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叙事学视阙下的《浪矢解忧杂货店》剧本

2019-11-15杜静波牡丹江师范学院东语学院黑龙江牡丹江157011

电影文学 2019年24期
关键词:人组杂货店美的

杜静波(牡丹江师范学院 东语学院,黑龙江 牡丹江 157011)

被誉为“东野圭吾作品中最令人感动的作品”的《浪矢解忧杂货店》好评如潮。根据其作品改编的同名电影2017年秋公映以来也博得了影迷们的盛赞。某种意义上说《浪矢解忧杂货店》是一部侦探片。但这里的侦探不是警察,而是剧中人物敦也、幸平、翔太三人组,同时也是我们这些观众。杀人者也不是具体的杀人犯。对于三人组来说杀人者是上帝,他将一些事件按照三人组所不能理解的空间和时间组合起来,让三人组去领悟去觉醒。而对于我们这些观众来说杀人者是编剧,是叙事者。本文的目的,就是以叙事学的视点来“侦破”这个《浪矢解忧杂货店》“案件”。

一、电影的“本事”:时间序列中的故事还原

“本事”这一概念在不同的研究者中有不同的用法。本文定义的“本事”是按照时间序列展开的故事中事件系列。

作为观众,《浪矢解忧杂货店》的整体结构如同谜一般。看完电影,首先想到的问题是:如果按时间发生先后,《浪矢解忧杂货店》的原貌又是什么样子?换句话说,以叙事学的观点来看,该电影的“本事”是什么样子?在这一节中梳理《浪矢解忧杂货店》的“本事”。

首先,按照《浪矢解忧杂货店》的“书信”这一主题,将与书信无直接关联的事件与主体分开。这一部分事件包括皆月晓子和浪矢雄治恋爱、私奔和创建丸光园以及浪矢杂货店。这是在“书信”这一主题发生之前的,所以称为“前传”。另一部分是敦也三人各自在自己热爱的工作岗位上为他人服务。这是在“书信”这一主题发生之后的,所以称为“后传”。处于两者之间的叫“正传”。如下:

1969年夏之前

(前传)

—1969年夏到2012年12月21日凌晨

(正传)

—2012年12月21日凌晨之后

(后传)

“正传”中按时间序列梳理的话,如下:

序:(1)1969年夏,克郎和池田咨询浪矢杂货店老板雄治。(2)1980年1月,雄治收到了婚外恋的女子绿川的咨询信并回信。(3)1980年秋天,雄治住院,川边绿驾车坠海而亡。(4)1980年12月,音乐人克郎回乡。

破:(5)1980年12月9日至12日/2012年12月,克郎与三人组三次通信。(6)1980年12月12日,“迷路的小狗”田村晴美路遇克郎。(7)1980年12月12日至19日/2012年12月,田村晴美和三人组通信。(8)1980年12月20日/2012年12月20日,雄治回到浪矢杂货店,杂货店一夜复活。雄治收到未来的三封信:满分少年池田现在是校长了;绿川的女儿获得了新生;敦也等人的空白信。

急:(9)1988年克郎来到丸光园演出,遇到了芹,在火灾中救了芹的弟弟,牺牲。(10)1988年,田村晴美得知丸光园失火,访问丸光园,知道了创始人皆月晓子。(11)2012年,芹在演唱会上演唱了克郎作曲、自己填词的歌曲。(12)2012年12月,敦也、幸平、翔太三人回到丸光园,得知有人要收买丸光园。(13)2012年12月,田村晴美浪矢杂货店在2012年12月20日一夜复活的消息,写了回信,放在包里。(14)敦也、幸平、翔太三人抢劫了田村晴美,跑进了浪矢杂货店。(15)2012年12月20日,三人组与克郎通信。(16)2012年12月20日,三人组与田村晴美通信。(17)2012年12月20日,敦也给1980年的雄治发了一封空白信。(18)2012年12月20日,三人组在田村晴美的包中发现了晴美的回信。(19)2012年12月21日凌晨,敦也在牛奶箱中看到了1980年的雄治回信。(20)2012年12月21日凌晨,三人组奔向了田村晴美的住处。晴美已被警察解救。

