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口译课程使用国际模拟会议之成效探讨

2019-11-16周杰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19年8期
关键词:大专口译课程设计

[摘           要]  口译课程的相关议题向来为国内外口译学者与教师所关注,每年的翻译学研究集刊所发表的各式论文中可为明证。然而众多研究之中,多倾向于探讨课程中应该涵盖的口译重点,并建议与研究所的口译教学作出区隔,却少有研究提出适切的口译教学活动为第一线的口译教师提供参考。以往对翻译教学的探讨主要集中在课程设计、教学现况的分析以及翻译教学方法的评估,但重心多以笔译为主,口译教学活动相关研究则极为缺乏。因此,旨在提出适用于大专口译课程的教学活动,以国际模拟会议为例,明确介绍其概念、实施步骤、注意事项等细则,并阐述国际模拟会议如何能与大专口译课程教学重点互相搭配、相得益彰,期望为国内的大专口译教师提供有别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得以有效实践教学目标及提升学生学习口译的热忱。

[关    键   词]  口译教学;国际模拟会议;教学活动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22-0152-02

一、前言

随着中国日趋国际化,企业界对专业外语人才的需求不断提高,各大专院校之英、外文系与应用外语系便肩负起培育优秀外语人才的重责大任,而在课程设计当中,口译课程十分明显地受到诸多学者及学生的欢迎。自2001年由华师大英语系开办第一个大学部口译班算起,大专口译教学迄今已有超过二十年的历史。在这期间,口译课程广受好评,不但各大专技职体系之应用外语系将口译课程列为发展重点,一般大学英文系、外文系亦将口译课程设计为提升学生外语能力的工具。在教育部大专院校的政策之下,国内翻译系所大增,截至2017—2018学年度为止已有四所翻译研究所,而以翻译为学程的学校更是数不胜数,其蓬勃发展的趋势可见一斑。

国内学界亦对翻译研究具有相当浓厚的兴趣,此点可由每年的翻译学研究集刊所发表论文中看出端倪,口译课程的教学设计更是国内大专教师关注的焦点。综观国内的翻譯教学研究,其探讨重点不外乎集中在课程设计教学现况的分析以及翻译教学方法的评估,但重心多以笔译为主,口译教学活动相关研究则较为缺乏。而仅有的相关研究多止于倾向探讨课程中应该涵盖的口译重点,此点虽然对大部分的新手口译教师有非常多的助益,为其口译教学提供一个清楚的面向,却少有研究提出适切的口译教学活动,供在第一线的口译教师作为教学参考。因此,本文旨在提出适用于大专口译课程的教学活动,以国际模拟会议(international mock conference)为例,明确介绍其概念、实施步骤、口译课程使用国际模拟会议之成效探讨注意事项等细则,并阐述国际模拟会议如何能与大专口译课程教学重点互相搭配、相得益彰,并借此探讨在大学部的口译课程中,使用国际模拟会议的适切性及其成效,借以提出教学建议。本文期望为国内的大专口译教师提供有别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得以有效实践教学目标及提升学生学习口译的热忱。

本文分为五节:第一节简述研究动机与章节架构;第二节回顾口译教学与外语教学相关文献;第三节详述本研究的方法与步骤;第四节呈现研究结果,并评估实施国际模拟会议之成效性与适切性;第五节进行讨论及结论,同时指出本研究对大专口译课程的贡献并建议未来相关研究。

二、文献探讨

近年来由于一些学者的提倡,大学部的口译教师不再以培育专业口译员为己任,而是以口译作为提升学生语言能力(language proficiency)的方法与训练的手段,毕竟在教学时数有限的情况下制定如此崇高的教学目标则显得不符合实际。研究所进行“翻译教学”,大学部则以“教学翻译”为主轴,各司其职。虽是如此,但课程名称既明定为“口译课”,上课内容则当然务与口译所需用到的技巧有所关联,除了介绍口译基本形式、概念以及演练之外,更可借此作为与研究所专业口译课程的衔接点,给想在口译这一专业领域进一步深造者提供一窥堂奥的机会。

口译是一门强调不断练习的技能与学科,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应多多给予学生机会磨炼。但在传统的口译教学中,学生虽然确实有许多机会练习,却多半属于被动的学习者,战战兢兢地口译完听入耳中的讯息后,接着便是胆战心惊地等待教师的指正。传统的教室内,课程设计亦多半以教师为主(teacher-centered),教师具有无上权威(authority),学生能做的也只是尽力消化教师传授的知识而已。这样的情况往往造成学生学习被动以及学习动机低落,以大专口译课程为例,最常见的便是学生在口译教师不断指正中,感受到无比的挫败与自信心的丧失。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除了感受到无比的压力,更可能对口译这门课产生排斥心理。

自20世纪以来,外语教学界逐渐提出以学生为中心(student-centered)的教学理念,教师则担任辅助的角色,协助学生学习。近年来由于人本教学理念(humanistic te-aching)及建构理论(constructivism)的兴起,开始强调以学习者的立场为出发点,借此关注学生的个别发展,满足其学习需求及鼓励其自主学习和知识建构。因此,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逐渐成为目前教学研究和实务的重心。在翻译教学中,我认为,最有效的方法即在于让学生担任主角,教学重点不再是过度指正学生的错误,而是在于协助学生发展翻译相关知识及技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learning autonomy)的能力。

