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朱屺瞻写意花鸟画中“野”与“辣”的风格特征探究

2019-11-16李玉慧

艺术大观 2019年35期
关键词:野趣风格特征

李玉慧

摘要:在二十世纪的中国画坛,朱屺瞻无疑是一颗巨星,不仅是因其是难得的百岁画家,更因他的西画、山水画、花鸟画都有强烈的艺术风格和个人特色。朱屺瞻的写意花鸟画中印象派色彩与大写意笔墨形成了完美融合的新意境,体现的传统笔墨功力和现代气在二十世纪中国写意花鸟画的变革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本文从创作思想及方法,师法造化,章法布局,以及笔墨语言与色彩相融合得出其“野”与“辣”的风格特征并进行分析探究。

关键词:风格特征;野趣;老辣

朱屺瞻早年学习西画,五十年代后主攻中国画,在写意花鸟画创作上开创了一番新的天地,在中国画坛独树一帜,他的画面中不仅有着大多数南方画家作画所表现的清丽婉致,还兼有更添了一些北方画家的雄浑与朴拙。他的花鸟画所表现的“笔简力深”与“势独气雅”的笔墨艺术风格,和烂漫奔放的“野”“辣”特征。

一、朱屺瞻作品的“野”“辣”风格特征

要分析朱屺瞻写意花鸟画“野”“辣”的風格特征,须从他的创作思想和方法入手,那便是“洋为中用,古为今用。”屺老曾说:“每一个时代都要有变迁,国画也要发展,丰富表现手法。”[1]朱屺瞻早年家庭富裕,收藏了不少古代大家的原作,如:青藤,八大,石涛,吴昌硕,齐白石等人的作品,在潜移默化中汲取了中国传统绘画的神韵,石涛画的章法;徐青藤的不羁泼墨,沈石田用笔的干脆;吴昌硕深厚的金石功力,乃至现代齐白石画风的野趣,黄宾虹画作的浑厚……加之从小跟随清末民初唐文治先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后又得到江南诗人钱名山的点拨,后与齐白石相知弥深成为忘年之交。这都为他以后严谨的治学精神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朱屺瞻年轻时曾两次远渡日本学习西方油画。于西画中,将塞尚、梵高的用笔,马蒂斯鲜明强烈的色彩对比,为自己所用。他将油画中丰富的光色变化,结实的形体塑造与他深厚的大写意笔墨语言相融合,博采众长,由此形成“笔简力深”与“势独气雅”的艺术风格,其中“野”与“辣”的绘画特征在其国画创作尤其是写意花鸟创作中展现得淋漓尽致。

朱屺瞻绘画作品中“野趣”体现在“生动”中,作画贵在生动。能“动”方才能“生”。通过大量地进行写生、不断地练习对形象的概括与提炼,要忠实于自己这个美的认识与追求,下笔才能写出生机与天趣。中国画是“形”与“神”的高度的统一。对于造型特征的抓取对画家提出了更高要求。例如他笔下的金鱼,在真实的金鱼形体之上加以夸张变形,将眼睛画的更大,肚子画圆,两边的鳍及尾巴画的松动轻快,笔墨之间尽显孩童之稚气。仿若在水中怡然自得的游来游去。而画面中的生动则与师法造化密不可分。朱屺瞻无论走到哪里都会随身带着一个写生本,看到什么东西就画下来,有时标注一些颜色,便于记忆。对于写生,朱屺瞻主张“须写出其活处,写出其生机生意”,并把这看成是“生生之道的宇宙观之要求。”对于友人林畊青所说的中画要用“心眼法”、西画用“肉眼法”的区分也很认同。不过,肉眼所见为物,心眼所思为意,朱屺瞻仍然主张“以意还形”,“每一画中,有物有我,物我相成”。正是因为他对所画对象细致入微的观察,所以他的画中无不洋溢着烂漫的野趣与生机气息。“画到老,学到老”。在其耄耋之年仍然外出写生,进行绘画创作。师法自然,得天趣与生机。这不仅是对绘画工作从事者的提倡,也是对朱屺瞻艺术实践的概括与总结。

