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折折折,世界从此不一样

2019-11-15九一

智慧少年 2019年10期
关键词:设计图折痕犀牛

九一

一张长方形的纸,三下两下,变成了一架神气的小飞机,这是普通人的折纸方法。

拿出一张白纸左看右看,然后画一张复杂的设计图,小心翼翼,就像组装机械一样一点点地弯折纸张,这……是科学家的折纸方法。

为什么会这样?在他们眼中啊,这里面的门道多着呢,绝对值得严肃认真地对待。

可以計算的艺术

折纸发源于中国,是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你可能很少把它和艺术联系起来。但实际上,折纸不仅是中国人的艺术,更是全世界的艺术。它能玩出的花样,比雕塑还多呢。在日本,有一位叫中村开己的折纸大师,他擅长在折纸时使用各种小部件,让折出来的东西可以完成一些动作,比如他折的小企鹅会蹦蹦跳跳;小刺猬遇到危险时,会自己蜷缩起来;大灰狼张开大嘴嚎叫时,会露出嗓子里的小羊。这样的作品真的是非常可爱,看的人都想试一试。

不过,怎么把一张纸变成你想要的东西呢?从这儿折和从那儿折有什么不一样?这就要用到科学思维了。

制作一个全新的折纸造型,就像盖大楼一样,需要一个设计图。折纸的设计图也叫折痕图。在折痕图上,你可以看到两种线条,一种叫峰线,是折痕凸出来的地方,另一种叫谷线,是折痕凹进去的地方。峰线和谷线都是要折叠的地方,就像一道复杂的数学题。只有经过科学计算、合理的布局,才能让二维的折痕图在变成三维作品时比例协调、结构稳定。

世界顶级折纸艺术家之一、美国物理学家罗伯特·朗曾经设计了一种折纸软件,它可以对折痕的线条进行计算验证,帮助折纸的人正确找出纸张内部的折叠关键点位置。简单地说,你可以用它折叠出任何想要的作品,因为每一次折叠都是可以被计算的。这让折纸艺术家们感到非常幸福。

最大的白犀牛

有了计算机软件,就万事大吉了吗?想得美,折纸和弹钢琴是一样的,需要日复一日的大量练习、专注的投入,而且,越是复杂的折纸作品,折痕图就越复杂,特别是大型折纸,绝对是对脑力和体力的双重考验。

曾经有一位叫刘通的折纸艺术家,经过三个多月的时间,折出了世界最大折纸白犀牛。这头白犀牛长约6米,高约3.4米,创了吉尼斯世界记录。他回忆说,他用的纸张面积196平方米、重达几百斤,折叠时,十几个人必须在正确的时间做出正确的动作,否则就会出现误差,影响后续一系列步骤。成百上千个折叠步骤,需要队员无数次沿着折痕路线往返,且不停地完成几百个蹲起,等到作品完成后,大家几乎都累得无法动弹。之后,他和团队成员还创作了世界上最大的折纸雪豹、折纸鲸,他们希望通过这样的作品,唤起大家对濒危动物的关注和对环境的爱。

不是按照固定的折法不断重复现有设计的作品,而是创作出一个全新的、独一无二的作品,还能够传达独有的想法,这正是顶级折纸艺术家与普通爱好者的最大区别。

生活中,处处都有折叠思维

为什么科学家这么看重折纸呢?因为它确实很有用。在航空航天、医学、生物学、建筑学和工业设计等领域,它都发挥着很大的作用。你能想到吗?汽车的安全气囊,正是科学家从昆虫的折痕图中得到的启示。在美国,劳伦斯利弗摩尔国家实验室要将一个橄榄球球场大的望远镜镜片送上太空,还是借助折纸艺术家的帮助,才将镜片完美地压缩。

另一个值得一提的案例,是牛津大学科学家发明的心脏手术支架。它在到达目的地时会打开被堵塞的动脉血管,但在这一过程中,又需要很小的体积才能通过血管。这个支架就借助了折纸技术来缩小,也被称为“水弹模型”。

在今天的生活中,我们越来越追求节省空间的小型物品和简洁的设计,这让折叠变得越来越重要了。折叠是一种自然现象,也是一种很重要的科学思维。想想看,在未来,人口不断增多,如果建筑可以像折纸一样折叠,绝对可以省出不少空间,目前已经有不少科幻小说家想到这个点子了。

所以,我们不妨好好锻炼一下自己的折叠思维,说不定未来的“折叠建筑”就有你的一份功劳!

猜你喜欢

设计图折痕犀牛
太庙历史文化展设计图、非洲木雕展设计图
皮鞋如何除折痕
暴脾气的犀牛
犀牛
折痕
双舱船
犀牛哥哥道歉
美国拟建漂浮城,可环游世界
最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