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出现的问题及建议
2019-11-16成俏艺李满
成俏艺 李满
21世纪,是创新的世纪,随着现阶段我国经济的发展,互联网的进一步普及和国家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各种优惠政策的实施,使部分有思想有创意的大学生被吸引去创业,近年来大学生的创业出现了高潮。然而,在数据、知识爆炸的时代,创业即存在着机会和也存在着风险。如何在机会来临时抓着机遇,合理、合法的规避风险,是当代大学生创新创业必须要认真研究的问题。
一、前言
古有“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赶旧人”的贤文,今有“在人类日超拥挤的生存空间里,唯一能够使人摆脱拥挤感覺的,不是别的什么,而是创新之路”之说。古今中外,但凡在事业上有所建树、有所作为的人,可以说,都是创新思维能力很强的人。他们凭借高超的创新思维能力,对事物进行优化组合、正确评价,对信息进行科学判断,认真梳理。他们靠智慧、靠特色、靠创新、靠点子,开拓出了事业上的一片广阔天地,被人们所赞颂、所称道。
当今时代,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现在的一切美好事物,无一不是创新的结果,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创新精神的培养对于21世纪大学生来说更是刻不容缓。
二、创新创业对于大学生的意义
近几年来,我国各高校办学及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据资料显示,2016年,高校毕业生创新高,毕业生的总数达到765万,2017年高校毕业人数已高达795万人,比2016年整整多出了30多万人[1]。毕业生急剧增加直接导致了社会就业岗位的紧张,年轻人就业压力随之而来,名校研究生等高学历的青年人找工作也不容易。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十九大报告指出,提供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多渠道就业创业。国家大力倡导“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理念,“创新创业计划”在各高校学生之间掀起热潮,“创新创业大赛”在各高校中得到重视,开展各项免费的创新创业培训,引导学生参加创新创业大赛,创立属于个人特色的创新创业项目等。
作为高校群体,大学生也纷纷抓紧机会,利用自身的内在基础和外在条件,有针对性地掌握创业基本理论专业知识,明确创业目标,增强自己的创新意识。这有利于青年一代自身综合素养的提高,增强了一代人的竞争优势和意识,不但缓解就业压力,避免了“毕业即失业”、“最困难就业季”的无力局面,而且还能为国家、为社会贡献自己应有的力量,实现自我人生价值。
三、大学生创新创业遇到的主要问题:
大学生自主创业成为国家重视、社会关心的热门话题,越来越多的高校大学生把目光定在自主创业上,然而,对于初出茅庐的小鲜肉来说,自主创业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纵观几年来大学生的创业活动,成功者有之,但失败者更多,作为在一个创业失败的大学生,对大学生创业失败的总结有以下几点。
(一)知识理论不够,对创新创业认识不到位
当代大学生实际很多都对创新创业的理论知识有所欠缺,虽然学校已有相关的创新创业教育,但创新创业教育的理念还不够完善,只停留在理论上说教,讲解个皮毛,在学校接受的培训远远不能满足真正意义上的有盈利的创业活动[2]。有一点想法,在学校政策的大力吸引下,就盲目开始创业,成立了公司就认为创业成功了,就开始做着争钱的美梦。急功近利、好高骛远,遇到一点点挫折都承受不了,草率关闭公司。由于对创业的认识不到位,认为创业和就业一样,想干就干,不想干就关,从而导致大学生创业失败率高。
(二)经验不足,承受能力不够
在校大学生,没有社会经验,对社会的认识不够,开始创业就以为着面对社会的方方面面,刚开始还有一方热情去应对发生的事情,但凭热情是干不成事业的。一但遇到挫折,因为没有社会经验和经营管理经验,缺乏长远眼光和工作战略和化解风险的能力,因此心里承受不了,就会心灰意冷,垂头丧气,从此一蹶不振,导致创业失败。
(三)资金不足,融资无门
很多大学生毕业前度是依靠父母给予生活费,没有经济基础和经济来源,一旦创业,资金问题成了创业的最大困难。刚开始有国家政策会对创业项目有一部分资金支持,但这部分资金对于公司成立到公司盈利只是杯水车薪,这时候最直接的经济来源就是融资,但现阶段资本市场对大学生创业显然是信心不足,别说对融资的方式、融资的途径以及融资的技巧不懂,就是懂,想取得天使投资,也比“登天”还难。资金不足,资金链断裂,再好的项目也难以经营下去,无法继续下一步的创业计划,只能半途而终。
(四)团队不成熟,只能同甘苦不能共患难
大学生创业,团队成员大多是同学或师兄弟,在一起学习时大家彼此兴趣相投,能合得来,当一人有创业想法时会一拍即合,匆忙成立起团队,大家一起创业,即没有家长的支持,也没有严格的考查审查。这样一个团队,告意气成立起来的团队,别说知识能力有缺限,如,学会计的一个团队都是学会计的,学计算机的一个团队都是学计算机的等等,要不没有人懂技术、要不没有人懂经营,怎么能支承起一个公司。再者,同学之间没有利益冲突,所以大家合得来,一旦有利益冲突时,各种矛盾显现而出,在没有制度约束下,一个团队顺间就会土崩瓦解,没有凝聚力的团队不可能创业成功。
四、问题的解决及建议
大学生要从自身出发,重新定位自己,认真钻研专业理论知识,打好基础充足底气,必须打破固有的古老传统的思维,站在新时期创新点思考问题,探索新的方向,发扬中华传统优秀精神,不畏艰险,勇往直前。
各高校应当营造浓厚的创新创业环境氛围,积极引导大学生参与创业当中来,灵活全面利用新媒体平台,大力宣传创业意义,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让有意愿的创业学生更好地开展信息交流,满足大学生关于创新创业的合作需求。
相关部门要完善相关优惠政策,加大支撑扶持力度,提供一定的资金让创业大学生自己合理分配,解决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遇到的资金问题,如提供项目专项资金,放宽贷款条件,降低税务缴纳汇率等等[3],这些都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大学生创业遇到的问题及忧虑,鼓励其创业激情。建立奖励创业的激励机制也是有必要性的,大学生参加创业大赛或创业项目,达到制定的标准,在全校甚至全社会大力报道先进优秀的事迹,树立典型,发挥模范作用,给予先进优秀物质和精神的双重奖励,从而激发更多人的创业热情。
高校大学生创业中心,应该大力鼓励跨学院、跨专业、跨学科成立团队,各高校应该搭建大学生创新创业平台,便于有创业意项的学生沟通交流,并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成立自己的团队,指导老师也要给予充分的团队建设指导,这样才能为大学生创业团队的成立提供先决条件。
五、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论创新的金句中说道:“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当代大学生要以创新为方向,不断努力克服重重困难,紧紧抓住机遇,一直勇往向前。(作者单位:广州工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