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预算精细化管理运用分析
2019-11-16耿志刚
耿志刚
随着近些年来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改革步伐逐渐加快,医疗事业的发展面临了更多的机遇,同样也面临了更多的挑战。在医疗卫生事业外部环境不断变化的情况下,医院如何实现稳定健康的发展是一项重要战略任务。在医院的管理工作中,财务管理效率至关重要,实施预算精细化管理是当前医院财务管理发展的重要趋势,预算精细化管理能够有效提升医院财务管理的科学性,将传统粗放的管理模式改善成当前精细化的管理模式。但是,当前各个医院对于预算精细化管理还存在着很多认识和理解上的不足,导致医院在建设预算精细化管理时存在诸多问题。本文针对医院实施预算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意义和策略进行了分析,希望为医院的现代化建设管理提出有用的建议。
一、预算精细化概述
(一)精细化管理概念
精细化管理源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的日本,日本最先提出来这一管理理念并将其运用在企业的管理之中,精细化管理既是一种管理理论,也是一种管理文化。精细化管理主要是强调社会分工和岗位设置的细化,在医院的财务管理工作中,尤其要注重实施预算的精细化管理,在传统预算管理理论的基础上,对医院各个科室和部门的经营管理特性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探讨,最大程度的制定符合医院各个部门和科室管理内容的预算方案,有效的保证预算方案的科学性,降低医院的管理成本和费用,进一步提升医院的管理质量水平。
(二)预算精细化管理的特征
预算精细化管理是一种创新的财务预算管理模式,具有非常显著的特征。首先,预算精细化管理具有全面性,对于实施单位内部的每一个部门和环节的预算都十分关注。其次,预算精细化管理具有灵活性,对于当前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精细化的预算管理模式能够更好的适应市场条件改变,能够更好地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进行预算方案的调整和修改,进而能够帮助单位减少市场风险。最后,预算精细化管理具有科学性和准确性,预算精细化是建立在当前高速发展的现代化信息技术之上,通过收集、处理、分析大量的历史和市场信息来对单位的预算方案进行科学化、准确化设计和实施,保证预算方案能够有效执行。
二、新医疗卫生事业改革背景下医院实施预算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意义
(一)减少医院财务资源的浪费
过去医院都使用的是传统的粗放式预算管理模式,在这种预算模式的管理下,存在着很多明显的弊端,例如:预算方案粗放不符合阶段性战略规划、岗位设置不合理、部分科室人员冗杂等等。这些机制和人力的安排粗放都会导致医院资源的浪费。但是,精细化预算管理模式将各个科室和部门的运营特点进行了研究分析,制定出符合各个部门科室特点的预算方案,并根据医院的不同阶段的战略经营规划细化了预算考核的目标,对医院财务资金使用的环节和过程进行了优化,对各个部门和科室的经营和医疗活动的环节消耗资源做出量的规定,最大限度地利用已有的资源,有效地提高了医院财务管理的效率和质量,减少了医院财务资源的浪费。
(二)实现医院战略目标具体化
在新的医疗卫生事业改革的背景下,要求醫院能够实现健康可持续性发展,并对所有医院的经营管理目标和战略方向做出了新的部署和要求。实施精细化预算管理能够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将医院所有的财务活动数据进行收集并进行整理分析,根据历史数据经验以及当前市场环境变化对医院今后的经营管理活动进行设计安排,规划出医院今后的经营目标和战略方向,使其符合当前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的趋势,也符合医院可持续性发展的需求,保证医院战略目标更加合理性、科学性。并且,精细化预算管理会将医院整体预算目标进行细化分解,将战略任务分配到各个科室和部门,更好地实现战略总目标。
(三)规范医院的经营管理流程
医院的各个部门和各个科室之间存在着既相互联系又相互独立的关系,医院要想在新的医疗改革背景下实现整体医院经营管理的全面发展,必须注重各个科室和部门之间的联系和交流。精细化预算管理相比传统的预算管理模式,会将医院所有的经营管理活动和医疗活动都纳入预算管控的范围中去,对医院内部的所有部门和科室都会设置预算管理目标,并且为了预算管理目标的顺利实施,会建立系统的预算执行规范准则,对预算的实施执行流程和细节做出严格的要求,使医院的内部管理控制能力水平进一步提升,规范医院的管理活动和医疗活动的开展。
(四)优化日常经济活动的开展
在现在经济环境更加复杂多变的情况下,医院实施预算管理不仅仅只是局限于预算方案的粗略编制,需要利用预算管理对医院经营活动和医疗卫生事业的事前预测、事中控制和事后调整做出更好的规范。根据精细化预算管理模式,医院的管理人员能够通过预算管理中的各项业务活动指标对各个部门的管理活动规范以及执行情况做出合理的判断,并将各个部门的预算执行情况和预算方案的规划进行比较,对实际执行和方案计划的偏差进行及时的反馈和调整,使得预算方案能够根据医院的经营管理情况和市场变化情况进行及时的调整,采取相应的措施和规范,更好的帮助医院管理者控制医院的日常经济活动开展。
三、如何优化医院的精细化预算管理
(一)细化医院各个部门岗位的职责,实现会计核算精细化
会计核算的全面性和准确性是医院财务预算管理的基础和前提,提升医院的财务预算管理水平,必须要首先提高医院的会计核算能力。在医院的日常会计核算工作中,相关会计管理人员要根据医院各个部门和科室的工作特点,设置相应的财务模板,并将各个部门和科室的会计信息进行收集归纳,使其进入相应的核算模板中去,做好会计核算前的准备工作。其次,在医院的会计核算过程中,要根据医院业务的特点和规范对不同会计科目进行细化设置。最后,会计核算部门要加强部门内部会计岗位以及职责的规划,对每个部门和岗位的责任和权力进行划分,做到权责分明,责任到人,减少相互推诿的现象发生。实现会计核算精细化能够更好的反应和展现医院的经营成果以及医疗事业的发展,为医院的战略规划目标实现提供了可以量化的标准和依据。
(二)健全精细化预算管理制度建设
在现阶段医疗卫生事业改革的新背景下,要实施执行精细化预算管理模式,必须先在医院内部建立起完善的预算管理制度,其中包括了预算编制制度、预算审批制度以及预算执行考核执行等内容,只有建立起全面完整的预算制度体系,才能实现预算管理的精细化、规范化。在预算编制的方案选择时,一般使用零基预算法进行预算方案的编制,将医院日常经营活动中的开支和成本进行细化,更好地实现预算精细化管理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其次,在预算方案科学化编制的基础上,要加强预算方案的执行和落实,才能真正发挥筹出预算精细化管理的效用。最后,对于预算执行的结果,要根据预算方案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对执行效果与预算方案的差异进行分析并提出纠正的措施和方案,为以后预算方案的精细化提供更好的保障。
(三)健全预算考核体系,实现绩效精细化管理
对预算指标的考核进行规范和强化,将各个部门的预算执行反馈效果纳入绩效考核的指标体系中去。现阶段,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对医院的绩效考核评价要求越来越高,医院已经不能只将医院的营业收入作为绩效考核的指标,这不利于行业内部的比较分析,也不利于医院内部管理积极性的提高,因此,医院必须将预算执行情况纳入年度绩效考核体系中去,健全绩效考核的内容和体系建设,将预算执行与各个部门的切身利益进行挂钩,提高各个部门以及管理人员改善预算执行效果的主动性。另外,在预算绩效考核体系建设时,可以引进关键绩效指标法、平衡记分卡等多种方式进行绩效考核,提高绩效考核结果的科学性、公平性,真正提高预算精细化管理水平。(作者单位:濮阳市油田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