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传统梳篦艺术的研究

2019-11-14洪妍闫郢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9年18期
关键词:传统工艺

洪妍 闫郢

摘 要:梳篦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一种中国传统艺术,它已成为一个既使用于日常生活中,又与艺术有着密不可分关系的遗产项目。梳篦的存在,可呈现其使用材料和发展历程的演变,也是梳篦文化的积累。文章以中国传统梳篦多种方面及不同角度的分析为研究对象,参考历史文献,结合当代梳篦的发展传承,对梳篦艺术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

关键词:梳篦;传统工艺;发展传承

1 中国传统梳篦的历史与发展

1.1 梳篦的概念及简介

“栉”是梳篦在古时的称呼。它是一种整理头发的梳理工具,也是一种重要首饰。根据其形状和用途不同,梳篦可分为两种类型:梳子和篦子。梳篦其实是它们的总称。梳子有着较为疏松的齿距,主要用途是梳整头发;而篦子相比梳子有着更加密集的齿距,梳理时更加细致,主要用于去除头发之间的污垢,保持头发的清洁,不容易长寄生虫,使头发更加整洁,且光彩照人。由于头部有着许多穴位,用梳篦梳理头部时,梳篦能触碰到穴位,起到保护头皮神经、促进新陈代谢、延长寿命的保健作用。同时梳篦也可作为首饰插在头发上,与古代女子的簪、胜、钗、珠花、勒子、金钿、步摇一起作为古代八大发饰品。

1.2 梳篦的起源传说

梳篦是一项古老而又传统的手工艺,它的历史源远流长。梳篦的历史最早源于赫连、皇甫。相传,炎帝死后,蚩尤起兵复仇。居住在常州南郊清水潭的梳篦工匠赫连也参与了战斗。虽然蚩尤战败,赫连沦为囚犯,但赫连会制作木梳的事情被黄帝所知晓。不知木梳为何物的黄帝认为木梳是一种巫术,下令择期处斩赫连。赫连把如何制作木梳的要点传给狱中的看守人皇甫。皇甫将所制木梳献给嫘祖娘娘,以赦免赫连的死罪。然而,在下达赦免令时,赫连早已被处决。轩辕黄帝对赫连的死和梳篦技艺的遗失感到十分遗憾,遂派遣皇甫监督手艺工匠仿照着赫连的梳篦进行制作。因此,赫连和皇甫被后人奉为梳篦的祖师。

1.3 梳篦的发展历程

除传说故事外,根据被现代人挖掘发现的梳篦也可看出我国使用梳蓖的历史源远流长。1959年在山东宁阳县泰安大汶口墓中出土的两件回旋透雕象牙梳是最早出土的梳篦。梳篦诞生于距今6000余年的新石器时代,主要形成于至今已有1500多年历史的魏晋时期。盛唐的梳篦款式众多,最大的有0.67米左右长。北宋以来,梳篦的材质日趋贵重,由金银制作的栉具在当时相当流行。至元代,梳篦随“丝绸之路”传到海外。清朝时期,苏州织造局每年都要向朝廷进贡一批常州制作的高级定制梳篦。因此常州梳篦有“宫梳名篦”的美誉。

2 梳篦功能用途的变迁

在早期社会,人们劳动时需要梳头,这样头发就不会挡住他们的视线或被其他东西缠住而妨碍他们劳作。这种梳理头发的行为,在本质上使人们的生产效率得到提高并达到自我装饰的效果,推动人们不断去追求美。

战国时期,戴冠的普及使原本只起到安发作用的笄,在原有基础上又增加了固定冠的功能。女子更倾向用笄装饰自己的头发,并用仿生手段增加装饰效果。这促进梳篦的造型向着更美观的方向发展。梳篦慢慢成为梳妆用具。

秦汉时期,人们十分重视服装、首饰,女子的发髻变得丰富而新颖。其中秦朝的各种仙髻和汉朝的堕马髻最为出名。梳妆打扮已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习惯,人们对梳篦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各种化妆品、刷、镊、铜镜等也应运而生,梳妆用具已相当齐全。

魏晋南北朝时期,一种叫做“蔽髻”的假发装饰开始流行。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一习俗越来越流行。这时,人们开始用各种各样在发髻上的装饰物区分等级。梳篦开始作为区分身份等级的标志。阶级越高的人,梳篦的款式造型也越精美华丽。

