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实践创新项目(EPIP)教学模式的探索与研究
2019-11-16李英
李英
[摘 要] 工程实践创新项目(EPIP)是以实际工程项目为指引,以实践应用为导向,以创新能力培养为目标,以项目实践为统领的教学模式。工程实践创新项目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鲁班工坊”作为工程实践创新项目EPIP的实践平台,对中国教育走出国门,与世界共享,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为了工程实践创新项目(EPIP)教育模式得到更好的实施,提出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扩大人才培养形式、完善硬件设施、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建议,以便培养出高素质人才,服务“一带一路”发展。
[关 键 词] 工程;实践;创新;项目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22-0048-02
一、引言
EPIP是工程(Engineering)、实践(Practice)、创新(Innovation)、项目(Project)四个英文单词首写字母的缩写。工程技术创新的逻辑路径,人们总是了解以往工程项目的学习情况,然后进行工程实践,观察并发现实践中的问题,最后应用技术技能来创新地解决工程实践问题。
2010年,天津市被确定为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示范区。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紧密结合中国加强素质教育,加强工程实践,创造创新人才的要求,率先提出了“提高综合素质,增强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目标。
(一)EPIP的目标
EPIP旨在围绕学生的独立探究和实践制造,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强调学生的学习能力,增强团队合作意识,加强动手实践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具备创新型思维,激发学生的创新激情。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终身学习意愿,丰富学生的能力结构,形成一个有效解决所有问题的系统。
(二)EPIP的内涵
EPIP是以實际工程项目为指引,以实践应用为导向,以创新能力培养为目标,以项目实践为统领,即学生自主完成一个实际的工程项目,并且该项目具有创新性和实用性。
(三)EPIP的特点
EPIP的“8度”特点:实践案例的“真度”;技术应用的“深度”;创新空间的“广度”;教学资源的“厚度”;软硬结合的“密度”;仿真形式的“效度”;学习过程的“乐度”;人才培养的“适度”。
EPIP是适应新形势的产物:
1.互联网技术使人们能够充分沟通,物联网技术使人们更接近事物,而人工智能技术则提供机器智能,智能制造工业4.0使人们能够更快更好地制造高精度设备。这些技术的研究、应用都离不开人才。而培养这些人才需要采用EPIP教学模式,即以问题为导向,以工程为统领;实化教学,激活现有;过程中评价,激活师生。
2.培养科学探究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方式应由学生自我探索,即学生必须通过一系列探索性实践活动完成任务。在学习过程中,有必要与同学、家长、企业人员,甚至某些领域的专家等进行多次合作与交流。也就是说,技术和工程的研究应该是在实际或虚拟环境中“边做边学”,它是一种由双手和大脑共同作用的探究活动,即高级思维活动。从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课内教学与课外活动相辅相成,充分发挥二者的优势,在非正式环境中加强技术和工程项目的教学和培训,创造快乐的素质教育。
二、工程实践创新项目(EPIP)的发展
2010年,天津的吕景泉教授启动了EPIP工程实践创新项目。2012—2013年,在上海举办了两次关于工程实践创新项目的研讨会。2012—2014年,连续举办三届EPIP国际挑战赛。2012—2017年连续举办了六届EPIP国际论坛。2014—2017年,连续举办四届天津高职院校学生技能大赛“机电技术工程实践创新”比赛。2016年3月,EPIP工程实践创新项目教育理念的实践平台——“鲁班工坊”项目,使中国职教走出去,与世界共享。
EPIP教学模式的实践平台——“鲁班工坊”。工程实践创新项目EPIP作为“鲁班工坊”的优秀教学理念,走出国门,与世界共享。从2016年开始,天津市已先后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搭建了7个“鲁班工坊”,对中外师生进行了EPIP师资培训,培训结束后,学生制作“EPIP机器人”以比赛的形式展示教学成果,锻炼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得到了国内外师生的一致好评。
三、实施工程实践创新项目(EPIP)教学模式的建议
(一)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是教育思想的具体化。在普通高等院校中,人才培养模式表现为“大学的理念”,这种理念的制约使高校培养的人才更加注重理论知识学习,缺乏实践性、创造性、创新性,不能适应社会发展。在高职院校中,人才培养模式逐渐向“产学研”“订单式”“以就业为导向”“双证书制”转变,虽然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如为地区经济发展服务力度不够、人才培养定位不够准确等。现如今,新兴的人工智能、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等专业,需要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高素质人才。因此,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注重EPIP教学模式,才能培养出高素质、全能型人才。
