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画中的意境表达
2019-11-16李治宇
李治宇
摘要:时至今日,对于装饰画的创造早已不仅仅局限于好看二字,装饰画的主题、韵味、构图等各方面,均在现代高速发展的过程中,根据人们所产生的新的审美需求激发出创造者新的创造潜能,因而创作者们也越来越开始追求新的美学境界。随着装饰画艺术在中国的蓬勃发展,在装饰画艺术家不断探索各自的艺术语言和审美表达时,意境,作为中国传统美学的主题范畴,对我国装饰画的进一步发展,自然有深远的意义。文章对如何在装饰画中表达意境提高美学境界和其影响意义进行了简单的探讨。
关键词:装饰画;意境;审美表达;美学境界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1.装饰画艺术发展的起源
人类装饰画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最好彩陶器上绘制的装饰性纹样,当时人类在彩陶器上绘制包括动物、人类、几何图案等等多种造型的图案纹样,这些纹样图形都经过了创作者的夸张变形、是高度提炼后的图形。中国的装饰画艺术确切地讲,起源于战国时期的帛画艺术。装饰画艺术的载体可以体现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凡是人类可以体现审美欣赏审美,具有审美需求的地方,均可以进行装饰画艺术的应用。
2.装饰画艺术发展的潮流趋向
装饰画艺术随着历史长河的发展也伴随着历史进程不断演变、发展。到了近代,随着物质的极大丰富,人们的意识形态不断提升,人们对于装饰画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越来越高。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与经济的快速发展,教育的不断发展,人们的审美修养开始迅速攀升,已经开始从对物质方面的寻求晋升到对精神文化的寻求。人们不再满足于简单的只是让装饰画好看,而是更高要求地让装饰画可以表达意境,与欣赏者产生共鸣甚至可以反映出欣赏者的内心世界已經成为新时代装饰画发展的必然趋势与必然要求,已然成为当今时代装饰画艺术发展的时代需求与潮流趋向。
(二)研究对象及概念
1.装饰画的概念
装饰画是一种具备装饰性功能的艺术欣赏品。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新材料的应用与发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装饰画的载体与表现形式也越来越丰富,大大提高了当今人们对于崇高精神,展现自我审美价值,提升精神境界的追求和热爱。
2.意境的概念
“意境”属于中国传统美学中一直以来都十分重视的问题,是创作者将自己的主观情感与笔下的客观作品相结合的一种艺术创作手法。在中国传统古典美学中,意境是艺术的重点范畴,在中国漫长的艺术发展历史当中逐步孕育发展产生,具有深挚丰硕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内涵,汇聚着整个中华民族漫长悠久的历史文化中的审美意识,也是中国绘画艺术中所特有的表达要素之一。装饰画中的意境就是创作者用形象来表达创作者心理感受的一个过程,创作者把自己的内心情感画于笔端,让欣赏者能够品味出其作品的丰富内涵。从一个创作者的艺术作品中的意境呈现,欣赏者能够感同身受地感悟到创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与内涵,从而达成欣赏者精神境界的享受与升华。
二、装饰画中的意境表达的方法
(一)通过构图表达意境
构图是一件艺术作品首先带给人的第一个直观感受,其展现了艺术作品的大致框架结构,艺术构图主要要构成的是整个画面的视觉空间,是最终落实到画面中的物质化的表现形态的构成,然而在一幅优秀的装饰画艺术作品中,比物质化形式更为重要的是在装饰画中传达出一种境界和氛围,是可以超越物理空间之外的一种可以激发欣赏者的想象而形成的美妙的境象,是欣赏者从内心深处所以体验和感悟到的境界,是欣赏者能够结合自己主观的经历和修养进而营造的内在的境界,是一种主观化的心理空间,是需要借助物理空间去营造的内心境界,只有当这两个空间相互巧妙完美的融合时,艺术创作才能激发出最美妙而且有意义的效果,从而使欣赏者流连往返,获得精神的享受。
