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不居,未来可期
2019-11-16张薇
导读:在7月7日清华大学的毕业典礼上,一个女孩的发言火了。这个女孩叫张薇,是清华大学工业工程系本科毕业生。在清华大学2019年本科生毕业典礼上这天,这个95后作为唯一一位本科生代表在主席台上发言,以平实的语言述说了自己的奋斗历程。
我来自甘肃镇原——一个黄土高原上的国家级贫困县,交通不便,教育资源有限,经济相对落后。犹记得第一次去省城参加物理竞赛,到实验环节比赛时,我甚至没有见过比赛所用的仪器,当我终于找到仪器开关时,比赛结束时间已经到了。那是我第一次意识到,不同地域的教育是存在巨大差异的,短暂的失落在我心底埋下了改变家乡教育现状的种子。
经过高中三年的拼搏,我幸运地成为了这个园子里的一份子。邱校长在开学典礼上就告诉我们:“清华学生要具有理想主义精神”,要“听从内心的召唤,突破现实的羁绊,追求有意义、有价值的人生目标”。
四年的大学生活告诉我,实现人生目标的关键是:能坚持、有担当。坚持,就是身处低谷仍心怀希望,困难重重仍坚定前行。刚入校时,因为基础薄弱,我时常陷入自我怀疑。微积分作业要比别人多花三四倍的时间,竞选班长不成功,报名实践支队长也失败了,仰卧起坐100分只拿到了20分……
《平凡的世界》里孙少平说:“一个平凡而普通的人,时时都会感到被生活的波涛巨浪所淹没。你会被淹没吗?除非你甘心就此沉沦!”我们都曾经历各种各样的困难挫折,曾在漫漫长夜中苦苦思索,在无人的角落里放声大哭,但只要咬牙坚持,生活就会给你惊喜。
后来,我参加了辩论赛,和小伙伴一起获得了“辩论好声音”的冠军;我的仰卧起坐及格了;当上了班长;开始指导实践支队;还顺利拿到了学业优秀奖学金。我没有辜负自己当时在日记中写的那句话:“无论如何,不许退缩,不许不努力,决不许放弃。”我们不会被困难打倒,咬着牙含着泪,也要坚持到最后一刻!
担当,就是要铭记清华人的家国情怀,不忘初心,坚守理想。2017年在甘肃特困镇殷家城的一间土窑洞里,我遇到了一位母亲和她的三个孩子。母亲不识字,父亲意外离世,家里只有一张桌子,没有台灯,但姐弟仨却学习得无比认真。我至今忘不了母亲的手足无措,忘不了孩子衣服上的破洞和眼睛里的光,我知道我应该做些什么。经过我们的努力,这个困难家庭最终得到了北京一家公益组织的长期学业资金支持。在过去四年里,我曾前往甘肃、云南、陕西等多个省份开展了8次公益实践。我开始意识到,清华人有责任去关注社会,我们的努力真的具有点燃星星之火的力量!
家国情怀体现在清华人坚定的毕业选择上。教育研究院的沈晓东学长,在毕业后前往安徽省金寨县担任小学校长,致力于困境儿童的救助和教育;今天和我们一同毕业的,来自新闻学院的仁增顿珠,走出青藏高原后,又坚定地走回去,毕业后将在藏北草原当一名基层工作者;还有法学院的胡凯,毅然从军入伍,誓要为强军梦贡献力量……在万千选择面前,他们放弃了外人眼中的“最优解”,跳出了生活的“舒适区”,走向了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我也始终记得曾经想为教育事业贡献力量的懵懂初心。推研成功以后,我决定加入清华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延迟一年入学。清华培养我们成为肩负使命、追求卓越的人,父母希望我饮水不忘思源,朋友们希望我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而我,想用一年不长的时间,做一件终生难忘的事情!
岁月不居,未来可期。
我们不仅有坚定不移的决心,果敢刚毅的品格,更有家国天下的情怀和為理想不懈奋斗的一腔热血!我们永远不会忘记心底的热爱与热泪盈眶的感动。感谢清华给我们更加有力的翅膀去翱翔天际,我们将不忘初心坚守信念,乘风破浪,直济沧海!
张薇的发言之所以让公众深深为之动容,是因为她用自己身为“寒门学子”的经历,和她想要投入精力去做好的支教事业,具体阐释了理想与担当的丰富内涵。知名学者钱理群曾经对大学生群体发出过一道深刻的警示,接受大学教育之后,一些优秀的学生可能会成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如果名校的毕业生在享受了国家最优质的教育资源之后,不愿回馈社会,只顾谋求个人利益,这对国家与社会来说是非常不利的。然而,张薇的发言却让我们看到,哪怕是出身贫困的学生,她们心中美妙的理想火花,也绝不是那么容易被物质和现实的诱惑所熄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