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德治思想对当今国家治理的启示
2019-11-16祁亚男孙盈盈
祁亚男 孙盈盈
摘 要:重视和发挥德治思想在政治中的主导作用是中国历代政治文化中重要的内容。以民本主义为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高度重视对人民群众的道德教育以及统治者的道德规范。本文将通过梳理古代不同时期对其生活时代所产生深刻影响的著名思想家的主要主张来探讨中国传统德治思想变化、发展,从而提粹出这些重要思想对于当今国家治理所能发挥的启示作用。这既是对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有着极其重要的时代意义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传统德治思想;国家治理;民本
一、传统德治思想的萌芽与演变
早在夏商时期,德治治国的思想就已经出现,到了商朝、周朝以后,德治思想的最初形态“礼治”已经逐渐变为时尚,西周时已经达到了最顶峰。纵观五千年的中华民族历史,中国古代的德治思想的发展变化主要呈现了如下阶段。
基于商朝灭亡的教训,在西周统治时期,统治者便提出了“德与天合”“明德与罚”“敬天保民”的思想。通过修养君主的道德适应天道、天命,即为以德配天。敬天的思想包括天命不常、天命与人事的相统一、从民情中而知天命。保民思想是指怜民、养民、教民及慎行政。明德则是要求统治者能够起到内化于心,外化于形,注重教化的作用,以自身作为典范并用统治阶级的伦理道德要求,比如“忠”“孝”来教化灌输百姓,使广大百姓的头脑中能够形成不犯罪的思想建设,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有效遏制犯罪行为。慎罚是指据典用刑、用刑要善、定罪宜缓、量刑要注重态度,即统治者在实施刑罚时一定要谨慎行事,以做到用刑准确。西周时期提出这样的思想主张对之后各朝各代的统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作为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孔子在先秦时期便提出了“以德治国”的理论。他认为统治者当“为政以德”,作好表率,反对苛政。同时,孔子的仁爱思想在“君子泛爱众而亲仁”“仁者愛人”等主张中也有所体现。为了有效调和阶级矛盾,他觉得应以宽厚的政策解决严厉的政策所造成的负面影响、用严厉的政策来解决宽厚的政策所造成的负面影响的方法来统治人民,这样政治就会和谐。此外,孔子还特别重视教育的作用,“有教无类”就是他所提出来的。在他看来“为政以德”的只能是仁者,仁者治国是政治良善的关键,而仁者的标准则是德才兼备,德治的关键点在于首先统治者自己必须有其德,才能够作出表率作用。正所谓“政者正也,子率以正,孰敢不正。”②作为一个统治者,就必须首先改进他们自身的道德修养,只有统治者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人民才有可能竞相效仿并推崇。同时,也只有注重自身修养的人才能够有能力去维护当下的社会秩序和掌控政治局面。“以德服人”的王道是继孔子之后的孟子所推崇的。他认为的王道政治内容则是:保民即与民同忧同乐;行德即善于把握规律,按规律办事;服民心即满足民众的心理需求和物质需求。其政策体现在施仁政,统治者用仁爱之心对待天下,更注重发挥人的道德自觉,而道德自觉就是用仁爱之心去做根本不爱之事,把基于血缘的家庭之爱推广到社会,他和孔子同样认为作为统治者,都应当带头为人民树立榜样。孟子尤其重视人心向背,“得人心者得天下。”这是孟子的民本主义理论中的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在今天看来这个观点依然熠熠生辉,这是我们现在所提倡的“以人为本”思想的曙光。从这一点上看出,他比孔子更深刻认识到了人民的重要性。并且还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他极力主张统治者应该在经济上使人民富足。具体措施有:使民有恒产、几税而征、搞活工商、减轻刑罚、救济民众。孟子作为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之一,也十分重视道德教育,这是启蒙运动的一个重要内容。他也提出人性善,认为人性的善是内在的,是与生俱来,是群体生命存在和生命的前提和基础。汉代的董仲舒对儒家“为政以德”思想重新解释及发扬,提出“德主刑辅”的主张。他认为治理国家一定要以德治为主要方面,以刑法为次要方面,认为这个主张是合乎天意、合乎民意的,并且还用“性三品”说证明了“德主刑辅”的思想是符合人性的。因为董仲舒认为人生而有别、人生而不同,根据每个人天生的秉性,把人分为了三品:圣人之性;中人之性;斗筲之性。针对每个人人性的不同,可以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进行管理。对于绝大多数的中品人,运用一定的道德观念、政治观点进行教化,使他们这些人的言谈举止得到提高或者说更符合一定的统治阶级的需要。对少数下品之施小刑,把德作为为政的根本,把刑罚作为为政的后者选择,先德而后刑,大德则小刑,德本刑末,即“德主刑辅”。后世的统治者们大多循着“德主刑辅”提出了适应各朝各代的具体的思想主张,都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德主刑辅”的思想。
二、传统德治思想的核心内容
根据中国传统德治思想的发展脉络来看,其核心内容是治理国家应该遵循以人民为根本,理顺民众之心的民本思想。以人民为根本主要是指君主应该把安民作为主要内容或者主要的方向,治理国家时把关爱民众、重视民众、宽恕民众、富足民众作为基本方略方针。
