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草?荒地?草原比你想象的更重要
2019-11-15文|王硕
文|王 硕
当全国大多数地方正处于酷暑,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一天最高气温也就在23℃左右,您可以惬意地徜徉在碧草连天、鲜花遍野之中,感受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自在……
然而,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许您并不知道,眼前这个宝贵的生态系统还在负重前行——“尽管我国草原保护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依然存在很多问题和矛盾:全国草原退化严重,草原超载过牧问题突出,违法违规征占用草原、开垦草原的现象还非常普遍,生态保护欠账较多……”日前,在全国草原工作会议上,来自全国各地林草管理部门以及相关部委、科研机构的专家齐聚一堂,针对草原保护痛点共同探寻持续保护之策。
草原具有无法替代的生态功能
“大家对内蒙古、新疆地区的草原可能还比较熟悉,但在我们山西,提起草原,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山西有草原吗’‘山西的草原在哪里’?这充分说明大家对草原的认识并不深入,宣传引导不够。”山西省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黄守孝说出了很多人、特别是来自南方省市人们的心声。“对于草,长期以来大家往往只知道种草养畜,或者认为草是‘杂草’、地是‘荒地’,很少探究其具有的生态功能,现在到了必须改变观念的时候了。”
事实上,草原是我国面积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面积近60亿亩,占国土面积41.7%,不仅在内蒙古、西藏、新疆、青海、四川、甘肃六大牧区省份分布广泛,南方草原面积也占到全国草原总面积的17.1%。
草原可被称为地球的“皮肤”,具有其他生态系统无法比拟、更是无法替代的生态功能。
例如,从青藏高原往北,沿祁连山、贺兰山、阴山至大兴安岭的万里风沙线上,草原和森林是阻止荒漠蔓延的天然屏障。研究表明,我国每年新增的荒漠化土地,80%是因草原退化造成的。
草原还是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和生物基因库、储碳库,具有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固碳释氧、维护生物多样性等功能。据专家测算,草原涵养水源的能力是农田的40~100倍,是森林的0.5~3倍。我国长江、黄河、澜沧江、雅鲁藏布江、黑龙江等大江大河的源头都在草原,黄河水量的80%,长江水量的30%,东北河流50%以上的水量直接源自草原;草原生态系统每年大约能抵消我国全年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30%;更不用说,还有9700多种植物,上万种动物生长生活在草原之上……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草原生态作用认识的不断深化,对其保护也日渐加强。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局长张建龙表示,经过70年的不断发展,我国草原保护管理已形成较为完善的制度体系,草原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成效显著,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草原事业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
2018年,全国草原综合植被覆盖度达55.7%,比2011年增加6.7个百分点;全国重点天然草原牲畜超载率为10.2%,比2011年下降17.8个百分点;天然草原鲜草总产量达到11亿吨,已连续8年保持在10亿吨以上。草原承包经营面积达到43亿亩,占草原总面积的73%,有效调动了广大牧民保护建设草原的积极性。
管理仍存在许多差距和不足
然而,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张建龙坦言,目前草原保护和管理仍然存在许多差距和不足。例如,全国草原退化依然严重,已经修复的草原也亟须巩固成果;草原超载过牧问题突出,实现草畜平衡的压力很大;违法违规征占用草原、开垦草原、破坏草原植被的现象屡禁不止,有的草原被不断蚕食,再加上草原监督管理薄弱、支撑发展体系不健全等都制约着草原的保护与发展。
在地方草原管理部门的交流中,除了指出草原生态保护与牧区经济发展的矛盾还待破解,还有一些共性问题被反复提及。
首先是资源本底不清,即各地究竟有多少草地资源没有统一说法。
例如,湖北省林业局反映,湖北省自然资源厅2017年公布了全省二调草地资源数据是27.9万公顷;但1983年,省原农牧厅畜牧局“第一次草调”数据是639.5万公顷,数据出入极大。
黑龙江省林业和草原局也提出,黑龙江省草原普遍存在与湿地、林地、未利用地重叠等问题,导致管理范围不明确,权属不清,给当地草原管理和执法监督带来很大困难。
据专家分析,这一方面是由于草地演替规律,草地变林地,林草交错等自然原因;另一方面,与历史沿革、法律交叉重叠、部门调查标准不一致等原因有关。
特别是长期以来,依据现行的土地利用分类原则,草地资源被分为天然牧草地、人工牧草地和其他草地三大类。而其他草地属于“未利用地”,也就是荒山、荒地,并未像耕地、林地等被列入保护范围,被开垦、占用现象十分普遍,导致草地大量流失。
因此在会议上,呼吁尽快开展草地资源调查研究,在国土三调中科学配置草原资源等成为大家的共识。
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院长侯扶江为此也特别强调,要更新观念,全面认识草原的功能,“草原不是荒地,不是耕地后备资源,草地面积减少必须遏止,特别要重视保护现存草地资源,‘像爱护森林和耕地一样重视草原’。”
草原管理保障能力不足也是大家普遍反映的问题。
多个省市指出,以前草原保护管理的机构是省农业部门;机构改革后,虽然草原管理职能划归到林业部门,但许多原从事草原保护管理的人员并未进行相应划转,管理人员缺乏,工作衔接困难,业务水平亟待加强。再加上过去草原监管能力本身就相对薄弱,多数地方乡镇草原监管机构和执法队伍仍是空白。