他在《朱屺瞻画语》[1]中自述:“我从小即爱竹,我所见过的竹有四五十种之多,有尖叶,有阔叶。我最喜爱画的是江南篾竹,其次是箭竹,叶低垂,亦自有其美。竹有风晴雨露不同形态,我都爱画之。惟直立之竹,我不爱画,形不美也。黄山毛竹,笔直少变化,不足画。毛竹之旁。有一种小竹,散漫不齐,弯弯曲曲,殊有入画之美。”从他的文字描述中便可发他对不同品种的竹子,以及竹子在不同自然环境下所呈现出的不同形态都有着细致独到的认识。

朱屺瞻花鸟画中“老辣”体现在他笔墨语言之中。笔须借墨(或色)以为用,不能离开墨而言笔,古人将笔与墨合称为笔墨,就是这个道理。李可染评价朱屺瞻的一句话:“老笔纷飞,墨沉淋漓。”在《集雨引鸣图》中可以论证一番:左上角两杆浓墨之竹是竹中之骨,用笔强劲,以浓墨挥洒写就,浑然天成;极黑、极浓、墨色雄浑,细察画面看不清哪一组竹叶的形状,不见其笔。所谓用笔须收放自如、笔断意连、笔停气不断、一气呵成正是如此。韩文公有诗云“盘马弯弓惜不发”,就是这个道理。在细究画面:两杆浓墨之竹上下几杆竹叶以淡墨湿笔为主,浓淡相交,互相掩映、水与墨淋漓畅快既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古人云:画兰,全在于画叶。左下方枯笔浓墨写之兰叶,叶如掘铁,笔力深厚,笔速匀慢,走势随上方竹叶而变化,墨色既与两杆极黑极浓的竹叶形成了呼应关系,又与两杆浓墨之竹上下的以淡墨湿笔为主杆竹叶形成了对比关系,突出了竹、兰之焦、浓,而右下方以淡墨而画的石头则巧妙地将两杆浓墨之竹连接在了一起,又与淡墨之竹相呼应。整个画面中,浓墨之竹与淡墨之竹,兰叶的焦浓与石头的清润紧密相连,浑然一体。其用笔的老辣程度不言而喻。

《清溪翠竹》用笔强劲,以浓墨挥洒写就,浑忘我法。左下方的水边杂草以书入笔,挥洒写就。两组石头一前一后,一大一小,墨色浓淡相宜,竹竿以中锋用笔,凝神贯气。是画家手上和笔上的力度的体现。《集雨引鸣图》与《清溪翠竹》就是画家细致观察了自然界中的竹子的形态,姿态后所得。观《集雨引鸣图》,仿佛自己正在接受风雨的洗礼,竹叶凌乱似我心,但风吹雨打依然坚守本心。《清溪翠竹》中,用笔如橼,不畏石之坚,冲破障碍,迎风而立。不似之前的凄风苦雨状。溪水澹澹,竹风轻轻,令人神清气爽。在他画笔下竹子呈现了两种完全不同的风格。画中这两种不同的竹子正是画家师法造化,细致观察所得成就了独特的精神气质风格。

二、“野”与“辣”——色与墨的相结合

朱屺瞻花鸟画中所体现的“野”与“辣”体现在色与墨相结合中。朱屺瞻的花鸟画将情感诉诸笔墨和色彩中,是“笔、墨、色”的相统一,充分发挥了墨与色结合的艺术魅力与感染力。在他晚年“耋年变法”,讲究色彩的韵和气。墨彩交融的新的画风代替了传统的技法,他的作品色调强烈鲜丽、含蓄大气,笔墨浑厚丰富,充满了野趣与老辣。

如上图两幅牵牛花,画面色彩鲜明,笔墨精到。色彩鲜艳,笔墨洒脱,二者交相辉映显得愈发鲜亮。仔细看这两幅画中的牵牛花,就会发现其花瓣的画法不像传统画牵牛花一样进行勾线填色的,而是将花朵高度变形,概括成一圈一圈的画法,其圆圈的形状、方向、大小,宽窄,颜色深浅各有不同,有朝上开的,朝下开的;有颜色深的,颜色浅的;有前面的,后面的……姿态简洁但意境无穷,就像是正在开放的牵牛花,远远看去仿佛置身于一片怒放的花海,生机烂漫,野趣无穷。老笔新韵却不见丝毫火气,充满烂漫野趣之美。

