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中国70年少儿电影教育的发展历程与观念演进

2019-11-15

电影评介 2019年19期
关键词:儿童教育

年 悦

中国电影从诞生之初即力图在少年儿童教育方面发挥作用,非常注重利用电影进行思想认知、科学文化、审美能力等方面的教育。少儿电影教育伴随中国电影教育运动的兴起而开始了最初的探索,蔡元培、谷剑尘、沈恩孚、余季美、萧肇川、郭有守等教育家较早提出中国电影教育思想,认为电影的通俗化、普遍化等特点是平民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最佳工具。王昌祉、陈宝鳄、徐公美等从儿童心理角度出发,认为既要利用电影对于儿童的吸引力以养成其向善之心,又要对儿童观览内容和时间加以限制。[1]在救亡图存的动荡时局中,少儿电影教育观念基于保护儿童身心健康以及教育救国思想而得以确立。但由于当时少儿电影生产薄弱且电影教育活动只局限于上海、江苏、福建等地大城市中零星展开,因此,新中国成立前少儿电影教育并未深入实施普及全国。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少年儿童教育工作,努力将电影作为共产主义教育的重要手段,培养少年儿童社会主义新品质。改革开放后,中国儿童电影制片厂以及中国儿童少年电影学会成立,推动了少儿电影创作及少儿电影教育工作的开展。新时代少儿电影教育作为美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被提到新的高度。回顾新中国70年少儿电影教育的经验与道路,可以发现其在少儿电影创作、电影教育观念及电影教育实践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绩,逐步形成了中国少儿电影教育本土化、民族化发展路径和理论体系。在新时代战略强国语境下,有必要对不同历史时期少儿电影发展历程及观念转型进行细致梳理和总结,进一步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少儿电影教育体系的建构与阐发。

一、社会主义新品质的培养

新中国成立后,伴随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社会主义话语体系逐渐形成。1949年8月14日中央宣传部颁布的《关于加强电影事业的决定》指出:“电影艺术具有最广大的群众性与普遍的宣传效果,必须加强这一事业,以利于在全国范围内,在国际上更有力地进行我党及新民主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宣传工作。”[2]党和政府一直将电影视为指导和教育广大人民群众重要的宣传工具。尤其根据电影影像特性与儿童形象思维及儿童心理的天然契合性,相关主管部门通过实施诸多举措将电影纳入少儿教育之中,并把电影作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教育手段,着力从观念认知、政策方针、发行放映、教育实践等多方面探索与建构少儿电影教育体系。

新中国成立后不久,文化部部长沈雁冰指出:美术片主要是以少年儿童为服务对象,用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他们。1953年4月7日,在第一届全国电影剧本创作会议上,中宣部部长周扬强调,少年儿童“需要我们的教育,需要我们培养他们社会主义的新品质”[3]。正如当时少儿电影理论家所阐明的“以宣传无产阶级革命思想为己任的电影艺术,作为一种最有力、最广泛、最有群众基础性的宣传教育工具,在培养无产阶级革命接班人的伟大历史任务中,也必须责无旁贷地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作用”[4]。“以共产主义的精神来教育儿童”成为这一时期确立的少儿电影教育观念的核心。[5]

与新中国成立前的少儿电影中多采用“孤儿叙事”不同,新中国少儿电影以一种“社会主义新少年”叙事来描画新中国少年儿童生活画卷。因此,在影像风格上更为清新、活泼,并力图密切配合少年儿童教育工作,着重表现新中国少年儿童继承和发扬光荣的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精神,有意识地树立少年儿童英雄形象和先进模范。在1949年至1976年间,各大电影制片厂制定了少儿电影生产计划,生产了一大批具有社会主义教育意义的儿童故事片、教育片、纪录片和风景片。这一时期生产的少儿电影作为电影教育的内容和载体确立了少儿电影教育的两条基本主线。一条主线是以影片《鸡毛信》(1954)、《红孩子》(1958)、《小兵张嘎》(1963)、《闪闪的红星》(1974)等为代表,塑造了海娃、苏保、张嘎子、潘冬子等一批深入人心的“战争中的儿童英雄”形象,主要对少年儿童进行爱国主义、理想主义、英雄主义为核心的革命历史传统教育。另一条主线是以影片《祖国的花朵》(1955)、《罗小林的决心》(1955)、《两个小足球队》(1956)、《红领巾的故事》(1958)、《花儿朵朵》(1962)等为代表,塑造了具有典型教育意义的“成长转变中的新少年”以及“儿童先进模范”等少年儿童形象,从不同角度描画新中国少年儿童的校园生活并开展中国少年先锋队教育。这一系列社会主义儿童群像,与彼时其他类型电影以及其他艺术领域中蔚为大观的社会主义新人一道,成为新生的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典型形象。这些生动的电影影像也成为理想的思想政治教科书,以“形象的政论”方式发挥其对于新中国少年儿童的宣传、引导和教育作用,并鼓励新中国少年儿童向先进模范学习,培养锻炼其“社会主义新品质”。

