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汽车专业职业教育与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关系
2019-11-16张驰
张驰
近年来,我国提出了关于生态文明建设新思想,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发、共享”的新型发展理念,这体现了国家对生态建设的高度重视,也为我们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指明了新的发展方向。在生态文明建设事业中,高等职业教育必须转变办学思路,努力培养出建设生态文明所需的人才。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 作为汽车专业职业教育从业者,应该教育我们的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顺应时代要求,将汽车工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充分融合。
一、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生态文明的重要性
汽车产业自诞生至今,對全球能源和环境造成了非常深远的影响。全球的石油缺口正在进一步扩大,我国作为石油进口的大国之一,也基于拜托对国际石油进口的依赖。另一方面,化石燃料的消耗是造成大气污染和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原因,我国的雾霾天气与汽车产业中石油的使用有着非常直接的关系。所以说发展新型能源汽车势在必行。
二、两大汽车产业发展的模式
(一)传统生产模式。 一是把提升汽车产业发展看作是带来巨大经济利益来源,目前我国的汽车产业发展占我国整体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正在逐年递增。二是把汽车产业发展作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幸福指数的重要指标之一。
(二)生态文明模式。随着汽车社会的发展,人们也慢慢意识到了传统汽车产业发展的各种问题,因此智能汽车、节能汽车、新能源汽车等纷纷出现, 不过这些还不是汽车生态文明的最终形态,因为“生态文明”汽车必须达到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的状态。
三、将生态文明建设与汽车专业职业教育充分融合
汽车职业教育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充分融合我认为就是将节能环保的理念融入到汽车专业教育之中,目前世界上先进的节能环保技术大致是往新能源汽车和降低车身重量两个方向发展,所以我们在进行汽车专业课程设置的时候,也要将这两个理念充分融入到教学之中。就我院目前汽车专业职业教育设置而言,目前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还不够,今后需要在多方面同步努力。
(一)课程设置方面。汽车专业在我院主要包括汽车检测与维修和汽车服务与营销两大领域,两大领域课程设置方面主要偏重于企业对学生的用人需求,强调维修技能、营销能力和服务意识,对于生态文明建设方面考虑的不多。下一步,我们应该将生态文明建设全面融入到我院现有的两大汽车专业课程之中,多开设类似《新能源汽车》、《电动汽车电池动力》、《电动汽车用电机》、《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气体和生物能源汽车》、《汽车结构》、《汽车轻量化材料》等相关课程,这是我们专业发展的要求,也是学生今后面向社会的必备技能和专业意识。
(二)加强教师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目前我院汽车专业教师有的是从事过汽车销售、维修以及售后服务等相关工作的汽车专业人员或是汽车,但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方面学习认识不够。对什么是生态文明建设?怎样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如何与汽车产业发展相结合?生态文明建设与职业教育之间的关系等问题和概念还比较模糊,也不知道今后努力的方向在哪里。今后,我们应该加强对汽车专业教师的生态文明建设专业培训,使教师们认识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并将这一认识融入到日常教学之中,潜移默化的将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传递给学生,使学生能够明确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以及在今后能够将生态文明的意识带到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全面提高学生的生态文明思维。
(三)加强节能环保汽车教育硬件设施建设。目前我院汽车专业硬件设施相对来说还不是很完善,新能源汽车和新型材料汽车的相关硬件配套设施更是稀少,相关课程的开设目前只能以理论教学为主,学生很难看到实物,也无法动手体验,这一点严重制约新能源汽车等相关课程的教学活动开展。为使我们学院汽车专业在新能源汽车已经新型材料领域有更大的突破,相关硬件投入刻不容缓。
总之,汽车专业职业教育在生态文明理念的指导下,更能够适应当今世界汽车产业的发展,在职业教学活动中融入生态文明建设理念,能够使学生增加生态文明意识,为学生今后更好的在汽车产业领域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作者单位: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