三、章法布局之中彰显“野”与“辣”

朱屺瞻花鸟画中的“野”与“辣”,在他章法布局之中得到高度統一与完美融合。在前面的《集雨引鸣图》中已经得到印证。在下面两幅牵牛图中也能一窥其意。在这两幅牵牛图中,也体现了他笔墨的老辣和野趣。左边的这幅《牵牛花》是左下开,右上合。画面的主体是由一组深紫色,倒梯形的五颗葡萄及其上方的三只花苞和它左边“三角形”与“吕”字形的花朵构成。右边两杆向上的竹架,和横着的竹架将画面右边分割成了几个三角形,这几个三角形之间由牵牛花藤蔓线条连接,藤蔓曲折,是笔意与心意的相互缠绕。这些线的搭配组织的和富有旋律的生长动态决定着花叶的长势、相背,以及整个章法布局的态势。画面中三组花骨朵分别向左上方,正上方,右上方生长,竹架为花苞“势”的延续,引导着画面中“气”的流动,充满着无限生机与活力。是“野趣”的体现。画面中“势”所体现的出的“气”是章法布局的高度凝练。而对于“势”的表现,不仅体现在章法布局之中,其用笔和色彩的表现能力也尤为重要。画面中牵牛花叶筋笔墨沉稳厚重,几杆竹架以中锋贯气融入篆书笔法,挥洒写就。凡是画大幅的花卉,看似容易却很难。竹架虽然画的简洁,但于“简”中间足以见画家腕力深厚,对牵牛花“形”的把握与概括。“笔势”是“气势”的基础,也是其“势”的特征表现。这幅牵牛图以高度简练的笔墨语言概括了“形”的真意,画法概括之简、笔力凝聚之思,才成就了其独特的,老辣的气质风格。

第二幅《牵牛图》中画面的主体是上下两组呈“吕”字形的分布牵牛花,下面的一组色浓墨深,上面的一组色浅墨淡,颜色深浅与墨色浓淡在画面中既是矛盾的对比,又是和谐的统一。两组的花骨朵都是向左上方开,与左边的题款形成开合关系。直立的竹架与竹架之上缠绕的须蔓,将两组牵牛花联系起来,它们之间形成和谐的统一体。细品这幅牵牛,“吕”字形的构图充满新意,在其他画家作品中几乎没有见过,而在屺老的笔下,是这么妙趣横生,浑然天成。这正是他独特的章法布局特点。

四、总结

总结朱屺瞻写意花鸟画中的“野趣”与“老辣”风格特征,与他的师法造化与传统文化的创作思想及方法密切相关。“野趣”与“老辣”的风格特征表现为传统深厚的用笔用墨,与鲜明的色彩相融合,并在章法布局上独辟蹊径,画常人不敢画之画,走常人不敢走之路。朱屺瞻的写意花鸟画从“超其形而求其意”到“以意还形,从本质观其像”[3]在二十世纪中国写意花鸟画的变革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参考文献:

[1]朱屺瞻艺术馆.朱屺瞻艺术研究文选[M].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1.

[2]纫石.朱屺瞻画语[M].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7.

[3]陈洙龙.中国书画名家画语图解—朱屺瞻[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4]于光华.写意花鸟的形式与结构[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5]陈洙龙.朱屺瞻画语录图释[M].西泠印社,1997.

[6]潘天寿.关于构图问题[M].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15.

[7]舒士俊.朱屺瞻——以深厚的中国传统与洋溢的现代气魄在中国画坛独树一帜[EB/OL].《大道存真:纪念朱屺瞻先生120周年诞辰》活动供稿,http://www.shhk.gov.cn/shhk/xwzx/20110608/002009002_a8c84829-637f-4c34-aa7a-6814cf154e05.htm.

猜你喜欢

野趣风格特征
夜游濠河
野趣 (烙画)
夏日荷景
乡居
咏钓
浅析甘肃清水县轩辕鼓舞的风格特征
北海与上海两地水彩画比较研究
浅析蒙古族民间舞蹈中“绕肩”的审美规范
肖邦《降b小调夜曲》(OP.9NO.1)的演奏特点与风格特征
品味元杂剧《窦娥冤》的人物形象和风格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