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分性别运动意愿及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
2019-11-16万纪红
万纪红
本文以大学生分性别运动意愿的调查研究为目的,运用文献阅读法、问卷调查法、数据统计与分析法,对三峡大学男女生参与体育运动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调查,并对调查数据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同学们参与课外运动的积极性普遍较高,其中男生更为主动;运动的目的多种多样,主要集中在减肥、强身健体以及缓解压力方面;不参与运动的原因主要是没有足够的时间、运动太过劳累和没有伙伴陪同。本文经过调查研究找出影响男女生运动意愿强度的原因,并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建议。
一、引言
1957年,时任清华大学校长的蒋南翔提出“我们每个同学要争取毕业后工作五十年”;2014年修订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规定,将体育测试成绩与毕业证挂钩,大学生体质测试成绩低于50分者不能毕业;“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口号响彻脑海,种种情况表明,目前国家和社会越来越重视学生的体质情况,对学生的体质情况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但是,根据数据显示,黑龍江省2017届高校毕业生体质测试达标率男生为70%,女生为74%,与教育部规定的95%的标准相差较远,众多大学生体质概况不容乐观。本文在此背景下研究当代男女大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意愿强度及背后的影响因素,提出相对应的改善措施,以期提升大学生的运动参与率,提升身体素质。
二、研究对象
以三峡大学法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在校本科生为研究对象,其中男生52人,女生79人。
三、研究方法
(一)问卷调查与个别访谈法
通过问卷星共发放问卷135份,收回有效问卷131份,问卷有效率达97.04%,并随机抽查个别同学进行了访谈。
(二)文献阅读法
围绕大学生运动的主题在中国知网查阅了多篇相关文献,了解了目前大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现状和其中存在的问题,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思路与理论支撑。
(三)数据分析法
针对要研究的内容,对有效收回的问卷运用SPSS数据分析软件进行了分析与整理。
四、结果与分析
(一)大学生运动意愿强度分析
根据数据分析显示,我院学生运动参与意识总体较强达到57.25%,不喜欢运动的比率为20.63%。其中,男生表示喜欢参与运动的意愿强度为75%,而女生的参与运动的意愿强度为45.57%,男生参与运动的意愿远超女生。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女生们大都喜欢爱运动的男生,觉得运动系的男生看着更阳光积极,尤其是擅长打篮球的男生不仅在大学校园里也在其他地方都对周围的女生具有更大的吸引力。其次,71.15%的男生表示是自己主动参与运动,而女生主动参与运动的只有48.1%,其背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由于运动是体力与耐力的训练,女生们体力与耐力都不及同年龄段的男生;运动不当会让肌肉变形、男生更偏爱拥有健硕的身躯,而女生们则希望自己四肢纤细;此外,女生们更愿意通过节食等达到降低体重的目的。由于性别、性格的差异,男生和女生的交际方式也有诸多不同之处,男生喜欢通过打球、跑步、远足等方式扩展自己的社交范围,而女生更喜欢通过一起逛街购物、看电影、吃饭的方式发展新的朋友。众多的原因综合造成了男生的运动意愿高于女生的现状,不仅是身体机能的差异,在本质上更是男女生不同性别导致不同性格、不同行为处事方式的差异。
(二)大学生参与运动的目的
数据显示,男女生进行运动的主要目的差异较大,男生运动的主要目是强身健体,其次是缓解压力,减肥只占38.46%,只有25%的男生表示参与体育运动是为了过体质测试。与男生不同,女生进行运动的主要目的是缓解压力,这与女生的抗压能力比男生弱有关,同时,当今社会对女生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女生们不得不越发的努力才能和男生们一起竞争。女生们参与体育运动是为了减肥和强身健体的各占60.76%,为了过体质测试而参与运动的女生占比27.85%和男生的25%差距不大。综合以上分析,男女生平时参与体育运动的主要原因并不是为了过体质测试,更多的是为了提升自身的身体素质拥有更好的身材,以及把运动当做释放压力的途径之一,以期通过运动来排解不好的情绪,释放压力拥有更愉悦的心情和更乐观的态度。
(三)大学生不喜欢运动的原因
各大高校每天都会有一些学生在操场上挥洒汗水,但是与大学生总数相比,参与运动锻炼的学生还是很少的一部分。研究表明,73.08%的男生和72.15%的女生不参与运动的原因是自己时间不足,运动会占用大量时间;34.62%的男生和39.24%的女生觉得没有伙伴一起运动会打消自己参与运动的积极性;与前面不同的是,男生和女生因为运动过度劳累而放弃运动的比例差距较大,男生有25%,而女生高达49.37%,女生身体素质相比男生较差,并且没有男生毅力强,从而更容易放弃。综合以上分析,同学们参与课外体育运动的兴致还是比较高的,但是一些同学由于多种原因的阻碍而放弃了运动。究其原因,是大学学习任务繁重,课外活动多,而用来运动的时间就被大大压缩;运动是消耗大量体力的活动,需要强大的毅力去完成,部分同学觉得运动太累而不愿运动;运动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持之以恒的意念;只有57.25%的同学表示参与运动是自己主动的,而其他同学参与运动是同学相邀或其他原因,和志同道合的伙伴一起相互鼓励更有利于同学克服消极情绪,将运动坚持到底。
五、结论与建议
总体来说,三峡大学学生对参与课外体育运动持有较高的积极性,其中男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的积极性比女生更高,参与体育运动的主要目的是强身健体、缓解压力和减肥。而不参与运动的主要原因是没有时间、运动太过劳累和没有伙伴陪同。
(一)提高相关体育组织的利用率。每个学院学生会都设有体育部,体育部应该主动承担起带动学院学生运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责任。通过严格检查大一新生每天出早操情况强化同学们自我锻炼的意识,督促同学们课下参与健美操训练、经常性的开展多种趣味性较高的体育活动,并采取适当的奖励政策,来吸引同学们积极主动参与其中。比如举办篮球赛、田径竞速、羽毛球赛、组织学生爬山等各种有趣的赛事吸引学生,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鼓励大家从现在开始运动。
(二)拓展体育课程项目,提高体育课学分的比重。结合新时代大学生喜欢观看综艺节目的特点,把其中趣味性较高又具有锻炼作用的游戏引申到具体的课程中来,开设大学生喜闻乐见的体育课程。比如在体育课堂中开设“跑男”,以此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增强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主动性。此外,在学生的体质测试成绩与毕业证挂钩的基础上,提高体育课程学分在学生总学分中的比重,迫使学生为了更好的完成学业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对体育成绩不达标的学生进行教育与处罚,引导学生了解参与体育运动的重要性,提高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主动性。
(三)加强宣传,深化积极运动的意识。在学校范围内通过拉条幅、宣传板展示等方式,制造一种我爱运动、运动使我健康的氛围;邀请同学们身边的校园明星或运动健将等有影响力的人为同学们开展正确运动防止损伤的宣传讲座,降低运动不当使身体受伤的概率;在班群里由体育委员或班长组织同学们定期规律到操场锻炼,在微信上运动打卡,大家互相监督互相鼓励。(作者单位:三峡大学法学与公共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