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过家家”玩出新高度,芬兰小孩运营自己的城市

2019-11-15方锐

智慧少年 2019年10期
关键词:汤米过家家芬兰

方锐

身为“学生党”,日子真不好过,平时被作业压得喘不过气来,好不容易盼来了寒暑假,又要忙着在各个辅导班之间“疯狂转场”。此时此刻,你是不是特别想赶快长大?最扎心的来了,在地球那一端的芬兰,孩子们却过着不一样的假期,他们不上课,每天忙着像大人一样工作,积累社会经验,运营着整个城市。对,这就是传说中的别人家孩子的假期!

小人物,大社会

在芬兰的瓦萨市,有一个完全属于孩子的“迷你城市”,这里的一切都由“小人儿们”说了算,他们既是建设者,又是管理者,所有孩子梦寐以求的“当家做主”的感觉在这里变成了现实。

这里完全复制了成人社会的职业划分,穿着各种制服的孩子,有模有样地“奋战”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瞧,银行“柜姐”端庄美丽,一丝不苟地为客户录入信息;电子产品“潮店”内,津津有味讲解使用说明的小不点儿,看着挺专业;办公室里忙碌的上市公司“白领”一脸严肃;超市的理货员和美发店的发型师干得热火朝天;穿着醒目制服的消防员正在排查火灾隐患;白手起家的“创业青年”正在开会谋划企业的发展方向……

赚钱没有那么容易

看到这一切,也许成年人会哑然失笑:这不是在玩“过家家”吗?不,孩子们的工作性质和热情可是百分百不掺水的!他们不仅要根据自身条件,做出属于自己的人生规划,选择自己热衷的职业,还要全程亲身体验赚钱的辛苦、应付来自客户(合作伙伴)的压力,处理各种人际关系,还需要去报税、申请休假以及合理保障自己的权益……总之,孩子们会真切地体验到:赚钱没有那么容易,每张钞票都有它的脾气。他们在这里可以尝遍“三百六十行”的酸甜苦辣,真切体会到货币的流通功能、社会的体系架构,提前了解社会的“真面目”。

为孩子圆梦的“幻想家”

是谁提出这个“迷你社会”的概念并付诸实施的呢?说起来有点话长,他的名字叫汤米·阿拉克斯基,一位将梦想照进现实的年轻人。

汤米原来从事教育行业,是一位天天和孩子们打交道的老师。众所周知,芬兰的教育在全世界都是翘楚,但汤米对现有的教育模式非常不满,他认为那是和现实社会脱节的,培养出来的所谓“人才”对世界一无所知,却不得不在成年后一头扎进社会中,经风雨,见世面,慢慢积攒职业经验,体会生活的艰辛。既然每个人早晚都要融入社会,为何不把这个时间节点提前?让孩子们早点了解社会真相,为以后的职业规划做好心理建设,似乎没什么不好。于是,他便打造了这个名为“我和我的城市”的公益计劃,并联合企业、学校和社会机构推出,每年有数以千计的6年级和9年级学生在“迷你城市”中疯狂“打工”,在社会乃至全世界都引起了极大的反响。

在真实的体验中挖掘内心宝藏

平时被“小鬼”们吵得脑仁疼的家长们,当然非常乐意把孩子送到“迷你城市”中,体验一下自己为自己负责的感觉。而这些“当家小鬼”们又是怎么想的呢?

一个叫亚历山大的男孩说,通过完成职业体验,他找到了自己。当初刚进入“迷你城市”中,亚历山大和其他孩子一样,都认为金融行业的工作既风光又实惠,可在“银行”的打工经历,却让他感到非常无聊,灰心沮丧之余,他决定回到自己更感兴趣的工程管理行业,并郑重其事地在大学里选修了相关课程。

都说“男怕入错行”,其实女孩子也怕选错工作岗位。“模拟城市”的职业体验相当于为孩子们提供了一次“推倒重来”的机会,让他们真实地感受到职场的个中滋味后,为自己的人生重新选择一个较为准确的定位,以便于在真正踏入社会后,不再用碰壁和失败来积攒经验值。

这一切正如“我和我的城市”创办者汤米所说的,世界日新月异,我们的教育也要与时俱进。

猜你喜欢

汤米过家家芬兰
汤米小老鼠
小熊当当玩过家家
Something I Didn’t Do我没做的事
笑话
芬兰将迎独立100周年 邻国挪威考虑“割让”山峰作贺礼
芬兰纸与纸板五年连减
谁的50分
大象无形 芬兰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