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信自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析

2019-11-14陈红平

求知导刊 2019年22期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互动性

摘 要:微信是一种备受青睐的自媒体传播方式,微信既具有自媒体的共性特点,也具有自身的优势。微信自媒体信息传播逐渐影响着青年大学生获取和接受信息的方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面临新的挑战。在微信自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转换“微语言”话语方式,注重“微文化”育人效果,提升“微思政”队伍媒介素养,加强“微传播”舆情监控。

关键词:微信自媒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互动性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的讲话中指出,“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充分利用新媒体的媒介传播优势,可以顺应微时代下媒体用户的习惯,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实现积极的信息传播,正向的价值引导,有效的人才培养。

一、微信自媒体的特点和优势

微信不仅仅是一款聊天的工具,它还具有“摇一摇”“朋友圈”“公众平台”“小程序”“支付”“语音记事本”等多种功能,集娱乐、传播、社交等于一体。微信具有巨大的传播价值和宣传能力,其主要优势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具有庞大的用户群体,微信是当今移动互联网下最庞大的用户资源地,根据《2017微信数据报告》的核心数据显示,微信的日登录用户(2017年9月)为9.02亿。微信涵盖的范围广,包含各个年龄段的人群、不同的职业群和社会层面。其次,具有很强的交流互动性,微信诞生于移动互联网,具有很强的互动性,时时可微,处处可微,人人可微,微信的传播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性,只需要“手机+微信”就能进行社交活动和传播行为。最后,具有独特的传播模式: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朋友圈。微信公众号是一个真正没有门槛的媒介平台,无论个人还是集体都可以建立自己的微信公众号平台,打造自我形象,发出个体声音,表达自我价值。与公众号一对多的传播不同,微信朋友圈是一种一对一、面对面的模式,体现出即时的互动交流和信息传播。

二、微信自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困境

青年大学生既是微信的主流客户群体,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專门施教对象。大学时代不仅是青年大学生构建系统的理论知识结构体系的重要时期,也是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关键时期。随着全球一体化和网络普及化,以微信为主导的自媒体信息传播逐渐影响着青年大学生获取和接受信息的方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面临新的挑战。

(1)话语方式的刻板传递容易导致大学生知识性与价值性分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既要重视知识性教育,也要重视价值性教育。教育工作者既要在知识性教育中融入价值判断和价值引导,又要在“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中教书育人,向大学生传递知识、传授技能,促进学生成长。微信朋友圈和微信公众号是开展大学生教育管理和思想引领的重要渠道,教条式的知识灌输和信息传递很难引起大学生的兴趣和关注,刻板的权威信息让大学生感到质疑和排斥,反而对不良信息产生一定的好奇心理,微信媒介信息传播的话语方式会使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发生偏差。

(2)多元化的信息来源容易导致大学生主体性迷失。青年大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拓展和阅历的丰富,在成长的过程中其关注点已不仅仅局限于学业,他们会逐渐向自我形象、能力素质、职业选择、价值成就等方面侧重,但青年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处于形成时期,心理素质特征还不稳定,极易受到诸如人、物、思想等外界环境的影响,又呈现出明显的被动性和依赖意识。微信不仅是庞大的用户资源地,也是多元信息的聚集地,各类信息混杂,一些错误思潮以看似合理的形式和更加隐秘的方式依附在微信媒介上,影响大学生的主体认知和理性判断。

(3)信息传播去中心化特征容易导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地位的弱化。自媒体的社交模式意味着媒体去中心化时代的来临,在以微信为主导的自媒体微时代,人人都可以生产新闻,信息的制造和传播具有较低的全民化准入门槛,“全民记者”“草根记者”应运而生。与传统媒介舆论场单一“声音”来源相比,微信自媒体的信息传播更加呈现点对点的方式,甚至是多个“声音”共现的舆论场,个人和集体都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传递自己的“声音”,表达自身的诉求,实现自己的价值主张。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本质上是一种意识形态教育,政治导向应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灵魂和根本。而更加扁平化的信息传播和多个“声音”共现的舆论场在不断弱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话语力量和教育力度,这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一种挑战。