因此,如果想在装饰画作品中良好地表达意境,装饰画创作过程中的画作构图非常重要,整幅画如果想要给人过目不忘的视觉感受,就必须安排好构图,如今构图上让装饰画产生意境的主要技巧是留白。如果说实景代表不变,那么留白的“虚”景则代表的是变化,即意境的象征,能给人无穷的想象空间。常见的是将主体以外的实景虚化、疏密关系中的“疏”或者借助自然中水、云、雾、雨、气、霜等天然形态和气韵来创作,它们带来的美感都可以表现装饰画中的“虚实相生”的意境。在中国古代的水墨画中,我们常常能见到画家画得很少,但画面并不空,甚至反而让人觉得空白之处有一种用语言难以表述的意趣,是冷落恬澹,是空疏沉寂,可以令欣赏者念念不忘、流连忘返。这种意境的产生,是创作者的心灵与自然相结合的产物,在艺术表现上则是利用虚实结合的构图手法而产生的结果。
(二)通过色彩表达意境
色彩在视觉艺术中是最具有表现力的元素之一,是视觉上最直观的感受,能产生颇为强大的心理影响,可以有效地影响人们的心情,从而创造出不同的情绪体验。色彩学上依据色彩对于人类心理与生理方面所产生的影响,将色彩分为暖色、冷色和中性色三种色调。色彩的冷暖感觉则是在人类长期生存实践中由于联想和想象而形成产生的。红色、橙色、黄色等暖色系常常使人联想起太阳和火焰等元素,这些元素会带给人以温暖、热情的心理感受;而青色、蓝色等冷色系则会常常使人联想起蓝天、大海、冰雪等元素,这些事物会带给人以寒冷、素雅的感觉。色彩是具有无限张力的,色彩可以唤起人类的各种情绪,其对人类心理产生的这些影响有助于创作者进行内容的表达和主题的深化,有助于表达创作者的心理和情绪感受。色彩能够在一开始就确立画面的情感构架,很多能够吸引人们注意力的作品都是先“色”“夺人”的。运用好上述这些色彩与情绪心理的对应关系,创作者就可以在作品中融入一些能够广泛被人们所理解和接受的情感氛围。
(三)情景交融表达意境
情景交融的手法更有利于意境的创造与产生。好的装饰画作品是以装饰画形式而表达的感情之作。所以,好的装饰画创作者平时在生活中要非常重视注意素材的积累,注意感受生活中的美,并且产生自己的感悟,最后能够用自己的方法表达出来。意境的创造要与创作者个人的性格特征、生活经历联系在一起,意境的创造离不开日常创作者对于生活的感悟,因此创作者在日常生活中,要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并将自己平日对于生活的情感感悟积累起来,同时能够在创作过程中将许多有意义的生活感悟进行意境的融合,要根据自身的经历,以及欣赏者情感的触碰点去追求意境,这样才能把自己的感受传达给欣赏者。不同的创作者,经历的人生体验不同,情感的表达也会不同,所呈现的作品自然会有所不同。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分歧也会对创作者对于意境的寻求立场有所不同,创作者只有形成自身特有的绘画手法和表现手法,结合自己的情感经历、人生感悟,才能给欣赏者呈现出一幅完整的具有意境美的装饰画艺术作品。
三、意境对装饰画创作的意义
意境是把实际事物经过一定的绘画技巧将作品升华起来,给欣赏者以耐人回味的无限遐想的一种艺术创作手法,装饰画中的意境表达可以让欣赏者在装饰画中被感染熏陶,在装饰画中体悟生活的感情。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作品,虽然绘画技巧非常高超,但实际上并不能打动观赏者的内心,激发他们的真情实感,其中主要的缘由便是因为创作者在作品中没有流露出自己内心的真情实感,没能引发欣赏者的精神的共鸣和升华。因此,能完美表达创作者心中所想意境,与欣赏者产生共鸣,可以对装饰画作品产生本质的提高。装饰画艺术创作者需要重视意境在装饰画中的融合与应用。
四、结语
在中国传统历史沿革装饰画艺术创作文化的大背景下,意境的创作已经逐渐成为众多装饰画艺术创作者们所要追寻的最高目标,意境的表达也逐渐成为装饰画艺术作品价值高低的一个重要的评价标准。随着政治、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交通与网络的不断发展,世界的不断融合与发展,近年来中西方文化的交流日益加深,意境这一中国传统美学需求也逐步被世界所了解,被越来越多的国内外艺术创作者所接受与使用。在创作中融入意境为中国装饰画的发展提供广阔的视野前景,起到了升华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郭文军.浅谈油画创作中意境的表达[J].长治学院学报,2019,36(03):69-70.
[2]龙瑞.气象雄浑 意境高远[N].美术报,2019-10-19(021).
[3]张志勇.浅议近代北派山水中构图对雄浑意境的营造[D].西安美术学院,2016.
[4]杨丽惠,董唯.现代装饰画中的线性语言与情感特征[J].美与时代(中),2019(09):138-139.
[5]万玲.论山水画之位置经营与意境营造[J].四川戏剧,2019(09):183-185.
[6]蔡焕松.意境表达[N].中国摄影报,2014-08-2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