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专业基础平台课程实施项目教学的研究与实践①
2019-11-15刘雅荣
刘雅荣
摘 要:该文主要说明专业基础课程实施项目教学的背景,阐述项目教学解决的问题,探讨如何选取具有针对性与实用性的教学项目、如何实施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以及项目教学的考核方法。项目教学突破了专业基础课程以讲授为主的单一课堂教学模式,突破了专业基础课程单一培养理论基础的思维模式,突破了专业基础课程一卷定成绩的考核模式。
关键词:专业基础课 项目教学 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9)07(c)-0081-02
1 项目教学实施背景
随着高职教育的发展,高职的课程建设与课程改革全面展开,融“教、学、做”为一体的项目导向教学模式在各类课程中广泛应用。但是,专业基础课本身理论性较强,有的老师认为不适合使用项目教学,不适合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依然喜欢传统的课堂讲述的教学方式;也有一些教师盲目地使用项目教学,认为课堂上告诉学生做什么,让其自己做就是使用了项目教学等,这些思想与行为严重制约了高职专业基础课程改革,或者是即使进行改革也是浮于表面,深入不进去,没有成功的理论与经验可以借鉴,使专业基础课程设计偏离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高职课程体系。基于以上情况,专业基础平台课程如何实施项目教学,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基础职业技能,为专业技能的形成打下良好基础值得我们探讨与研究。
2 项目教学要解决的问题
如果项目教学没有科学的指导思路,很难实现其真正的意义, 好的教学效果则更是无从谈起。专业基础课实施项目教学主要思考哪些问题、解决哪些问题呢?
专业基础课程实施项目教学主要思考:如何以岗位需求、专业课需要出发选取教学项目;如何设计教学将知识与技能有效地融入到项目中,通过师生共同参与的教学活动,学习知识、运用知识,提升能力;如何组织教学,让学生在项目、任务完成过程中,通过持续的、积极的探索和团队协作,主动地参与学习、自觉地进行知识建构,最后通过有效的评价方式,对学习的过程进行评价。
专业基础课程实施项目教学必须实现专业基础课程的“三突破”,具体如下。
(1)突破专业基础课程以讲授为主的单一课堂教学模式,实现教师与学生的良性互动,提升教师实践教学能力与学生动手能力。
(2)突破专业基础课程单一培养理论基础的思维模式,实现“教、学、做”三位一体,形成任务引领、行动导向的教学组织模式。
(3)突破专业基础课程一卷定成绩的考核方式,实现过程考核,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考核模式。
3 项目的教学设计
项目教学主要将基于构建主义理论和杜威的实用主义理论应用于专业基础平台课程的改革中,下面以《识图与制图》课程为例,说明专业基础课程项目教学的整体设计。
3.1 項目的选取
教学项目既要有实际意义,又要符合职业教育规律,要具有完整性,具备完整的工作过程,有起点有终点;有可操作性,能最终有一个成果,便于评价学生的学习;有可行性,符合学校办学条件;有覆盖性,以教学内容为依据,既包含基本的教学知识点,又能调动学生解决问题的积极性;有衔接性,要适应当前职业教育的需求;有渐进性,遵循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综合、先进行基本技能训练再逐步深化的教学规律;有嵌入性,可通过设计实践性问题,引申出理论知识。
专业基础课程教学项目的选取要紧紧围绕学生就业岗位和后续课程,体现与企业对接、与专业对接,为职业岗位服务、为专业课服务、为后续课程服务。
(1)项目选取的针对性。
根据企业与专业对学生能够识读零件图与装配图的能力要求,学生就必须具备一定的空间思维能力和形体构型能力,教学项目的选取,要紧紧围绕空间思维能力与工程图样的识读能力培养选取,选择的项目要有可操作性,要能在过程中学习理论,掌握技能。
(2)项目的选取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符合能力的形成规律,由简单到复杂。
(3)项目最终能形成一个成果,便于评价。
项目的评价是帮助学生对项目教学的目标、过程和效果进行反思,评价学生在项目教学中的独立探究的能力与小组合作的精神,这时要尊重成果,要有的放矢,方便考核时针对成果进行反思和总结。
3.2 项目教学组织与安排
项目教学设计就是将教学目标项目化、任务化,将知识与技能有机融入到任务中,让学生带着任务去学习,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吸收知识、练好技能。
教学设计要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会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有利于学生个性和潜能的发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师不再是信息的传播者或良好知识体系的呈现者,而要从“教”转变为“导”,即引导、指导、督导。课前,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并深入研究教学项目的全部事实和材料,以保证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初步安排好项目、任务完成的过程,并对课堂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做充分的估计和准备。课堂中应创设条件,组织学生有序地完成学习任务。
