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艺术作品为什么喜欢取名《无题》?

2019-11-15编辑钱雪娇本刊资料

优雅 2019年11期
关键词:莱维无题画廊

编辑:钱雪娇 图:本刊资料

迪克 · 布莱尔,《无题(咖啡杯)》,1997。

伦布朗,《夜巡》,1642。

唐纳德 · 贾德,《无题》,高古轩画廊,1991。

一幅咖啡杯的图像,一张泼洒着明艳红颜料的画布,与一张曼哈顿女子的照片之间有什么相同之处?它们都是没有标题的作品,或者说,它们都分享着同一个标题:《无题》。

尽管为作品取标题是司空见惯的做法,这一惯例却长久以来被艺术家挑战。比如,毕加索坚称自己与自己的作品标题之间毫无关系。虽然多年来他的众多作品多被画廊和经销商加上了标题,但艺术家本人却更希望作品能为自己发声。他曾这样说:“毕竟,添加解释有什么好处呢?画家只有一种语言。”对于毕加索与许多艺术家来说,那唯一的语言便是视觉。

抛开哲学问题暂且不谈,不给作品取标题并不是方便而实用的做法。记录和追踪无题作品有时会让画廊和编目人员感到棘手。心理学研究也表明,观众对无题作品的关注度和理解力往往更低。尽管如此,“无题”仍然无处不在,它本身已成为一个标题——并且是意味深长的一个。这个词微妙地驳斥着美术馆和画廊的机构牢笼,为表现提供了一种抽象主义态度的遁词,也为观众提供了一片可以自发解读的留白。有些情况下,用“无题”做标题其实只是历史习惯的遗留。在耶鲁大学英文教授露丝·叶泽尔所著的书《图像的标题:西方绘画如何以及为何会拥有名字》(2015)中,她讲述了在18世纪以前的欧洲,取标题还没有成为惯例;艺术家并不需要为作品取名,因为大多数作品都长期放置在同一个地方。如今艺术市场使得巡回展和大量标签及编录成为必要,但在当时,这样的艺术市场尚不存在。一件展示于私人家中的作品内容对观众来说不言自明——它要么描绘了熟悉的主题,要么是画家在和委托人商量之后按照要求完成的。

那些公开展出的作品往往描绘着熟悉的主题,诸如“圣母领报”等圣经中的场景,或是“提修斯手刃人身牛头怪”的古典故事,这些叙事已经广泛流传,标题对于这些作品来说则是画蛇添足。早在识字成为普遍以前,那个时代下的图像远比文字被更多人理解。

取标题的传统伴随着18世纪美术馆在欧洲的大范围兴起而开启,最早的例子可以追溯到1734年罗马的卡比托利诺美术馆和1793年的卢浮宫博物馆。大约在同一时期,艺术市场在拍卖行的纷纷成立之下开始发展,比如1744年成立的苏富比,还有1766年成立的佳士得。随着更多作品的流通,取标题成为必要,这一方面是为了记录转移了环境的作品,另一方面也为背景截然不同的观众提供了理解作品的语境。有关作品的信息不再依靠家族之内或是从艺术家向观众口口相传,对于参加群展和沙龙的艺术家来说,取标题成为组织和提交作品的必要环节。

自那时起,许多产生自18世纪以前的无题作品都被画廊、艺术史学者和策展人赋予了方便的外号或正式标题。《蒙娜丽莎》的标题可以被追溯到乔治·瓦萨里的经典之作《艺苑名人传》,他在书中将这幅画描述为弗朗西斯科·戴尔·吉奥亢多的夫人蒙娜丽莎的画像,简称为“丽莎夫人”。而阿姆斯特丹国家博物馆则将荷兰画家伦布朗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定名为《弗兰斯·班宁克·科克带领下的第二区民兵队》。但到了今天,多层的清漆覆盖了原本的光泽,画面从白天变成黑夜,这幅画便获得了如今更为人熟知的名字——“夜巡”。

出于实用考量的标签可能会有违艺术家的创作意图,对于那些想要为作品的诠释保持开放的艺术家来说更是如此。当艺术家开始试图摒弃再现,省略掉标题就变成有意为之。如果作品应当超越视觉的参考,那么艺术家坚信作品也应当能够脱离语言参考而成立。描绘大尺幅高饱和抽象作品的克莱佛·史提便是对标题采取此种鲜明态度的艺术家之一,“我不希望有任何影射或妨碍观众对我作品的观看和理解”,他曾这样解释道。他将自己的作品比作某种开放解读的罗夏墨迹实验。“我希望观众独立观看,如果他看出了令人不快的图像,或是恶魔,那让他从自己的灵魂中寻找解释好了。”