与此同时,在中央政府相关部门政策和决定的推动之下,少儿电影教育实践活动相继落地开花。1953年11月14日,为配合学校教育工作,培育儿童具有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的优秀的高尚道德品质,文化部电影局代部起草《关于通知各地文化主管部门在有条件的城市影院中试办儿童场》,鼓励有条件的影院可试办儿童场,以对儿童进行形象的电影教育。该通知还对排片、放映时间、组织少年儿童座谈讨论等相关问题作出细致安排。[6]全国各地纷纷举办儿童电影专场放映活动,一些大城市建立了儿童影院,有计划有目的开展儿童电影教育活动。例如,1953年,天津市文化局属五区亚洲影院改为儿童影院,影院选映配合教学的新闻纪录短片和科学教育片,并与市教育局、团市委取得联系,根据全市小学学期各科教学计划印发影片目录,各学校可以据之提出具体要求进行放映,以便配合教学课程。[7]

新中国少儿电影教育基本举措在全国各地儿童观影热潮中基本确立,各级政府部门通过立法规范、行政管理、协会组织等方式确保其有效推行。在此过程中,还不可忽视流动电影放映队(也称电影教育队)发挥的巨大作用,这一全民电影宣传教育方式奠定了中国大城市之外的基本放映格局。1950年,全国的电影放映单位1263个,其中电影院674个,电影放映队522个,观影人数1.5亿人次;至1976年,全国放映单位86088个,其中电影院2554个,电影放映队64681个,电影俱乐部1398个,电影放映场次为1529万场,观众为132.4亿人次。[8]正是流动的电影放映队将新中国观影主体从大城市扩展到广大城镇、农村、工矿、部队。新中国少儿电影教育作为全民电影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依靠影院的儿童电影专场,更依靠流动的电影放映队将更多的故事片、新闻纪录片、科教片普及到最广大的全国少年儿童观众当中。因此,全民普及教育、共产主义教育成为这一时期少儿电影教育实践最突出的特征。

新中国少儿电影教育是培养社会主义新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力量。依托新中国庞大的电影生产、发行和放映网的建立,少儿电影教育得以在全国范围内最广泛地展开,并对此后的少儿电影教育产生深远影响。

二、新启蒙、儿童本位转向与人文教育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进入历史发展新阶段,少儿电影教育进入快速发展时期。1981年3月,在中央儿童和少年工作座谈会上,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宋任穷强调:“对儿童和少年培养教育得怎样,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9]可见,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儿童教育工作,此后不久,中国儿童电影制片厂及中国儿童少年电影学会相继应运而生。1985年,专门奖励优秀少年儿童电影的“童牛奖”随之设立。[10]1989年,中国国际儿童电影节经国务院批准创立,并逐步发展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儿童电影盛会。以中国儿童电影制片厂和中国儿童少年电影学会为主导,国际儿童电影节活动、“童牛奖”评选活动以及各类少儿电影创作研讨交流活动卓富成效。于蓝将中国儿童少年电影学会之于儿童电影创作的意义亲切地比喻为“小小啦啦队”。[11]汇集着社会各界力量专门成立的儿童电影生产队伍、理论研究队伍逐渐壮大,并在新时期以来的少儿电影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少儿电影教育观念、教育内容和教育形式不断拓展,从此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发展为思想品德教育与人文教育。在中国儿童电影制片厂和中国儿童少年电影学会的推动之下,少儿电影创作和电影教育延续此前基本定位和两条主线,在延续革命历史传统教育的同时,将人文精神与现实主义相结合,寻求更加个性化和多元化的表达方式。革命历史传统题材影片在整个少儿影片生产中占比有所下降,但仍有很多优秀作品产生,如《我只流三次泪》(1987)、《战争子午线》(1990)、《三毛从军记》(1992)等影片以多角度、多层次关注战争背景下人与人之间丰富而复杂的情感,反思战争给少年儿童带来的伤痛。《少年彭德怀》(1985)、《风雨故园》(1991)、《人之初》(1992)、《孙文少年行》(1995)、《少年雷锋》(1996)等表现英雄或伟人少年时代的传记片也在这一时期集中呈现。聚焦校园生活的影片如《四个小伙伴》(1981)、《红衣少女》(1984)、《我和我的同学们》(1986)、《豆蔻年华》(1989)、《我的九月》(1990)等映射出新的社会变化带给少年儿童生活的影响,更好地表现了少年儿童性格特征、心理诉求和成长的烦恼。还有影片关注农村少年儿童教育,如《哦,香雪》(1989)、《一个也不能少》(1998)、《草房子》(1998)等作品影响也很大,反映了当时中国农村社会现实及农村儿童生活状态,直指中国教育存在的问题。与此同时,儿童科学幻想类型电影如《霹雳贝贝》(1988)、《大气层消失》(1990)、《疯狂的兔子》(1997)等蕴含本土化的神奇幻想和儿童情趣,为中国儿童观众带来了全新的视野和审美感受。上述作品体现了这一时期少儿电影创作观念及少儿电影教育观念的转型,也显示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少儿电影愈益丰富、深刻的文化品质。

