的创作开始,推动微雕技术的变革。她要用美,回报时光与岁月的馈赠,让更多的人喜欢微雕、参与创作,赋予“杨氏微雕”时代内涵。
杨洋今年刚满八岁的女儿杨子承,在家庭的影响下,也对微雕、书法产生了兴趣。“妈妈每天都会花很多时间研究微雕,很辛苦,但她也很快乐。”杨子承说,“我想成为妈妈这样的人。”
“今后,我将以工作室为平台,鼓励年轻人积极创新,真正起到带动和示范的作用。我会继续潜心钻研,为我此生钟爱的雕刻艺术,做出自己的贡献。”杨洋说。
择一事,终一生,传承文化,不忘初心。这,就是杨洋理解的匠人精神;这,就是杨洋对微雕艺术最好的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