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乡村振新视域下的畲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
2019-11-15黄罗家黄皓臣丽水学院教师教育学院
■黄罗家 黄皓臣/丽水学院教师教育学院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
以族谱、史料、地方志、县志、学者、运动员、教练员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通过查阅景宁畲族自治县档案馆的族谱、史料、地方志、县志等文献,摄取当前研究的现状、动态以及相关论证材料。
(2)实地考察法。前往景宁畲族自治县的郑坑乡郑地村、大山头村、东坑乡东坑村、澄照乡际头村、鹤溪镇鹤溪居委会,莲都区丽新乡丽新村进行考察;对遂昌县龙垟乡茶园村、西畈乡西坑下村等8个村武术达人和非遗传承人进行走访、座谈(人员包括村民委员会主任、部门领导、管理人员),了解畲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构建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3)访谈法。与学者、运动员、教练员通过电话、信件、QQ、微信等媒介进行访谈,知悉畲族传统体育项目在全国开展的现状,了解各代表队在浙江省、全国少数民族传统运动会上取得的成绩以及运动员平时训练的情况访并进行访谈。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畲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历程在迁徙中呈现以坚韧不拔、敢于担当为主线的于自然抗争及内在发展的精神面貌。
(一)文献记载凸显迁徙之绚烂
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正如美国作家惠特曼的《大路之歌》中所描述的不断在大路上迁徙的人们。这里的“他们”,一是故乡的人们,二是故乡文化所包含的一切,在迁徙过程中被带到移居地的,不仅包括生产技术、生活方式、风俗民情、文化信仰,甚至是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民族精神。
畲族民众能够爱上民族体育并可以世代相传的原因有三:一是实际生产、生活的需要。初到景宁的畲民,只有居住到深山老林,才能以“刀耕火种”为主要生活方式。大部分畲民远离城镇、守护大山,以开荒垦殖和农闲狩猎为生,通称“山哈”。在常年累月的高强度体力劳动和在与猛兽搏斗过程中总结经验,懂得如何谋生和抵抗自然灾害,练就了好身手和强壮的体魄;二是自强的需要。强与弱、善与恶、是与非、压迫与反压迫、剥削与反剥削、民族歧视与反歧视的斗争,为了种族的生存,迫使畲族民众寻找一种自卫自强的有效保护措施,那就是习武自卫。长期的习武、练武和传武,成了畲族人民的一种追求和荣耀,也形成了自己的武术流派,同时造就了许多武艺高强、武德高尚的名人;三是制度助推。明清时期,在武举科考制度的推动下,尚武成为常态,成了人们的追求和向往。
自然环境恶劣,运输方式单一且低效率,信息传播缓慢和交通条件落后等现实状况,在繁重的劳作之余,只有休闲娱乐、祭祀、婚嫁、丧葬等活动成为他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畲乡民族传统体育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随着“山哈”的迁徙而衍生,如影随形。
(二)薪火相传需要野蛮其体魄
(1)物质生活的需要。畲民在迁徙的历程中,无论是用于狩猎还是农耕等的生活用具,都会与树木、毛竹发生各种各样密不可分的关系。日常生活中,对树木、毛竹的认识是深层次的,对各种树木的形状、质地,以及在现实生活中的用途等,都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和经验。项目用的器械就是用树木和毛竹制作的,如竹林竞技、稳凳、操石磉、赶野猪、打尺寸等。这些体育运动器械多是祖先在生活劳动生产过程中创造,并在发展中得到提炼和完善。稳凳、操石磉、打尺寸等运动器械成为畲族物质文化中的代表。
(2)家族联姻的需要。畲族是一个分散的民族,没有自己的政权和管理机构,有自己的语言但没有自己的文字,他们依靠家族力量、族内联姻来实现族人的团结,不管自然环境条件多么恶劣,他们都能够顽强地生存下来。先辈在寻找适合自己生存的方式的同时,制定了相应的约定(传师规定),如“传师学师”“做阳”“入录”“度身”等仪式,若转为家族教职人员或举行了家族成人礼,该成员就拥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并且要以为社会做贡献为自己的责任和义务。经过长时间仪式过程的沉淀,就逐渐形成了族规文化。
(三) 技能驱动传统体育文化发展
(1)技能组合促进生存自信。畲族在长期迁徙和反对压迫的历史长河中,他们的生产、生活面临着严峻的生存挑战。虽然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使他们处处感到势单力薄,但这却促使了民族凝聚力的形成。这种凝聚力不仅要抵抗自然灾害和凶禽猛兽的侵袭,还要同压迫剥削作抗争。此时,强壮的体魄和过硬的制敌功夫便成了成立村落、村庄、族群的支撑精神力量和象征。具有民族特色的武术应运而生。
畲族精神遗产是流传于民间拳术、棍术和体育娱乐项目之中的。同畲族的迁徙一样,经过上千年的繁衍生息,呈现出刚柔相济的民族性格,固有的民族文化始终保留自我的文化特色,并占有一定的文化地位。
