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特别会玩,才是人和动物最根本的区别

2019-11-15冯唐

智族GQ 2019年11期
关键词:蔡襄序曲天理

朱熹先生:

见信如面。

这封信不想和您讲您的理学,不想讨论“灭人欲存天理”还是人性即天理,想从一组和您有关的山水诗文盏和您讲讲吃喝玩乐的东西。

因为一个机缘巧合,我找到一个物种,历史上曾被人类异常变态地丰富和细化。这个物种是武夷山岩茶。

茶园:武夷山70平方公里,奇秀甲于东南,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福建从南北朝时期就是汉文化的大后方,北宋和南宋时期更是富庶之地。武夷山是典型的丹霞地貌,多崖壁,历代茶农适应当地风土,盆栽式种茶,“岩岩有茶,非岩不茶”,“三坑两涧”更是岩中名岩。

茶人:蔡襄,祖籍福建仙游,长期在福建当官,毛笔字写得好,《宋史》说:“襄工于书,为当时第一。”蔡襄在武夷山设立茶园,殚精竭虑,不惜物力和人工,制作北苑贡茶“小龙团”。小龙团金贵到皇帝自己都舍不得喝,更舍不得送人,极其偶尔送人,都会被稗官野史记录。

茶器:朱熹您自己出生在福建尤溪,晚蔡襄百年。历史记载里,您专注于格物致知,“穷天理,明人伦,讲圣言,通世故”,很少和茶米油盐相关,甚至看不起,“兀然存心乎草木、器用之间,此何学问!如此而望有所得,是炊沙而欲成饭也”,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茶人。但是您和武夷山相关。1183年,您53岁,回到武夷山,在九曲溪畔大隐屏峰脚~下创建武夷精舍,一呆就是七年。

您在武夷精舍的時候,写了《九曲棹歌》,序曲以及一曲到九曲,一共十首诗。这十首诗没有讲茶或喝茶,但是讲了茶生长的风土,而且这十首诗被悉数写上了茶器,也配了与九曲相应的风景画。

遇林亭窑窑址位于武夷山星村,和六十多公里外著名的建窑同属建窑系统。相传,北宋末年,战火四起,中原大乱,百姓纷纷向南逃难。有一天北方某窑口烧窑师林某携家老小逃难路过此地,逢大雨在风雨亭中避雨。在亭中巧遇两位林姓同宗,一为建州水吉窑制陶师傅,一为风雨亭四周山场所有者。三个姓林的聊到此地山形宜窑,山上松柴、瓷土等原材料充足,且交通便利,如能造窑烧盏,应该能糊口,甚至能挣钱。雨停之后,三人分工合作,说干就干,第一窑试烧便获成功。后来窑场越来越火,生意越来越旺,为纪念三人的偶遇,便将初次相聚的风雨亭命名为“遇林亭”。从此窑因亭名,亦称“遇林亭窑”。

遇林亭窑的大名品是金彩黑釉茶盏。遇林亭窑的黑釉类似建窑

主产区,但是胎土的铁质含量少,釉色也少兔毫、油滴、灰背等变化,但是独创金彩,在黑釉上描绘山水和文字:吉利话、茶对联、山岩、竹叶、荷花等等。遇林亭窑的窑址就在九曲溪之中,遇林亭窑金彩黑釉茶盏中最罕见和有名的一类就是九曲山水诗文盞:在黑釉上绘武夷山九曲溪山水,写朱熹您的九曲棹歌,一盏一曲,一首您的诗一幅诗境手绘图您的九曲棹歌一共十首,这类盏本来也是一套十只。

但是全世界没有一整套武夷山九曲山水诗文盏(存世,已知),完整器也不足十只。

根据香港吴继远先生的研究,香港艺术馆辖下的茶具博物馆藏有四职完整器,分别是序曲五曲、六曲和八曲;日本有两只宋代传世品,一只为麻生太贺吉氏所藏,是序曲,一只原属于小仓安之氏,现藏日本根津美术馆,是一曲;国内已知还有两位先生,分别藏了一只序曲和一只五曲;吴继远先生自己购得一只七曲,似乎是传世孤品,未见任何公私收藏或著录。我了解的是,国内还有个别完整的序曲盏和数量稍稍多一点的残盏在不同藏家手里。

我知道,收集一整套宋代九曲山水诗文盏是一项不能完成的任务,但是我畅想在未来能在武夷山九曲溪办个展览,全世界已知存世的宋代九曲山水诗文盏都汇聚在一个屋檐下,隔着千年,望着当下的九曲溪,听着“三坑两涧”的茶树一刻不停地在潜生暗长。余不一一。

冯唐

猜你喜欢

蔡襄序曲天理
地理
胡子怎么放
“存天理,灭人欲”,灭的究竟是什么
性感序曲
漫谈王阳明的“天理”
时光序曲
春节序曲
蔡襄拒为皇后写碑文
蔡襄之母:被皇帝奉为“君谟”
P大开学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