在正传的“本事”中,存在一个特殊的时间段,即1980年12月/2012年12月,相差32年的时间并行了。这是这个穿越剧“本事”的关键桥段(5、6、7、8)。其中,1980年12月20日/2012年12月20日这个并行的时间中,空间也重合了。浪矢雄治出院后,回到了1980年的浪矢杂货店,并行的2012年12月20日中,三人组也在浪矢杂货店中,这就是(8)。电影中以点着煤油灯为衔接点,将2012年12月20日和1980年12月20日这个时间和空间都重合的时空连接了起来。

显然这是“本事”的高潮部分,所以本文中将其作为“本事”的核心“破”。之前是“序”,之后是“急”。

《浪矢解忧杂货店》的日文名称叫作《浪矢杂货店的奇迹》。所谓“奇迹”,正是“破”这个部分。这是时空压缩的奇迹,是穿越剧的关键桥段。这一部分的精彩应该归于原作者东野圭吾。因为虽然电影和东野圭吾的小说有所不同,但“本事”的基本内容是来自东野圭吾小说。

但“本事”的缺点是事件缺乏因果关系。各个事件凌乱地排列在时间序列之中,重点不突出。例如三人组的相关事件、田村晴美的相关事件都被其他事件所隔开。这是所有“本事”都无法回避的软肋。

作为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当代叙事学理论提出了情节的概念。情节是用因果关系连接在一起的事件。而用情节叙述故事,则是叙事的起点。

二、电影的“叙事”:编剧的叙述逻辑

在本文中,所谓“叙事”是叙述者为了某种目的和理解而对“本事”做出调整后的故事结构。电影语篇的“叙事”反映了编剧和导演对“情节”的表现力和控制能力,反映了编剧和导演的审美和世界观。

《浪矢解忧杂货店》电影中的叙事顺序是:

1、14、(引子) 4、5、15、9、11(克郎的故事) 2、3、8(婚外恋的女子绿川) 6、7、10、12、13、16(田村晴美前半) 17、18、19、20(田村晴美前半、空白信)

这是以人物活动为中心进行的情节安排。

按照格雷马斯的施动者模型,施动者分为主体、客体、发出者、接受者、帮助者、反对者,具体关系如下:

发出者→客体→接受者

帮助者→主体←反对者

(格雷马斯的施动者模型)[1]

电影中,编剧安排了两条线和两个主人公:一个主人公是三人组,他们扮演的是时间侦探。另一个主人公是浪矢雄治。电影以三人组的视角展开,让他们对浪矢杂货店的谜一般的跨越时空的信件往来进行侦破,同时带领着读者也一起揭开谜底。信息的展开基本是以三人组的内焦点为主线。读者也是按照三人组的视野来扩展自己的信息的。如在三人组来到浪矢杂货店时,浪矢雄治等人的故事已经发生,但读者和三人组一样是不知道的。故事是倒叙和插叙结构,其主线还是三人组的视野。虽然剧中也应用了超越三人组视野的上帝视角,如“迷路的小狗”田村晴美路遇克郎、田村晴美访问丸光园时知道了创始人皆月晓子。这些情节是超越了三人组的视野的,是三人组不可能知晓的信息。但是,从全局看,还是以三人组的视野扩展为发展主线。三人组犹如一个侦探,在不断的信息积累过程中,破解浪矢杂货店的秘密。剧情的最后,应该说三人组和我们读者都了解了浪矢杂货店相关的秘密。

一般来说,叙事的主体和客体的关系是如同格雷马斯的施动者模型所显示的一样,是单向的关系。也就是说,主体反映客体。但是,《浪矢解忧杂货店》电影却营造了一个双向的主客机制:相对于三人组主体,浪矢雄治是客体。相对于浪矢雄治主体,三人组是客体。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对称结构。

从情节安排的角度看,《浪矢解忧杂货店》电影的叙事结构又是单向的,是分层次的。第一层是三人组,第二层是浪矢雄治,第三层是各个片段的主人公:克郎、田村晴美等。由三人组视野过渡到浪矢雄治视野,再过渡到克郎、田村晴美等的视野。前半段就是这样按层级展开。后半段又按照相反的顺序由第三层、第二层,再到第一层。整体叙事结构是一个环形结构。