由此可见,这一时期少儿电影教育观念逐步摆脱了此前过于政治化、成人化的倾向,而转向儿童本位,很多作品都力图从儿童视角来观察世界。少儿电影理论家秦裕权、朱小鸥、宋崇、蔡师勇等人基于电影特性和儿童特性较早提倡“儿童电影是快乐的电影”这一概念,电影的娱乐功能被视为少儿电影重要的属性。[12]很多电影艺术家模拟儿童视角叙事,试图重新还原童年体认世界的方式,回归童心以获得真实。因此,这一时期的少儿电影尤其注重少年儿童心理特征。如《城南旧事》(1982)、《阳光灿烂的日子》(1993)等影片以少年儿童视角回望童年情愫和反思历史现实,在叙事结构、电影语言及美学风格等诸多方面取得重要成就,成为中国电影史中的经典之作。

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中国电影市场发生急剧变化,儿童电影市场也受到市场经济转型的压力,许多儿童影院已经不再放映少儿电影。正如时任儿影厂厂长的窦春起所言,儿童电影处境十分艰难,“背靠的是计划经济,面对的是市场经济”[13]。1992年,于蓝受到四平市连续十年系列化电影教育的启发,特向政府相关主管部门呈交了一份报告,希望能把电影放映纳入到学校教学内容,并选择近百部影片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影片推荐片目。1994年,中宣部联合四部委发出了《关于运用优秀影视片在全国中小学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通知》,规定全国中小学校每学期需要组织公益性电影放映。[14]1995年7月14日,旨在帮助少儿电影走进学校放映的全国性社团组织中华爱子影视教育促进会成立。[15]此后,全国各地纷纷成立“爱子影院”和“爱子影视剧团”,有计划地放映爱国主义教育影片。1996年,为了更有效解决中小学生看不到优秀影片的问题,国家教委联合广电部、文化部成立全国中小学影视教育协调工作委员会(简称协委会),并发出《关于做好中小学生教育影视片推荐和发行放映工作的通知》,从1997年开始,协委会每年向全国中小学生推荐优秀影视片片目,至2019年9月6日,已向全国中小学生推荐39批次共485部优秀影片,为推进全国少年儿童电影教育做了大量工作。“百部爱国主义影片进校园”活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对推动和普及少儿电影教育起到了关键作用。

总结这一时期少儿电影教育实践活动,可以发现党和政府一直高度重视少年儿童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及社会主义文化的传承,也密切关注少年儿童心理的健康发展与人文精神的培育。在电影市场化进程,少儿电影教育发展既受到中国社会变革、文化思潮、电影观念及电影语言革新的影响和推动,也保持着自身相对的连续性和独立性。少儿电影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从思想政治教育扩展到思想品德教育与人文教育,在坚持社会主义教育基础上,不断寻求多维度表达方式和想象空间,形成了传承、发展与超越的新局面。

三、素质教育与社会文化教育新趋势

进入21世纪以来,在国家文化体制改革的推动之下,电影业改变了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而进入市场化、产业化快速发展时期。这一转折催生了生产主体多样化和电影制片业的繁荣发展。中国少儿电影生态也随之发生剧烈变化,尚未做好市场化准备的少儿电影未能得到民营资本的青睐。与此同时,面对市场化、网络化以及新兴媒体的介入,少年儿童观影方式和观影兴趣更加多样化,少儿电影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转型期。从总体来看,在党和政府政策支持之下,国产少儿电影产量稳步提升,市场化发展趋势凸显,少儿电影教育观念得到进一步拓展。

