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东林书院
2019-11-16潘春华
潘春华
很早就从邓拓先生的杂文《事事关心》中知道无锡东林书院,只是一直无缘到实地参观。前段时间,终于有机会近距离品味这几历废兴的著名书院。
东林书院为宋代四大书院之首,又称“东林精舍”、“龟山书院”,由北宋哲学家福建学者杨时于政和元年(1111年)创建,也是杨时长期讲学之地,距今已有900多年历史。杨时与当时常州知名学者邹浩及曾任过北宋宰相的无锡李纲非常友善,从宋政和元年(1111年)初寓常州,至建炎三年(1129年)离开常州、无锡,还将乐故里,前后在常州、无锡讲学达18年之久。
杨时十分喜爱江西庐山东林寺等风景名胜,曾撰有《东林道上闲步》一诗,曰:“寂寞莲塘七百秋,溪云庭月两悠悠。我来欲问林间道,万叠松声自唱酬。”清代无锡地方学者认为,杨时撰作此诗,“斯言也,有道存矣。及归而讲道锡邑,其地即以‘东林名。”这就是东林书院名称来历的一种说法。
元至正十年(1350年),僧月秋潭在东林书院遗址左偏处建有东林庵。到明洪武初年,邑人宋子华对东林庵稍作修葺扩大。明成化二十年(1484年),僧人信谅又加以修葺。200余年间,其地沦为僧区。
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罢官回乡的顾宪成等人捐资重修,并相继在此主持讲学,并亲自审订了东林会规与会约仪式,每年一大会,每月一小会,定期举行。东林讲学内容,除《大学》、《论语》、《中庸》、《孟子》等主要内容外,还涉及先秦诸子百家,包括历代儒、释、道及有关哲学、文学、史学等各家学派思想,使书院群贤毕至,达到鼎盛,有 “天下言正学者首东林”之赞誉,成为宋明时期我国江南地区理学传播中心。
抗日战争胜利后,无锡著名人士因东林书院岁入失修,集议恢复旧观,发起重修。唐文治撰写了碑文,“发明性理之根源”,并略述书院建置始末,“惟愿我乡邦人士,景仰前徽,保气节于将坠。”碑后列有发起人姓名。近代,东林书院曾改名为“东林高等小学堂”,培养出了秦邦宪、钱钟书、薜暮桥等名人大家,可谓 “斯文在兹”,“风闻百世”。
“东林旧迹”坐落在无锡市区东侧一条僻静的街巷内,占地面积13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800平方米。书院建筑布局采用“左庙右学”形制,左边建有祭祀建筑燕居庙、三公祠、道南祠等;右边为丽泽堂、依庸堂,再得草庐、晚翠山房等讲学建筑。书院前院有一方 “泮池”。各地来书院会讲之人,均须经过此池入内,有 “入学”受教之意。穿过书院内门 (仪门),跨过厅堂的门槛,抬头便望见屏门上方悬着块 “丽泽堂”的牌匾, “丽泽”意为以文会友,以友辅仁。这里正是书院会众讲学的重要场所,学生们会聚此地切磋砥砺。
后面一进的依庸堂便是书院主体建筑,也是东林学人聚会的地方,堂名“依庸”为“依乎《中庸》”之意。当年这里名士会集,高朋满座,曾有“脚迹入依庸,人生一大幸事”的说法。建于清顺治十一年(1655年)的再得草庐,是清初学者、东林书院山长高世泰读书讲学重要场所。漫步在“东林旧迹”, 重温杨时诗作《此日不再得示同学》中的“愿言绩学子,共惜此日光;术业贵及时,勉之在青阳”的警句,发人深思。
最使东林书院声名远播的是由明代学者、无锡人顾宪成所撰的的一副名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该联悬于依庸堂内,几百年来,一直成为许多读书人的座右铭。东林书院在讲学之余,往往评议朝政,后来人们用以提倡“读书不忘救国”,至今仍有积极意义。
此联为顾宪成10多岁读书时所写,他的老师出的上联,顾宪成对的下联,“珠联璧合”成一副名联。上联将读书声和风雨声融为一体,既有诗意,又有深意。下联有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雄心壮志。风对雨,家对国,耳对心, 极其工整,特别是连用叠字,如闻书声琅琅。对联原本挂在顾家祠堂,“文革”前由顾宪成的第十四代孙顾希炯先生移到东林书院内,原联为黑底白字,书写者已无从考证。“文革”中,该联被毁。现在的这副白底黑字对联为廖沫沙先生1982年所书写。邓拓先生依据此联写出了著名的 《事事关心》一文,并收入《燕山夜话》第二集。我驻足于此,心中默念这副名联,脑海里浮现起一个个“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爱国形象,回荡起一阵阵“倡实学以救世,视天下为己任”的爱国情怀。
依庸堂的两壁僻有书院历史与人物故事图文介绍,有一年隆冬,创办东林书院的杨时,与游酬一起去拜见理学家程颐,正遇上程老先生闭目休憩,他俩便恭敬侍立一旁。等老先生一觉醒来,门外的大雪已经积了一尺多厚了。后人就用“程门立雪”这一成语来比喻尊敬老师,诚恳求学。杨时也终于因此而经纶满腹,名重一时,回到福建后,又教出了朱熹等一批得意门生。而500年后,东林书院又涌现出一批东林学子,流传出一副天下名联,恐怕事非偶然,实乃学渊流长、师道相承吧。
如今,东林书院已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书院经过多次修葺,古樹成荫,粉墙黛瓦、小桥流水,亭台楼阁,一派江南园林的秀美与精致,散发着浓浓的书香,与院外的繁华闹市、现代都市的川流不息相比,低矮的传统建筑虽已遮掩不住周边的高楼。然而,当你跨进书院,仍会感到一种强大的无形力量在吸引着你,被这弥足珍贵的中华民族文化和精神所鼓舞。驻足树木参天之下,品味各式楹联,寻觅书香足迹,缅怀家国情怀,仿佛是在与先贤对话,你会听到先贤的谆谆教诲,你会真真切切地感受到这座文化地标所散发出的生气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