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唐诗中的虚实结合
2019-11-16焦健
摘 要:虚实结合是许多艺术门类中都采用的技巧,中国古典诗歌中亦常用运用。在唐诗中,虚实结合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是“虚景”和“实景”、第二是“虚境”和“实境”。第一个方面针对的是直观具体的景物,第二个方面针对的是人物与景物交织在一起产生的立体、延续性效果。
关键词:唐诗;虚景;实景;虚境;实境
作者简介:焦健(1980-),男,漢族,广西桂林人,硕士,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及研究。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29-0-02
旧体诗入唐之后,在艺术技巧的运用上更加丰富。其重要的表现之一,便在于对“虚实”的运用更加成熟。结合其它艺术门类来考虑,中国传统的美术、音乐、建筑等都存在虚实结合——例如,从美术的角度来说,中国画的画面上有的部分浓墨重彩,有的部分却以纯白的云雾进行遮蔽掩饰,引发观者的联想。这是美术中的“虚实”;从音乐的角度来说,传统中国乐曲有的部分嘈嘈切切,铿锵激昂,有的部分又通过长时间的停顿,给听众留下品味空间,造成“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这是音乐中的“虚实”;从建筑的角度来说,重要建筑物之间往往以甬道、院落或广场隔断,这可以让人们在通过空旷地段时对实体建筑产生联想和期待。这是建筑中的“虚实”。而对于诗歌来说,虚实结合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是“虚景”和“实景”、第二是“虚境”和“实境”。第一个方面针对的是直观具体的景物,第二个方面针对的是人物与景物交织在一起产生的立体、延续性效果。
一、“虚景”和“实景”
景物有“虚景”、“实景”之分,虚景固然是具体的景物,但由于超出视线范畴,或者有雾霭霓岚等水汽遮挡,不为观察者所见。而实景指的则是能被观察到的景物。虚景和实景交错在一起,能令读者既得到直观的美感,又有想象的空间。如陈子昂的《度荆门望楚》一诗:
遥遥去巫峡,望望下章台。巴国山川尽,荆门烟雾开。
城分苍野外,树断白云隈。今日狂歌客,谁知入楚来。
此诗首句“巫峡”二字乃实景,虽“遥遥”相看,却能进入观者的视线范围。第二句为虚景,“望望”乃瞻望之态,“章台”即章华台,是春秋时楚国离宫,这里诗人以“章台”指代楚地。作者既初度荆门,离楚地尚远,“章台”自然也超出了诗人的视线范畴,所以第二句的“章台”乃远方之虚景;第三句再次回到实景,“山川尽”是移步换形的写法,写出随诗人的行程,巴蜀山川由多到少,由少到无的渐变过程。第四句中的“荆门”虽为确切地点,但诗人饰以“烟雾”二字,突出其朦胧掩映之态,所以是虚景;第五句“城分苍野外”转回实景,而第六句“树断白云隈”却描画出远树藏入白云深处的视觉效果,再次以虚景打开读者的想象空间。全诗实景虚景反复交错,故纪昀说此诗“以‘度字、‘望字分出次第,使境界有虚有实,有远有近,故虽排而不板。”[1]正点出了这首诗中虚实之美的来源。
在“虚景”和“实景”结合方面,高适的《塞上听吹笛》也很有代表性,诗中写道: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这首诗前两句写了白雪、胡天、牧马、明月、羌笛、戍楼等一系列意象,这显然是诗人在对实景进行描写。三四句转写虚景,“梅花”在诗中并不存在,乃是诗人想象出来的场景,至于“风吹一夜满关山”更是将这虚景进一步渲染,造成壮观的艺术效果。前两句现实中的实景与后两句头脑中的虚景交错在一起,给人以亦真亦幻的虚实之美。在此基础上,此诗还有更深一层的虚实之美,第二句实景中“羌笛”所吹奏的正是“梅花落”的曲调,所以第三句才会提出“借问梅花何处落”的疑问。从虚实的角度来看,“梅花落”只是一支乐曲的名称,是没有具体形象的,而作者借用诗歌手法,将其转化成飘飞于关山之间的“梅花”,使之有了具体形象,这又是化虚为实了。所以从整体上说,此诗不仅将“虚景”和“实景”结合,而且在“实景”中藏虚,在“虚景”中写实。造成了多层面的虚实之美。所以周啸天先生才认为此诗“虚实交错,构成美妙阔远的意境,这境界是任何高明的画手也难以画出的。”[2]
韦庄的《古离别》一诗也很有代表性,诗中写道:
晴烟漠漠柳毵毵,不那离情酒半酣。
更把玉鞭云外指,断肠春色在江南。
从“实景”和“虚景”的角度来说,首句写的是眼前景。漠漠晴烟象征诗人内心迷茫的感受,毵毵杨柳象征着绵长不绝的离愁——这里写的是实景。而末句写的是远在江南的无边春色——这又是虚景。诗人以人物行为勾连起眼前实景和远方的虚景,渲染出无限离情。另外,若单从首句考虑,杨柳细长之貌是实景,而晴空中飘荡的烟云又造成了朦胧的视觉效果,这使实景中加入了虚景的成分。结合以上两点,整首诗的虚景和实景结合交错,故霍松林先生认为其“虚实相生,情景交融,辞采秣艳,笔致空灵。”[3]
二、“虚境”和“实境”