在近几年的中国英语教学界,沟通式教学法(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CLT)获得极大的重视,CLT具有三项极为重要的要点。

(1)沟通原则(the communicationprinciple):以沟通为目的的活动能促进学生的学习。

(2)任务原则(the task principle):學生若能以语言达成有意义的任务,则可促进学习。

(3)意义原则(the meaningfulness principle):对学习者有意义的语言可促进学习。教师若能设立任务(tasks)让学生完成,可以有效达到上述三项原则,此即为实作导向语言教学(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的意涵。本研究中学生主动参与举办模拟会议,其内涵即符合CLT所提的三项原则。

口译课程使用国际模拟会议之成效探讨到一定的教学成效。若细思前述的三项原则,会发现口译教学和CLT有一定程度的关联,我认为两者本质上十分接近,口译教学带给外语教学上的启示包括:

(1)重视培养沟通能力。

(2)听、说两种能力的结合。

(3)强调真实的(authentic)沟通情境。

在国内外译研所的课程设计中,常要求学生举办小型会议(mini conferences),由学生担任讲者与译者,其目的便是为了让学生提前体验踏入职场的真切感受,并从中培养口译技巧,灵活运用同时听说的能力。杨承淑(2000)指出,从事实务训练的一项方法,就在于让学生口译员从模拟实务(实习)中体会失败与成功的经验,借以累积经验法则。然而缺点则在于,不论如何模拟,毕竟都是在教室中建构出来的活动,与真实的会议情况仍有差异。因此本文研究中所采用的国际模拟会议形式,除了让学生担任讲者及译者,更开放外宾参访,让与会观众亲自评分,使模拟会议达到真实性的需求。

在外语教学的领域,有学者致力于互助式学习(coo-perative language learning)及应用作业项目(project work)的相关研究,成效斐然,以下分别探讨之。

(1)互助式学习

培养沟通能力一直是外语教师最关注的焦点,而互助式学习则为提升学生沟通能力及获得社交技能的一种可行方式。周杰认为学生的语言学习潜力,可以在社交情境下借由学生间的互动(interactions)而得以激发。在实际的语言应用当中,学生能因此习得沟通能力。互助式学习证明了在同件的互动下,更能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及在学业上得到更好的学习成就。

(2)应用作业项目

作业盒子是一款基于日常作业的师生互动应用,通过接管高校领域师生的作业场景,连接教师与学生,记录作业数据,在生成学生知识图谱的基础上,为师生匹配个性化题目,帮助教师因材施教,帮助学生针对性改善薄弱知识环节,未来将发展成为基于学生的知识储备现状对接学习及辅导资源的平台。

扎根高校,将“互联网+教育”的模式融入日常教学场景,是作业盒子产品的核心特色。本次活动将采取线上以国家及地方教育资源平台为依托、线下应用交流分享相结合的形式,深入教师日常教学的第一线,帮助教师改善教学。

参与此次活动的中央电化教育馆王馆长表示:“国家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教育是这一战略行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战略行动要求探索新型教育服务供给方式,鼓励互联网企业与社会教育机构根据市场需求开发数字教育资源,鼓励学校利用数字教育资源及教育服务平台,鼓励学校通过与互联网企业合作等方式,对接线上线下教育资源,探索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等教育公共服务提供新方式。教师利用互联网技术教学、学生通过移动设备学习是教育信息化的必然趋势,作业盒子专注于大学生日常作业场景的挖掘,探索免费的、低门槛的,可迅速大规模推广的教育信息化应用模式,对加快教育教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推动‘三通两平台建设目标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移动互联网将从根本上改变教师、学生以及资源的互动连接方式。作业盒子专注于大学作业这一个场景,通过不断优化的产品和大数据分析的能力来帮助教师从繁重、重复、低效的作业批改中解放出来;聚焦基于学生的学情分析、调整教学策略,布置适量、精准、有效的日常作业,从而让作业更轻松,实现因材施教。

参考文献:

[1]刘洋.文化差异对英语口译的影响与应对[J].智库时代,2019(4).

[2]吴小芳.新建本科院校口译课程教学模式及其应用研究[J].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8(11).

[3]刘辰.基于口译能力构成拆解式教学模式的应用型本科高校英语专业口译课程设计与方法[J].教育现代化,2018(10).

◎编辑 陈鲜艳

猜你喜欢

大专口译课程设计
“苏州园林:景致与情思”课程设计
读大专不如卖韭菜盒子是对职业教育的鞭策
对中国口译近25年来的研究综述
A Study on the Application of Task—based Approach to English Vocabulary Teaching
Transwind Shipping Co.,Limited
Transwind Shipping Co.,Limited
略论笔译与口译的区别
浅谈口译笔记重要性及功能
关于完善课程设计教学及教学管理工作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