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怀古诗词传统架构要素与维度的归并分析

2019-11-16辛文君

散文百家·下旬刊 2019年10期
关键词:新课标核心素养

辛文君

摘 要:“归并分析”法是针对选修课本古诗文教学,体现新课标核心素养的有效教学策略。本文试图通过怀古诗词传统架构要素与维度的教学实践,说明此教学法的方法步骤。

关键词:新课标;核心素养;选修本古诗词教学;归并分析;传统架构要素与维度

在新课标背景下,无论是必修课本还是选修课本,所选的每篇作品都成为“语言材料”。在诸多样式的材料学习过程中完成“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正是语文课程的主要目标。因此培育学生“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就成为语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与归宿点,成为我们制订教学策略的最重要的依据。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为: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是一个整体。无论必修本还是选修本,都要围绕四方面日积月累地来完成。需要明确的一个关系是:选修是必修的丰富、补充与拓展延伸。从这个关系来看,选修课本的教学采用结合必修课本进行“归并分析”的教学策略不失为一种重要的手段,近可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从容应对现实的高考,远可以进一步巩固提升课标要求的“四大”学科核心素养。

下面以我对怀古诗词的教学实践为例,说明“归并分析”策略的实施步骤与方法。

纵观必修与选修的诗词篇目,怀古类诗词占据了不小的比重。这类诗词在人教版的必修三和必修四里共有四篇:《咏怀古迹(其三)》、《马嵬(其二)》、《念奴娇?赤壁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在人教版的选修课本《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里纯粹的怀古诗有两篇:《蜀相》、《越中览古》;在苏教版的《唐诗宋词选读》选修本里,纯粹的怀古诗有三篇:《滕王阁》、《与诸子登砚山》、《咏怀古迹(其三)》、《西塞山怀古》。

如此众多的怀古诗词,不难引起师生对其进行“归并分析”的欲望。经学生提议,我们分了几个任务群,经过数天的自主合作探究,在展示阶段取得丰富的成果:怀古诗词的传统架构有三要素、两维度,即使是当代的先锋诗歌对此也有所继承借鉴。

第一阶段:让学生个体自主描述熟悉的诗词,再集体完善补充,形成共同认知,从而完成研究的第一个任务群。

如杜甫的《咏怀古迹》其三,诗的总体描述为:诗人来到了荆门王昭君出生的村庄,回顾了这位历史人物凄凉的一生,即“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抒发了对王昭君的同情,也表达了自已一生漂泊、怀才不遇的感慨;再如《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词写的是游览黄州赤鼻矶的所见、所想,借怀古表达对古代英雄豪杰的缅怀,特别是对英雄周瑜的仰慕之情,又联系到自己的现状,于是产生了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无限感慨。

第二阶段:采取“专题探究”的课堂形式,分析怀古诗词共有的特征要素。

经过课堂上的思维碰撞,归纳出了此类诗词的“三要素”、两维度:来到了一处古迹——场景;缅怀与此地有关的历史人物和事件——追思场景中曾经有过的人和事;表达自己的情感——对历史人事、对自身处境的情感;两维度:即空间(场景)与时间(古今)。

第三阶段:对研究成果的运用、拓展与延伸。本次研究在两个方向作了尝试:一个方向是用选修本的诗词、用现当代诗加以验证;一个方向是向作文进行拓展延伸,为其提供构思、语言养分与素材。

用选修本的诗词验证,如:《蜀相》,是杜甫游览武侯祠(场景)时创作的一首咏史怀古诗,写了蜀汉丞相诸葛亮雄才大略、辅佐两朝、忠心报国(场景中的人和事),忧国忧民的思想凝聚成诗人对诸葛亮的敬慕之情;在这一历史人物身上,诗人寄托自己对国家命运的美好憧憬,即渴望能有忠臣贤相匡扶社稷,整顿乾坤,恢复国家的和平统一(对古人事和自身的情感)。

用现当代诗加以验证,如:海子的《九月》,叙述语句虽然另类,但其架构非常传统。他来到的草原(场景),追思了草原的历史人事,即死亡的“众神”(场景里的古人古事),表达了个体在广阔空间与邈远历史时间里的渺小之感(诗人对古人事与自身的情感)。

向作文提供构思、语言养分与素材,这个延伸不独针对怀古诗词,所有的古诗文教学都可以成为作文的素材宝库。

怀古诗词的架构要素与维度可在作文构思中运用,大量的纪念性质的作文采用“穿越”的形式可以借用此架构。提供语言养分与素材,姑且举两个的例子,高考满分作文《人?脸?精神》有这样一段文字:

“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茵。”

苏武牧羊,贝尔加湖畔,你是否看到那张透着铮铮之气的脸庞?边塞生活十九年,去时的符节早已脱掉了光亮的色彩,年轻的使臣也已白发斑斑,可是随着时间流逝没有改变的是那一腔报国之情,不为名利所诱,不向淫威屈服,始终保持一颗心的清洁,大丈夫的铮铮铁骨与拳拳赤子之心。那张瘦削的脸也因满载报国之意,永远活在了人们的心灵辞典之中。

再如:以中国人爱种菜为话题的一篇学生作文,诗意的标题——一季蔬菜短,万世精神长;诗意的三个分论点——半辈汗水浸土地,一寸一尺总关情。一生青春赴诸国,千丈万里仍念忠。百世髓中流和谐,共同命运中国连。对古诗词的学习达到可以自创诗句的能力,显得文采斐然,让阅卷者产生“一顾倾城”的良好印象。

以上即为“归并分析”教学策略的全过程,这个策略不仅可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而且从诸多指标衡量,同样非常切合新课标培育学生“学样核心素养”的精神。

首先,整个教学过程符合“语言建构与运用”这一素养,因为语言建构与运用“是指学生在丰富的语言实践中,通过主动的积累、梳理和整合,逐步掌握祖国语言文字特点及其运用规律,形成个体言语经验,发展在具体语言情境中正确有效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的能力。;其次,教学过程体现了 “思维发展与提升”这一核心素养的诸多要求,过程中,学生通过语言运用,获得了逻辑思维、创造思维的发展,促进了学生深刻性、独创性等思维品质的提升;第三在“审美鉴赏与创造”方面,通过审美体验、评价等活动逐步触摸到表现美、创造美的方法;显而易见,这个过程从宏观角度看,本身就是对文化的“传承與理解”。

猜你喜欢

新课标核心素养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教育部印发义务教育“新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