在2000年至2010年间,思想教育、素质教育和社会文化教育成为少儿电影教育主流。革命历史传统教育一直是中国少儿电影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青少年思想教育是新世纪以来中小学教育的重要着力点。中央及各省市自治区鼓励拍摄革命历史题材影片,如《天竺山传奇》(2006)、《小英雄雨来》(2008)、《红小鬼》(2010)、《星海》(2009)等影片既是革命传统教育的优秀作品,也是具有教育意义的描画儿童成长的励志作品。校园内外少年儿童音乐、美术、体育、舞蹈、武术等形式的影片成为这一时期少儿电影的主流样式。《我和乔丹的日子》(2002)、《和你在一起》(2002)、《隐形的翅膀》(2007)、《寻找成龙》(2009)、《男生女生》(2009)等影片深受儿童观众欢迎,也拓展了少儿电影教育的思路。一方面这类题材影片较为符合儿童心理特征,具有儿童喜闻乐见的趣味性和观赏性;另一方面也与当时国家提倡的素质教育密切配合,可以促进少年儿童德、智、体、美、劳多方面兴趣的培养。

除了思想教育和素质教育以外,这一时期的少儿电影非常注重社会文化教育,以汶川地震、贫困失学、家庭创伤、儿童疾病、城乡差距、网瘾及青少年犯罪等自然灾害与社会问题为主题的电影作了很多尝试和努力,力图唤起社会各界关心儿童成长,保护儿童权益。如影片《二十五个孩子一个爹》(2001)、《暖春》(2002)、《上学路上》(2004)、《爱·在路上》(2006)、《走路上学》(2009)等,此类题材影片数量繁多,遗憾的是成功作品相对较少,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所表现主题较为沉重,其目标在于成年人而并非儿童。值得注意的是,多民族融合、动物保护与环境保护等社会文化教育也成为这一时期少儿电影教育的一大亮点。《绿草地》(2005)、《滚拉拉的枪》(2008)、《俄玛之子》(2008)、《尼玛的夏天》(2010)等影片展现了少数民族儿童生活面貌,部分影片使用少数民族语言拍摄,拓展了少数民族文化传承、民族团结以及儿童保护与教育等相关主题。此外,《海洋朋友》(2006)、《绿色的远方》(2007)、《鸟岛》(2008)等影片探讨人与动物及自然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影片主题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也呈现出新世纪以来新的价值取向和精神追求,得到社会各界广泛认可。随着中国电影产业化、市场化、娱乐化步伐加快,很多电影以迎合儿童兴趣而拍摄但仍然受到冷落,除了部分合拍片如《长江七号》(2007)和《功夫梦》(2010)等几部影片取得成功外,这一时期的儿童娱乐片大多由于制作经验欠缺、类型化不成熟、市场定位不准确以及低估儿童认知能力而未能达到预期效果。

2004年秋季,“一费制”在全国中小学开始推行,此前学校集体包场低价看电影的少儿电影传统发行渠道逐渐被市场化取代,全国中小学定期组织学生看电影的机制被打破。少儿电影在创作、发行和放映上的困难导致很难走进校园,此前主要依靠国家政策扶持的国产少儿电影在产业化改革中面临空前挑战。为适应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要求,进一步发挥优秀影视作品的育人功能,教育部联合五部委发布《关于进一步开展中小学影视教育通知》(教基[2008]15号),强调将影视教育纳入中小学教学计划,各省市相关部门要求保障每个中小学生至少每学期观看2次优秀影片,使观看爱国主义影视作品成为每个中小学生的“必修课”。同时,加大对少儿电影教育的扶持力度,为影视教育提供保障。从2008年开始,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为学生放映的爱国主义电影所需经费从公用经费中开支。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影视教育经费纳入公用经费开支范围。[16]这些举措保障了少儿电影教育的均衡发展和经费来源,确定了国家对于少儿电影教育的主体责任,努力为少儿电影教育继续实施开辟市场外通道。