(2)自娱自乐繁荣文化自信。畲族民众在欢庆节日、庄稼丰收、捕获猎物时都要进行传统体育活动。为了增加节日的氛围,他们都要着节日盛装,成群结队到达固定场所,通宵营火,把酒言欢,为节日增添迷人的风采,展现民族文化的魅力。畲乡·大均,以鹅卵石——琵琶——弦的美丽传说故事闻名,小孩子操滚卵石的玩耍游戏,造就了现在民族传统体育操石磉项目的雏形,还有抄杆、赶野猪等项目,也是如此。许多民族传统体育都是在消遣、游戏、自娱自乐等方式中产生的,目的是满足人们的身心需要。民族传统体育这种习俗文化,具有很大的吸引力,这种广为流传的运动项目已经成为畲民健身、休闲、娱乐的主要方式。
三、结论与建议
(一)创新机制,由主导转变为指导
政府主办的体制是具有强实性的,它的决策阻力小,组织能力强,集中资金快,经营环节少,可以使某一弱势迅速崛起,这种成果解释为国家体制的成功。“三月三”的成功举办,就是体制成功的真实描述。
在利益集团之间的博弈中,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路径向市场机制和体制相结合并以市场机制为主导的模式转变,才能走向符合制度变迁客观发展规律。
(二)转变方式,由“下乡”转变“进城”活动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特别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社会结构的改变,人民群众的需求出现多样化。以前在迁徙过程中,人口流动慢,同恶劣的自然、人文环境抗争的能力弱,比较容易出现领袖级的领军人物,来主持节气、祭祀、婚嫁、丧葬等相关活动;现在是信息传播速度快、交通便利、人口迁移快的时代,原来的居住地、古村落已成为空壳的村庄。留下的也是空巢老人或孤寡老人,然而他们有的是省(市)的非遗传承人。现实却是虽有技艺,但含金量不高,致使他们失去了市场价值。也就出现了有本事而无人传承的尴尬局面,人们在传承这个难题面前举步维艰。
所以,民族传统体育活动要有设计“进城”开展活动的方案。
(三)加强营销,做足旅游产业
畲乡是中国名茶之乡(1915年,同贵州茅台、天津泥人张同时获奖)、香菇之乡、农村水电之乡、生态之乡、艺术之乡、廊桥之乡,是可以引为自豪。但是,在这“七个乡”当中,能作为旅游产品的只有茶叶和香菇。据走访调查,畲乡景宁没有大型的土特产品市场。
柜台上的产品稀少,有的价格离奇的高,如,节庆、武术、民俗、祭祀等旅游产品。有旅游产品,如:刀、剑、射弩、水枪、草帽、蓑衣等,利润不高,附加值底,难以形成有效对畲族传统体育区域性保护。
既要有景点的门票收入,又要提高产品附加值,积极做好旅游产业。因此,要把民族传统体育的旅游商品作为旅游产业的资源来开发,可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制作成视频资料、武术音乐、教学DVD等;开发畲族彩带、武术服装、陶瓷制品以及武术保健食品等;利用树木、毛竹等原材料,制作成便于携带的而具有特色的纪念品,突出宣传功效,提高土特产品附加值,实现文化传承和经济增收的双重价值。
(四)多维度传授,形成立体教学
民族传统体育最大的弱点是竞技性不强,他的娱乐性在于万人看舞台。主管部门既要重视现代体育,又要对民族传统体育进行关注和扶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是民宗委主办的,大家对民族传统体育的项目的研发和训练是无序的,训练充其量是应付几年一次的少数民族运动会。结果是其生存与发展的空间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所以,一要更新教育理念,将其列入校本课程建设。积极推动各地教育机构将民族传统体育作为课程建设内容,使他们尽早接触这项运动,喜欢畲族文化,让校园成为民族传统体育人才诞生的摇篮,成为畲族文化发展和传播的沃土,让民族传统体育成为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二要完善保障体系,在政府垂直的管理组织机构基础上,支持、培育横向的民间组织和推广机构,努力扩大爱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基础人口。建议推广该项等级证书、教师培训制度和裁判考核制度,来调动广大参与组织的人员工作的积极性;三要有名人效应的宣传作用,对于民族传统体育的基础教育,可选派专业队高水平教练(或者高校教师、自己培养爱好者),不定期参与学校教学和指导训练工作。或选派明星选手与学校建立日常联系,定期到校听课和辅导,保证学校教学、训练的规范化和孩子们学习的自主能动性;四要培养游戏推手。把民族传统体育制作成游戏软件,用游玩的方式供大家习练,增强认知意思;五是引进高层次管理人才,重点解决全民健身与民族传统体育融合的人才。
四、结语
人因游戏而始,文化因游戏而生。创新发展让人们走过的时代痕迹得到传承,折射出的是人作为个体与社会发展的双向变奏,反映的是社会的演绎态势与文化发展的脉络。
自信是民族传统体育踏实前行的精神支柱,它不屈服于恶劣的环境,始终扎根基层,展现自我。民族传统体育创新之路还需要很长的时间,他随人类对他的需求而发生变异,这种变异促进了它的进步和发展。在创建传统体育特色的基础上,需要政府、传承者、爱心人士的群策群力、相互包容来共谋发展,才能使之有更好的传承、提炼和发展。
乡村振新离不开民族传统体育,发展是需求之本、动力之源,有的放矢促使民族传统体育找到发展的适切点,唯有如此,人的自信本能和娱乐方式在乡村振新中有着广阔的空间,华丽的篇章。
(题注:获2017年第十二届东北亚体育运动史学会学术研讨会优秀论文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