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语言文字教学,回归语文的工具性
2019-11-14何二武
何二武
【摘 要】语文教学,首先是语言文字教学,教学生学会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掌握学习和工作的这门基础工具,具有读、写、听、说的能力。语文教学如何回归到它的工具性、基础性上来,如何从课文内容分析模式回归到以语言教学为主这方面来?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难题。
【关键词】小学语文;工具性;语言文字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4-0240-01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新课程标准》开宗明义地指出:“小学语文是义务教育中的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不仅具有工具性,而且有很强的思想性。语文教学,首先是语言文字教学,教学生学会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掌握学习和工作的这门基础工具,具有读、写、听、说的能力。现在,我们已认识到小学语文教学必须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但光有认识还不够,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还必须加强语言文字教学。语文教学如何回归到它的工具性、基础性上来,如何从课文内容分析模式回归到以语言教学为主这方面来?这是一个很值得深入探讨的难题。以下谈谈个人的几点浅见。
一、研究和探索语言文字教学的基本内容和规律
语言基础知识包括新课标所规定的字词的音、形、义,标点符号,词法和句法(即汉语语言的构造形式及其规律),修辞和语言逻辑等。掌握这些知识的目的在于更自觉更熟练地运用语言这一工具。所以,语言基础知识教学不能单纯地机械地进行,只有充分利用课文运用灵活的语言环境进行教学,才有可能使学生牢固掌握语言基础知识和形成语言能力。
语言文字教学的另一个基本的重要内容是汉语言的表达形式和表达方法。而在不同的语境中又会有不同的语言表达形式和方法。这样的例子在教材中比比皆是。我们汉语绝大多数的字既表形又表音、表义。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有些字的音义就有变化。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社会上的一切都有可能成为语境。语境是语言教学中最活跃的因素,是教学中语言因素的挖掘、分析和语言训练的主要内容。加强语言教学,加强语言因素分析,到底应提取哪些因素,如何梳理归类,语文教学中关于语言能力水平的序列和层次如何理解和分类,这些都有待探讨。虽然新课标提出了大方向,但如何理解,如何落实到每一课时中去,如何使新课标的语法更细化更易操作,便有待同行的探讨。
二、突出语言文字教学的前提下练好语文教学基本功
语文课是语言课,是语言工具课。要让学生掌握语言文字这门工具,使之受益终生。这离不开语文教师正确引导,合理训练,让学生的能力得到逐步提高。前几年我在长沙有幸聆听了特级教师王崧舟的《去年的树》。整堂课充满了对学生语言文字的训练。在教师充满诗意的语言引导下,学生的朗读也充满了感情。王老师在本节课中巧妙地运用了三次语用,其目的就是实现以课文为例子,来教语文。第一次语用是:一棵树和一只鸟儿是好朋友。树长得……,就像……。鸟儿呢,长得……,多像……。这是让学生训练描写树和鸟儿的外形特点。第二次语用抓住了对话的特点,王老师是这样设计的:树……说,鸟儿……说,鸟儿……问树根,她……问大门,她……问女孩。其目的是训练学生填上一些恰当的写表情的词语。第三次语用出现在文章结束时,题目是:鸟儿面对着灯火,在心里说……(要求学生写出鸟儿的内心活动,用上“树啊,树”这样的句式。其目的是训练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
这些语用训练,学生回答得很好。王老师将这些答案要点一一在黑板上板书,并对学生进行适时表扬。奇怪的是:王老师逐渐将这些板书又一一擦掉了。多可惜啊!黑板上只留下了三个“平淡”,三个“深厚”。此时,王老师提问了:是作者不会写外貌吗?是作者不会写表情吗?是作者不会写心理活动吗?回答是否定的。作者给我们留下了大量的空白和想象的空间,他用最平淡的文字写出了鸟儿和树最深厚的感情,这就是作者的高明之处啊!此时,王老师把课堂推向了高潮。我在沉思:在我们的作文教学中,不正是提倡学生用最平淡的文字表达自己最真挚的情感吗?这岂不是有异曲同工之妙?
三、改进教法,加强语言文字训练
掌握语言文字工具主要不是依靠教师讲,而是有赖于学生实地操作训练,在训练中掌握运用语言的技能技巧。因此,必须改变过去由教师讲授为主的方法,要真正体现以学生为学习主体,教师起主导作用。在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中,重吟诵,重语感,重表达,提倡“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提倡多读多写等等。这其中的精髓是让学生自己学习,自己感受,在练中掌握技能。我们应继承并发展这些至今行之有效的宝贵经验。
众所周知,课文只是语文教学所凭借的“例子”。教材不过是个例子。但是如何借用这些例子,不同的教学指导思想和教学观念,不同的教材习惯和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如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倘若过分强调思想政治教育和联系现实,便会大谈作品时代背景,讲资本主义国家里社会上种种丑恶现象并联系当今社会现实类似现象等等;倘若拿当代文学作品来欣赏与评价,便会在文章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和小女孩形象上大做文章,尽情抒发;任何学科,任何课文教学都受到严格的时空限制。语文课的效率就具体体现在规定的时间内对所教内容的理解,掌握的程度上。而内容的选取又必须具有明确的目标。每一課的教学是语文整体教学任务这一长链中的一个环。语文教学的着力点在哪儿?一个“例子”应选取什么内容教给学生,这是我们认真对待的。因而,我们只有在继承优秀经验的基础上,努力探索新教法,才能有效地加强语言文字的训练。
结束语
加强语言文字教学,回归语文的工具性、基础性,使学生能够初步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这应是我们小学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根本任务。
参考文献
[1]《语文教学新课程标准》2011年版,人民教育出版社.
[2]叶圣陶.《叶圣陶教育文集》第三卷,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3]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2008年版,人民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