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时代专业电影批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9-11-15江汉大学武汉语言文化研究中心湖北武汉430056

电影文学 2019年16期
关键词:专业

冯 岭(江汉大学武汉语言文化研究中心,湖北 武汉 430056)

当代中国正经历着十分深刻、剧烈的社会转型。正如作家余华所说:“一个西方人活四百年才能经历这样两个天壤之别的时代,一个中国人只需四十年就经历了。”[1]电影创作就在急遽转型中奋力刷新中国票房的数字,也大力求新求变却日益迷惑茫然。而此时,与之关系密切,应该起到指导作用的,具有学理性、引导性、独立性的专业电影批评貌似在场,实际上在面对网络,面对转型中国复杂的社会现实却疲软,并发生了错位,无法真正起到观念引领作用。

一、专业电影批评面对的种种值得省思的问题

像学院派的教授、学者、专家和影评人等专业人士都面临结构性问题的困扰:批评主体、批评对象,批评的接受方面在网络时代都出现了根本性的改变;电影批评所秉持的科学、健康的精神,直面电影创作的评论立场面临挑战;电影批评的现实功能、价值定位和具体功用尚待理清;从传统媒体到新媒体的转变,或者是二者的结合,必然会引起一连串的连锁反应和变化,尤其是其中的话语权力已在悄悄发生转移,从专业人士的独领风骚,扩大到众多对批评权力有深切诉求的网民。在这个重大转变的关键时期,专业人士虽顺势而上,也开始运用网络优势开展批评,却没有蔚然成风,形成强劲的势头和力量,反而式微。专业电影批评在网络中所遭遇的这些疲软和尴尬等际遇,细究其根源,主要有以下几个值得省思的问题:

(一)学术化僵硬

在当前高校和研究机构的评判机制要求下,虽然不乏有识之士充分运用互联网这个平台发表自己的见解,但多数专业电影批评或是隐于学术刊物里,流转于学术的小范围里;或是仅局限于某些小圈子里的自娱自乐的游戏;或是以“软文”或书评方式在媒体中发声示意。一些理性过剩的考量深入论文写作逻辑,批评思维观念过时,思想积淀欠深厚、批评方法缺少变化、电影批评的学术文体感不够丰富,那些在传统惯常模式中形成的语言惯性,如欧式长句的繁复,虚词的反复使用,理论术语的叠加,诘屈聱牙的语句等,令普通读者退避三舍。还有批评标准原则的松动与游离、“批评无用论”情绪的蔓延,甚少令人击节的奇文,和受众也拉开较大距离,也就谈不上在社会上有什么引导作用。还有一些人分析中国电影作品时,不是从文本本身的创作实际出发,不是立足于丰富而有特色的中国本土状况,而是比较生硬地搬用西方批评理论,发表一些语境不合,时空错位,只是堆砌理论术语,叠加各种概念的论述,这些解读看似深奥,实际上因为脱离实际,脱离作品本身,而显得苍白无力,根本无力进行有针对性的诠释,结果就会导致批评语境和时空的错位,从而对电影作品或影视文化现象产生不应有的误读与误判。

在全媒体时代,专业电影批评如果摆出“专业权威”的架势,仅在一种学理层面来表述观点,单一而太过严肃,即使自认是阳春白雪,也难免会曲高和寡,无人喝彩,最终会使专业电影批评的影响力大打折扣,并且随着大量短平快的、急就章似的电影批评见之于严肃的学术刊物和传统媒体中的时候,专业电影批评的权威性和客观性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受损。专业电影批评发表的过程长,路径复杂,很难迅速回应大众对某些影视作品和影视现象渴望即刻深入了解的需求。正是如此,能提供快捷、有效意见的网络影评才迅猛发展,成为大众热切关注的对象。

话说回来,也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固然谨守一种学理层面会显单一,反过来,完全放弃掉学理的严谨性,或完全抛却这样的学理模式,专业电影批评也会失其本真,丧失其精髓所在。毕竟,专业电影批评的学理性、引导性、独立性,始终不能失却。