若在景物中加入人物的行为和感受等因素,便会形成“虚境”和“实境”的交叉结合。“实境”中包含的自然是现实中可感受到的情景事件,“虚境”中包含的则是诗人想象、幻觉、梦境、回忆中发生的情景事件。
初唐时的名篇《春江花月夜》中便利用想象制造了不少虚实交错的情境。诗的后半写道: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前三句“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显然是眼前的情境。诗人先从天上的白云写起,再写浦上远望的思妇。在思妇的眼里,看到的是水上的一叶孤舟。至此,实境的描写告一段落,从“何处相思明月楼”开始转入虚境描写。看到眼前的孤舟,思妇生发出想象——眼前舟中旅客的妻子,不知在何处的高楼之上,也和我一样,在明月之下思念、眺望着她的良人呢!以下四句则换作眼前的“扁舟子”对远方妻子的想象,仍是在虚境范畴内进行摹写。在这个旅客的心中,眼前的明月也正照在妻子的梳妆台前。这月光照在闺房中,无法用卷帘挽去,照在寒砧上,无法用衣袖拂开。诗人将想象中的场景描绘得如此唯美,借月光象征出思妇的一片思君之情。至此往后,视角反复在游子和思妇之间转换,都是在虚境中摹写情景、抒发情怀。至“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及后面的“斜月沉沉藏海雾”,又回到眼前“春江花月夜”的实境,谁知到这里诗人笔锋一转,以“不知”二字领起最后两句,再次将读者带入想象的虚境当中。这首诗反复在眼前的场景和诗人想象中的场景,以及游子、思妇想象中的场景之间来回转换,造成了全诗如梦似幻的艺术效果。所以霍松林先生评价此诗道:“想象中有想象,实境中含梦境,心物交感,情景相生,时空叠合,虚实互补。”[3]21
“虚境”除了可用想象营造,也可用幻觉来表现,如王维的《书事》:
轻阴阁小雨,深院昼慵开。
坐看苍苔色,欲上人衣来。
此诗前两句并不出奇,仅是常规的景物描写。但后两句则十分耐人寻味,“苍苔色”明明是实景,又怎会染到人的衣服上呢?这显然是幻觉,造成幻觉的有可能是生理原因,也可能是心理原因。从生理角度来说,有可能因为诗人“坐看”的时间较长,眼睛产生了聚焦的扩散。而从心理的角度说,“苍苔”和“人衣”的结合也未尝不是人和自然交互合一意识的投射。故徐总先生指出此诗“实景幻入虚实之间,既是一种眼前的物象,又是一种情思的托现,诗的意旨也就在对单纯的写景与抒情的超脱中进而升腾为一种整体的意境筑围。”[4]
另外还可以利用梦境制造虚境,以产生虚实结合的效果。如元稹在贬谪途中伤悼亡妻的《感梦》:
行吟坐叹知何极,影绝魂销动隔年。
今夜商山馆中梦,分明同在后堂前。
诗人官场失路,更想起亡妻之形貌,心中更增哀思。后两句写自己途中梦境,强调的是“分明”、“同在”、“后堂”,情景历历在目,这体现出诗人与妻子的深厚感情——由于感情深厚,才可在梦中见到妻子;更由于感情深厚,才可在梦中构筑出如此生动鲜活的场景。所以许总认为后两句“既复现无限的往昔世界与生活情味,又构成一种虚实相生的艺术境界。”[5]晚唐时陈陶的《陇西行》也是这样,诗中写道: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诗中的“无定河”位于陕西境内,“河边骨”则是边塞战死将士的尸骨,两者共同构筑出诗中的实境。“春闺梦里人”一句则写虚境,战死将士的妻子们仍在日日等待他们的回还,以至于夜有所梦。现实和梦境,一边是凄凉的枯骨,一边是英俊的良人。虚境与实境相结合,然而荣枯迥异,虚实之间的冲撞造成了强烈的艺术效果。
利用回忆来制造虚境也是一种常用的技巧。如杜甫的《登岳阳楼》,头两句便写道:“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第一句写的是过去,将自己曾经的见闻与洞庭湖联系在一起,是虚境;第二句写的是当下,延续了虚境的內容,转入实境,暗示出了诗人过去对岳阳楼、洞庭湖的向往与现下得偿所愿的心情。霍松林先生认为此诗:“首联虚实交错,今昔对照,从而扩大了时、空领域。”[3]95甚为得当。还有的作品更加复杂,同时利用回忆和想象来制造虚实结合,如李商隐的《夜雨寄北》,诗中写道: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此诗首句写妻子来信询问自己何时能够回还。由于自己正在看的是对方寄过来的信件,所以“君问归期”发生在过去,是虚境中的事情。第二句则转入对当下“巴山夜雨”情景的描写。第三、四句则是诗人对未来夫妻团聚时情境的想象,再次转入虚境。这三个场景由一场夜雨贯穿始终,然而却造成了虚实结合,时空交错的艺术效果。
参考文献:
[1]纪昀(清).《瀛奎律髄》刊误·卷一[M].武汉:武汉出版社,2008:1.
[2]俞平伯等.唐诗鉴赏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3:435.
[3]霍松林.唐诗精选[M].南京:凤凰出版社.2018:252.
[4]许总.唐诗史(上)[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456.
[5]许总.唐诗史(下)[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