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短视频背景下的微纪录片传播

2019-11-15龙俊达

科技资讯 2019年21期
关键词:短视频体验传播

龙俊达

摘  要:该文对《如果国宝会说话》进行分析,发现该节目通过“短视频+微纪录”的形式,从叙事范式、媒介融合、影像呈现三方面对微纪录传播范式进行了探索,呈现出碎片化与拼贴化、分众化与社交化、情感体验与文化体验等特征。

关键词:短视频  微纪录  传播  社交  体验

中图分类号:J9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9)07(c)-0177-02

短视频的兴起,与社交网络的发展有着直接的关系,短视频为社交网络提供更有创意、更为优质的内容,而社交网络同样为短视频的快速传播提供了渠道。《2017短视频行业大数据洞察报告》指出,短视频是指时间不超过15min,可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实时分销和无缝对接的一种新型视频形式,年轻人是短视频的主要用户[1]。互联网社交方式的“碎片化”促使内容传播向“短而精”方向发展,用户之间的分享与互动行为伴随着用户的观看行为同步进行,并衍生出新的消费方式。《如果国宝会说话》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以“短视频+微纪录”的形式,借由互联网时代传播优势,对微纪录传播范式的探索。

1  叙事模式:互联网语境下的传播

微纪录片时长一般控制在5min以内,这势必要删去一些旁枝末节的内容,保留具有典型性的叙事。在语言表达上,与其他同类纪录片相比,微纪录片更为直白,减少直抒胸臆的旁白,平铺直叙,直击主题。微纪录片的时间短,拼接自由,在内容上开门见山,也并不严格遵循传统纪录片的叙事逻辑,这是为了适应当前受众的需求。社会生活节奏不断加快,人们多利用工作、学习的间隙等“碎片时间”观看视频,处于“浅视听”状态,注意力容易分散,兴趣点也容易转移。这样一来,时间长、内容多的传统纪录片,无法达到最佳的传播效果,时间短、内容少的微纪录片却能够受到人们的欢迎。从PC端到移动端,用户观看视频的屏幕变小了,固有的视听语言规则也会发生相应的调整,以适应这种变化。在剪辑上,相比传统意义上的纪录片,微纪录片要求更快的镜头组接节奏,平均5s就要切换一个镜头,在画面的选择上,景深小、对比度强的镜头也备受青睐。在信息浓度上,微纪录片要求在较短长度内对关键信息进行浓缩,使视频内容保持对观众的持续吸引力,保证视频中每一帧声音、字幕、镜头语言都做到信息浓度最大化的呈现。在互联网的影响下,微纪录片的叙事方式与传统纪录片相比与,也发生了变化。在时间长度的限制下,宏大叙事被舍弃,素材的串联和直叙成为了最常被采用的手段,碎片化的个体被串联衔接,通过不断地拼贴、组合,产生新的主题、新的内涵。“拼贴”手段的运用,是对现实影像素材的创造性处理,使该片成为集纪实性、艺术性和风格化于一体的一种影像书写方式。

2  媒介融合:分众背景下的传播

从互联网兴起直至数字化媒介繁荣,数字媒体逐渐成为知识生产的主要渠道。互联网对获取知识的作用日益凸显,但是海量的、冗余的信息也在不断抢夺用户的注意力。在互联互通的时代背景之下,借助短视频的传播优势,微纪录片对文化传承将会产生积极的社会效应。纪录是社会意识的写照,作为一种传播的价值符号,微纪录能够传播正能量,能够塑造人们的意识,当受众消费这一精神产品时,就通过其视听感受进行交流,形成情境上的情感共鸣。

一般情况下,纪录片的旁白和解说会采用第三人称全知视角的叙述方式。这样的方式带来了客观化的叙事体验,以引导者或旁观者的姿态引领受众进入到叙事体验中,引领受众体味纪录片呈现的现实与理想、历史理性与人文关怀。但是微纪录片中,很多时候选择以第一人称的叙事手段,通过光影图像的美化、声音效果的渲染、剪辑手法的设计来传递情感体验讯息。叙述者是以亲历者的身份,带领观众拨开表象之下的种种隐秘,呈现本体自我,直击心灵,缩短传者与受者之间的距离。以微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为例,解说中大量运用了第一人称的方式,比如“你现在看到的我,来自三千年前的西周”“它们将引领我们阅读周朝”“现在,让我们回到最开始的那段故事”“离我们三千年前的太阳神鸟已经近在咫尺”“我们如一粒微尘般存在”“我们是龙的传人”。第一人称的叙述口吻能够迅速地营造代入感,相较于第三人称叙事带来的理性与思辨,第一人称则偏重于感性与体验,这正是微纪录所需要的。

