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的管理会计实践
2019-11-16吴剑波
吴剑波
为了加快供给侧改革在我国的应用与发展,在管理会计工作开展中全面依据供给侧改革思想开展。供给侧改革对管理会计的发展提出了创新驱动发展模式、结构性优化的要求,在此基础上,不断的使管理会计工作向着创新的方向前进,使得经济体系和微观经济分析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加快我国经济体系的发展和进步。通过本篇文章对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管理会计工作的开展进行分析。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要是为了调整我国的经济结构,实现配置的最优化,逐步加快经济发展的步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本着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为出发点,通过改革的方式优化经济体系结构,对经济体系中的问题做出调整,提高经济变化与结构需求之间的相互适应能力,促进经济社会稳定发展。在《管理会计基本指引》和《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现阶段管理会计工作开展的目标是:推动管理会计基本理论的建设,形成中国特色管理会计理论体系。管理会计工作的开展受政府和国家的引导,在制度层面中国家对其工作具有一定的推进性,但是在企业实际管理会计工作时还需要对自身价值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不断优化企业内部的结构程度。
一、供给侧改革对管理会计工作的影响
在供给侧改革的大前提下,管理会计工作在开展过程中,通过信息处理能力和决策支持体系把外部经济转换的条件变成企业创造价值的动力,在会计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可以提供有力的信息参考依据,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
管理会计是现阶段企业会计管理工作中的一种重要形式。在企业中主要为企业选择最优的决策,对目前企业的经营状况进行优化,不断的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可以通过管理会计理论找到人才培养的最佳方法。从事企业会计工作的人员对管理会计的理解程度决定企业管理会计未来的发展方向,因此管理会计的创新工作需要做好很多方面的准备。
供给侧改革的目的主要是加快经济转换的步伐,由传统的快速增长模式转换为中低速增长模式,更加注重提高产品的质量,由于局部性供给过剩使得目前经济体系出现结构问题。因此供给侧改革的方向就是经济增长速度由高速增长转变为中高速增长,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增长动力由要素驱动转变为创新驱动。管理会计工作的开展主要受到企业管理人员价值观的影响,由于现阶段管理会计工作的组织建设不够全面,所以需要在开展工作中应用供给侧改革。把供给侧改革的意义与管理会计工作开展的方向结合在一起,完成二者的有机融合。
二、管理会计工作运用供给侧改革产生的实效
(一)价值观念理论继续延伸
企业的价值主要有人力资源、生产资源、生产产品以及资金等要素构成。供给侧改革加强了企业内部资产要素贡献与企业价值的关系,在市场经济体系中完全地发挥出企业价值。企业运用供给侧改革可以提高要素生产率,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指的是有形要素生产率和无形要素生产率的数值之和,企业中的有形要素生产率包括企业资金原料的使用情况,无形要素生产率指企业中具有的技术水平和管理创新理念,为企业能够带来的效益。在要素供给情况不变的条件下,管理创新和企业中拥有的先进技术是使企业生产效率不断提高的重要途径,在此基础上企业的价值和收益才能不断提高,管理会计工作在进行过程中就是把这些先进的技术能够带来的效益转化为实际效益,加快企业的发展。
运用供给侧改革调整要素市场的结构,对企业的价值进行综合管理。前几年我国企业的制造水平在国际范围内一直处于中下游,总的来说我国的企业工人只能算是生产者和加工者而不是创造者,企业的经济效益的增长无法带动企业整体核心竞争力和创新精神的提高。拿一些在生活中应用广泛的技术产品举例,惠普电脑是美国品牌,但是中国人使用的惠普电脑基本上都是在中国生产的,这些在中国生产的美国品牌在生产过程中,中国技术人员只完成了对电脑的组装和加工,其核心的零件都是企业内部的秘密不被中国技术人员所知道。科技产品的制造往往都是技术决定价值,现阶段自动化生产水平不断提高,我国生产产品价格较低不再是优势,使得经济水平的发展速度越来越慢。企业质量价值的管理要注重科技创新,增加企业产品的质量,在产品生产过程中使用更先进的科学技术,降低人力资源的使用,加强生产的自动化。管理会计工作是企业生产方向的指挥棒,对企业中的方案和策略具有决定权,因此管理会计工作一定要跟企业的价值观念在同一方向上,直观的对企业的经济情况做出反应,为企业的管理工作提供有利的参考数据。
(二)制度优越化,组织网络化
提高管理会计在企业内部的重要程度,首先要全面了解管理会计的理论体系。结合供给侧改革的管理会计理论体系,管理会计工作不只是一项基础工作,在具体工作开展过程中,还要依照实际情况制定出不同的分析方案,对管理会计理论进行深入的了解,确立供给侧改革在目前经济体系中的重要地位。我国生产企业形式多样,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在进行企业生产时极容易受到环境、人脉以及国家政策的影响,只依据理论体系中的硬性规定开展工作,无法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甚至还会出现漏洞,给企业造成损失。在企业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时,结合供给侧改革有针对性的制定解决方案,发挥出管理会计工作的最大优势,使企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都达到预期的效果。管理会计人员还要随机应变,不断地完善企业内部的管理制度,合理的运用会计理论体系,结合供给侧改革对市场情况以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
在供给侧改革的推进下企业的发展状态逐渐呈现网络化形态,网络化形态的出现,对企业提高资源共享能力和信息传导能力具有促进作用,在管理会计工作开展过程中提供更有力的技术支持。组织向着网络化的形态发展,因此企业内部的管理制度和要素贡献均要跟上组织的发展步伐,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企业对要素市场反馈的效率主要与企业的高效治理能力有关。企业的规章制度与管理会计信息体系的相关标准相互协调,通过构建网络化的企业空间,加强对企业信息的及时反馈,为企业设定更具有针对性的战略方法。在享受信息高速共享带来便利的情况下,加强处理企业内部信息之间的关系,保存好具有重大价值的数据,完成信息的归集和处理。
三、管理会计实践中发展的路径
经济的增长驱动企业的进步,在此基礎上不断的完成对价值的创造,企业的创造价值与企业创新驱动的实践成果有密切关系,并不是企业资源越好,创造的价值就越大。传统的企业资源配置观念特别注重产品生产速度,但是往往没有注意到无形要素产生的价值,企业整体的发展方向出现问题,没有全面参透供给侧改革的内涵,进而影响了企业的发展速度。配置资源的合理化,要从管理会计“唯成本控制论”的观念中转变过来,加强企业内部的创新能力使企业拥有更多新型的科学技术,加快企业内部生产效率的提升。
四、结语
管理会计工作在未来发展过程中需要不断的与创新理念结合,把供给侧改革与管理会计信息发展有机融合在一起。经济发展步伐的加快与经济结构的改变,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便利,使企业具有更多的数据支持,在这个新时代中,经济发展的新常态新结构都将对管理会计理论的研究产生影响,将供给侧改革引入管理会计实践中不断的为企业创造出更大的价值。(作者单位:广东恒广源投资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