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SCI收录情况看大气科学期刊发展态势
2019-11-15戴洋吴灿何晓欢
戴洋 吴灿 何晓欢
(作者单位:戴洋、何晓欢,国家气象中心;吴灿,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
2017年,SCI收录的气象与大气科学领域86种期刊的总被引频次平均值为7235,期刊的5年(2014—2018年)载文量平均为811篇。
2018年6 月,科睿唯安发布了2017年版期刊引证报告(JCR),其中在“气象与大气科学”领域共收录86种期刊。本文梳理分析这些期刊的部分引证指标、出版信息,并对SCI收录的大气科学领域中国期刊与国际知名期刊进行对比分析。
1 国家和地区分布
2017年SCI 收录的气象与大气科学领域期刊共86种,分布在19个国家和地区(表1)。整体来说,分布呈现出相对集中的态势,美国、英国、德国和荷兰以收录期刊数10种及以上排名前4位。2013—2017年收录的期刊分别为76、77、84、85、86种(统计含部分期刊因更名因而新旧两种期刊同时被收录情况),增加的期刊主要来自上述四国以及中国、日本、澳大利亚(表2),其中一些从创刊伊始就迅速有较高影响,位列Q1区。
表1 2017年气象和大气科学领域SCI期刊的国家和地区分布
2 期刊引证指标分析
2.1 期刊影响因子
期刊影响因子是评价期刊学术水平和影响力的一个重要指标,2017年86种期刊影响因子的平均值为2.542,近5 年的影响因子平均值为2.924。从2017年影响因子的排名来看:英国的Nature Climate Change、德国的Earth System Science Data、美国的Bulletin of the American Meteorological Society、德国的Atmospheric Chemistry and Physics、英国的Wiley Interdisciplinary Reviews-Climate Change位居前5位。
2.2 总被引频次和近5年载文量
2017年,SCI收录的气象与大气科学领域86种期刊的总被引频次平均值为7235。其中:美国的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Atmospheres、英国的Atmospheric Environment、美国的Journal of Climate、德国的Atmospheric Chemistry and Physics、美国的Journal of the Atmospheric Sciences位居前5位。此外,86种期刊的5年(2014—2018年)载文量平均为811篇。
2.3 影响力
学科规范化的引文影响力(Category Normalized Citation Impact)是评价学科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高于 1 表明被引表现高于全球平均水平,低于1 则反之。2014—2018年,86种期刊的学科规范化的引文影响力平均值为0.79155。其中:英国的Nature Climate Change、荷兰的Agricultural and Forest Meteorology、美国的Bulletin of the American Meteorological Society、德国的Atmospheric Chemistry and Physics、英国的Earths Future位居前5位。
3 国家间期刊发展水平对比
从第1 节分析可见,美国、英国、德国及荷兰的收录期刊数量占据绝对领先优势(合计占比73.3%);欧美的期刊数量共占据了近85%,亚洲期刊较少。从第2节相关指标分析,特别是各项指标排名前5的刊物可见,大气科学领域最有影响力的刊物,全部来自前述四国,尤其英美两国牢牢把住了期刊分布的最顶层。
从各国期刊Q1~Q4的占比情况可以得见该国的办刊水平。表3为美国、英国、德国及荷兰的刊物分区占比情况。由表可见,这四国的期刊学术水平和影响力整体水准均较高,共同特点是Q4区较少。四国之间略有高下,其中美国Q1和Q2区约占73%,表现更突出,反映了其期刊的巨大领先优势;英国Q2区相对较多,德国Q1区相对较多,荷兰在Q3区相对较多。综合表1和表3可见,美国的期刊不仅数量最多,同时近四分之三都在Q1和Q2区,可谓规模和质量双双稳居金字塔尖;其他三国也有类似情形。正是由于期刊的规模和质量均占据绝对优势,数量和质量之间形成相互促进,使得美英德荷稳稳占据强势领先位置。
表2 2014-2017年气象和大气科学领域SCI收录期刊增加情况
表3 2017年气象和大气科学领域四国SCI期刊分区占比
4 亚洲期刊情况
亚洲的11种期刊大多为国家和地区气象学会主办,且多为季刊或双月刊。少数为跨学科期刊(同时被其他学科收录,如农业、地学等),大部分期刊主要关注于大气科学及相关研究领域。11种期刊中不乏具有百年历史的Journal of the Meteorological Society of Japan,也有办刊不足十年却已挤入Q2区的“黑马”(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isaster Risk Science)(表4)。
日本共有3种期刊被收录(Q1区1种, Q4区2种)。其总被引频次、期刊影响因子、近5年平均影响因子、特征因子分值、论文影响分值、学科规范化的引文影响力等在亚洲国家中表现比较抢眼,跟欧洲第二方阵水平接近。尤其是日本气象学会主办的Journal of the Meteorological Society of Japan,是2017年亚洲唯一位列Q1区的期刊,创刊于1882年。
中国共有4种期刊被收录(Q2,Q3区各1种, Q4区2种)。近5年WOS 论文数、可引用论文量、总被引频次、特征因子分值等指标表现较好,大多在亚洲处于领先,但期刊影响因子、近5年平均影响因子、论文影响分值、学科规范化的引文影响力等指标大多落后于日本,屈居第二。其中非Q4区的2种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isaster Risk Science和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均是委托Springer出版发行,这种“借船出海”的方式,是时下流行的办刊方式,可直接借助国际先进出版理念和平台推广期刊,有助于其更好地走向世界。
表4 2017年亚洲11种SCI期刊的主要指标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