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实验教学规范性思考
2019-11-15黄其通
黄其通
小学科学是小学生非常喜欢的一门学科。小学阶段的孩子,对什么都有新鲜感,都有兴趣,并且胆大好动,知识积累与思维能力的发展极其有限,又正处于打基础阶段,对于这阶段的学生而言,掌握基本学习方法、养成规范操作,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将对其后续学习产生重大的影响。因此,科学实验教学要根据小学生的经验,在他们熟悉周围生活中选取有关内容,让他们看一看、做一做、玩一玩、想一想,从中学到知识,培养兴趣,练习方法,为后续的科学学习打好基础,这就是科学启蒙的含义。这里的做一做、玩一玩的过程,要加强规范的要求和落实,老师要充分利用这实验教学过程,认真落实好实验操作,形成规范,严格实验的流程。
一、实验教学中要明确实验现象和结论两个概念
实验充满神秘感和兴奋度,由于孩子们的年龄结构的原因以及动手、认知能力的限制,经常会把实验现象和结论混淆,这可能使实验现象很精彩或不明显、或瞬间的现象没捕捉到,加上孩子们直观思维,比较难总结结论,结果在实验结束记录中,将现象和结论混淆一起来写。作为老师,要通过演示实验,明确地告诉学生观察点,让学生有目的地去观察。如酒精灯的火焰分为焰心、内焰、外焰三部分实验,学生一看就用小木棍放上面烧,我们要明确告诉学生,应该放在酒精灯的哪个位置烧,这就涉及实验规范问题;然后让学生观察小木棍横在酒精灯上燃烧后,小木棍上有了不同的颜色变化:接近灯芯部分小木棍还是保持木棍原色不变,稍微向外点两边有点焦黄色,再向外点两边是炭黑色。这就是实验看到的现象。为什么是这样的呢?說明焰心温度低、内焰温度较高,而外焰温度最高,这就是实验结论。告诉学生,我们以后做加热实验一般要放到外焰加热。讲明实验现象和结论有点难:如沙子和黄豆混合实验,这个实验说明,两者混合后,它们没有发生变化是实验结论;而沙子渗入豆子中过程是实验现象。看似简单,但让学生建立概念相对困难,所以我们老师绝对不能敷衍过去,一定静下心来逐点分解予以传授,通过点点层层剥离,让学生们逐步建立现象和结论的概念。这些常规的基础知识,学生在以后学科学习中会经常使用和碰到,因此这些实验要求是需要学生加以掌握的,这将为孩子以后的学习和成长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实验过程要让实验的观察和方法更规范
实验的目的是为了观察和验证,但为什么相同的实验而学生看到的结果不一样,除了误差外,就是实验方法和观察的原因了。小学生刚接触实验,我们的老话“头口奶要吃好”!一定要让他们操作规范,要一次一次练习,形成规范动作,绝对不能随意。记得有一次听课,六年级下册显微镜的观察实验,孩子们第一次接触高精度的光学观察仪器,很是兴奋,而老师所说的实验要求,早已被兴奋替代。结果在细胞的观察中,有的观察到的细胞很清晰,有的根本没看到,有的眯着右眼观察,有的干脆用手捂着左眼观察,甚至东动西拧,一脸的好奇,把老师的要求抛到九霄云外,这并不奇怪。但作为老师,要早渗透早组织好,指导正确的观察方法,及时让这些孩子们停下来,及时纠正,正确演示,严格规范要求。否则,以后课堂还是这样闹哄哄千姿百态,如果带到初中和高中再想改正就非常困难,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并且在以后重大的实验中还可能会出问题。这就要求老师及早地规范学生们的观察方法,明确按书上要求落实放大镜的使用方法:显微镜观察载玻片,双眼要挣开,不能眯着或用手捂着右眼;一边观察一边记录,及时记录下观察的现象,让学生多练,久而久之也就形成习惯,对日后学习和发展终身受用。例如在洋葱切片制作过程中,在放盖玻片时,必须防止气泡的产生,而有些学生认为反正是盖在洋葱表皮上,随意地往上放,结果在里面产生了气泡,用吸水纸吸水也是从一边缝隙轻轻吸掉,这些都是细微的细节实验要求,但都是实验中的规范要求,是科学严谨的体现。小学老师要严格落实好,不要把这些小毛病让学生带到初中和以后的学习中去。习惯造就未来,细节决定成败。
三、翔实实验过程中的观察和记录
小学科学中有很多动手观察性的探究实验,如凤仙花的生长观察实验;蚕的一生观察,这些充满童趣的实验,既培养学生观察实践能力,更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趣。作为老师,要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实验环境,这种实践活动不但培养学生的兴趣,更是培养科学的习惯和科学素养。要让学生养成认真记录细致观察习惯,特别是三年级的学生,可以用数据、文字、画图、照片等形式予以记录表达,积累数据,培养坚持习惯;老师要及时沟通表扬,做到交流解惑,激励学生的兴趣和信心,分享学生的成功和成长的喜悦;在汇报交流中要多肯定,关键在于细致观察和习惯记录,分享成功。这样,在四年级的“蚕的一生”实验中,就能很轻松地探究。学生的实践能力强,观察记录完美,依靠的是探究实验中“吃好开口奶”,打下扎实基础和养成良好的习惯,这才是我们小学科学实验的关键。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可以放手,逐渐建立一些新的探究活动,如“浇淘米水对茉莉花生长的影响”,孩子们就会做得让我们吃惊。
四、学会实验过程的分工和合作
科学实验中还有一个重要环节是分组实验。分组实验在安全基础上要强调分工和合作;分工要明确职责。否则,就会显得乱糟糟。合作是关键,良好的合作才能高效完成实验。分工合作是我们工作中的主流,是团队精神和团队力量的体现。
在小学刚接触实验机会,我们老师要关注每个学生,让他们有动手实验机会,培养其动手能力。对这些抢着霸着做的学生偶尔给予限制,要强调动手合作,让没上手的同学有一些机会;对于只记录不实验的同学,在实验前要予以强调,每个人都要动手操作,有问题要讨论,只有在都参与动手实验的基础上,进行多次记录,不能光记录而不用实验;在实验过程有误差,要在实事求是基础上开展讨论,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不要让学生们早早定格在某一环节上。
实验,是小学科学的生命,是科学素养培养的关键。小学阶段的科学教学,不需要讲很高深的理论和要求,但对实验操作的规范要求、规范操作流程则非强调不可,它将对我们以后有连贯性的实验教学,如显微镜使用、弹簧秤使用等,起到很大作用,对学生以后初中高中的学习起到规范和保障作用。
【作者单位:瑞安市上望第一小学 浙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