按照叙事学理论的观点看,情节是和因果关系相连的。《浪矢解忧杂货店》电影中的各个片段,看起来似乎互不相关,但到最后都这样或是那样地按因果关系连接起来。其中有直接的因果关系,如三人组帮助了田村晴美,而田村晴美最后挽救了三人组的家“丸光园”,并且虽然被三人组抢劫,当敦也三人赶到田村晴美住处时,田村晴美已经被警察解救。田村晴美看到他们时,似乎知道绑架的人是他们,但是并没有揭发他们。敦也三人勇敢地走向田村晴美,并且每个人都在自己梦想的岗位上努力地工作。也有间接的因果关系。杂货店老板雄治帮助了克郎,克郎帮助了小芹,而小芹帮助了川边绿的女儿,川边绿的女儿的回信帮助杂货店老板雄治重拾起自己给别人写帮助信的信心。作者利用这种看起来老套的因果循环情节,搭起了真善美的舞台,让作品超凡脱俗,充满着正能量。我们在电影中看到了在杂货店老板浪矢雄治的帮助下年轻人的成长。我们看到了克郎的成长,看到了三人组的成长。

三、电影的“时空穿越”:杂货店的奇迹

《浪矢解忧杂货店》电影的成功除了描写人类的真善美之外,还表现出高超的结构设计。首先,《浪矢解忧杂货店》开创了穿越题材的新形式。一般穿越小说抑或主人公从现代穿越到古代,抑或从古代穿越到现代。例如日剧《仁医》就是现代的脑科医生南方仁穿越回幕末时期。而日剧《武士老师》则是土佐藩武士武市半平太穿越到现代。

但是,该电影没有这样的俗套。电影中没有人物的穿越,而是通过书信和杂货店这个空间将不同的时间连接起来。浪矢杂货店在特定的时间一夜复活,店内是现在时间,店外是20世纪80年代。克郎在店外的80年代,隔着卷帘门吹着自己创作的曲子给店内2012年的三人组听,多么浪漫的想象。

两个时代的人,还可以通过屋外的牛奶箱相互传递信件。2012年的三人组收到20世纪80年代的克郎的第一封信后,其回信就是投到了牛奶箱中。1980年12月,在外做音乐人的克郎因为奶奶去世而回到家乡参加祖母的葬礼。因为从事音乐创作还是继承父亲的鱼店而犹豫不决,克郎给浪矢杂货店写了一封求助信。这封信的开头写道:“昨天列侬去世了。”列侬去世的时间是1980年12月8日。三人组从此处判断,这封信写的时间是1980年12月9日。后来他们给克郎回了第一封信,投到了牛奶箱里。克郎也是在牛奶箱里取走了信件。1980年12月初的这一段时间,克郎和2012年的敦也、幸平、翔太三人通过牛奶箱有三次书信往来。

2012年的三人组和田村晴美的信件往来也是通过牛奶箱传递的。20世纪80年代的田村晴美在跟一个有钱人做第三者和继续上班之间产生了犹豫。化名为“迷路的小狗”给浪矢杂货店写了一封咨询信。这封信被2012年的三人组收到。三人组教她利用将要到来的80年代经济景气,不断地购置房地产来增长自己的财富。田村晴美按照敦也的回复做了,积累财富,拥有了自己的公司。

《浪矢解忧杂货店》电影在空间的拼接上也别具匠心。浪矢杂货店出现过一段20世纪80年代主人雄治和2012年的三人组同在一个空间的情节。按作者的逻辑,80年代、2012年虽然平行,但是,浪矢杂货店这个空间,主人雄治住院,没在这里时,外面的来信是由三人组接收的。这就是克郎、田村晴美的信件。但是,当雄治出院回到浪矢杂货店后,外面的来信都是主人雄治接收的。那个问“怎样才能在考试中得满分?”的池田、与有妇之夫进行婚外恋的女子“绿川”的女儿的回信,就是在这个时期由80年代的雄治接收的。80年代、2012年的浪矢杂货店,最后由三人组的空白信连接了起来。

四、结 语

《浪矢解忧杂货店》编剧和叙述者(导演)将必要的信息,以后现代主义代表方式,即“踪迹”的方式隐藏起来,让观众随着叙事的进行才能了解故事的全貌。在《浪矢解忧杂货店》这部侦探片中,杀人者所杀的不是人,是“信息”。《浪矢解忧杂货店》作为一个后现代主义叙事的范本,让我们看到了另类的“侦探片”文本,让我们知道“杀死”“信息”也能构建一篇优秀的侦探故事。

猜你喜欢

人组杂货店美的
以画换真情,“解忧杂货店”收录善良和温柔
打鸟三人组 击中电鱼三人组
打破平衡
好美的雾
下跳棋
下跳棋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10人组”成员确定
森林猫的杂货店
小小杂货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