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背景下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研究

2019-11-15

长江丛刊 2019年13期
关键词:供给毕业生改革

/济南大学

一、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的基本内涵

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首次提出“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激发主体创新能力,扩大有效供给,提升核心竞争力。“高等教育供给侧”是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基础上产生的专业术语,笔者认为,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基本内涵是不断调整教育教学资源,创新教育教学模式,优化教育教学结构,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机制,提升高等教育质量。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的关键是实现教育教学资源的优化统筹,强化人才培养,为社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地动力支持。

二、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下对大学生就业的新要求

当前,学生就业能力和企业用人需求之间的矛盾已经成为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存在的较大矛盾。据不完全统计,大学生对自身初次就业的满意度较低,三个月内更换企业的比重较大,同时,其动手能力、创新能力难以满足企业的用人需求。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驱动下,企业也在逐步加强自身创新型转化,对大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而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旨在优化资源配置的基础上,为高校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增大有效供给。在这一背景下,高校发展及企业用人的双重因素直接对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诸如,加强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增强自主学习的能力,加大实践能力的锻炼,强化集体适应能力,提升自我认识能力和水平等等,以在教育资源和就业岗位的有效供给下,实现由学生到职业人的转变。

三、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背景下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

2018年,高校毕业生人数首次突破800万;2019届毕业生预计为834万人。据调查,毕业生离校后在第一个工作岗位工作不足半年即选择继续深造或自主创业的比例逐年提升,半年后的工资保持一个较为稳定的增长。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转型,当前大学生就业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

(一)学生发展特点与就业市场脱节

高校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尤其在学科建设方面更是竞争力显著。人才培养是高校的首要任务,然而很多高校将学科建设、科研发展作为重中之重,以至于高校人才培养结构出现失衡。据统计,很多高校以鼓励大学生考研为主,就造成“研究型人才”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比例失调,出现学生发展状态与就业市场脱节的现象。

(二)部分毕业生就业思维趋向定势

目前,一方面,绝大部分高校传统的管理制度,过多地强调统一性,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辨精神的发展; 另一方面,一些大学生的就业价值观存在误区,追求就业目标过于理想化,大部分同学期待高薪酬、快发展、低压力、好待遇的理想就业形式,甚至很多同学存在收入较低的单位不去、有些累的单位不去、不够稳定的单位不去、文化氛围不自由的单位不去的现象,等等。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压缩了大学生的就业面。

(三)毕业生素质结构与企业用人要求不匹配

通过对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的调查发现,毕业生与单位互相的就业满意度不高。主要表现为,毕业生的适应能力和专业素养难以达到用人单位的标准。学生在校期间,所获取的专业知识未能达到深入消化吸收,对于专业知识的把握层面较浅。同时,在心理素质方面,现如今的毕业生已经开启“95后”时代,多为独生子女,生活在新时代,基本未遇到过挫折和压力,抗压能力较弱。然而,用人单位希望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必须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适应能力、抗压能力,能够为企业发挥作用,带来效益,而当代大学生很难完全与企业用人标准相匹配,导致多层次就业问题的出现。

四、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背景下高校毕业生就业对策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在通过多方面完善和改革实现有效性、有益性、精准性供给。在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推动高校毕业生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实现教育资源和教育成果的双重高效供给。

(一)完善供给环境,创建协同育人体系

就业是民生之本,育人是春风化雨的工作,人才培养需要创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协同育人体系。毕业生就业工作并非只是在学生毕业阶段所进行的工作,也并非只是辅导员或班主任的工作,而是需要在学校或学院全局化统筹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学校各部门、各机构的有力作用,推动全员支持并指导毕业生就业工作。进一步推进学院顶层设计工作,完善引领的推进大学生就业工作的制度和机制建设,强化二级学院党政一把手责任制,健全党政管理负责人的职能发挥;充分调动专业课老师的资源效用,挖掘有益就业资源,将就业工作做实、做细,并且将推动就业工作作为教师考核指标之一,建立相应的奖励机制和激励制度。逐步形成校院系三级,辅导员、班主任、专业课教师三层指导的协同育人体系,确保毕业生就业工作长效开展。

(二)优化供给内容,强化毕业生综合素质

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怎样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习总书记在全国思政工作会议上要求将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在全国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青少年正处在“拔节孕穗期”,更需要精心引导和培育。推进大学生就业工作不是阶段性工作,自学生入学期就应当将综合素质尤其是思想政治素质的提升与培育作为重中之重,逐渐培养一批具有家国情怀,有责任、有担当,能够将小我融入大我,注重将爱国情转化为强国行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此外,伴随着高校供给侧改革的逐渐深入,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度不断提升。高等教育不仅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同时也要注重增强学生适应社会发展、实现自我发展的核心素养。高校要普遍注重围绕突出问题、不确定性问题、棘手问题等培养大学生的职业发展能力,并通过系统科学的职业发展通识教育及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帮助大学生提升职业发展能力,强化综合素质。针对一年级新生开展新生入学教育、职业规划指导,针对二、三年级学生重点实施专业知识教育,对于四年级学生实施就业指导与个性化辅导,通过分阶段分类别的教育,促进学生树立和自身发展相匹配的职业发展目标,多途径多方式为大学生毕业之后快速适应社会助力。

(三)创新供给模式,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

在供给侧改革思维下,高校既要培养专业理论素养强的人才,更要加强学生实践养成和创新创业教育。

国家“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出“激发创新创业活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释放新需求、创造新供给”。随着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的不断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已然应当成为改革的重要内容。高校应该通过多种途径注重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维,增强大学生的创新观念,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通过开设创新创业相关课程,成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中心,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园等,为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提供必要的硬件条件。同时,鼓励大学生多参加创新创业类的比赛,丰富创新创业等理论知识,增强科研能力,及时传达有关毕业生创业的相关优惠政策,努力实现大学毕业生以创业带动就业,以创业完善就业,不断提升学生创业实践能力和就业水平。

此外,高校师资力量作为高校供给的关键资源,对于大学生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在双创教育背景之下,对教师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这就需要教师不断提升自己,主动增强自身创新创业理论知识和水平,经常性深入社会企业,了解社会需求,从而在课堂上改善人才培养,不优化人才供给质量,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

(四)拓宽供给渠道,增强就业工作实效

高校毕业生就业是长期性全员性民生工程。因此,高校应联动政府、社会、企业、家庭等多方力量,积极拓宽供给渠道,为社会发展培养复合型专业人才。首先,通过“主动出击”,加强校企合作,推动大学生歩上实习就业岗位锻炼实践能力和水平;其次,高校与家庭联合帮助大学生确立适合自身发展的职业生涯规划,提前树立好就业观念,增强自我认识和自我定位;再次,高校强化与政府间的联系,及时将政府政策宣传至学生群体中,维护好发展好学生的权益;最后,高校可以通过建立就业实习基地和校外实践基地,达成与企业的长期合作,注重对毕业生的追踪调查,加强对用人单位的及时走访,挖掘潜在信息和资源,建立就业单位信息库。

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坚持采用供给侧改革思维推进大学生就业工作,对焦社会和企业发展需求,贴近学生发展实际,注重高校供给的质量、水平和实效,不断提升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助力学生顺利走向社会,实现高质量就业。

猜你喜欢

供给毕业生改革
南京艺术学院2022届毕业生优秀作品
乡镇改革怎样防止“改来改去”?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拉萨市公共就业服务供给现状研究
拉萨市公共就业服务供给现状研究
改革之路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供给侧”何以流行
许小年:供给侧改革要清理“三座大山”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