三、微信自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在“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起着关键性作用,新媒体的传播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施拓展了空间,以微信为主导的自媒体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带来了机遇。习近平在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做好网上舆论工作是一项长期任务,要创新改进网上宣传,运用网络传播规律,弘扬主旋律,激发正能量,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握好网上舆论引导的时、度、效,使网络空间晴朗起来。”[1]这对微信自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

(1)转换“微语言”话语方式。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具体实践中,要以情动人,贴近实际,强化问题意识导向,开展大学生喜闻乐见的自媒体宣传和教育活动,鼓励大学生以主体参与者身份介入其中,在价值认同上形成最大公约数。微信自媒体的信息生产和信息内容要注重以身边事、实角色、真情感对大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引导,润物无声,用最简洁明了的语言讲好中国故事,讲好中华民族故事,讲好身边人的故事,把“大道理、大理论”同大学生常常关注的“小事情、微经历”结合起来,做到微言大义,在话语方式上形成词频共振,突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亲和力。

(2)注重“微文化”育人效果。微文化只是一種亚文化,是文化的一个分支,但其在文化发展中日益发挥着文化引擎的作用[2]。青年大学生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以某国为首的西方反华势力通过包括微媒体在内的各种手段进行文化传播,达到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的渗透,并将矛头指向中国的青年,亡我之心不死,企图达到“西化”“分化”中国的目的。面对复杂的意识形态斗争,高校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应有所担当,发挥微信自媒体的优势,积极抢占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制高点,掌握话语优势,强化主流意识形态教育,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坚持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指导地位,利用微信自媒体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发出好声音,消解微信自媒体上微文化领域的“噪音”“杂音”对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冲击,引导大学生增强对微文化的选择能力、辨别能力和吸收能力。

(3)提升“微思政”队伍媒介素养。在信息社会中,如果不具备现代信息素养、未能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就会成为“信息文盲”,在工作学习中会遇到很大的困难,并且极有可能被排除在主流社会之外。开展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建立一支稳定的、具有较高媒介素养的“微思政”队伍至关重要。“微思政”队伍的媒介素养应包括媒介信息意识、媒介信息知识、媒介信息技术和媒介信息伦理道德等四个方面,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培养媒介信息意识和对媒介信息的敏锐感,运用媒介信息知识和技术,及时正确地获取、了解、研判和处理微信自媒体上出现的各类信息,规范信息和虚拟空间中人的行为,净化信息伦理道德。

(4)加强“微传播”舆情监控。网络信息传播速度快,影响大,微信自媒体的信息生产、转载、扩散等更是迅猛,瞬间即可进行无边界传播。加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主动作为,牢牢掌握网络引领的主动权,关注大学生的网络舆情,加强微传播的舆论监控。政府部门、学校、技术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等各方需要积极参与,上下联动,形成合力。政府有关部门要建立标准的,具有一定约束力的媒介信息社会伦理道德规范;学校要切实做好新闻宣传工作,完善新闻信息发布制度;技术方要加强舆论监测,及时过滤不良微信息的传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积极引导大学生形成甄别、利用和处理微信息的能力。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198.

[2]骆郁廷,马丽华.论微文化育人[J].思想教育研究,2018(1).

基金项目: 云南省2019年度辅导员工作研究专项任务一般项目(19FDYB08)的研究成果,由云南省高校辅导员发展研究中心(云南大学)资助;2018年度云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青年研究基金项目(18YNUHSS01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陈红平(1981—),男,湖北襄阳人,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互动性
学龄前儿童科普类书籍设计的多维互动性表达
玩转表演
新媒体环境下保险营销工作分析
论中国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关于互联网背景下政治课堂教学的新探究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师生沟通问题探析
团体动力学视域下大学生价值观教育课堂教学初探
“物”化的空间
面向提升校友网站互动性的交互界面设计与实现
红色资源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及实现研究