(二)扩大人才培养形式
EPIP教学模式除了应用在普通教育的教学外,还可应用于成人教育、公司新进员工的培训、第三年龄(退休期)教育等。不仅可以接受长期教育,还可以接受短期培训,可以满足各个时间段、不同行业内的需求,另外还可以培养兴趣爱好等,使EPIP教学模式在各个领域得到廣泛应用。
1.必要性
(1)扩展传统工程训练内容的知识覆盖面。传统工程训练对学生的综合素质,特别是工程素质有很大的影响,对电子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等专业课程的相关知识点涉及不多,而工程素质的知识结构更加多元化,为全面培养学生的工程素质需要引入机、电、控等各方面全面结合的教学平台,甚至可以拓宽知识覆盖面,扩大工程项目的范围。
(2)进一步关注学生的多元化智能。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充分肯定了人的智能的多元化特征,智能的基本特征是一组能力的组合,各种能力不是以整合的形式存在,而是以相对独立的形式存在,每种能力都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加强锻炼。工程实践教学符合综合素质培养的总体目标,对逻辑智能、语言智能等几方面可以强化,不同专业、不同性格的学生以团队形式完成一个实践项目,使更多方面的智能得到锻炼。
(3)深化传统工程训练课程与专业基础课程的整合。创新课程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强化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创新课程授课的内容涵盖多门专业课的基础知识,并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2.可行性
建设开放性EPIP实训室并不是建立一个完全不一样的实训室,它是在原有实训室的基础上进行改进,课程设置方面是依据教育部的专业设置大纲,不同学校根据自己学校的专业设置建设适合自己的实训室,将多个专业课程的集成知识浓缩到项目中,从功能需求到详细设计由学生自行完成。每个项目都有侧重的不同方面的知识点训练,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可以根据需要自行组队选择完成不同的项目。工程实践创新项目是对传统课程的提高和改善,授课形式、授课内容、评价体系等方面采用与工程实践创新项目培养目标一致的方式,而不是必须经过专业创新课程训练的教师才可授课。综上所述,建设EPIP实训室具有可行性。
3.价值性
(1)在课程设置方面。工程实践创新课程的授课内容采用项目导向的模式,每个项目包含不同的知识点和训练,在实现一个项目的过程中学习、理解、使用涉及的知识点解决实际问题,课程的评估也采用注重过程而非注重结果的方式。
(2)授课方式方面。每3个学生为一个工程小组,共同合作完成每个项目,教师只是讲解相关的知识点,在课程上教师作为“导师”的角色参与,帮助学生分析问题,而非解决问题,与大家一起演示、分析、讨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3)评价体系方面。每个学生都有各自的“项目实验报告”,记录每个项目的实现过程,包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详细过程,通过“项目实验报告”观察每个学生的成长。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工程实践创新项目覆盖的知识面较广,因此对教师的要求相对较高,教师必须保持教学内容与时俱进,教学内容建议从基础的学科、工程学科(机、电等)、通识教育(人文、经济、管理等)等方面进行考虑,设置教学内容。另外,教师及时展示工程项目教学成果,及时分享新知识、新技术,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的探索和求知欲,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鉴于此,建议对相关专业课程教师定期组织培训,本院校不同专业教师之间,兄弟院校教师之间分享教学经验,及时找出工程实践创新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四)以赛促学,以赛促教
高素质人才培养要求人们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工程实践创新项目教学模式的发展极大地改变了原有的教学模式。为了满足新时代发展的需求,学生的学习已经不仅局限于课堂内、本专业课程的学习。课堂之外的第二课堂学科竞赛的激励,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主动性。学生在比赛中会有更加明确的技能需求,在课堂中会更加积极、主动地要求学习,这样课堂教学才更加生动。教师在指导学生比赛的过程中,其本身的知识素养会得到提高,通过课堂内外的立体化、成果化、多元化教学,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从而促进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另外,对参赛指导教师和学生实行奖励机制,如教师的绩效考核加分,学生在年级评优、奖学金等方面优先考虑。
四、结语
工程实践创新项目(EPIP)无论是从专业知识、课程概论还是知能素点等方面都在不断改造我们的学习。这种教学模式使我们从真实世界、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以工程为统领,实际化教学,激活传统课堂,注重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吕景泉,汤晓华,史艳霞.工程实践创新项目(EPIP)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5).
[2]赵敏娟,赵敏蝉,苏少林.信息化教学在高职教育中的影音与开发[J].陕西教育(高教),2015(8).
◎编辑 赵瑞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