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服及其复兴的价值研究
2019-11-16左雯淇
摘要:汉服是传统的汉民族服饰,延续至今,已有数千年历史,在历史车轮的前行中, 其深挚的文化内涵,一直被世人所青睐。而本文笔者将对汉服复兴的价值进行分析,其目的旨在推动汉服及其价值的延伸,以其为载体,继续将华夏民族的服饰之美及文化内涵传承下去。
关键词:汉服;文化;复兴;价值
近几年,“汉服热潮”逐渐兴起,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都纷纷穿起汉服走上大街,犹如汉唐盛世重现,而这种追求国风服装的大潮,不仅阻击了国外文化的入侵,同时,也向世人诉说着华夏民族文化的源远流长,文中笔者对汉服复兴的价值进行分析,旨在推动“汉服热潮”的持续升温,并以汉服为媒介,促进汉服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一、汉服相关概述
汉服,其全称为“汉民族传统服饰”,又被称之为汉装、华服等,是以汉民族文化为背景和主导思想,历经岁月演变,而逐渐形成的与其他少数民族截然不同的服装风格,它不仅服饰华贵,同时,也蕴含着千年的汉文化之美,其自身传承了30多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并成为受保护的中国工艺美术。
在当前,汉服之所以备受年轻人青睐,成为时尚宠儿,主要与其独特的风格及深挚的内涵有着密切的关系。汉服的基本形制包括衣裳、深衣、袍衫等,而组成结构则包括首服、体衣、足衣和配饰等。汉服在剪裁方面,追求平庸,以中缝为中线,左右对称,直线裁衣,整齐端庄,大气含蓄,而在主要是与汉民族的文化思想、礼仪教化有关。左右侧衣襟交叉于胸前,形成“Y”字形,彰显着服饰的优雅,而宽、长的衣袖,圆袂收祛的样式,更是將着装者的典雅、庄重呈现得淋漓尽致,再加上以绳带作结的无扣或隐扣设计,更是显露出服饰的简约大方。种种因素,让汉服在时隔百年的断层后,再次成为大众追捧的服饰。
二、汉服复兴的价值分析
(一)美学价值与实用价值
汉服强调的是一种意境美,服装在线条上柔美流畅且飘逸灵动,这是几千年以来中国的美学文化受传统儒家思想与道家思想影响的原因,同时也符合当时汉民族生活习惯与生活节奏。汉服的总体风格是以清淡平易为主,有着由内及外的含蓄之美,又有着缓慢休闲式的服饰特色,其中肥衣肥袖是汉服区别于其他民族服装的最大特点。汉服的图案与颜色极为丰富,图案纹样的层次讲求多变与多元,意境之美蕴藏其间。因此,当穿上汉服的一刻起,服装的美,便已渲染周围的天空。
(二)文化价值
汉服是穿在身上的文明,在中国几千年的政治、经济、文化、礼仪、风俗制度、封建信仰中都可以寻到汉服的影子,儒家文化的含蓄、自尊、诚信、中庸等点点滴滴也被包裹在汉服文化之中,毋庸置疑汉服承载了中国几千年来的文化底蕴。而“汉服热”与“汉服运动”代表了当代人们对传统文化资源的再次重视,汉服文化在被“遗忘”了多年后又重新回归到人们的视野当中,也使得传统元素得以活化和再利用。在当今社会各界呼吁“热爱本民族、热爱传统文化”的背景下而开展的汉服运动,让中国传统文化又得到世界的关注与重视。
(三)经济价值
随着传统民族文化的复兴,汉服必将拥有更大的市场,如今在一些传统节日和庆典活动中都有着汉服的身影,例如:成人礼、祭奠仪式、毕业典礼、婚礼、武术比赛、文化知识竞赛等,有些汉服文化热爱者在日常生活中也会穿着汉服。汉服主要消费人群为汉服文化爱好者、青少年群体、商业化群体、知识分子、艺术家等。在这个消费者渴望摆脱同质化,讲求凸显个性的时代,身着汉服,更可以从侧面暗示穿着者的文化层次、学识、才智、地位、品位等。
三、对汉服复兴的建议
汉服的复兴,是一件任重而道远的事情,这种复兴,不是一味地复原古时的汉服装,而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糠,从服饰特点与文化内涵双方面入手,才能实现。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注重文化内涵的融入
华夏拥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是著名的四大文明古国,在历史的长河中,其不断发展,逐渐孕育出了众多灿烂的文化,而民族服饰则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实物之一,尤其是汉服,更是承载着汉民族对自然之道的理解,对儒学文化的推崇,对艺术审美的认知,对礼仪教化的认同,因此,在汉服的设计中,设计师应不断借鉴传统汉服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并结合现代的设计技巧,将其有机地融入其中,彰显汉服的现代化文化韵味,赋予汉服新时代的服饰灵魂。
(二)注重形制、结构的创新
传统的汉服十分精美,但在时代发展今天,显然,完全将服装复制过来,以难以满足当代人的审美需求,因此,笔者认为,可将现下服装设计的新理念融入其中,并结合现代服装的三要素——造型、色彩、材质,对汉服进行重新设计,进而在不失传统文化美感的同时,彰显时代气息。
四、结束语
在全球化背景下,找到属于本民族特有的文化符号,是彰显民族身份的重要途径。而传统汉服是文化符号的一个载体,更应得到重视,在汉服文化复兴的热潮下,唯有顺应现代生活方式,植根于传统文化的源泉,才能给予传统汉服新的灵魂,并将其推向大众视野,发挥出其自身的价值。
参考文献:
[1]郭丹.汉服及汉服复兴的意义[J].文艺生活·中旬刊,2019(3):137-138.
作者简介:左雯淇(1999.08.05),女,籍贯辽宁省锦州市,辽东学院,专业为服装与服饰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