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基层党组织“主题党日活动”的系统化设计与制度创新
2019-11-16张贺巩明非
张贺?巩明非
高校基层党组织是党的战斗堡垒,基层组织建设情况如何,不仅关系到党组织的活力和影响力,还关系高校育人质量和效果。因此,大力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不断提高高校党建工作的水平和实效是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重点。在新时期,党建工作面临的环境更加的复杂,高校基层党组织必须要坚持基本原则,大力推进“主题党日活动”的更加系统,更好的让高校基层党组织为党建工作的发展注入新活力。
一、引言
基层党组织作为高校各项工作的核心力量,是学生成长与高校发展的纽带。由此可见,如何保证“主题党日活动”的顺利完成,并使之制度化和系统化,这就需要相应的党员干部不断加强工作能力,促进党建工作水平的提升。本文结合自身的实际工作经验,对高校基层党组织“主题党日活动”进行思考与探索。
二、高校基层党组织开展“主题党日活动”的客观要求
(一)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重要载体
“主题党日活动”是当前高校基层党组织开展党建活动的重要载体,能够有效的推进“两学一做”活动的落实。“主题党日活动”要注重引导师生自觉投身实践,形成服务意识,是落实“两学一做”的重要推手。积极探索有效的、内容丰富“主题党日活动”,能够有效提升党建工作的效果,为高校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二)落实“党建 + ”理念,丰富党内组织生活的有效抓手
高校的基层党委作为团结师生的核心组织,能够将当代大学生紧紧团结在党的周围。基层党委在进行“主题党日活动”时,要将“党建 + ”理念贯穿于党内组织生活,充分发挥党组织的优势和作用,为党和国家培养造就一大批德才兼备的大学生人才。
三、新时代“主题党日活动”系统化设计与制度创新的实现路径
(一)实现“主题党日活动”的项目化
对于高校基层党组织“主题党日活动”来说,若想实现活动的创新,就必须要将项目化管理引入到活动之中,从而保障活动的效率。实现“主题党日活动”的项目化需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加强对“主题党日活动”项目化的调研,不断发展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发现问题要及时解决,从而保障项目化的有效进行;二是实现“主题党日活动”的品牌化,品牌化就是以项目化为基础的建设方法,也是高校基层党组织探索“主题党日活动”创新模式的重要动力;三是在项目的管理过程中,必须要建立相关的责任机制,明确责任主体,形成以点带面、点面结合的工作格局,不断激发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活力。
(二)开展契合高校的团体活动,实现“主题党日活动”的常态化
对于整个社会来说,高校是推送人才的一个重要窗口单位,因此,高校的党建工作必须要契合当前高校的工作形式和特点。加强新时期“主题党日活动”的建设,就需确保活动的常态化。在巩固原有的党建工作模式之外,还应将党建工作融入到其他的工作之中,实现“主题党日活动”的常态化,以此来逐步扩大“主题党日活动”的覆盖范围。打造属于大学生的微平台,让大学生有畅所欲言的渠道,同时高校基层党组织针对大学生的留言进行回复,把握新媒体导向的主动权,让有助于推进高校党建活动的发展。除此之外,在开展“主题党日活动”时,高校基层党组织必须要建立一个长效机制,定期总结相关经验,从而不断提升活动的效率,将“主题党日活动”作为新时期党建活动的重要平台。
(三)制度化是基层党组织“主题党日活动”活动的关键所在
“主题党日活动”作为一个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问题,需要通过长期的实践与不断的建设。制度化是高校基层党组织开展“主题党日活动”的重要保证和关键所在,这将是高校基层党组织一个新的工作理念和发展方向。除此之外,加强活动方案的顶层设计,必须要把其纳入到党建重点工作的考核体系中,从而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的政治责任,同时健全相关的规章制度,以系统化思维实现“主题党日活动”的项目化,提高活动的运作效率,促进我们国家高校基层党组织“主题党日活动”朝着更加制度化、民主、人性化、充满活力的方向发展。同时为了能够保障制度化的有效进行,需要设置相关的专职人员,成立转向基金,在使用的过程中保障专款专用,并且要制定相应的奖励和惩罚措施,为党员干部推优提供参考。
四、结语
新时期,大学生能够为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高校基层党委的青年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机遇和挑战,高校必须要加强“主题党日活动”的制度化和系统化建设,从而突出高校基层党委的核心位置。高校基层党委“主题党日活动”必须从促进青年人才培养的角度出发,紧密围绕着大学生的实际需要,服务于社会工作大局,不断转变工作理念,丰富“主题党日活动”内涵和工作方式,提高基层党建工作的水平。(作者单位: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课题名称: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党的十九大精神专项理论研究课题《高校基层党组织“主題党日活动”的系统化设计与制度创新》(项目编号:sjd18102)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