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德国应用技术大学人才培养特色对我国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启示

2019-11-16刘玉洁张昕雨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19年8期
关键词:应用型校企考核

刘玉洁 张昕雨

[摘           要]  德国应用技术大学在人才培养上强调实践性和应用性,与我国地方本科院校倡导 “应用为本”的本科教育有很大的相似性,总结德国应用技术大学人才培养特色和经验,为我国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体系开拓了思路。

[关    键   词]  应用技术大学;人才培养;启示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22-0076-02

一、德国应用技术大学的概况

德国应用技术大学是德国数量最多、地位仅次于综合性大

学的第二类型高等学校。据德国联邦教育科研部(BMBF)2018年的统计数据,德国共有高校427所,其中应用技术大学217所,占到德国高等学校的51%。2017—2018学年在应用技术大学注册的学生有917万,占德国高校在校学生总人数的37%。应用技术大学将职业教育和传统高等教育完美结合,培养的学生实际动

手操作能力较强,受到社会和企业的欢迎。

二、德国应用技术大学人才培养的特色

(一)专业设置

德国综合大学按学科类别来设置专业,与之不同的是,德国应用技术大学专业设置注重与当地产业相结合,重视学科的交

叉复合,对接了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许多应用技术大学专业设置结合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复合型专业,比如经

济信息、经济工程等复合型专业。

(二)课程体系

应用技术大学以学生职业需要为导向,以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实践能力和社交能力为主要内容,来构建课程体系。同时根据就业需求的变化和工商业界的发展趋势来增减课程科目。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课程设置阶段化、模块化

德国应用技术大学在课程设置上具有进阶式学习模式特点。以本科专业为例,一般的修学时间通常为3.5至4年,共7到8个学期。学习阶段划分按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实习—专业课—毕业设计模式,有模块化特征。学习阶段分为基础学习和专业学习两个阶段。基础学习阶段共有2到3个学期,专业学习阶段共有4到6个学期,专业学习阶段又分为专业基础学习阶段、实习阶段和专业专长学习阶段。学生只有通过考试,才能进入下一个阶段的学习。

2.课程总量少,内容多元化,凸显实践课程

德国应用技术大学课程设置总量虽然少,但是单门课程综合化程度高,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课程分为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理论课程主要是专业所需的基础理论课程和专业强化课程,实践课程主要是以项目作业和论文等考核形式结业的课程,其中实践课程比重大。

(三)教学形式

理论课程用讲授课、练习实训课和报告课等形式授课,实践课程以学术讨论、项目课程、实习及毕业设计(即毕业论文)等形式开展。无论是哪一种教学方式的授课,教师都注重激发学生的发散性、创造性思维,注重培养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讲授课一般由学校教授授课。教授讲授理论知识有很大的自主权和个人特色。课堂教学时他们不使用统一固定的教材,而是根据课堂教学的需要整理出讲义,并在学校网站的个人主页上發布讲义供学生下载。教授会把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结合起来组织教学内容。教学内容跨度大、实践性强、知识更新快。练习课和实训课是根据讲授课的教学内容同步进行。一般练习课和实训课由讲师和实训指导教师负责指导。报告课一般由学校外聘的企业高级技术和管理人员讲授。与理论课不同是,报告课的教学内容通常介绍当前最新的知识及其应用。教学活动不局限在学校教室,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教学可以选在企业会议厅、市政厅等地点。

学术讨论课和项目课程是实践课程采用最多的教学方式。学生必须通过相关理论课程考试取得足够的学分后,才能参加实践课程。实践教学活动通常在较小范围内的学生群体中进行。这类课程要求学生在学习期间至少完成一个项目作业或者是进行论文答辩。

(四)考核方式

在课程考核方式上,注重对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

能力的考核,根据教学计划和课程特点,有闭卷笔试、开卷笔试、口试、项目作业、撰写演说报告和论文等多种形式。由于很多理论课程的实践要求较高,理论课程的考核经常采用笔试加项目作

业、笔试加论文的考核方式。

(五)实习和毕业设计

德国应用技术大学一般把实习安排在专业基础学习和专业专长学习之间,不同于国内实习安排在所有专业学习结束后的最后一个学期。这样的实习安排有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自己所学专业,同时可能对专业的具体方向产生兴趣,有利于下一个阶段的教学。期间学生需要进入企业学习,积累实践经验。实习岗位都是有针对性地配合当地企业的发展。

毕业设计安排在最后一个学期。论文的题目大都由所在的实习企业拟定范围,选题通常是该企业中的一项具体工作或一个

具体问题的解决方案。毕业设计要求学生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将习得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具体工作中,独立完成该项问题的研究。企业最终也会对毕业论文质量进行考核评价,毕业论文成绩优秀的学生往往会被企业录取聘用。因此,60%~70%的德国学生选择在企业实践中完成毕业论文。

(六)师资队伍

德国应用技术大学的教师聘任非常注重教师的实践性工作经验。一是入职要求除了具备博士学位和至少2年以上的教学工作经历之外,还必须有至少5年的职业实践经验,其中至少要具有3年以上在高校以外的企业工作的经历,并获得一定的成就;二是任教期间强制要求教师必须到校外的对口单位从事实际工作或实用研究,以了解实际工作中的最新问题和动态, 更新和扩充知识。同时学校还大量聘请来自企业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高级工程师、中层管理人员、技术带头人等作为兼职教授或兼职讲师。