其他现代艺术运动的艺术家摒弃标题也有着相似的原因。极简主义艺术家将抽象绘画与再现之间的距离又推远了一步,关注纯粹的形式,强调物质性。将物体和美学蒸馏萃取至精华后,语言则显得累赘。比如,美国极简主义艺术家唐纳德·贾德的很多作品都是无题。尽管如此,叶泽尔在她的书中指出,我们对于命名的执迷,给最极简的贾德作品都硬加上了描述性的昵称,比如“救生船”和“信箱”。“我们试图理解视觉经验的欲望太过强烈,在一件反抗再现的作品中捕捉到熟悉的形态,这莫名地令观众感到欣慰”,叶泽尔写道。

命名的倾向同时也让作品获得了“无题”之外的附加说明,这些附加说明往往是俗称,或是被画廊添上去的。但在观念艺术家菲利克斯·冈萨雷斯·托雷斯附加说明却是有意为之。他创造了自己的命名体系,使用附加说明为观众开启一个窗口,从而走进他作品背后的思考。比如1993年的作品《无题(最后的光)》和1990年的《无题(死在枪口下)》,这些情绪饱满的标题指引着我们的观看与感受,同时留下了供我们自己解读的空白。这种作品与艺术家的整体创作方式相呼应:“没有观众的参与,这些作品就不成立,”他在1993年与导演蒂姆·罗林斯的采访中说道,“我请求观众帮我,请他们承担起责任,参与进来,成为我作品的一部分。”

当代艺术家哈娜·莱维也抱有相似的心态。“我知道我的每一件作品中正在发生什么,或可能触发何种感受。但如果其他人产生不同的反应,那也很好,”她说,“我不想过多地引导他人的体验。”莱维创作生物形态的雕塑作品,她受到极简主义与观念主义作品命题方式的启发。读书期间,她的作品标题往往指涉创作材料,但最终,她认为那样太过描述性。后来,受到美国雕塑家罗伯特·戈伯极少取标题的做法启发,莱维决定不再为作品命题。她的个人网站上见不到一个标题。尽管如此,可想而知,在美术馆展览的环境下,那是不可能实现的。

“我对‘无题’这个词抱着矛盾的态度,”莱维说,“我觉得它有装腔作势之嫌,很容易被取笑是某种‘艺术界’行话。”而在艺术界的泛滥其实只会削弱“无题”一词的普适性。惠特尼美国艺术博物馆的餐厅就取名叫“无题”;还有一家画廊叫无题空间,甚至还有无题艺博会。如此一来,“无题”便成了一个标题。

菲利克斯 · 冈萨雷斯 · 托雷斯,《无题(最后的光)》,1993。

哈娜 · 莱维,《无题》,2018。

辛迪 · 舍曼 ,“无题电影剧照”系列,1978。

理查德 · 普林斯,《无题(牛仔)》,1989。

作为标题,“无题”也曾被图像一代的艺术家策略性地利用,她们的作品对图像的大规模传播做出评论。最广为人知的莫过于摄影家辛迪·舍曼的“无题电影剧照”系列,在这个系列中,舍曼扮演着大众媒体中形形色色的女性形象,而无题一词突出了这些图像普通而毫无特点的本质。作为提取艺术的代表性艺术家理查德·普林斯利用现成图像创作的作品也以类似的方式命名,比如1989年的《无题(牛仔)》。对他的作品来说,无题一词也象征着普林斯本人从图像生产过程中抽身:《无题(牛仔)》是一张迸发男子气概的广告形象,刻画了对狂野西部牛仔的典型印象。

在被机构塑造、被语言驱动的艺术界,叶泽尔指出,即便原先没有标题的作品也会被配上大篇幅的墙面注解,还有大量的学术批评和写作。语言,似乎是逃不开的。杜尚曾一语惊人地道出“标题是隐形的色彩”——而这种色彩,不论是好是坏,最终都会渗入到即便是最想反抗命题的作品中。

猜你喜欢

莱维无题画廊
Open Basic Science Needed for Significant and Fundamental Discoveries
基于莱维飞行蜉蝣优化算法的光伏阵列最大功率点跟踪研究
创意“入侵”
无题
画廊
画廊
画廊
法国民法学说演进中对立法者认识的变迁——以惹尼、莱维、里佩尔为例
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