(二)在商业之风的吹拂下渐丧主体精神

在商业化大潮的裹挟下,大量目的性强,或为捧或为杀的电影批评泡沫涌现出来,势必日渐被庸俗化、商业化所熏染,有的影评已经在相当程度上受到了资本和利益的操控,成为电影营销手段、发行环节的一部分。究其根本,都是已经被“消费主义”意识形态所紧紧牵引,令电影批评的土壤进一步劣质化。在目前的媒介融合语境下,文化的消费主义给电影批评留下了深刻的印痕,直接引发了其犬儒化倾向,本体与主体意识逐渐丧失,为商家大唱赞歌,为牟利而盲目点赞,显示了批评主体的精神萎靡,严重毁损了批评的权利与权威,结果“批评家倾其所有才华的奋斗,仅仅使自己成为一个暧昧的、模糊的‘影子’”。[2]如此结果,并非批评本身的力量已然挥发尽净,而是某些批评主体并未善用批评这把利器,也未带来公正、理性与锐利的思想和观点,直接影响了电影批评的主体性与引领性。

在这样的境况下,专业电影批评要坚持本身的严肃性和批评家人格的独立性,任何时候都不要轻易受外界的干扰,发表一些没有思想含量,没有说服力,仅为某些物质目的的评论,而要依据电影创作本身来读解。现如今人们关注电影的产业化问题多了,但是,专业电影批评也不可或缺,其审美价值判断始终是电影批评自身发展的立足点,也是人类精神发展的需要和追求,当面对现实的呼唤时,电影批评应该肩负起培养人们审美素养和审美情趣的责任。同时,在今天强大的商业力量和强劲的资本逻辑面前,努力坚守自己的道德操守、独立精神和科学的态度,是需要批评主体在复杂的实际生活中践行的。

(三)评论价值迷失

社会不断转型与巨变,人们的生活方式、生活态度、精神需求都在持续变动中,有些人的道德立场、价值取向都发生了剧变,呈现出多元化特点,甚至连是非、善恶这些基本价值评判标准也含混不清。这原是社会转型中不可避免的现象,但在网络对人们生活广泛影响下,众声喧哗,精神价值缺失与审美价值迷乱的状况有弥散之忧。此种时代病症也高发于电影创作中,貌似时尚实则虚荣的金钱观,过于关注自身、利己的人生观,难辨美丑、是非模糊的价值观,在网络的高速发展之下,或隐或显成为电影作品里的顽疾,也令电影批评无所适从:当代中国社会变革发展中社会价值观的缺失与迷乱,造成普遍的价值多元主义和价值虚无主义,那何以为标准?何以为准绳?

此种情景下,电影批评的价值不仅被低估,甚至被污名化,在读者的眼里,批评主体被看作是创作者的广告宣传员,被看作是相互的吹捧和抬桩,电影批评的自我已经游离乃至缺位。但令人讽刺的是,以数字技术的不断革新为助推力的融媒体,却为一些网评把世俗拔高到艺术境界并坦然接受市场对这种拔高的收编提供了平台,也影响和动摇到专业电影批评的发展方向,这些值得我们反省和思考。

价值多元之下,电影批评不应是作品的宣传喇叭,也不应是小圈子的游戏,而应是烛照作品的“镜”与“灯”,批评主体也应是创作者的“知音”“诤友”,紧紧联系着电影作品与电影观众。电影批评也应建立起创作者、批评者和电影观众之间的共同标准,这种标准是求同存异的前提,有标准地赏析,继而有标准地评论,才能建立电影的公共领域,也才能真正让电影与电影批评之间相互沟通,相互补益,从而建构起一个学术与精神共同体。

只有通过有效、健康的批评,电影价值才能真正实现现实价值的转化,同时电影批评所具备的影响力、传播力与创造力以及再生产功能,也能促进电影艺术价值得以迅速增值,才能使其价值作用得以真正实现与体现。