《识图与制图》课程的主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形象思维、图形表达和创新构形能力,培养学生工程图样的识读与绘制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是具备识图与制图能力的基础与前提,工程图样的识读与绘制是识图与制图课必须解决的基本问题,为后续课程服务,为专业服务,为学生的发展服务。
所以课程教学内容组织与安排的思路就是,从构型学起,在学生具有一定的构型能力基础上,学习工程图样的识读与绘制。
(1)空间思维能力、形体构型能力的培养。
教学中以承载着不同知识点的模型或立体图形为载体,展开“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活动,比如:组合体三视图绘制与识读项目,选择承载着不同表面连接关系的轴承座为载体,承载着不同表面连接方式的绘制、组合体三视图画法、尺寸标注等知识点,教学组织中把不同表面连接方式的绘制方法分解为若干个任务,学生通过查找资料、网络学习等手段完成若干个任务的学习,最后完成轴承座的图样绘制。
(2)工程图样的绘制与识读能力的培养。
教学中以实际生产图纸或以实际零件为载体展开教学,让学生在图纸的识读或零件的测绘中学习知识,掌握技能。教学组织中我们以减速器输出轴为载体,让学生测绘,先绘制草图,再绘制工程图,学生通过咨询动手、动脑去学习,教师负责适时的指导,这样,学生在测绘的工作过程中学习了知识、掌握了技能。整个任务完成过程采用任务驱动,重点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动手能力、知识的应用能力,任务的学习理论实践相结合,和实际生产相结合。学习中学生始终处于主导地位,教师只起辅助作用。在任务驱动下,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学生觉得学到的知识有落脚点,学生的学习目标明确,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明显提高。
3.3 项目教学的考核
教学是围绕完成项目设计来展开的,所以评价学生学习效果应以完成项目的情况来评定,强调过程评价、综合评价,而不是围绕常规的教学目标来进行。考核从关注知识的记忆到关注学生能力的提升。评价的要素是对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态度、知识的查询、团队协作、表达、知识掌握与运用、创新能力等的综合评价,评价的方式要既有教师评价,也有小组之间的互评。
4 实施项目教学的研究结论
(1)突破了专业基础课程以讲授为主的单一课堂教学模式,实现了教师与学生的良性互动,提升了教师实践教学能力与学生动手能力。
传统的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教师讲,学生听”,典型的填鸭式,教师是课堂的主角,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不利于学生潜能的开发。项目教学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项目学习过程是师生的共同参与过程,项目把教师与学生联系起来了,教师要放下教师的权利,缩短与学生的距离,相信学生的潜能,给学生营造友好的氛围,放手让学生在教师设计的教学活动中主动探索、创造,自觉地收集信息、寻找策略,让学生在项目实践过程中,理解和把握课程要求的知识和技能,体验创新的艰辛与乐趣,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教师要教好,首先自己要学好,教人者必先教己,教师也在教学的设计与组织中,在与学生的互动中,不断地提升实践技能。
(2)突破了专业基础课程单一培养理论基础的思维模式,实现了“教、学、做”三位一体,形成了任务引领、行动导向的教学组织模式。
专业基础课是为专业课服务的,在学生专业知识体系中处于基石的地位,在人们传统的思维里,它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雄厚的理论基础,学生通过死记硬背和不断的强化训练掌握理论知识,影响了教学的效率和理论知识的落实,也背离了职业教育的使命。项目教学把教学目标任务化,将知识与技能融入任务中。教师在做中教,学生在做中学。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遇到问题,通过寻求相关的知识去分析、向教师询问、查资料、讨论等方式去解决问题,从而领会知识、巩固知识,知识与技能在“做”中得到提升,通过“做”实现知识与技能的转化和有机统一,通过实践的验证达到对理论的继承与发展,掌握知识、升华知识,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
(3)突破了专业基础课程一卷定成绩的考核摸式,实现了过程考核,构建了全方位、立体化的考核模式。
传统的教学方式注重知识的掌握情况,与之对应的考核方式为试卷,一张试卷检验了知识的全部掌握与应用情况,显然是不科学的,不符合高职的人才培养要求。项目教学中,学习过程改变为学生直接参与创造的实践活动,注重的不是最终的结果,而是完成项目的过程,在课程考核中不仅考核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还注重学生职业素养的考核。评價的要素是对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态度、知识的查询、团队协作、表达、知识掌握与运用、创新能力等的综合评价,评价的方式要既有教师评价,也有小组之间的互评。
参考文献
[1] 佛朝晖.实施“双高计划”要加强课程建设[N].中国教育报,2019-05-14(011).
[2] 郝强.“双高”建设背景下“机械制图及CAD”课程改革探究——以辽宁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33(3):70-72.
[3] 姜泽东.“互联网+”背景下项目化教学设计研究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9(7):144-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