隋唐时期,物质文明高度发展,奢侈之风更为盛行,女性更愿意装扮自己。这可在女性巨大华丽的头饰上体现。这时的梳篦常被妇女用作首饰,成了一种社会时尚。

到宋朝时期,戴冠插梳已成为一种人们常见的服饰。而到元朝初期,由于外族文化的入侵,作为中原文化的插梳文化开始逐渐没落。至明朝晚期,插梳这一习俗几乎要被世人所遗忘。

而到清朝,首饰很受欢迎。宫殿女子对梳篦的需求持续增加,使梳篦成为女子在宫中生活不可或缺的配件。由于需求量较大,使宫廷使用的梳篦来源地区增多,促使各个地方梳篦产业的不断蓬勃发展。辛亥革命后,随着人们剃发的增加,人们对梳篦的需求也急剧增加。如今,梳篦已经超越了其产品的功能,成了一种特有的梳篦文化。作为一个独特的装饰品,梳篦站在时尚潮流的顶端,扩展的梳妆盒也成为朋友和家人间友好往来互赠的礼物。

3 梳篦的材质、造型与装饰纹样

3.1 梳篦的材质

自古以来,梳篦的材质有象牙、骨、角、金、银、铜、石、玉、竹、木等。我们平时所见最多的是竹木梳篦。檀木、梨木、石楠木、枣木、黄杨木等这类木材为梳篦的主要材料。这几种树木的特点是木质坚硬而致密,不易损坏,是适合制作梳篦的材料。其中檀木与黄杨木是珍贵的木材。竹子的材料都是背光的青竹,在山中不暴露在阳光下。不同的地域资源、生产技术和文化发展使梳篦材料也各有不同。梳篦的材料选用对梳篦的成品有很大影响,不同材料制作的梳篦表现不同的艺术特征及文化特色。

3.2 梳篦的造型

不同时间,生产技术和材料产生的差异影响着梳篦的形状。梳篦的长齿和高脊必须结合各种功能特征并具有实际用途。但随着人类对美的不断追求,梳篦不断消除冗余和不合理的结构组件,演变成多种类型的分支。根据目前的实物和数据显示,扁平方形的梳子、鱼尾形的梳子、矩形的梳子、蝎形的梳子、半圆形的梳子、六边形的梳子和拱形的梳子最有特色。

3.3 梳篦的装饰纹样

梳篦的装饰工艺分五种:雕、描、刻、烫、嵌。人物图案、动物图案、山水花鸟图案和吉祥图案是中国传统梳篦装饰纹样中最主要的几类。这些纹饰出现在人类意识文明的开端,通常采用象征、寓意、比拟、谐音等表现手法来反映人们的美好愿望。同时,丰富梳篦的样式,使梳篦在有功能实用性的前提下,更加美观,提升其观赏价值。

梳篦众多纹样图案中最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图案当属吉祥图案。梳篦上的许多装饰图案都是运用中国传统的吉祥图案。将这些吉祥图案应用在梳篦装饰中,使梳篦的方方面面都充满了人们对生活的美好向往,给予人们精神支持;给人们用来梳头的工具梳篦增添意趣、象征,使我们从中感受中国的传统气息。这些吉祥纹样其实是人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东西,将这些事物通过谐音和其他方式赋予其吉祥的含义。

4 梳篦的现代传承

常州梳篦作为一门古老的传统手工艺,与其他传统工艺技术一样,受文化创新和市场发展的制约,在传承过程中遇到很多困难和考验。现代梳篦的知名度与使用性都在降低,遇到与其他传统手工艺相同的一系列问题:传承少、原材料缺少,技艺无人传承,发展前景不高等。这些问题制约了梳篦的人文内涵,使其不像以前那样受到推崇。

民间手工艺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它的独特形式满足了人们对精神文化的追求,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民间艺术的重要性在它对现有文化的表达和传承。目前,保护民间艺术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为静态保护,另一种为动态保护。静态保护主要收集、整理民间艺术资料,建立数据库、博物馆和研究中心;动态保护强调将民间艺术“活化”,通过一些改造,继续服务于日常生活,将民间艺术元素提取出来进行现代设计,开拓投资领域,发展旅游纪念品、礼品、工艺品和艺术装饰等的市场。

近几年传统手工艺项目受到国家和政府的关注,并大力扶持,提供了多方面推广。且人们越来越注重生活质量,开始注重对传统文化进行保护,增加了对传统手工艺的关注和喜爱,为梳篦的后续研究提供支持。

5 结语

梳篦传达了从古至今中国人独有的温情,具有无限的艺术魅力、独特的风格及丰富的内涵,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灿烂辉煌的文明。虽然我们的时代在不断发展,人们的审美品味和时尚潮流在不断变化,但传统文化的根源不会改变。相信梳篦一定可以再次焕发活力,再次展现曾经的辉煌,成为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一种工藝品,得到更好的保护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郑巨欣,陆越.梳理的文明:关于梳篦的历史[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8.

猜你喜欢

传统工艺
新时代地方高职院校助力传统工艺振兴的实践路径
江西45项传统工艺纳入振兴计划
久等了 还你一场春意盎然
促进中国传统工艺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