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文明建设视角下促进乡村振兴发展之对策思考

2019-11-16冯洁

今日财富 2019年29期
关键词:农林文明生产

冯洁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是党的十九大的重大决策和部署。党决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是一项重大的历史决策,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期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从乡村振兴宏观建设的背景出发,分析了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生态文明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研究了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机制,提出了建设农林复合经济是乡村发展的重点这个观点,提出加快乡村生态文明建设,主要是通过优化乡村经济结构,促进乡村经济良性循环和社会协调发展来实现发展目标。

一、生态文明建设与乡村振兴的互为互动关系

乡村振兴与生态文明建设是互相促进也是互相影响的互动关系。

(一)实现乡村振兴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目的之一

乡村从来都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乡村的生态问题也会直接间接影响整个社会的生态环境,甚至对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造成了很大的阻碍,这种形态下只有大力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才可以更好地实现乡村振兴。

(二)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之一

生态的持续性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前提,所以只有在生产生活方式和思想意识形态观念等方面都发生改变,才能更好的实现各种资源集约化,才能更好的美化社会生态环境,从而更好的与自然相处,形成资源集约、环境美丽、共处共生的乡村发展模式。

二、乡村振兴进程中生态文明建设存在不足

(一)某些地方乡村建设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在现实中,乡村建设破坏环境的事例屡屡可见,这种短视行为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无法恢复的破坏。这种过于急躁、违背自然规律的肆意破坏行为,会导致乡村生态危机,阻碍了乡村振兴目标的实现。

(二)乡村生态建设理念落后,没有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统一结合发展

人类社会发展经济效益最终目的也是为了更好地发展社会生态效益,把自身生存环境变得更美好,因为这才是社会发展的根本目标。而目前我们的乡村发展建设观念落后,没有把经济效益发展和生态效益发展有效结合,反而为了经济利益牺牲了一些生态效益,没有真正做到相辅相成发展。

三、乡村振兴进程中影响生态文明建设的原因分析

(一)乡村建设的经济体制需要完善

乡村建设的市场经济体制有欠缺,这种体制的不完备是影响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原因,主要体现在:第一、对生态环境资源造成浪费,由于没有市场价格机制的配置作用,对生态资源的估价不足,从而造成了生态资源的浪费;第二、对生态资源的破坏,由于生态资源产权不完善不明晰而导致人们会有种种短期行为,从而造成对生态环境和资源过度浪费使用,对生态资源造成破坏,种种这些行为导致了生态文明建设落后的局面。

(二)乡村生态环保管理体制和管理理念落后

乡村由于没有专门专职的环保管理机构,也没有系统的环保管理方法和理念,更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政策支持,种种原因导致了乡村环保管理工作不好开展、进展也不大的局面。

(三)乡村产业生产制造方式粗放落后

在目前这种经济形势下,生产方式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非常大,对生态环境是否能可持续发展有重大影响。新型的注重发展内涵的生产发展方式强调保护生态环境,也注重有效利用资源,而過去的粗放型生产发展方式不注重对环境的保护和资源的利用,会进一步扩大生态环境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差距,影响社会生态环境发展。

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进乡村振兴进程的对策建议思考

(一)树立可持续发展的乡村生态建设观

所谓生态文明建设也就是根据生态科学理论建设新型社会,使我们的生活环境更低碳环保、更清洁美丽、更舒适健康,广大农村更是发展建设的重点区域,这其中最重要的是建设一种新型环保健康的社会发展模式,因此各地区在乡村规划和建设上都要坚持走可持续发展路线,这样才能搞好绿色建设,实现乡村振兴。

(二)乡村振兴发展要注重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共同发展

乡村振兴发展讲究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共同发展,就是不但要提升乡村生态环境质量,还要着眼于未来、发展乡村新型产业,不能一味将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当作不断刺激经济发展的唯一增长点,而要把发展乡村生态环境建设和发展新型农业产品的乡村产业当作未来新兴经济的增长点。

(三)要加强完善各项保护乡村生态环境的法律法规

要进一步制定和完善节约土地资源和水资源、节约能源和保障自然资源合理利用等方面的法律和法规,这是保护乡村生态环境的最后屏障。只有加强了法规政策的制定和进行有效执法监督,才能有效实现对乡村生态环境的监管管理。

(四)改变人们生活观念,倡导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

现代社会已经逐步往新型低碳环保的方向发展,提倡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不但可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还有助于人们的身心健康,有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

(五)引导民间力量的进入,扩大社会参与范围,发展乡村生态文明建设,共同实现乡村振兴

在乡村振兴过程中,要积极强化政府的主要引导作用,主要是突出政府在城市主体功能布局、城市公共产品分配以及城市的品牌塑造等方面的主导作用,同时还要积极引导各方民间力量的参与,要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保证公众对环境情况有知情权、议事权和监督权。要寻求符合各方面利益的多方合作,在政府的积极主导下,各方共同合作建设,实现乡村振兴。

(六)积极发展乡村绿色产业,实现乡村振兴

发展绿色产业是推动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也是乡村振兴能够得以实现的物质保障,因此要根据乡村发展的具体新形势,积极发展和培育乡村产业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加快实现农林业经济产业的跨越性发展。

(七)完善乡村农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要发展乡村多种多样会的社会化服务组织,既照顾到经营性盈利,也要兼顾公益性服务。要积极维护农林户的正当权益,在积极依靠基层农林技推广站等公益性政府服务机构的基础上,做好病虫害防护、农林科技推广、农林资源共享等等工作。

(八)加强乡村农林业生产标准化建设,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发展,实现乡村振兴

建立农林业生产产业标准化体系,制定农林业产品生产标准。积极建设农林产品质量标准中心,以质量标准引导农林产业高质量高水平发展。开展农林业生产标准化创建活动,打造出一批农林产品种植生产的标准园区,建设畜禽水产品等养殖标准化示范基地,实现各类农林水禽产品的标准化生产。

(九)提升乡村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发展,实现乡村振兴

要在各地用较高标准建造一批农林产品高质量生产示范基地,支持建设农林业综合开发试验区,积极推动各省各地的农林产品生产企业聚合发展,特别加强农林生产企业的产品外销工作,甚至引导农林产品生产企业到境外国外去注册商标,促进农林生产企业大力发展自己生产的自主品牌出口外销境外,创造发展出一大批具有一定知名国际影响力的农林产品品牌,培养发展出一大批熟悉深知国际市场规则的农林业生产龙头大企业。要强化建设各类型平台,包括农林产业协会、以及为农林生产企业服务的中介组织,积极推动建立农林企业联盟组织,加强推动农林生产企业开拓国际国外市场的积极性。同时积极搭建农林产品进出口交易的平台,鼓励农林产品生产企业到国外去建设各种农林产品展示展销中心,积极开展各品牌农林产品对外宣传推介活动,还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等新型市场拓展方式,拓宽农林产品的出口渠道。加强对各类农林业进出口商品监测预警,积极应对国际贸易纠纷,同时优化农林产品进口结构和来源渠道,适度加大紧缺农林产品进口。(作者单位:福建社会科学院)

猜你喜欢

农林文明生产
《杂草学报》中国农林核心期刊收录证书
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农林技术人员职业培训策略研究
漫说文明
文明过春节
浅析农林经济管理中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注意注意!吸管来袭
2017年农药生产企业新增生产地址备案名单
对不文明说“不”
文明歌
食品与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