四、新时代美育教育与新媒介素养教育

2012年以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内外形势发生巨变,伴随全球化、互联网化与媒介融合程度日益加深,中国电影发展格局和模式呈现多元化趋势。国产电影创作展示出昂扬的时代气息与强烈的文化自信,少儿电影也呈现出新气象,其中一个重要标志是“网生代”力量崛起。自幼生长在互联网浸润之中的新一代少年儿童,其互联网思维、跨媒介叙事能力,以及注重“网感”体验等审美趣味和审美追求对当下少儿电影创作提出更高要求,也为少儿电影教育带来新的面向。

在少儿电影创作方面,很多年轻的“网生代”成长为导演和编剧的中坚力量,如焦华静、李睿珺、德格娜、张大磊、文晏、鹏飞、周全、落落、拉华加、白雪等年轻导演不约而同选择少年儿童题材或青春题材作为其表现对象,创作了《狗十三》(2013)、《家在水草丰茂的地方》(2014)、《告别》(2015)、《八月》(2016)、《嘉年华》(2017)、《米花之味》(2017)、《西小河的夏天》(2017)、《悲伤逆流成河》(2018)、《旺扎的雨靴》(2018)、《过春天》(2019)等作品。他们以儿童和青少年视角展现当下中国社会现实不同侧面和文化症候,构成了中国少儿电影的新锐力量,并以不同的现实主义风格在市场化竞争中打开一片新天地。

全球化、互联网化也深刻地改变了少年儿童观众的思维方式与表达方式。面对互联网新媒介对中国电影市场的巨大冲击、分流和改变,儿童获取信息的方式呈现出视觉化和碎片化等特征,越来越多的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开始关注少年儿童文化传播媒介的变化。当下电影教育之于少年儿童已经不仅是思想教育、人文教育和社会教育,同时也是美育教育和新媒介素养教育。

在这一背景下,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5]71号),强调全面改进美育教学,进一步加强美育育人功能,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美育全过程。该《意见》指出,影视教育已被纳入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美育体系,将同美术、音乐、舞蹈等传统艺术课程一起进入学校美育课程。[17]这表明少儿电影教育在新时代美育教育中的重要位置,以及在未来学校课程建设中拥有更加宽广的发展空间。

2018年国家机构改革进程中,电影管理工作职责重新划入中央宣传部统一管理。这项调整更加强调了电影意识形态功能,突出电影在宣传思想和文化娱乐方面特殊重要作用。2018年11月12日,教育部、中宣部发布《关于加强中小学影视教育的指导意见》(教基[2015]24号),强调要充分发挥优秀影片在促进中小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通过加强和丰富中小学影视教育活动,着力在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通过电影赏析、电影评论、电影表演、电影配音、微电影创作、影视节(周)活动等营造浓厚校园影视文化氛围,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18]这一指导意见明确了当下少儿电影教育不仅强调优秀影片对少年儿童价值观的引领作用,而且强调少年儿童对影视媒介语言语法的掌握与运用。

影视媒介不仅是读写时代思想文化教育的重要工具,也是全球化、互联网化、视觉化时代进行沟通交流、多元合作的重要工具,更是当下少年儿童进行自我表达的基本技能与核心素养。在此意义上,当前国家提出将影视教育纳入中小学教学计划,其重点一方面在于引导少年儿童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少年儿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另一方面在于立足美育教育,提高少年儿童影视媒介素养。

结语

新中国70年少儿电影教育历史演进之路经历了四个发展时期,主要涵盖了共产主义教育、思想品德教育、人文教育、素质教育、社会文化教育、美育教育与新媒介素养教育等观念的演进。回顾与总结新中国70年少儿电影教育经验与道路,可以发现其观念形态和实践探索始终契合时代命题,并在思想性、艺术性、教育性等诸多方面不断寻求多元表达与自我超越,也充分体现了少儿电影教育对社会、历史、政治和当代精神的观照与回应。

少儿电影教育是中国电影教育的重要方面,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时代战略强国背景下,少儿电影教育的发展既要尊重和继承中国电影教育历史传统,也要结合当下中国社会现实;既要强调优秀影片对少年儿童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作用,也要鼓励少年儿童运用影视媒介讲好中国故事。在全球视野下,涵盖思想教育、美育教育、新媒介素养教育的少年儿童电影教育是最前沿的教育运动之一,其发展路径已经愈来愈清晰和广阔。可以预见,少儿电影教育将把握历史契机,承担更加重要的文化使命。

猜你喜欢

儿童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儿童美术教育琐谈201
儿童美术教育琐谈198
什么是“好的教育”?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留守儿童
捏脊治疗儿童营养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