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议论、引导”下的地理课堂教学研究
2019-11-14杨晓东
杨晓东
【摘 要】“自学、议论、引导”是以每个学生为主体,以帮助学生学习为核心,通过个人学习、小组学习、班级学习的过程,使学生学会学习,真正成为学习主人。
【关键词】自我建构;交流释疑;引导生成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4-0046-01
一、教学目标
以聚落(乡村、城市)景观的特征为突破口,让学生在比较乡村与城市景观的同时,领悟聚落概念、类型、差异;通过对聚落形成、发展、保护的深度分析,揭示聚落与地理环境、人类活动的关系,以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通过引导探究、互助合作、自主建构,强化学生的学习体验,发展学力;通过对“聚落发展、保护”的实例运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增强关注社会、保护传统聚落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
掌握聚落与环境的关系
三、教学难点
掌握聚落的发展、保护
四、教学过程
1.通过课前播放《多美的南通》MTV(含南通乡村和城市景观),引领学生走进“乡村、城市”研究课文竞赛,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建构“乡村、城市”知识框架,领悟聚落概念、类型、差异。
活动1 (投影呈现)
(研究课文竞赛)
探究:(1)理解本段落阐述的主要内容。(2)构建本段落的知识框架。(3)交流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疑点。(学生自学,小组交流,教师巡回辅导,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
活动2 全班交流(展示自我,完善知识)
交流1 提炼本段主要内容:
聚落的概念、类型、差异。
(展示升华)
交流2 构建本段知识框架:
乡村、城市聚落的概念聚落的类型
聚落的差异
交流3 全方位质疑、释疑。
(投影聚落景观图,乡村:① 农村、牧村、渔村、林场,② 亚洲、非洲、欧美;城市:上海、南通、金沙)
根据生活经验和投影“不同聚落的景观图片”分析:
分析1 聚落的概念:是人们的居所,也是劳动生产和社会活动的场所。
分析2 聚落的类型:乡村和城市。
活动3 师生共同归纳,并由聚落的差异导向所处环境的差异,继而引向下一部分“聚落与环境”。
设计意图:
(1)“聚落”是世界地理中“居民”部分新增内容,本段是聚落的基本概况,它来源于生活,贴近生活,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把书本与生活融合在一起,还要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培养学生学习身边的地理、有用的地理。
(2)通过《多美的南通》MTV引领学生身临其境;通过赛一赛“研究课文的活动”发展学力,由“学会”走向“会学”,通过自已建构知识框架与板书,使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通过全班交流,体会成功的愉悦,激发学习动力;通过图片的呈现,强化比较、分析能力,通过使用表格促使学生掌握更多学习手段。
2.分析聚落与环境的关系,理解聚落的分布特点及其形成、发展的有利因素,揭示课题重点。
活动1 (投影呈现)(结合实际,研究课文)
探究:结合南通聚落所在地、图4、5(世界人口分布图),领悟世界聚落分布的特点。结合南通聚落所在地,深度分析聚落的分布形成、发展的有利因素。结合南通聚落建筑风格,理解聚落建筑风格与环境的关系。(学生自主或合作探究,教师巡回辅导,释疑)
过渡:聚落建筑风格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情,而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发展的同时应予以保护。
设计意图:
(1)本段内容是前面内容的升华,是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回归,内容具有一定的抽象性,挖掘教材、紧扣生活,以南通聚落为红线贯穿始终,以一木而知森林,充分体现了回归生活世界的课程生态观。
(2)通过“结合实际研究课文”变“教课本”为“用课本”,重视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合作探究又促进了学生的交流、共同发展。
(3)通过教师的巡回辅导,变“传话”为“对话”,“同学生一起成长”使讨论深入到心灵深处,既有利于解决问题,又有利于发现问题。
(4)通过“拓展思域”师生紧紧融合,使学生更全面、更深入地了解聚落与环境的关系;表格的使用使知识更清晰化;随着知识的归纳总结和框架的再度建构,学生的掌握程度又会得到加深。
3.在学生掌握“聚落的概况和与环境关系”的基础上,教师提供素材变“书中学”到“做中学”,引导学生积极探讨“聚落的发展与保护”,从而突破教学难点,实现理论到实践的质的飞跃。
(投影:北京四合院图)
活动1 我眼中的北京四合院——学生角色表演。
试从不同的角度看北京四合院的发展与保护:
(1)北京市城建局局长;
(2)北京市某房地产开发商;
(3)北京市文化局局长;
(4)日本游客;
(5)四合院的老居民。
活动2 北京四合院发展、保护、小记者启秀行——小记者采访活动。
小记者设置问题,现场采访。
活动3 北京四合院发展、保护——启秀论坛——讨论、总结。
北京四合院的“拆”与“留”。
设计意图:
“聚落的发展与保护”是本节内容的难点,是理论到实践的质的飞跃,是知识深层运用的过程,通过分析鲜活的素材——北京四合院,构建开放式课堂。
开展:①我眼中的北京四合院角色表演;②北京四合院发展、保护、小记者启秀行;③北京四合院发展、保护启秀论坛等活动,更好地把学生融入社会、关注社会,循序渐进地把课堂气氛推向高潮、把知识的运用引向深处、把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推到新的高度。
4.课外研究性学习。
请收集南通聚落发展的相关资料,运用所学知识,以《南通聚落的发展和保护》为题写一封建议给丁大卫市长。
设计意图:
通过开展对《南通聚落的发展和保护》的课题研究,促进课堂向自然、生活、社会与人自身的回归,培养学生关注社会与参政、议政的意识,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化知识为智慧、变(行为)为(素养),使学生的素质全面提升,变(教书)为(铸魂)
参考文献
[1]崔连祥.“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让初中地理教学更精彩[J].新课程(中),2018年07期.
[2]汪海燕.基于五环教学法的初中地理教学研究——以“聚落与自然环境”为例[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5年22期.
[3]李庾南,祁国斌.“自学、议论、引導”涵育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范式[J].课程教材教法,2017年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