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玄想
2019-11-16任俊颖
摘要:倪瓒的画面中除了鲜明的三段式的表现形式之外,还经常会出现“亭子”的形象,到晚年更是形成了“空亭”的固定形式。“亭”的美学内涵体现出我国古人的审美意味、哲学观和宇宙意识。本文拟还原到当时的历史语境中去探索倪瓒画中“空亭”形象的成因,并通过对他的思想的分析阐释“空亭”的意义。
关键词:倪瓒;空亭;道家
一、倪瓒画中的“空亭”
“亭”,《释名》曰:“亭,停也,人所停集也。”亭子本身是人们休息停集的建筑,它作为中国古典园林中独特的建筑形式,广泛的出现在中国山水画中。亭子仅由几根柱子支持,上有遮盖而没有墙壁的遮挡,它既能为人遮风挡雨,又沟通着自然与天地。叶朗说:“由于亭、台、楼、阁的审美价值是在于扩大空间,构成意境,使游览者突破有限,通向无限,因而它就可以使游览者对整个宇宙、历史、人生产生一种富有哲理性的感受和领悟。”
早在唐代韩休墓壁画中就有亭子的形象,至宋代山水画巨作《千里江山图》、元代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清代王原祁的《云山图》中也都有亭子的出现。亭子在大多数山水画中都是作为点缀的景物或情节的需要,构成情节上的呼应。而倪瓒画中的亭子在画面中是占据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多独立安排在画面的前景中,是他的画面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倪瓒存世最早的一幅作品是《秋林野兴图》, 作这幅画时,倪瓒三十九岁, 此时画中虽已经有了近景的亭子,但亭中有人。相比他五十四岁所作《松林亭子图》, 树木旁有一空亭,此时“空亭子”开始出现在画家的画境中。六十岁以后,倪瓒画中空亭的形式开始固定化,这种转变,与他的人生际遇的转折和思想上的转变不无关系。
二、“空亭”的成因及阐释
倪瓒自小家庭经济殷实,长兄倪昭奎将他抚养长大,倪昭奎是全真教道士并且地位较高,他作为当时享有特权的道教上层人物,倪家不必有劳役租税之苦,也不必理会官场的黑暗。长兄倪昭奎还为倪瓒请来“真人”王仁辅做家庭教师,社会环境的和家庭教育的影响为倪瓒日后加入全真教信仰道教奠定了基础。倪瓒三十岁左右时倪昭奎去世,后来母亲和老师又相继去世,使其内心悲痛不已。倪瓒由于不通庶务也不善经营,家业维系不稳,四十八岁开始信仰全真教,五十二岁散尽家财离家漫游太湖。然他58岁时, 与之共同漂泊的妻子去世, 而后长子早丧, 次子不孝,人生至此, 家破人亡, 茕茕孑立。因此三十岁至六十多岁左右,是倪瓒人生的大转折时期,也是倪瓒绘画风格逐渐走向成熟的阶段。从他的晚年七十二岁所绘《容膝斋图》与《江亭山色图》两幅作品中, 可以看出两幅均采用一河两岸的三段式构图,“空亭”的形象就此稳定在倪瓒的图式中,他的画面从此无人了。
从倪瓒的散曲“天地间不见一个英雄, 不见一个豪杰”, 可看出他对人生的失望态度。元代政治黑暗,因而倪瓒“逃于禅,游于老”,在佛道思想影响的形象下,隐逸出世、淡泊游心,而道释二者也正是其“空亭”形象形成的精神本源。倪瓒的山水,笔象俱简,不求形似,但却有丰富的精神内涵,就像中国哲学所用的语言,也是富于暗示而不很明晰,内容是文约义丰的。富于暗示,而不是明晰得一览无遗,是一切中国艺术的理想,倪瓒的画面形式是简洁的三段式,往往是近处几株小树,一座空亭,中间一段留白以示平静的水面,连着远处一带小山。这些极普通常见的景色通过精炼简洁的笔墨,充分传达出他的主观情感,表现出一种回味无穷的思想情感之美,正所謂“言有尽而意无穷”。
倪瓒云林的画既是他对道家思想的理解和阐释,也体现了道家思想对他的影响。道家热爱和赞美自然,在自然的和人为的这两者之间做出了鲜明的区别。倪瓒有诗云:“云开见山高,木落知风劲。亭子不逢人,夕阳淡秋影。”“空亭”里面是没有人的,但是“亭”也不属于自然,它是人为创造的,又不是封闭的完全的“人造物”,是可以沟通自然与宇宙的媒介,寄托着画家的感悟,是他个人思维的外化,为他沟通天地与自然,寄托着倪瓒对人生和命运的深思与玄想。明末画家恽香山说:“迂老而出笔,无一非意之所之也……取其人以见惨淡,而我见以为深沉也”。
倪瓒画中没有四壁的亭子突破空间限制, 取得大中见小、小中见大的艺术效果, 成为自然景物与人的感受沟通的桥梁。在天、地、人与道组成的宇宙观中, 人只不过是其中最渺小的一个。倪瓒坎坷的人生经历使他不得不转向道家来寻求精神的寄托。空亭, 既是自己心灵休憩、躲避世俗的驿站, 又是突破时空限制、体现虚无、空灵的宇宙观的直接反映。王世贞曾说:“元镇极简雅,似嫩而苍。宋人易摹,元人难摹,元人尤可学,独元镇不可学也”。
参考文献:
[1]北京图书馆编.北京图书馆珍藏本年谱丛刊·倪高士年谱[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
[2][元]倪瓒,著.清閟阁全集(四库全书本)[M].大理:云南人民出版社,2013.
[3]陈高华.元代画家史料汇编[M].杭州:杭州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任俊颖(1994.11-),女,汉族,祖籍山东枣庄,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硕士在读,研究方向为中国美术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