(七)校企合作

德国应用技术大学非常注重和企业的合作,以实现为区域经济发展做贡献、为培养高素质的职业人才做贡献的目的。校企合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校企共同开设双元制专业,拟定人才培养方案,联合培养学生。二是校企互派教师到对方单位交流。应用技术大学聘请企业有实践经验的高级技术人员,按期到学校授课。应合作企业的需求,应用技术大学也会按时选派有关教师到企业讲授理论课,培训企业员工。学校的教授也每年定期去相关企业对应岗位工作一段时间,以保持对相关领域前沿的了解。三是校企共建实习基地,企业为学校学生提供实习岗位,并指导学生的实习。四是校企联合成立研究机构和实验室,学校主动承接企业的科研项目,参与企业的技术研发。

三、对我国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启示

结合德国应用技术大学办学的特色,以荆楚理工学院为例

提出以下几点启示。

(一)确立“服务地方区域经济发展,培养应用型高级人才”的办学定位,建立以本科和硕士为主的办学层次

荆楚理工学院根据自身的实践发展情况,确立了办学坚持“立足基層,志在高远”,培养“立足基层用得上、用得好,志在高远闯得出、发展好”的社会化应用型人才,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办学定位明确,这与德国应用技术大学的办学定位是一致的。但是我校目前还是以本科为主在招生办学,应该积极争取申报专业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开展硕士研究生教育。

(二)紧密结合社会需求,加大学科专业的调整力度,发展特色专业

德国应用技术大学的专业设置以应用型为基本准则,大部分是跨学科的复合型专业。人才培养和专业设置随着区域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产业升级而进行调整。我国地方本科院校的专业设置大都沿袭了研究型高校的专业设置模式,专业门类虽多,但应用、复合的特点没有凸显,没有自己的特色专业。荆楚理工学院专业设置中工程技术类专业比重大,要加大学科专业的调整力度,结合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整合校内优势专业,开设跨学科的复合专业,发展特色专业。在复合专业开设方面,如机械工程学院和经济管理学院可以联合开设类似德国的经济工程专业,计算机工程学院和经济管理学院也可以联合开设经济计算机专业。在特色专业方面,荆楚理工学院可以和合作的企业联合培养类似德国的双元制专业。如经济管理学院和李宁公司、众诚物流等多家企业已经建立了合作关系,可以进一步展开校企合作,开设应用型复合专业,定向培养该企业所需的服务人才。

(三)加快课程体系的改革,加大实践课程力度。

借鉴德国应用技术大学课程体系设置的成功经验,荆楚理工学院要以学生未来的岗位需求为导向设置模块化、进阶式课程,加大实践课程力度。虽然我校在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都有明确的实践教学内容,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却未能全面实施。比如实习往往只限于去企业参观,触及皮毛,流于形式。根据校情我们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改变。一是建立模块化课程体系。各专业可以按照需要调节基础课与专业课的比例,适当调整课程的修学顺序,把专业课程按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专长课程组合成不同的模块。增设专业选修模块,教师可以结合自己的科研成果和研习体会,将最新的知识信息、技术发展及时引入课堂教学。这样从课程总数上减少数目,提高课程的综合性。二是在常规的实习、实验、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实践环节的基础上,延长企业实习的时间,适当增加来自企业生产实际技术的项目训练内容。三是积极与本地企业合作,共建学生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实践活动开展的场所。

(四)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

积极推广德国应用技术大学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教学方式方面,改变以传统讲授为主的理论授课方式,增加讨论课、习题课、实验课和报告课等实践课的比重,凸显实践教学。实践课上采取小组合作式教学,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考核方式方面,改变以闭卷考试为主的考核方式,增加开卷考试、口试、项目作业和论文等考核方式,教师出题时要少出或不出死记硬背型题目,要出灵活变通的题目,注重学生对知识的应用和实践的考核。

(五)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荆楚理工学院教师大都缺乏实践工作经验,这对发展职业教育、培养应用型高级人才是非常不利的。对此,要努力从人事制度上作改革,一方面鼓励和支持学校教师通过参加多种形式的进修培训,到企事业单位兼职任教,考取专业执业资格证书等形式提升自己;另一方面积极引进和聘用有企业经验的高级技术人员做兼职教授,充实专业课教学。

(六)加大校企合作力度,促进地区的科技转化

目前,学校与多家企业签订了产学研合作协议,但是深度融合的实质性合作不多。结合德国应用技术大学校企合作的经验,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努力。一是结合企业发展需求,和企业联合设置专业,确定双元制人才培养方案;二是挖掘校企合作、共同科研的契合点,扩大应用研究的领域;三是集结校内各优势专业,与企业共建类似德国的跨专业应用研究所,建立校企交流平台,实现跨专业的科学技术转化。

参考文献:

[1]陈正.德国应用技术大学的历史变迁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启示[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4(10):84-88.

[2]秦琳.以应用性人才培养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国家竞争力提升:德国应用技术大学的经验[J].大学(学术版),2013(9):60-66.

◎编辑 张 慧

猜你喜欢

应用型校企考核
应用型本科院校机械控制工程实验教学改革实践探索
产业教授融入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现路径
智慧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校企合作订单课程中的实施与探索
对民办本科院校应用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研究
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晋江市紫峰中学为例
恩施市 “四变”树考核新风
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晋江市紫峰中学为例
360度考核的自我校正机制
“广西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成立
应用型本科高校《旅游文化》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