(四)疏离读者

网络已经浸润到各个领域,造成很强的冲击波,即便如此,专业电影批评不仅没有充分运用这个阵地,靠近读者,反而面对网络开始“失语”,日益远离读者群。中南大学的教授欧阳友权一针见血地点出,其原因“一是自踞心态,二是语境隔膜;前者出于某种自矜式批评立场,后者则肇始于数字传媒语境的知识贫困和文化壁垒”。[3]当专业电影批评无力成为创作者和观众之间的联通者,就失去了电影创作与电影欣赏之间的沟通、交流作用,不得已走向独语。

读者虽不从事专业批评,但却能时刻体会到时代脉搏的跃动,感应电影创作的每一点变化,从某种意义上说电影的风向标是由读者决定的。对于读者来说,媒体几个版面的电影批评远不如一句来自微信群的推荐更有影响力。

的确,网络电影批评所带来的即时性信息和引导性评价,即使这种评价,掺杂着生活中的一些口头用语,却具有很强的导引作用,甚至成为网络批评的时尚语言,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电影的票房数字和观众的观影冲动。例如名为淘金汉的网友这样评《驴得水》:“这样的剧本,这样的电影,任凭你们怎么说风凉话,都休想模仿出来,国产片的普通货色离它差距太大。”[4]其中的“休想”“货色”等词,均为生活口语表达,出语不逊,却痛快淋漓,让读者共鸣时还备感爽气。网民何无忌评论《夏洛特烦恼》:“此片主角,可能是因为我总是绕不开对红卫兵的联想,总是感觉他换上绿军装就是红卫兵的典型,是丑且搞笑,哪怕是锦衣玉袍,也有着那么一丝邪魅狂狷乡镇霸道副总裁的感觉。”[5]其中的“哪怕是锦衣玉袍”“乡镇霸道副总裁”,即来自日常生活中的诙谐表达。语言运用谐趣幽默,似曾相识的用语却有陌生化效果,颇有急智。《长江图》在时空交错中传递魔幻式爱情的神妙,豆瓣网评价不错,网名519评论《长江图》:“所有的维度里,长江图,应该是杨超对于记忆梦想的祭奠,文青的怀念。文艺地展现中国城市化,就这样淡淡的,流逝的历史。我们真正该去解读的,高淳所深爱的长江图,不一定要被保留,不需要去惋惜逝去,安陆便是一个结点,她停留在高淳那一刹那两人相遇。而我们就是看客一般,笑着送走他们的背影,去创造自己的新的历史。”[6]文中在论说影片创作者的艺术感受时,将淡淡的情绪、深深的情意浓缩于长短交替的句式和清浅的语句中。

那么,从这些例子不难看出,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从电影拼票房的当下,网络电影批评能吸引住广大读者,甚至有可能刺激他们走入电影院,其社会价值容易实现,市场功能也有了大的发挥。而且,如果被网站论坛置顶,接受者可能会呈几何级数急剧扩大,甚至达到上千万人数。

回过头再检视我们的专业电影批评,有倨傲心态却不太善用新媒体,在新的意义系统之中谈论电影创作的时候,诸多的不适便不期而至,诸多的批评方法与术语不再能解释在新媒体上诞生的种种现象,无法充分利用互联网这个优势平台发声,失去了对时代即时的回应,失去了与读者迅速的交流,也就损失了其应有的社会价值和市场功能,其乏人问津的局面也就难以避免。

二、寻找专业电影批评在网络时代的生存之道

如今,表面上看,电影批评一直没有停滞,尤其在网络中,更是一派火热,然而,表面的喧闹,却掩盖不了专业电影批评面对网络冲击之时疲软、错位和尴尬等问题。面对这些问题,该如何找到解决问题的钥匙,如何健全电影批评评价的机制,如何恢复评价机制的活力,如何确立电影批评在这个时代的生存位置?为此,我们进行了以下思考:

其一,专业批评者应该放下倨傲的心态,或畏怯的心理,敢于面对,敢于尝试新媒体,这样既拉近距离把握评价对象,同时也获得了一个新的表达观点、传播思想的渠道。专业电影批评既需要从学理层面整合各种思想和观点的交锋与碰撞,又需要直面新旧媒体的融合和冲突。既要找寻融媒体平台上能被共同接受的话语方式,又不能降低对作品进行批评、研究的学术品质。专业人士所需的深刻思想和独立的见解不能丧失,同时也需要平和对待前所未有的草根评论,二者之间不必纠结,顺应潮流,适时接受多样的批评方式和批评风格,突破固化的批评模式。随着网络的普及化,更多的学者会亲身参与网络批评实践,一旦新作出现或有新的影视文化现象出现,他们会及时将自己的意见投入到网络中,并迅速传播开来,也能够及时与受众互动。部分学院派电影批评也不甘话语权失落的焦虑,积极掌握新媒体技术,主动调整话语风格和行文习惯,迅速运用互联网的平台开展有学术含量的网络批评,开辟出新的话语表述渠道,也收获了不少读者。像上戏石川教授用“前海一支箭”的网名在互联网上展开电影批评,影响力不可小觑。

其二,面对不断变化中的社会现实,电影批评的尖锐性不能丢弃,应该能透过表象挖掘时代的真谛,去显现事物的本质。从电影批评方式中,应能够把握到互联网时代的新思维;在批评观念方面本应能感应出当下社会的主导性思想;从批评话语中理当能够发出时代的先声,这样的电影批评才真正能担当得起时代前驱的责任。因而,作为电影批评主体,应该了解时代温度的微妙变化,也要关注那些永远不变的恒定价值。唯此,电影批评既永葆赤诚,又能接上地气,了解生活才能为生活所接受,了解读者之心才能够撼动读者之心。

其三,在时代的种种变化下,电影批评的独立品格虽时时受到种种侵扰,但却是最需要维护的品质,也是取信读者最有力的保证。现实生活中那些商业化、功利主义和各种人际关系的侵袭和纠缠,都在动摇电影批评的“自制”和“自律”性。不过无论何时,都要尽力摆脱各种诱因,最大限度维护其独立价值,要让读者觉得专业电影批评是有公信力的。

其四,是来自对批评责任与作为有更高要求与期盼。专业电影批评不是纸上谈兵,而是对电影创作和相关艺术活动起到策划、引导与监督作用,能站在思想的制高点,无形中会促动电影艺术向前发展。在创作与批评之间,二者既有同步发展的状况,也会出现批评前置的情形,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曾一度大量引进西方现代批评思潮及其理论方法,经过中国化的理解和把握后,运用这些理论从更阔达的视野去解读电影作品和影视文化现象,一时成为引领电影创作及其批评话语的先锋。如今新媒体的广泛运用,生活方式发生的新变化,电影创作也有了新的风格和味道,生搬西式理论已不合时宜,需要更加热情地去拥抱当今网络时代的人性和现实,构建双向与多向交流的系统关系,形成推动电影发展的整体合力,以实现电影批评的更高价值。

其五,电影批评要获得社会有效性和震撼力,必须强调自身的思辨力和问题意识,与既有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电影创作以及影视文化现象进行多个维度的交叉融合。鞭辟入里的分析,直击本质的说理,严谨而客观的语言,都是电影批评精神品格的魅力之源。

其六,在新旧媒体的融合中需要包容和理解。批评的风格应多种多样,注重理性、客观和严谨的传统表述自不待言,同时个体化的艺术感悟、个性化的评判也应受到欢迎,其行文逻辑、言辞表述的鼓动性,造成一种更大的气场,其影响效果也不亚于传统表述立论深度带来的惊喜,同样会对电影实践产生难以忽视的影响。

一言以蔽之,要解决专业电影批评面对的上述种种值得省思的问题,找寻到自身在互联网时代的生存之道,归根结底有赖于确立认同度高的评价标准,更宽容的评价体系及其正确的评价导向,积极进行电影批评自身建设及对其自我评价机制的优化。

猜你喜欢

专业
高校新增专业浏览
威猛凌厉,专业范十足 Eliek Acoustic(EA)HT系列
集聚“专业代表” 破解“专业问题”
教授说专业——部分专业解读
部分专业介绍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专业修脚店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探秘那些不冷不热的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