一是以人民为根本前提和基础,统治者自身修身养性、关爱人民。作为统治阶级要好好使国家有效稳定运行,需要好好地处理君主与人民、国家与人民、政府与人民的关系。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是否处理得当是衡量是否“暴政”的分水岭。二是以道德伦理、政治观点及思想观念教化人民,并且重整社会风气,倡导正气,去恶向善,使每个人通过教育与自我教育和道德实践,完善个人品德,使自我人格有一个更高水平的升华。因为不论对社会还是对个人来说,儒家伦理所要达到的治世治国状态及要求就是如何把道德理想要求渗透到每个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中。三是发扬官吏的俊德,加强为政以德的能力。国家的运行有序在于各级官员是否在其政谋其事。只有“正百官”,始终强调官员自身的道德修养。官吏自己有“我应该这样做”的思想动机,在实施教化的过程中才能服民心,引导社会风尚,美化社会风俗。四是必须立身为正,加强以德修身的行为举止。强调人自身的价值,实现自身价值、理想及抱负是古代人本思想的重要内涵,。其实现路径就必须从自我的“修身”开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中修身也处于一个主导的地位。只有通过不断克制自己的自我教育,通过完善自我道德,才能达到自我修身养性的至高境界。
三、中国传统德治思想对当今国家治理的启示
在中国古代社会中,德治作为政治局面良好并有序运行的手段,是一种相对来说比较完备的调节社会关系的理论体系。它以一定社会时期的政治诉求为导向,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个人修养、社会风俗及舆论等方式,使人们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及道德规范等按照一定社会的要求来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处理自己的分内之事,从而使国家达到国泰民安的良序。作为文化主脉的儒家伦理和德治文明,不仅依旧充满活力,而且是当今文化选择的文化根据,传统文化的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造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新形势下,对中国古代德治思想做出符合时代要求的诠释与选择,更加迸发出它的应有之义。
(一)继承并发展“民惟邦本”思想的新内涵、新内容,突出新时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自古以来,我国就非常重视人的地位。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盛世开太平。”①它体现了儒家思想的宽广胸襟,确立了世界的文化价值,保证了人民的幸福,传承和创造了文明的成果,开启了永久和平的社会愿景。中国历代的统治者对“民惟邦本”的认识对于任何时期的国家治理都具有警世作用,这要求领导人在政治上谨慎从事,把人民放在中心位置,不能够漠视人民群众的生活诉求和根本利益。同时,传统人文主义与现代民主的本质区别也是我们应该看到的。中国传统社会的德治思想及主张虽然是建立在人民群众的基础之上的,但这并不是现代意义上的以人民群众为政治主体。最重要的是,中国古代“德治”的最大教训就是滑向了“人治”,所以要深刻认识且谨慎处理这一问题,并划清两者之间的原则界限。中国是人民能够自己当家作主为本质的社会主义国家。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确立“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是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战略之一。
(二)扬弃“仁者爱人”的思想,凸显“为人民服务”的社会主义国家的人文内涵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主题之一是对于“民”的认识。孟子更是强调了在君主和人民之间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和在这种关系中对于君主的约束,提醒统治者要对人民的社会地位、作用以及人民的生活状态给予一定的关切、关怀。然而,古代的德治是以统治者的地位为基础的,基本上讨论的都是君臣关系、君民关系等。这实质上是为统治者自身谋利益的,为统治阶级服务的,所以很难发展出现代民主的气息。在现代社会条件下,充分尊重人民的个体性、自觉能动性和人格独立成为建立现代政治文明的基础,这就使得道德的公平公正目的的实现具有了可能性。凸显社会主义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可以不断塑造社会公民高尚的灵魂、不断的锻造公民高尚的靈魂、丰富公民的精神境界。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与使命就是谋求我们人民群众的幸福和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人民的利益是高于一切的,为人民服务则是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只有符合广大人民群众最根本利益的活动才具有真正的现实价值和历史价值。要进行为人民服务的实践,只有密切的接近群众的才是最好的途径。