3  影像呈现:后现代社会的体验消費

周星等学者认为:“影像消费指的是受众接触、参与、体验影像作品的行为和反应方式[2]。”当前,互联网影像消费呈现出“新媒体渠道+传统影像”的特征,微纪录片也借鉴了这种模式,以各种微视频平台作为新媒体渠道,吸引年轻用户的关注。美国传播学者米尔佐夫在他的《视觉文化导论》中指出:“现代生活就发生在荧屏上[3]。”这并不是危言耸听,视频化已经成为当下社会生活的显著特征,人们的工作、生活、休闲越来越依赖于影像媒介,消费影像、分享视频成为大部分年轻人的日常。影像并没有取代话语,而是使话语变得更容易理解、更有效率。国内年轻用户的行为转变显而易见,特别是95后群体热衷于移动支付和消费,并有较大意愿对互联网娱乐进行消费。相比静态的文字、照片来说,立体化的视频形式可以承载更丰富的内容、信息和情绪。年轻群体的个性突出,大众的、千人一面的产品往往无法满足年轻用户的需求,应该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个性化定制。王晓红指出:“当信息能够以‘一对一的方式直接进入到每个个体的生活中时,用户对产品有用性的需求更强,对感兴趣内容的深度要求也更高,而有着深度聚焦和满足特定人群需求的垂直化内容也会更受青睐[4]。”微纪录片是一种强内容产品,它们融合了从语言、图像、表情符号等各种不同形态,在短时间内,其信息承载量也更高。对于这样的视频影像,不能简单地将之视作社交工具,而是需要结合视频特性和网络环境的社交特性,形成全面融合的短视频产品。社交是年轻群体的核心诉求,在互联网平台上,用户基于共同兴趣、价值取向或特定目标而聚集成固定的“圈子”,形成相对稳定的社群。垂直化、社区化(功能)社交应用的兴起,让大众传播被分化为以个性化需求为指向的小众传播,而且还衍生出以共同属性为依托的“多对多”群体互动传播。产品与消费者之间不再是单纯功能上的连接,消费者开始被附着于产品功能上,诸如口碑、文化、魅力、人格等东西所吸引,产生关系更紧密的用户黏性。就社交属性而言,研究者认为,制作时遵循互联网社交的新思维,贴合用户需求,捕捉用户情感,引发共情,使视频内容得以迅速广泛传播,在用户与用户之间产生交互,并合理组织视听语言结构,把握信息传递的节奏感,这也是微纪录片获得受众青睐的原因。在体验经济时代,文化体验被认为是兼具文化产品物质形态和文化服务劳务形态的文化消费形态。创意性文化消费在体验经济背景下大量引入了体验消费模式,从而为用户创造出更多的认知价值[5]。微纪录片继承了短视频“碎片化、适应社交、以知识与科普为内容”的特点,承担起“知识和话语生产的的自由市场”的职责。当前,互动式文化体验创新了用户的社交和社会参与的内容形式,为用户带来了更自由支配的社交时间,极大提升文化消费的社交价值和参与价值。借助数字媒介的强交互性,每个用户都有均等发声的机会,对等沟通的知识传递过程,激发了用户个体的反思和激辩,消解了曾经是精英文化的纪录片语言。

4  结语

近年,伴随着文化产业政策的积极实施、媒介融合的加速推进、新兴业态的不断出现等因素,微纪录领域的参与主体不断增多、内容供给日趋丰富、产业链不断完善、消费总量持续增长。我国互联网用户的价值取向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微纪录应该把握这一趋势,传播正能量,促进文化繁荣提升短视频的文化底蕴,强化短视频的文化引导作用,让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题材为大众所喜闻乐见。

参考文献

[1] 第一财经.2017短视频行业洞察:三大趋势、四大升级点[EB/OL].http://www.cbndata.com/report/397/detail?isReading=report&page=2.

[2] 周星,张洪忠,涂俊仪,等.新媒体环境下都市影像消费生态调查[J].现代传播,2012(8):8-14.

[3] (美)尼古拉斯·米尔佐夫,著.视觉文化导论[M].倪伟,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

[4] 王晓红,任垚媞.我国短视频生产的新特征与新问题[J].新闻战线,2016(17):72-75.

[5] 刘平.创意性文化消费路径研究[J].社会科学,2014(8):51-58.

猜你喜欢

短视频体验传播
符号学视角分析恶搞短视频
移动社交时代短视频的传播及营销模式探析
体验视角下文化旅游产品深度开发研究
用户自制短视频的受众研究
立足生活,挖掘习作的丰富素材
当前纸媒微信公众号运营的突出问题与策略建议
后现代视域下新媒体短视频的美学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