此外,草原保护和生态修复技术的缺乏也成为困扰草原长效保护的一大顽疾。
据介绍,长期以来,草原一直着重于生产性功能开发,技术推广部门和科研院所在此方面储备和推广了一批成熟技术。但当草原功能地位由生产型向生态型转变时,过往的研究和储备就显得捉襟见肘。
例如,内蒙古自治区、青海省等地方林业和草原局均反映,目前一系列关键核心技术尚未突破,新技术研发、推广、利用、储备不足。草原生态修复的牧草种子资源短缺,适应性好、竞争力强的当地野生种、野生驯化种供给能力尤为不足;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研究也不够,办法不多。
将生态保护作为草原工作核心任务
回顾近年来草原生态保护管理发展,从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草”被明确纳入生态文明建设;到机构改革,成立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自上而下对林业草原实行统一管理,都体现了草原工作重心发生重大转变。
“就是要把草原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就是要强化和提升草原的生态功能,从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上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全方位推进林草融合发展,加快补齐草原生态保护修复这块短板。”在机构改革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召开的第一次全国草原工作会议上,张建龙指出,各级林草部门要真正在思想和行动上做到草原工作与林业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落实;将生态保护修复作为草原工作的核心任务,着力在顶层制度设计、政策体系构建、人才队伍建设、科技支撑保障等方面下功夫,全面提升草原保护工作水平。
会议为草原生态保护修复设定了时间表——力争到2025年,全国草原退化趋势总体得到遏制,草原综合植被盖度提高到57%以上,草原生态持续改善,草原质量稳步提升;到2035年,退化草原基本得到治理,草原综合植被盖度稳定在60%以上,草原生态功能和生产功能显著提升。
按照这样的总体思路和目标任务,会议对未来一段时间的草原管理工作进行了部署,并针对难点、痛点,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
要深化草原承包经营制度改革,完善草畜平衡和禁牧休牧制度,指导编制草原经营方案,建立全民所有草原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分级行使全民所有草原资源所有权制度,全面落实地方党委政府保护修复草原的主体责任。严厉查处非法开垦草原、非法占用草原、非法采挖草原野生植物等违法行为。
认真落实草原资源用途管制和草原征占用审核审批制度,推动建立草原类型国家公园。
启动实施退化草原人工种草试点,积极探索草原生态保护修复的模式和路径。
充分发挥草原多种功能,加快发展以草原文化、草原风光、民族风情为特色的草原文化产业和旅游休闲业,引导和支持贫困人口积极参与草原生态保护修复,将有劳动能力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员优先选聘为草原管护员,积极扶持发展草原专业合作社、家庭牧场和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带动更多农牧民增收致富。
同时会议还提出,将结合开展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全面摸清我国草原面积、类型、生态状况等基本情况,有效解决林地草地、草地湿地重合的问题,加强草原资源监测评价体系和监测网络建设。
建立和完善草原生态补偿长效机制,抓紧完善草原生态保护补奖政策,深化草原投融资改革,鼓励开发性政策性金融机构研发适合草原特点的信贷产品,吸引社会资本参与草原保护修复。
积极争取国家设立草原重大科技研发计划,加强草品种选育、草种生产等关键技术研发推广,支持草原学科建设和高素质专业人才培养。特别要重点加强基层草原行政管理和技术推广服务的队伍建设,建立一支权责统一、权威高效的基层草原管理机构队伍,提升基层草原部门公共服务管理能力,为草原保护管理提供有力保障。
应知
带你了解草原
草原概念:
从专业的角度,草原是由草本植物和灌木为主的植被覆盖的土地。从草原法规定来看,草原是指天然草原和人工草地。天然草原包括草地、草山和草坡,人工草地包括改良草地和退耕还草地。今天我们所说的草原,范畴已比较广泛,不仅仅是指传统意义上的北方放牧草地,而是几乎涵盖所有长草的土地。
草原面积:
我国是一个草原大国,约占全球草原面积12%,世界第一。其他草原面积较大的国家及全球占比分别是澳大利亚9.76%、美国7.67%、巴西5.99%、巴基斯坦5.73%、俄罗斯2.84%。从我国各类土地资源来看,草原资源面积也是最大,是耕地面积的2.91倍、森林面积的1.89倍,是耕地与森林面积之和的1.15倍。
草原分布:
我国大约80%多的草原分布在北方,近20%分布在南方,北方以传统的天然草原为主,南方则主要是草山、草坡。西藏、内蒙古、新疆、四川、青海、甘肃六省区是我国最重要的草原省份,草原面积2.93亿公顷,占全国草原面积73.35%。西藏、内蒙古、新疆草原面积位列前三。我国有草原面积比重较大的牧业县108个、半牧业县160个,这268个县共有草原面积2.34亿公顷,占全国草原面积的59.57%。
草原的功能与作用:
草原是地球的“皮肤”,除了承担着防风固沙、保持水土、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维护生物多样性等一系列无可替代的重要生态功能外,草原还是重要的生产资料。全国268个草原牧业及半牧业县的农业人口虽然只有全国农业人口2.5%,但其生产的牛肉、羊肉、奶类产量分别占到全国23%、35%、23%。同时,草原是牧区社会发展的基础。草原具有“四区叠加”的特点,既是重要的生态屏障区又大多位于边疆地区,也是众多少数民族的主要聚集区和贫困人口的集中分布区。我国1.1亿少数民族人口中,70%以上集中生活在草原区。此外,草原也是民族文化生存、传承、发展的土壤。因此,要实现边疆和谐稳定和各民族共同发展、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目标,就必须把草原保护好、建设好、发展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