(三)强调“为政以德”的思想,加强新时代官德建设以保持党政人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在任何时候,任何一个国家的政治完整性和世界的简单性都将在掌权者的表率中体现出来,而其党政人员在管理和权力运作过程中,他们的德性素质处于相当重要的地位。他们所表现出来的这种德性素质代表并直接影响着整个社会的道德状况。当然,这不仅仅是个人品德的问题,也是关系到国家是否能够稳定运行的大是大非问题。为了使克己奉公、廉洁自律的要求得到发挥与保障,首先,有必要定时定期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传播和研究中国共产党的红色精神,领导干部要做道德标准,这是导致思想政治宣传的整体质量的关键。针对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员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期人民群众的政治素养、道德修养和作风修养等问题,提出了人民的思想政治素质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党政干部最容易被一些引起共鸣的思想和灵魂所触动,因而在道德建设的基础上,要抓住最有可能发挥示范作用的领导干部,切切实实推进思想政治素质工程,使领导干部在党的纯洁性、政策宣传等方面能够发挥重要的带头作用,做到与群众密切接触的榜样。其次,党和政府人员要约束自己的行为,深入到道德的实践活动中,弘扬无私奉献精神,树立党政干部良好形象。
(四)深入贯彻法治社会,强调法治,辅以德治国
在中国古代的治国思想中,的确比较缺乏法治的因素,儒家提倡以德孝仁治天下,是一种相对柔和、温婉的治国方略,最终奠基了中华民族文化家园的根基。法律是权威的、公平公正的象征,法治所要求的法律权威是高于政府之上的权威,社会中的每个政府都具有权威,但是法治政府的权威是置于法律的权威之下。就我国现阶段状况来看,深入贯彻建构法治社会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为什么说法律能够起到这么普遍的约束力?答案就是因为它的普遍性里所必然包含着的理性,全面推进法治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只有实现全社会对法治的普遍信仰这一目标,才能为深入贯彻法治社会和全面推进法治提供一个积极的思想基础。只有不断的尊重法律、信仰法律、遵守法律,并在全社会依法运用法律,才能为全面推进法治提供社会基础。只有维护社会的公平和正义,使得公民的权利得到有效保障,群众才会从内心深处开始崇拜、信仰和维护法治,从而为全面推进法治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近年来,随着法治宣传教育的不断深化,改变了人们对法律的认识,公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全社会的法治管理强度不断加大,大大提高了全社会的管理水平。这就是法治的宣传教育和全社会的法治建设的结果。在新时期,要依法推进多层次、多领域、多方面的治理,充分发挥各社会主体的积极作用,使社会各主体参与进来共同治理,形成一个齐抓共管的局面。依法执政是执政党、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全体公民的最基本的行为方式,所以我们应该使法治成为社会治理的正常形式,发展法律服务业,完善法律援助,使得人民群众有一个法律思维,并学会运用法律的武器。法治教育还应该在国民教育体系中有所体现,在小学和中学阶段应该设立法治知识课程,使学生能够学习一些基本的法律知识,形成法治的基本理念。法律可以利用国家力量来保证政治决策的民主和科学、各种资源的合理配置、市场经济中矛盾和纠纷的及时解决、破坏并危害国家和社会的行为及活动得到抗击。道德就能以其优势防止人们产生各种邪恶思想、防止社会思想的混乱、控制人们的某些过度的欲望,减少一定利益冲突,从而更好地促进人们的团结,增强人与人之间的凝聚力。这对法律的建立和实施也可以提供给予强有力的支持和协调。法治和德治两者都是实现国家稳定的需要,只有充分整合和协调,充分发挥它们各自的优势,才能更好地建立社会主义新秩序,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
注释:
①[宋]朱熹:《论语集注·颜渊第十二》《四书章句集注》,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第130页。
②[宋]张载:《张子语录》《张载集》,北京:中华书局,1978年,第320页。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钱穆.中国思想史[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2.
[3]刘忠孝,陈桂芝,马倩.先秦儒家伦理文化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4]熊治东.孔子“德治”思想的现代价值--基于国家治理的视角[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4).
[5]杨伟丽.儒家德治思想及其现实意义[J].文化学刊,2015(9).
[6]张亚东.以德治国与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J].武陵学刊,2017(2).
[7]孔祥安.孔子的德治思想及其价值根源[J].广东社会科学,2013(3).
[8]张弓.礼典与儒家文化中的社会治理思想[J].学习与实践,2016(3).
[9]韩士海.孔子德政思想的内涵及现实意义[J].大连干部学刊,2017(2).
[10]汪轩宇.试论儒家德治思想基础、特征及其局限[J].行政与法,2013(7).
[11]陈友康.中华德治教化理念与和平谐进道路[J].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7(3).
[12]胡鹏飞.儒家“慎”德思想演变及其对当代社会的启示[J].行政科学论坛,2017(8).
[13]赖美琴.孔子德治思想评析[J].学术研究,2004(12).
[14]江承华.先秦孔孟之道与以德治国[J].福建理论学习,2017(5).
[15]王卫东.孔子德治思想浅析[J].兰州学刊,20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